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外部性和信息理论的深化与扩展 企业北大荒公司 联想公司 三一重工 物品和劳务费的购买 物品和劳务费的出售 劳动 土地和资本的出售 收益 成本 工资 租金和利润 收入 工资 租金和利润 产品市场 食品市场成衣市场游戏市场 家庭张三家 李四家 王五家刘六家 要素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 政府 市场参与者 经济调控者 微观经济学简介 生产出售要素 购买消费产品 工资 利息 租金 食品价格 成衣价格 生产供给产品 购买使用要素 企业成本 食品价格 成衣价格 家庭支出 企业收益 工资 利息 租金 家庭收入 第一节生产外部性与庇古税 外部性和外部性分类生产的外部性与企业合并外部性与庇古税消费的外部性与效率公共品的私人供给效率公地悲剧与囚徒困境 一 内部性与外部性 产品市场与内部性要素市场与内部性内部性的含义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包括两种 一种是可以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的经济关系 另一种是不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的经济关系 在产品市场上 企业提供商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 他们彼此影响了对方的福利 即 厂商提供的产品为消费者带来了效用 消费者给企业带来了收入 显然 企业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通过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反映出来了 而消费者给企业带来的收入通过企业得到的价格反映出来了 这种经济关系可以通过这个公式完整地表达出来 1 市场价格与内部性 企业北大荒公司 联想公司 三一重工 物品和劳务费的购买 物品和劳务费的出售 劳动 土地和资本的出售 收益 成本 工资 租金和利润 收入 工资 租金和利润 产品市场 食品市场成衣市场游戏市场 家庭张三家 李四家 王五家刘六家 要素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 政府 市场参与者 经济调控者 生产出售要素 购买消费产品 工资 利息 租金 食品价格 成衣价格 生产供给产品 购买使用要素 企业成本 食品价格 成衣价格 家庭支出 企业收益 工资 利息 租金 家庭收入 产品市场供给曲线 P Q O 60 产品市场需求曲线 20 e0 在要素市场上 个人提供要素 企业购买要素 他们彼此影响了对方的福利 即 个人提供的要素为企业带来了产量 收益和利润 企业给个人带来了收入和效用 显然 个人给企业带来的福利通过企业支付的要素价格 比如工资 利息和租金 反映出来了 而企业给个人带来的收入和效用通过个人得到的要素价格反映出来了 这种经济关系可以通过这个公式完整地表达出来 要素供给曲线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要素价格 要素量 O e 均衡要素量 要素需求曲线边际要素收益曲线 均衡要素价格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 每个市场参与者的收益和受损都通过相应的市场价格反映出来了 这种现象就是一种 内部性 因此 任何一个人的福利总会受到别的当事人的行为的影响 如果这种影响能够反映在市场价格上 那么就不属于外在性 因价格机制可以将这种相互影响界定清楚 如果个人A在市场上受了益 那A就应对所受的益付价格 如个人B的行为让个人A受损失 则个人B就应对A付出价格 如果是那样 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可以包括在市场机制之中了 不会有外在性 一个行为主体的福利受到另一个行为主体的行为影响 而这种影响又不能通过相应的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我们说该经济里出现了外在性 首先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外部性所涉及到的经济主体的福利总是表现为一定的成本或者收益 具体可以用产量 成本 收入 利润 效用等表示出来 其次 外部性涉及到两类经济主体 即福利受他人影响的经济主体和通过非市场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经济主体 也就是外在福利的获得者和外在福利的制造者 再次 两个人之间的福利影响之所以不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可能因为产权不明晰从而不存在市场 也可能产权式明晰的但是产权没法有效保护 也可能福利没法用价格来精确衡量 以至于价格没有完全反映相应的成本和收益 还可能是通过价格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关系成本太高 2 消费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比如 夜半三更 你在睡梦中被对面楼房里的嘈杂的歌声所惊醒 在这种相互关系中就没有市场 又比如 工厂排放有毒化学品 飞机带来噪音 马路上乱丢杂物等等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还难以对这一类行为对他人造成的损害进行准确度量 也难以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用价格来精确地反映这种成本 社会最多只能模仿价格机制来对此加以处理 但这又生出许多麻烦 因此 外在性是市场交易机制以外的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具体来说 如果某个人没有直接参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 却从中获得收益或者为此付出成本 这就是外部性 如果一个人的某个行为 增加了其他人的收益或者成本 而这个人又得不到相应的收益或者不支付相应的成本 就产生了外部性 外部性可分为消费的外部性和生产的外部性 外在性会出现在消费领域 也会出现在生产领域 消费的外部性是一个消费者A的福利受到另一个人B的行为的不能用市场反映影响 消费的外部性 我们可以记Ua ua xl x2 xn ub x1 X2 xn是消费者A所消费的商品量 ub是个人B的效用 比如 墙里开花墙外香 满园春色关不住 完整地 2 消费外部性和生产外部性 同理 若一个生产X的企业的福利受到另一企业或者消费者的不能用市场反映影响 生产的外部性可以记X F Lx Y Lx表示生产X的劳动投入 