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胶粘剂与涂料习题集一、名词解释凝胶化弱界面层丙阶酚醛树脂聚氨酯活性期机械胶接理论:弱界面层:润湿性:甲阶酚醛树脂:API:二、判断改错题1. 常用木材胶粘剂的耐老化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固性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醋酸乙烯乳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2. 环氧树脂本身是线型结构的热塑性分子,其固化是通过加入固化剂来实现的。( )3. 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氢氧化钠,其浓度通常为10%,用量通常为树脂液总量的5%。( )4. EEA 是乙酸乙烯-N- 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缩写。( )5. 在甲醛系列树脂合成过程中,甲醛的官能度为1,苯酚的官能度为1,三聚氰胺的官能度为3。( )6. 正常情况下,胶液固体含量越低,温度越低,粘度越高。( )7. 合成PVAc最常用的引发剂为硫酸铵。( )8. 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量不变,而热塑性树脂硬化过程中,分子量增大。( )9. 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应力比厚胶层大。( )10.氯化铵法是测定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的标准方法。( )11. 对于甲醛系列树脂来说,凝胶之后的进一步固化反应是造成收缩应力的主要原因。()12. 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力比厚胶层大。()13. 一般情况下,胶液对被粘物的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所形成的接触角就大,胶接强度就高。()14. 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强酸的铵盐。()15. 正常情况下,胶液固体含量越高,温度越低,粘度越高。()16.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形成过程完全遵循体形缩聚反应的规律,包括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17. 可成功解释异氰酸酯胶接木材时产生高强度的理论是吸附胶合理论。()18. 高聚物的内聚强度,一般随交联密度的增大而减小。()19. 生产水溶性酚醛树脂时,最常用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钠。()20. 甲醛水溶液显弱酸性,而尿素水溶液显弱碱性,加成反应初期,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pH值逐渐升高。()三、填空1. 水渗透到胶层的本体中,并和胶粘剂发生两种作用,其一: _;其二:_。2. 胶粘剂的四个基本条件是: _ ; _ ;_;_。3. 比较下列常用木材胶粘剂的耐老化顺序: 热固性PF 树脂, UF 树脂, PVAc 乳液。_。4. 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条件:_。5. 写出下列化合物基本结构:EVA;MDI;N-羟甲基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三聚氰胺;间苯二酚。6. 脲醛树脂胶合制品所释放的甲醛主要来自_。7. 任意写出一种热熔胶的增粘树脂_。8. 某脲醛树脂合成配方为:甲醛和尿素均分两次加入,第一次甲醛水溶液(浓度为37%)共243克首先加入,第一次尿素加入后,U/F 摩尔比为1/2,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第二次甲醛122 克和第二次尿素,使最终摩尔比为1/1.5,其中第一次所投尿素的计算式和结果为_,第二次所投尿素量的计算式和结果为_。四、简答题1. 简介传统三段式脲醛树脂合成工艺特点并予以解释。2. 简述影响胶接强度的因素。3. 简述胶粘剂硬化与固化的区别。五、论述题1. 论述影响脲醛树脂性能质量的因素。2. 试述降低脲醛树脂胶接制品甲醛释放的途径。3. 请你综述甲醛系列树脂木材胶粘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六、用化学反应式表示以下过程或反应1. 酚醛树脂形成过程。2. 异氰酸酯与木材间的反应。七、计算题某脲醛树脂合成配方:甲醛一次投入,尿素(浓度为98%)均分两次加入,甲醛水溶液(浓度为37%)共430 克首先加入,第一次尿素加入后,甲醛与尿素F/U 摩尔比为2/1,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第二次尿素,使最终摩尔比为1.5/1,试计算第一次所投尿素量和第二次所投尿素量。(甲醛分子量为30.03,尿素分子量为60.06。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胶粘剂与涂料答案集一.名词解释凝胶化:多官能团的原料或预聚体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随着分子量增大的同时还进行着分子链的支化和交联,当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反应体系开始出现不溶、不熔的凝胶,这种现象称为凝胶化。弱界面层:当被胶接的材料、胶粘剂及环境中的低分子物或杂质等,通过渗析、吸附及聚集等过程,在部分或全部界面内产生这些低分子物的富集区,这就是弱界面层。胶接破坏中的界面破坏发生于弱界面层,并可使胶接强度严重下降。丙阶酚醛树脂:是乙阶酚醛树脂继续缩聚反应的最终产物,也是苯酚与甲醛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得到的最终产物,此阶段树脂为不溶、不熔的固体,即体型结构树脂热固性酚醛树脂。聚氨酯:是聚氨甲酸酯的简称,是由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或其它含有两个以上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聚酯或聚醚),进行加成、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活性期:配制后)的胶粘剂能维持其活性(可用性能)的时间。机械胶接理论:该理论认为:胶接是通过机械方式(胶钉)产生胶接力的,且胶钉越多,胶粘剂渗透得越深,孔隙填充得越满,胶接强度就越高。此理论对多孔性材料的胶接贡献显著,但存在局限性。弱界面层:当被胶接的材料、胶粘剂及环境中的低分子物或杂质等,通过渗析、吸附及聚集等过程,在部分或全部界面内产生这些低分子物的富集区,这就是弱界面层。胶接破坏中的界面破坏发生于弱界面层,并可使胶接强度严重下降。润湿性:是指固体对液体的亲和性,一般用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角()来表示,一般情况下,两者间的接触角越小,固体就容易被液体湿润(润湿性好),其胶接强度就越高。润湿性与胶粘剂的性质、被胶接材料表面的结构与状态及胶接过程中的工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甲阶酚醛树脂:它是一种可熔、易溶的酚类树脂,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羟甲基,是各种不同聚合度(分子量)树脂的混合物,线型,加热或加促进剂可使缩聚反应加速,最终形成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树脂。木材工业用酚醛树脂胶粘剂是甲阶酚醛树脂。API:即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为非甲醛类胶粘剂之一。它是以水性高分子(通常为聚乙烯醇:PVA)、乳胶(通常为苯乙烯-丁二烯乳胶等)、填料(常用碳酸钙粉末)为主要成分的主剂,和以多官能度异氰酸酯化合物(通常为P-MDI)为主要成分的交联剂所构成。二.判断改错题1. 常用木材胶粘剂的耐老化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固性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醋酸乙烯乳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为: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固性酚醛树脂、聚醋酸乙烯乳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2. 