典型的关于生产外在性的例子是 假定X为养鱼量 Y为化工厂的产量 而生产Y的厂设在生产X 鱼 的单位的上游 如果生产Y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污染了河水 那么X厂商就会大影响 完整地 3 生产的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 二 外部性与企业合并 0 Q P 60 钢市场供给曲线Sg MCg 无外部性时两个市场的有效均衡 50 Q P 钢市场需求曲线Dg MRg 鱼市场需求曲线Dy MRy 15 鱼市场供给曲线Sy MCy 7 0 Q P 60 10 5 9 钢市场供给曲线Sg MCg Eg 有负外部性时两个市场的有效均衡 Ey 50 Q P 钢市场需求曲线Dg MRg 鱼市场需求曲线Dy MRy 80 15 30 钢市场供给曲线Sg MCg G 鱼市场供给曲线Sy MCy 鱼市场供给曲线Sy Mcy Y 7 排污是钢厂成本减少 排污是渔场成本上升 排污的边际成本渔场的边际成本 O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市场均衡的排污量X 500 社会有效的排污量x 300 排污量 2 1 排污的边际收益钢厂的边际收益 存在负外部性的效率损失 排污的边际成本 排污的边际收益 钢厂排污的边际成本 为0 钢厂排污的边际收益 排污的边际成本渔场的边际成本 O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市场均衡的排污量X 500 社会有效的排污量x 300 排污量 2 1 排污的边际收益钢厂的边际收益 存在负外部性的效率损失 排污的边际成本 排污的边际收益 钢厂排污的边际成本 为0 钢厂排污的边际收益 在钢厂和渔场的例子中 如果这两个企业合并 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那么 为什么它们不合并呢 事实上 在你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对这两个企业进行合并的一定激励是存在的 如果一个企业的行为影响到另一个企业 那么它们的行为协调后可能得到的利润之和就会高于它们各自单独行动时可以得到的利润之和 利润最大化目标本身就促使生产外部效应的内部化换一种说法 如果企业协调后的联合利润超过企业不协调时的利润之和 那么 当前所有者的全部产权就都可以被一一买下 这两个企业就可以得到协调 买者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新的买者可以是原有这两个企业中的任何一个 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别的什么人 市场本身提供了外部性内部化的信号 这就是生产外部性很少能够看到的一个原因 大多是企业已经相互影响的生产单位的外部性内部化了 在苹果园和养蜂者之间 他们彼此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不论是通过相互协商还是通过一个企业购买另外一个企业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 事实上 处于使苹果树花粉受精的目的 苹果园养蜂是十分普遍的事 这种特定的外部性是很容易内部化的 三 外部性内部化与庇古税 外部性导致效率和福利损失 是因为行为人没有得到它产生的外在收益 或者没负担他所带来的外在成本 从而外部性导致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或者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因此 想办法使行为人得到外在收益或者负担外在成本 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 就能是私人最优与社会最优一致 这就是外部性内在化前面我们已经看到 外部性所涉及的两方通过合并就解决了外部性问题 其实 合并就是把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方法 庇古税也是一种方法 税收 增大私人成本 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 当存在负外部性时 由于造成负外部性的个人和厂商不会自愿支付等于外在成本的价格 因而政府可以通过对它们征收等于外在成本的税收 从而强制它们支付外在成本 实际生活中的排污费就是一种庇古税 比如高汽油税和高烟税等 补贴 增大私人收益 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一致 当存在正外部性时 由于得到正外部性的个人和厂商不会自愿支付等于外在收益的价格 因而政府可以通过对它们补贴等于外在收益的货币 从而使造成外在收益的行为人能够得到相应的好处 实际生活中建立的见义勇为基金具有这样的性质 0 Q P 60 10 5 税后钢市场供给曲线Sg MCg Eg 钢市场需求曲线Dg MRg 80 15 税前钢市场供给曲线Sg MCg G Eg 由于上游的新闻纸生产商 厂商x 没有考虑其生产而给厂商y造成的影响 所以出现了无效率的情况 于是 恰当地选择对厂商x征税能够引导它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直到使外部性的影响消失 由于在产出x 38000时 河流可以吸收污染物 我们会考虑对厂商征税t以使其将产出减至这个水平 由于在Lx 361时 产出x 38000 我们就能够从劳动力需求条件中计算出t来 这样一个5 的税收会使厂商x将其新闻纸的价格有效地减少到0 95美元 并因此提供一种激励 以使厂商减少雇用39个工人 现在 由于河流能够处理掉x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染物 所以 在厂商y的生产函数中就没有了外部性 它会雇用400个工人 每天生产40000英尺的新闻纸 请注意 总的新闻纸的产出现在是78000 这比未征税情况下的产出更高 这样 征税的方法明显地改善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注意 1 庇古税是建立在政府能对产生负外在性的行为A直接征税的前提之下的 即假定政府能对排污直接征税 而在实际生活中 x往往难以度量 比如 x可以是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水和废气 如果政府对排污者所生产的产品征税 一般来说是不可能使污染量回复到有效污染水平 尽管由于要纳庇古税而使产量有所下降 但他 她 不一定有动力去安装排污装置 只有当产量与排污量之间存在固定的单调关系时 对产量开征庇古税可以在实质上等价于X对开征庇古税 2 最根本的是 庇古税的设计是假定政府对于上述模型里的两个消费者关于外在性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评价拥有充分的信息 这即使是可能的 也会是极端困难的 为此 政府就要投入大量成本去搜集信息 当政府在这方面缺乏准确而又充分的信息时 排污配额与庇古税是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的 在政府信息不充分时 有没有别的解决外在性问题的办法呢 有 当外在性只涉及双边关系时 而且当消费者的偏好 效用函数 为准线性时 科斯定理就揭示了 私了 可以达到最优结果 科斯定理的基本内容产权分配与效率关于科斯定理的讨论 第二节外部性和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 只要产权明晰 交易成本为零或者比较低 外部性制造者和获得者之间可以通过协商和交易自行解决外部性问题 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而且这与产权的初始分配无关 比如 张三喜欢深夜唱歌影响同寝室的李四等其它同学休息 如果初始产权归李四等 那么他们可以协商交易来解决 比如张三可以自己出去唱 或者给李四等补偿 或者给李四等在外面租房 当然也可以自己搬出去住 一 科斯定理的内容 如果初始产权归李四等 那么他们可以协商交易来解决 比如李四他们可以自己出去租房 或者李四出钱给张三在外租房 或者李四等补偿张三 解决外部性的私有方案基础 私人解决方案与产权问题 与协商人数多而产生的交易成本问题 张三和李四之间的交易能否进行 不仅存在产权问题 还涉及到交易价格和交易成本问题 由于现实中 有些产权不能完全明晰的 而且还存在比较大的交易成本 因而不仅产权的初始分配会影响经济效率 而且私人办法并不总是有效的 二 产权分配和产权交易 三 关于科斯定理的讨论 科斯定理的两大命题科斯定理的三大引论自愿谈判解的有效性值得怀疑产权清晰本身是有交易成本的 1 科斯定理的两大基本命题 科斯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 在产权的配置已经给定的前提下 如果不存在信息成本与谈判成本 则两个对手通过谈判 可以将外在性内在化 尽管科斯事实上假定政府已经将产权在对谈的双方做了配置 并且假定法庭是存在的 使谈判所形成的协定能够得以实施 这个定理所包含的条件是两个 是自愿交易与自愿谈判 二是交易成本为零 其结论也是两个 结果必是帕累托有效 而且与产权的初始配配置状态无关 这两个结论就是科斯定理的有效性命题和无关性命题 这个定理的基本含义是与关于外在性的庇古解相反的 庇古解是主张动用政府的税收 对造成负外在性的当事人征税 用以补贴受负的外在性损伤的当事人 以此来改善资源配置 而科斯解是主张当事人以自愿的市场交易方式来解决外在性问题 实际上主张外在性的市场解 2 科斯定理的三个引申结论 尽管科斯定理以交易成本等于零为基本前提 然而 其本意是强调 如果处理外在性的自愿谈判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有效 那必然是由于交易成本太高 科斯定理就可以转化为下述更强大的定理 经济中的理性当事人不但会从事关于私人品的交易 还会将外在性内在化 通过谈判来解决外在性争端 并且通过自愿谈判来解决公共品的提供 处理任何别的市场失灵问题 只要自愿谈判所达成的交易的所得超过交易成本 如果为实现交易所需的交易成本高过其所获 刚帕累托效率准则自然便会否决这类交易 正式地 我们会以下一个更宽的科斯定理 理性的当事人必定会通过自愿交易或自愿谈判达到帕累托有效 无论交易成本有多高 这个更宽的科斯定理看上去与科斯定理的原本表达有些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 无论交易成本有多高 可实质上是一样的 因为 如果交易成本低 接近于零 则自愿谈判便可以化解外在性问题 那便是 有效 如果交易成本太高 通过谈判来解决外在性问题便会得不偿失 则帕累托效率准则就要求不解决外在性问题 这同样是一种帕累托有效 于是 以交易成本为零的科斯定理与不管交易成本有多高的科斯定理是一致的 既然交易成本的高低对于能否将外在性内在化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 交易技术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 客观上就存在一种动力 去发明新的交易手段 交易工具与交易方式 去降低交易费用 这就是说 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的成本有效的手段吗 是的 这里 尤其应该强调的 在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上 体制创新有时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比如 货币的发明 就立即消除了由物物交易所要求的交易双方欲望恰好匹配而产生的麻烦 于是 科斯定理就等于是说 能大大降低交易费用的体制创新应该通过某种自愿的交易过程来引发与促成 这是科斯定理在体制改革与制度变迁中的含义 在政治宪制上的含义 这是科斯的追随者提出的 如张五常在其论文 合约的结构与关于非排他性资源的理论 中指出 政府也是一种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的机构 科斯本人在1988年出版的 企业 市场与法律 一书中也认为 尽管政府的政策通常会在实践中发生严重的缺陷 但某些条件下政府在降低交易成本时会比私人部门做得更好 这样一来 科斯定理就被推广到了政治领域 理性的政治活动家们会通过政治谈判 直到取得双赢 这实质上等于说 民主政府会产生社会有效的结果 这样说 甚至并不假定这类民主政府已经存在 而是说 如果它还未出现 那么 一旦它的社会价值超过建立与实行这类民主政府的交易成本 其必定可以通过科斯式的谈判 即自愿谈判 而建立与形成 民主社会的产生和建立也是可以通过资源谈判和交易来完成的 3 科斯定理的有效性命题值得怀疑 第一 科斯这里所指的只是一种静态的 双头博弈格局 并且是一种非协同博弈 萨缪尔逊就指出 即使是在私人品场合 这类静态的 双头非协同博弈所产生的解也是不确定的 其古诺一纳什解只是一种可能的解 而且一般说来 这种解也不是帕累托最优解 在外在性与公共品领域 即使能自愿交易 又如何能确保其有帕累托有效解呢 萨缪尔逊指出 只有在动态博弈的框架里 双头博弈才可能趋近于帕累托有效 但是 科斯的分析并没有给出博弈论的证明 证明谈判双方在交易成本为零时 会趋于帕累托有效 萨缪尔逊的批评实质上提出了两个疑问 一是怀疑双头自愿谈判可以有效地解决外在性与公共品提供问题 二是怀疑按博弈论 动态博弈 的框架能证明科斯定理的正确性 在一次性博舞弈 即使是动态博弈 科斯定理的 有效性 生 命并不成立 在重复的动态博弈里 双头自愿谈判也不必定会达到帕累托有效 第二 科斯定理所设的经典状态是双头为外在性问题进行自愿谈判 如果参与事端的当事人人数增加了 结果会如何 