环氧树脂本身是线型结构的热塑性分子,其固化是通过加入固化剂来实现的。()3. 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氢氧化钠,其浓度通常为10% ,用量通常为树脂液总量的5% 。()改为: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氯化铵,其浓度通常为20%,用量通常为树脂液总量的0.2-1.5%。4. EEA 是乙酸乙烯-N- 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缩写。()改为:VNA是酸酸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缩写。或改为:EEA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树脂的缩写。5. 在甲醛系列树脂合成过程中,甲醛的官能度为1 ,苯酚的官能度为1 ,三聚氰胺的官能度为3 。()改为:甲醛的官能度为2,苯酚的官能度为3,三聚氰胺的官能度为6。6. 正常情况下,胶液固体含量越低,温度越低,粘度越高。()改为:胶液固体含量越低,温度越高,粘度越低。或改为:胶液固体含量越高,温度越低,粘度越高。7. 合成PVAc最常用的引发剂为硫酸铵。()改为:合成PVAc最常用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8. 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量不变,而热塑性树脂硬化过程中, 分子量增大。()改为: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量增大,而热塑性树脂硬化过程中,分子量不变。9. 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应力比厚胶层大。()10.氯化铵法是测定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的标准方法。()11. 对于甲醛系列树脂来说,凝胶之后的进一步固化反应是造成收缩应力的主要原因。()12. 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力比厚胶层大。()13. 一般情况下,胶液对被粘物的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所形成的接触角就大,胶接强度就高。()改为:就小。14. 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强酸的铵盐。()15. 正常情况下,胶液固体含量越高,温度越低,粘度越高。()16.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形成过程完全遵循体形缩聚反应的规律,包括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改为: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形成过程完全遵循游离基(自由基)加聚反应的规律,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阶段。或改为: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形成过程完全遵循体形缩聚反应的规律,包括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17. 可成功解释异氰酸酯胶接木材时产生高强度的理论是吸附胶合理论。()改为:化学键(反应)理论。18. 高聚物的内聚强度,一般随交联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改为:随交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19. 生产水溶性酚醛树脂时,最常用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钠。()20. 甲醛水溶液显弱酸性,而尿素水溶液显弱碱性,加成反应初期,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pH值逐渐升高。()改为:下降(或降低)。三.填空1. 水渗透到胶层的本体中,并和胶粘剂发生两种作用,其一:_水分破坏胶粘剂分子间的氢键和其他次价键,对胶粘剂产生增塑作用_;其二:_胶粘剂的化学键被水解,引起胶粘剂的降解_。2. 胶粘剂的四个基本条件是:_胶粘剂的湿润性_;_胶粘剂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_;_胶粘剂的pH值_;_胶粘剂的极性_。3. 比较下列常用木材胶粘剂的耐老化顺序:热固性PF树脂,UF树脂,PVAc乳液。_热固性PF树脂PVAc乳液UF树脂_。4. 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条件:_酸性条件(pH1)_。5. 写出下列化合物基本结构:EVA;MDI;N-羟甲基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三聚氰胺;间苯二酚。EVA:或:MDI:N-羟甲基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三聚氰胺:间苯二酚:6. 脲醛树脂胶合制品所释放的甲醛主要来自_游离甲醛,固化后树脂分解产生的甲醛_。7. 任意写出一种热熔胶的增粘树脂_松香及其衍生物(或萜烯树脂,或改性萜烯树脂,或石油树脂)_。8. 某脲醛树脂合成配方为:甲醛和尿素均分两次加入,第一次甲醛水溶液(浓度为37%)共243克首先加入,第一次尿素加入后,U/F 摩尔比为1/2,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第二次甲醛122 克和第二次尿素,使最终摩尔比为1/1.5,其中第一次所投尿素的计算式和结果为,89.91g,第二次所投尿素量的计算式和结果为,90.16g四.简答题1. 简介传统三段式脲醛树脂合成工艺特点并予以解释。答(主要要点):传统三段式UF合成工艺为:(弱)碱-(弱)酸-(弱)碱工艺。特点:(1)加成反应:在(弱)碱性性下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羟甲基,为缩聚提供足够的活性基团;(2)缩聚反应: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具有一定分子量(或粘度,或缩聚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人才适配度提升
- 2025年低空经济适航标准国际协同与适航认证流程改革报告
- 镇江市中医院双定位碎石技术准入考核
- 镇江市中医院核心期刊发表运营管理论文水平评议
- 南昌市中医院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考核
- 漳州市中医院中药服务质量考核
- 宁德市人民医院血液病患者症状管理考核
- 杭州市人民医院晋升后勤管理师专业技术评聘试题
- 南京市中医院基因测序技术考核
- 绥化市中医院泌尿外科专科护士资格认证
- 2025年小学教育专升本真题解析题试卷(含答案)
- 临时展览搭建与施工方案
- 2025年10月自考13886经济学原理(初级)
- 2025天津宏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光伏电站安全检查表
-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从国内外角度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探索及影响的研究报告
- 2025通辽科左中旗招聘25名社区工作者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最近时事政治课件
- 2025江苏南京市河西新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选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鞍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聘国有企业人员(二)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