科斯认为 即使参与部性与公共品提供的当事人不止两方 而是由一大批人构成 即使外部性问题是极端糟糕 极端混乱的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谈判仍能达到帕累托有效 实际上 如果外部性问题非常严重 还是需要政府干预 而仅仅是经济中的各方当事人进行理性的谈判 不会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有效 存在两类麻烦 一是随着参与谈判的人数增加 当外部性涉及到大的群体利益时 交易成本 即便只讨论谈判成本 便会增加 这难道不会影响外在性问题的有效解决吗 这里所涉及的 其实是科斯定理对于交易成本由于人数增加而上升的敏感性与强劲性问题 二是当人数增加时 有什么机制能协调各方力量 使人们自愿参加交易 并保证协议得以贯彻 从70年代以来 经济学理论界给出了两种解法 1 用 核 理论来讨论群体外在性环境下的协调可能解的 这即是用某种公开的协同概念来论证协调机 其理论框架是协同博弈论 2 用机制贯彻理论 这是一种非协同的协调方式 只有在一系列条件得以满足时 群体选择的外部性谈判问题与公共品提供问题才会有帕累托有效解 而这一切 都超出了科斯定理那两个前提 交易成本为零与自愿谈判 4 产权清晰本身是有成本的 用自愿交易的方式解决外在性 实质上隐含了产权清晰的前提 而产权清晰的过程本身又是会产生社会成本的 科斯定理的主要内容是 一旦遇上外在性问题 就应由卷入这种外在性各方来自愿进行谈判 如果谈判的成本低于谈判的收获 最后结果就是有效的 但是 每一方在谈判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实质上是其本来就拥有的产权的反映 外在性之所以会发生 是由于在外在性的产生过程中产权不清晰 如环境污染 在污染这个领域产权界限不清晰 若主张用自愿谈判来解污染治理 首先就得明确当事各方的产权 而这本身就是有成本的 外在性问题内在化的过程中产权如何分配 如何清晰 如何使社会效益最大一问题 这是从科斯定理中引申出来 然而科斯本人未曾加以研究的间题 外在性 问题是一个众人之间各不负责 相互扯皮的问题 产权越模糊 外在性问题便越多 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 便是使产权逐渐清晰化的过程 而随着产权在某一个领域的清晰化 外在性问题会转移到产权尚未清晰的领域 在中国 农村与农业是产权明晰最早的领域 外在性问题便越来越往城市与工业转移 而随着国有企业逐渐改制 工业企业产权逐渐明晰 大批冗员就会转向社会 形成一种新的 大规模的社会负外在性 由于国有银行 财政与外汇管理 卫生 教育等部门是公有产权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领域 于是 外在性问题 搭车者问题在这些领域也最为突出 私有企业 个人 家庭与其他私人单位似乎都向公有产权领域倾倒社会垃圾 转嫁社会成本 而国企部门与其他公有部门则成了盛装社会垃圾的垃圾箱 公有部门为此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社会负担 外在性 问题是一个众人之间各不负责 相互扯皮的问题 产权越模糊 外在性问题便越多 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 便是使产权逐渐清晰化的过程 而随着产权在某一个领域的清晰化 外在性问题会转移到产权尚未清晰的领域 在中国 农村与农业是产权明晰最早的领域 外在性问题便越来越往城市与工业转移 而随着国有企业逐渐改制 工业企业产权逐渐明晰 大批冗员就会转向社会 形成一种新的 大规模的社会负外在性 由于国有银行 财政与外汇管理 卫生 教育等部门是公有产权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领域 于是 外在性问题 搭车者问题在这些领域也最为突出 私有企业 个人 家庭与其他私人单位似乎都向公有产权领域倾倒社会垃圾 转嫁社会成本 而国企部门与其他公有部门则成了盛装社会垃圾的垃圾箱 公有部门为此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社会负担 无外部性时的埃奇渥斯框图负外部性的埃奇渥斯框图拟线性偏好与契约曲线 第三节消费外部性与碳交易 单个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两个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没有外部性的交换契约曲线 一 无外部性的交换一般均衡 假定经济中只有M和R两个消费者 他们消费两种商品食品和成衣 假定经济社会拥有的两种商品的数量分别为200和100 于是 社会可以就这两种商品进行交换和配置 在图中 横轴代表食品的数量 纵轴代表成衣的数量 Om和Or分别为两个消费者N和R的原点 另外 M和R两个消费者各有5条无差异曲线 M的5条无差异曲线分别为M1 M2 M3 M4 M5 R的5条无差异曲线分别为 R1 R2 R3 R4 R5 1 无外部性的埃奇渥斯框图 当对于两个消费者消费既定的商品数量组合 不可能在不影响一个人境况的情况下使得另一个人的境况得到改善 那么 交换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显然 在交换的艾奇沃斯盒形图中 如果消费者M和R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 则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通过帕累托改进 使交费者M和R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相切 在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就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此时 交换的社会效率最大 当然 如果两者的无差异曲线不相切 就汉可以通过交换实现帕累托改进 比如 在A点 通过交换 M消费者用成衣与R的食品交换 对二者都有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在交换的艾奇沃斯盒形图中有无数条消费者M和R的无差异曲线 因此 也有无数个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他们都代表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把这些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 可以得到一条显示所有可能的进行互利贸易的有效交易点的曲线 这条曲线叫做交换契约曲线 当然 究竟资源配置在契约线的哪一点 一般取决于初始禀赋 如果初始禀赋是A点 即M和R各拥有一半的食品和成衣 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球镜面的 核 在这个核中 资源的配置就是契约线上的BD段上的状态 2 无外部性的交换契约线 外部性的埃奇渥斯图两个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交换契约曲线 二 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 1 负外部性时的埃奇渥斯框图 为了考察消费的外部性问题 让我们来考虑一个非常经典的情形 假设同寝室有甲 乙两个消费者 有货币和香烟两种商品 两个消费者都喜欢货币 但是消费者甲喜欢清新的空气 消费者乙喜欢吸烟 外部性产生于消费者甲必须消费与消费者乙相同的烟量 消费者甲和消费者乙的偏好可以方便地在埃奇沃思方盒图中画出来 我们用横轴的长度表示这两个行为人的全部货币量m 纵轴的高度表示吸烟的数量 烟量可以标准化为0到1 0意味着屋子里面清新的空气 而1则代表寝室里充满了烟尘 根据上面的设定 我们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一张曲线图 在图所示的埃奇沃思方盒图中 当乙减少商品2 香烟 的消费时 甲的境况会变得更好一些 因为此时甲可以减少被动吸烟的量 而消费者甲认为抽烟是有害的 由于货币是合意商品 消费者乙喜欢吸烟 因此消费者乙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右上角的原点 而且越往东北方向效用水平越低 对于消费者甲而言 从上往下是吸烟量的增加 因此 消费者甲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左下角的原点 而且越往东北方向效用水平越高 值得特别注意的有两点 一是香烟对消费者甲是有害品 但是消费者甲的无差异曲线又是斜率为负的 这是因为从左下角的原点度量纵轴是清洁空气的数量 二是图中横轴和纵轴的测度方式不同 在图中 我们从方盒图的左下角沿横轴度量消费者甲的货币 从右上角沿横轴度量消费者乙的货币 但是 全部烟量都是从右上角沿纵轴度量的 比如 在点A 意味着消费者甲和乙消费的烟量都为1 而点B则表明消费者甲和乙消费的烟量为0 三 其实 纵轴也可以看成度量清洁空气的数量 当烟量为0时就意味着清洁空气量为1 而当烟量为1时就意味着清洁空气量为0 当然 清洁空气量只不过是从左下角沿纵轴度量的 在点A 意味着消费者甲和乙消费的清洁空气量都为0 而点B则表明消费者甲和乙消费的清洁空气量为1 已知货币总量和货币分配 那么禀赋分配必然落在经过这一点的垂线上 比如 如果甲拥有m 2的货币 而乙就拥有m 2的货币 那么他们的禀赋就必然落在经过图的C点的垂线上 但是落在垂线上的哪一点呢 这取决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之间的产权界定 如果法律界定人们有享受洁净的空气的权利 初始配置是图中的B点 消费者甲的初始禀赋为m 2的货币和拥有清洁空气的产权 而行为人乙的初始禀赋为m 2和没有吸烟的权利 2 初始禀赋与交换最优 如果法律规定人们有吸烟的权利 初始配置是图中的A点 这意味着消费者甲的初始禀赋为m 2和没有享用清洁空气的产权 而行为人乙的初始禀赋为m 2和拥有吸烟的权利 当然 如果法律界定人们享有1 2的清洁空气的权利 那么初始配置就落在图中点 这意味着消费者甲的初始禀赋为m 2和拥有1 2清洁空气的产权 而行为人乙的初始禀赋为m 2币和拥有1 2清洁空气的权利 香烟的初始禀赋取决于法律体系 这和一般种类的商品的初始禀赋没有很大区别 我们说A有m 2单位货币的初始禀赋 这等于说A能够决定他自己消费这m 2货币 或者说他可以捐赠这m 2货币 再或者他能够用m 2的货币同其他人进行交易 同样 当我们说A具有清洁空气的产权 那么这就意味着A可以消费清洁空气 他也可以把这种权利送人 他还可以把它卖给别人 只要A愿意这么做 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拥有清洁空气的产权与拥有货币的产权并没有什么区别 与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一样 初始禀赋并不一定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从而会发生进一步的交易行为 例如 如果初始禀赋是A点 那么 消费者乙愿意付出一定量的货币换来一定量的吸烟的权利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均衡 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一点E1决定了最终的吸烟量S1 这样一种最优配置通常通过相切的条件来表示 即抽烟和货币的边际替代率在两个行为人之间是相同的 如果初始禀赋是B点 那么 消费者甲愿意付出一定量的货币换来一定量的洁净空气的权利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均衡 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一点E2决定了最终的洁净空气量为S2 比较两种初始禀赋的情况发现 产权的初始分配不同吸烟量就不同 外部效应就不同 A禀赋的情况好于B禀赋的情况 这说明产权的初始分配会影响外部效应 收入的改变会影响人们对产品的需求 存在收入效应 赫尔维茨关于科斯定理的前提拟线性偏好与交换契约线产权 禀赋和收入效应 三 拟线性偏好与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令人惊奇的发现主要是 只要零交易成本与自愿谈判两条件满足 资源配置的最终状态与产权配置的初始状态无关 即外在性的最终均衡水平 如污染水平 与体制因素相独立 赫尔维茨 1995年 指出 这个 无关性 的命题是依赖于一种特定的偏好类型 即偏好是拟线性的 赫尔维茨以十分严密的数学证明 揭示了准线性的效用函数 或平行的偏好关系 是 无关性 命题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平行的偏好关系是 不变性 的 必要条件 是指这个条件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两个正在进行关于外在性 如污染 谈判的当事人中有一人的偏好不是平行的 则在埃奇沃斯盒式图中两人之间的契约线就不是一条水平线 这会对外在性的均衡水平产生什么后果呢 回答是 最后的均衡的外在性水平便会与产权的初始配置状态有关联 1 赫尔维茨与你线性偏好 在下图里 由于A与B两者的效用函数都是拟线性 即对于 货币 偏好为线性 货币的边际效用恒为1 则收入变化后个人 A与B 的均衡消费点变化都会只反映在 货币 的量上 而不会改变 吸烟 在消费组合中的量 这样 无论最初的资源禀赋权利在A与B之间如何配置 社会只会改变 货币 在两人之间的分配格局 而不会改变 吸烟 的均衡水平 我们的结论是 如果两个消费者都是拟线性偏好 就不存在收入效应 契约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从而 不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 最终的有效率的配置的吸烟量都是相同的 不同的产权界定的主要影响是不同的货币分配 2 拟线性偏好与交换契约线 因此 如果人们的偏好关系都是拟线性的 如果不存在收入效应 则科斯定理中的 不变性 命题成立 但若存在收入效应 那么仅仅 产权清晰 这一前提是不够的 还应看到不同的产权配置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这一结论构成了科斯定理的一个版本 如果不考虑收入分配效应 不同的产权界定可以实现相同的外部效应有效配置 但是 现实当中 当我们无法忽略收入效应的时候 产权界定就不仅仅是因为要作为交易的基础 往往还涉及到公平问题 例如 人们很少反对私产之间的交易 但从共有资产到私产的界定方式则充满了冲突和争议 圈地运动就是把共用土地私有化的一个运动 损失了使用权的人们把私产的建立视为一种盗窃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产权的界定和建立与产权的实施是两个问题 科斯定理认为排他性的私人产权是有效率的 但并没有为如何界定私人产权给出标准 如果我们改变产权安排 例如消费者乙有权随意的吸烟 这样如果消费者甲要求乙减少吸烟量就必须向乙进行支付 图中标记为B的禀赋所对应的情况就是这种 同上面一样 通常这也不是帕累托最优 所以我们也可以设想行为人甲和乙之间通过交易而达到大家都喜欢的状况 比如图中的点 比较B点与点 意味着消费者甲付出货币换来少享用的烟量的权利 图中消费者甲付出货币换来少消费的烟量的权利 交易使双方福利增加 显然 都是帕累托最优配置点 他们是不同的初始禀赋下的市场均衡 可以肯定 抽烟者乙在E2的境况好于E1 而不抽烟者在E2的境况不如E1 虽然不同的产权安排会产生不同的福利分配 但是就效率而言 不同的产权安排都会导致帕累托效率 这就是科斯定理 3 产权 禀赋和收入效应 如果产权安排可以连续定义 我们就可以获得一条完整的契约曲线 这意味着只要我们能够清晰的界定产权 就能够构造一个交易外部性的市场 在这样的市场上 最终的交换均衡能够实现帕累托效率 如果出现了外部性问题 一定是因为不存在这样的市场 原因则是消费者的产权未能得到很好的界定 未能很好的界定产权意味着我们面对不确定的禀赋 交易是很难发生的 产权安排如何影响外部效应的数量 在这里是吸烟的数量 一般来说 有效率的配置取决于初始的秉赋 也就是说 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导致不同的外部性行为的数量 这是因为 产权界定不同导致消费者的禀赋不同 禀赋不同会导致收入效应 第四节逆向选择与信号 市场信息不对称与风险次品车 逆向选择与信号发送教育信号 文凭信号模型保险政策的筛选模型 信息和信息的价值信息不对称及其表现隐藏特征和隐藏行为 一 市场信息不对称与风险 1 信息和信息的价值 信息 本身并不容易被定义 与迄今为止我们所研究的商品和服务不同 从不同的行动中可以获得的信息的 数量 是不好确定的 而且获的信息在其用户之间也不是同质的 经济上有用的信息其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以至于无法用我们在说明商品时所用的价格与数量特征来描述 相反 打算研究信息的经济学家却一定会注意说明 在某种特定决策问题中的信息环境或者称为信息集 informationset 是怎样的 以及通过个人行动会使信息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信息本身的某些技术性质 许多信息是耐用的 并在使用之后仍具有价值 与许多商品不同 许多只能被吃一次 而关于一次特别降价的消息就不只会被发现它的人使用 而且也能被与此人共同分享信息的其他朋友使用 所以 即便这些朋友并不花费么就得到了信息 但是 他们仍然可以通过这种信息而受益 信息有着纯公共的特征 也就是说 因为其他人可以以零交易费用来使用信息 所以 这种信息是非竞争性的 也因为没有哪个人能够阻止其他人使用信息 所以 它也是非排他性的 这些性质的经典例证就是新的科学发现 当有人发明了车轮时 其他人可以使用车轮而并不减损这一发明的价值 并且 每个看到车轮的人都可以自由地仿制它 缺乏完全信息 决策者就不能准确地知道特定的行动会导致什么结果 较好的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从而产生使效用水平增加的更好的决策 不确定性和信息获取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状态偏好方法来说明 我们假定个人可以形成 好时期 与 坏时期 主观概率 由于个人可以修改他对概率的估计 并利用其修改 所以信息是有价值的 例如 预被告知明天一定是好时期会让得知消息的人把他的概率修改为 1 0 并会随之改变其购买决策 而当所获得的信息并不确定时 个人就只会略微地修改概率 不过 即便是小修小改也是相当有价值的 就信息改变了先验概率 以及可以让个人进行更好的决策这一点来说 它就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个人所获取的信息水平由每单位信息的价格决定 与多数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同 有许多理由可以使人相信这些信息的费用在个人之间是存在着较大羔差异的 某个人可能在获得信息方面具有特别的技能 而其他人则可能不具备这种技能 某个人可能旦右能带来有价值信息的其他类型的经验 但另一些人却缺乏这种经验 例如 由于某商品的卖主准确地知道该商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以及在什么地方可能会出现问题 所以 卖主通常要比买主更清楚商品的局限性 2 信息不对称及其类型 类似地 大量重复购买某种商品的买主也会比第一次购买这种商品的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最后 一些人还会投资于某种信息服务 例如 通过计算机连接到中介机构 或是通过订阅消费者报告 这些信息服务就会使他们获得额外信息的边际成本低于那些没有进行此类投资的人的边际成本 这些因素都表明 在市场中 信息费用可能不高 彼此的上述差异也不大 例如 绝大多数人都可以仅凭看一眼就能够相当蹈确地对新鲜蔬菜的质量作出评价 然而 当信息费用较高 并且因人而异时 可以预见占有不同数量息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竞争优势 信息不对称 市场买卖双方所掌握的知识不完全一样的现象 主要是指的市场买卖双方关于所交易的产品或者劳务的质量方面的信息不一样的现象 信息不对称无论是在次品市场 柠檬Lemons市场 新产品市场 还是在劳动市场 资本市场 保险市场 货币市场 甚至在婚姻市场上都大量存在 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对于产品的质量比消费者知道得多 零售商店会修理和允许你退回有缺点的产品吗 商店对他的政策比你知道得多 珍惜邮票 钱币 书籍和画的经纪人对这些东西是真品还是赝品比你知道得多 修屋顶的工人对他们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比他们的雇主知道得多 商业经理们对于厂商的成本 竞争地位以及投资机会比厂商的所有者知道得多 达芬奇家具问题 黑心棉问题 毒奶粉问题 市场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隐藏特征和隐藏行为两种类型 隐藏特征 在市场签约以前 也就是在讨价还价中 对于产品和要素的质量状况 卖者通常比买者更了解 这就是隐藏特征 市场一方不能察觉市场的另一方的商品的 类型 或者质量的现象 隐藏行为 当市场合同签订后 也就是在形成委托 代理关系后 关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 委托人的了解不如代理人那么多 这就是隐藏行为 市场一方不能察觉市场另一方的行动的现象 在经济生活中 人们的一个行为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个 每一个结果的出现都存在一定的概率 比如 当人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 会面临着几个结果 x1 x2 xn 这些结果中肯定会有一个结果会出现 但具体出现哪一个事先并不知道 每一个结果出现的概率为 1 2 n 且 1 2 n 1 i 0 i 1 n 如果各个结果出现的概率是客观形成的 那么就说存在风险 如果各个结果出现的概率是主观形成的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不确定性 在本处 我把不确定性也说成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扔骰子 显然扔之前我们并不知道会出现几点 但我们知道最后的结果一定会出现在这6个结果中 1 2 3 4 5 6 每一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为 1 6 1 6 1 6 1 6 1 6 1 6 3 信息不对称与风险 在存在风险的条件下 行为人进行决策时对福利的判断和估计都是基于 平均状况 而言的 也就是都是基于期望值来进行的 比如期望成本 期望收益 期望产量 期望价格 期望效用 期望利润等 期望值是以各种结果的概率为权数计算得加权平均值 期望值 结果1的概率 结果1的福利 结果2的概率 结果2的福利 比如 消费者的某个行为所面临的情形 有a 30 的可能性获得Ua 50的效用 还有b 1 a 70 的可能性获得Ub 500的效用 那么他的期望效用 EU a Ua b Ub 30 50 70 500 365 这意味着这个消费者行为的平均效用为365 根据上述效用函数的曲线 用函数的凸凹性来判别 风险厌恶者 效用函数U m 是凹的 风险喜好者 效用函数U m 是凸的 风险中性者 效用函数U m 是线性的 用一阶或者二阶导数来判别 风险厌恶者 一阶导数单调递减 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即二阶导数为负 风险喜好者 一阶导数单调递增 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增 即二阶导数为正 风险中性者 一阶导数不变 也就是边际效用不变 即二阶导数为0 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不相同 我们有必要考察效用函数或者效用曲线 假设有三个人的效用是他们自己收入的函数 即U U m 如果他们都存在获得0和1这两种收入的可能性 而且每一种结果的概率都为50 具体而言 0 0 50 0 50 1 00 1 00 0 25 0 71 0 71 0 25 风险喜好的效用函数 风险中性的效用函数 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 根据效用函数的曲线 比较期望值的效用U E M 与期望效用EU的相对大小 期望值的效用 期望效用 为风险厌恶者 期望值的效用 期望效用 为风险喜好者 期望值的效用 期望效用 风险中性者 其实 在我们所给定的函数中 我们发现 期望值的效用在各自的效用曲线上找 而期望效用值在U M上找 因为它不仅是风险中性者的期望效用曲线 同时也是风险厌恶者和风险喜好者的期望效用曲线 因此 根据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比较 实际上就是根据每一种效用曲线与U M曲线的竖直距离来判断 也就是比较弧线和弦线的竖直距离 0 0 5 0 5 1 0 1 0 25 0 71 风险喜好的效用函数 风险中性的效用函数 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 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根据上述效用函数的曲线 用风险升水的正负来判断 风险升水就是在某个特定效用水平上 确定性等值收入与确定收入之差 即 风险厌恶者的风险升水为正 风险喜好者的风险升水为负 风险中性者的风险升水为零 其实 风险升水是人们愿意为消除风险所承担的成本 或者是人么么因为面临风险所损失的收入 在某个效用水平上 与期望效用对应一个收入也就是确定性等值收入 与期望值的效用又对应着一个确定收入 这二者的差就是风险升水 0 0 50 0 50 1 00 1 00 0 71 0 25 风险喜好的效用函数 风险中性的效用函数 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 根据上述效用函数的曲线 用普拉特指标的正负来判断 普拉特指标 又称为阿罗 普拉特绝对风险规避系数 是用函数的二阶导数与一阶导数的比值即风险厌恶者 普拉特指标为正 风险喜好者 普拉特指标为负 风险中性者 普拉特指标为零 二 次品车 逆向选择与效率 信息对称市场的均衡逆向选择的机制过程逆向选择下的市场效率 在一个信息对称的市场中 消费者能够把低质量的产品与高质量的产品区分开来 并在他们之间进行选择 有些人会选择低质量的 因为它们的价格低 有些人会选择高质量的 因为他们愿意付高价格 从而高质量的车和低质量的车各自会有一定的成交量 比如设想某个旧车市场有200个卖者 每个卖者出售一辆旧车 共有200辆旧车待出售 市场上恰好有200个车辆购买者 每个买者购买一辆旧车 假定200辆旧车中质量较好的车为100辆 质量较差车 称为次品 也是100辆 二者各占一半 1 信息对称与市场均衡 假定购买者对质量较好的车愿意出100000元的价格购买 对质量较较差的车愿意出50000元的价格购买 出售者对质量较好的车愿意接受的最位低价格是80000元 对质量较差的车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是40000元 若买卖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 即买者与卖者双方都知道这进行交易的车的质量量 则市场达到供求相等的有效均衡是没有问题的 100辆质量较好的车每辆都将在80000到100000的价格之间成交 100辆质量较差的车每辆都将在40000到50000的价格之间成交 市场既不存在过剩的供给 也不存在过剩的需求 0 车价格 美元 100 90000 高质量车的供给 高质量车需求 45000 汽车量 低质量车的供给 低质量车需求 2 隐藏特征和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隐藏特征的存在 使得买者面临获得低质量产品和要素的风险 这会降低卖者的需求价格 从而市场上产生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 当不同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易时 如果买卖双方没有充分的信息来确定产品质量从而不同质量的产品以单一价格出售时 逆向选择就出现了 实际上买卖双方关于旧车质量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卖者知道自己车的质量 买者并不要购买的旧车的质量 买者只知道在待出售的200辆旧车中有一半质量是较好的 另一半质量是较差的 因此每一个旧车购买者买到好车差车的概率各为0 5 在这种情况下 每一位买者对所购的旧车愿意支出的价格是75000元 100000元X0 5 50000元X0 5二75000元 我们看看75000元的价格对供给会产生什么影响 哪一个卖者愿意以75000元的价格出售旧车 由于具有较好质量旧车的出售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是80000元 只有那些拥有较差质量车的人愿意按75000元的价格出售旧车 因此在75000元的价格水平 不会有一辆质量较好的旧车成交 如果旧车的购买者知道 在75000元的价格水平不会有一个出售者出售质量较好的旧车 而只有质量较差的旧车可供购买 他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不是75000元 而是50000元 所以旧车市场最终可能是100辆质量较差的车在40000元到50000元的价格间成交 次品充斥市场 10万 7 5万 5万 更高质量 0 10万以上 高质量 50 10万 低质量 50 5万 高质量 0 10万 低质量 100 5万 7 5万 50 10万 50 5万 5万 0 10万 50 5万 第一次逆向选择 第二次逆向选择 买者选择需求价格 卖者选择产品质量 买者选择需求价格 卖者选择产品质量 买者选择需求价格 为什么超过65岁的人几乎难以以任何价格买到医疗保险 老年人得严重疾病的风险是大得多 但是为什么保险的价格不上升以反映这一较高风险呢 原因是不对称信息的逆向选择 因为当保险供给价格提高后 不健康的人可能更需要保险 从而不健康人在投保人总数中的比例提高了 这又会进一步迫使保费提高 从而又进一步降低投保人的质量 如此等等 直到几乎所有想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 在这一点上 出售保险变得无利可图了 保险公司就不会出售保险了 因此 需要医疗照顾方案 政府为所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的其它有关健康保险 通过信用卡 我们中的许多人借钱而不提供任何抵押 大多数都被允许借入数万元 许多人持有几张信用卡 信用卡公司通过对借款余额收取利息赚钱 由于借款人的质量有差别 信用卡公司对借款人会不会还知道得较少 因而它必须对所有的借款人收取同样的利率 这会吸引较多的低质量借款人 又会迫使利率进一步上升 进一步增加低质量借款人的比重 并进一步迫使利率上升 等等 在这方面 信用史具有重要作用 没有信用史 即使有信用的人也会发现借钱的代价及其昂贵 市场卖者和买者都很少 成交量也很少 甚至根本不能成交 市场交易量会少于信息对称市场的均衡量 即使有交易发生 交易成本也很高 因为双方要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过程 优质产品和要素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1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2024年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理想信念 第1课《扬起理想的风帆》说课稿2 新疆教育版
- 农产品嫁接种苗技术服务合同7篇
- 2025年人防工程防护(化)设备供应及安装合同
- 转租合同安全协议书7篇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说课稿 川教版
- 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1课时(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1框《家 温馨的港湾》说课稿 鲁教版
- 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ere is my car Part B第二课时说课稿1 人教PEP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验证多个点共线》说课稿
- 2025年养老产业市场营销策略调整分析报告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欢欢喜喜庆国庆》精美课件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 后厨设备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三维波动方程双变网格有限差分并行模拟方法:理论、实践与优化
- 好风起二部合唱简谱致远音乐
- 异姓兄妹结拜协议书范本
- 膝关节炎科普知识课件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医院三合理一规范培训
- 2025年江苏省档案初级职称考试(档案业务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