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教案设计.doc_第1页
苏教版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教案设计.doc_第2页
苏教版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教案设计.doc_第3页
苏教版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教案设计.doc_第4页
苏教版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教案设计一、选材依据: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一专题1第2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课时的“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二、设计思想:本课设计从复习学生刚学过的“物质的量”知识引入,让学生了解定量分析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类比,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引入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容量瓶,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在讨论中完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初步学会误差分析。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能够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简单计算。2、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熟悉步骤,了解操作要点。3、认识容量瓶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精确配制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2、通过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自主研究、自主总结和提炼,提高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1、结合学生操作练习中出现的现象来分析误差,增强学生感受性。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配制溶液的步骤及操作要点难点:配制过程的误差进行分析五、教学用品:多媒体设备、实验用品六、教学方法、手段:讲解、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七、学生方法:学生主动思考、仔细观察、分析讨论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初中我们学习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提问请问欲配制100g7%NaCl溶液,怎么配制,步骤是什么?(停30秒钟)PPT同步展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7g,水的质量为93g称取NaCl 7g,量取93mL水在烧杯中溶解,玻璃棒搅拌装入试剂瓶,贴标签复习初中所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为后面所要讲解的精确配制溶液的方法做铺垫,以便于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新课教授(11min)提问对于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来说,溶液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NaOHHClNaClH2O,要中和0.1 mol的NaOH,需多少摩尔HCl?需要多少的盐酸才能保证其中含0.1 mol HCl呢?是称其质量方便,还是量其体积方便?那么,怎样确定一定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物理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物质的量浓度”讲解并板书:浓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符号cB常用单位mol/L表达式: cB=nB/V强调V(aq)指溶液的体积。讲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例如:Na2CO3溶液中,c(Na2CO3)0.3mol / L,表示每1升Na2CO3溶液中含有0.3 mol Na2CO3 。练习:完成书上P23的例4题学生思考学生完成例4的计算通过对比称取质量还是体积比较方便,从而引出“物质的量浓度”。这个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内容,需要着重讲解。学生看书本P23例4,学会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强调解题书写格式的规范化。容量瓶的介绍(5min)设问那100mL溶液体积怎么确定呢?PPT展示 图1:100mL量筒,请大家看一下它的最小刻度为多少?PPT展示 图2:100mL量筒和10mL量筒我们和10mL量筒对比一下,10mL量筒的最小刻度为多少呢?讲解如果量取9.5mL液体,哪个量筒更精确呢?那如果我们把100mL量筒做成10mL那么细,精确度就能提高了,不过,那样的量筒估计得用梯子帮忙了吧!那怎么才能既精确,又能容得下100mL液体呢?实物、PPT展示 图3:容量瓶讲解这个仪器是容量瓶,请大家观察一下实验桌上的容量瓶。提问请观察并描述一下容量瓶。再观察一下瓶身上有什么标识呢?分别有什么含义呢?讲解带刻度的精密仪器是不能受热,刻度线是在20划定的,当液面到达刻度线时,体积即为100mL。注意:容量瓶在使用之前要先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是: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水,塞上瓶塞,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倒立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容量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检验。PPT展示容量瓶的检漏学生回答:用量筒学生回答:1mL学生回答:0.1mL学生回答:10mL量筒学生思考并回答:大肚子学生回答:瓶体:细颈、梨形、平底瓶塞容积100mL,表示该容量瓶的大小温度20,在20使用刻度线 容量瓶是精确确定溶液体积的仪器,高中教学中第一次出现。引导学生由初中所用仪器(100mL10mL量筒的精度)类比推出精确确定溶液体积所需的仪器特点。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的习惯。培养学生认识到,容量瓶使用前均要检查是否漏水溶液配制的教授(12min)所以将1.06 g Na2CO3溶于水,再加水到刻度线就配好100mL0.100moL/LNa2CO3溶液了。设问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讲解第一步,计算出所需Na2CO3的质量1.06g(无需计算水的用量)板书 步骤 计算m(Na2CO3)=1.06g学生回答:先计算培养学生配制溶液时的操作步骤讲解第二步,称量。将电子天平调零,把烧杯放在电子天平称量台上,按“去皮按钮”可以把烧杯质量消去为零,分几次加入Na2CO3粉末,当质量接近1g,轻轻拍动手腕,使少量颗粒掉入烧杯。板书 称量PPT演示学生观察用标准的规范操作让学生注意到实验细节。讲解第三步,将称得的Na2CO3粉末加蒸馏水溶解,搅拌,注意搅拌要顺着一个方向,玻璃棒不接触烧杯壁和烧杯底部,不发出响声。板书 溶解PPT演示学生观察用标准的规范操作让学生注意到实验细节。设问 溶解好的液体要转移到容量瓶中,但是容量瓶颈部很细,我们怎么样能够将溶液转移进去呢?板书 转移讲解将玻璃棒伸入容量瓶,下端抵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玻璃棒不能靠着瓶口,将烧杯靠着玻璃棒,将溶液缓缓倒入。实验演示设问溶质都转移到容量瓶中了吗?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上还沾有溶质。怎么办呢?边演示边讲解用蒸馏水冲洗玻璃棒和烧杯,把残留的溶质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23次,每次取用蒸馏水不能太多,轻轻转动手腕,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学生思考并回答:用玻璃棒引流进去学生思考并回答:烧杯里还有、玻璃棒上也有用水冲学生观察合理设置疑问,让学生联系之前的内容,自主思考。让学生学会规范的操作动作。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上的溶质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强调洗涤的必要性。设问溶质我们已经转移进入容量瓶了,那溶液体积又要怎么确定呢?当我继续加入蒸馏水时,请观察水面上升速度的变化,水面到颈部上升就变快了,加水速度就很难控制了,怎么办呢?看看实验桌上什么仪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讲解当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平视刻度线,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板书 定容副板书 PPT演示 学生思考并回答:一滴滴的加胶头滴管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标准的规范操作让学生注意到实验细节。学生动手实验(可做可不做)(5min)1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用桌上的仪器,体验一下将水(代替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操作,其他同学观看,指出不规范之处。2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练习定容操作,定容后,请同学 “检查”一下液面时是否符合要求。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操作练习PPT演示,虽然标准,但是操作要领比较多,因此设计学生操作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摸索并总结操作要点。讲解溶液体积也确定好了,最后我们盖上瓶塞,左手托住容量瓶底部,右手食指压住瓶塞,上下颠倒,反复几次,摇匀溶液,因容量瓶不宜长期存放溶液,所以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板书摇匀、装瓶实验演示学生观察用教师的规范操作去影响学生。误差分析(10min)在同学练习转移和定容操作时,我观察到了一些问题,请大家一起来想一想如果是配制溶液过程中出现的,对溶液的浓度会有影响吗?PPT展示图实验桌上怎么会多了小水滴呢? 转移时流出 玻璃棒上滴落思考:如果配制溶液过程中出现图中情况,配得溶液的浓度有什么变化呢?根据公式CB=nB/V分析。PPT展示图定容时,加水太快,水面超过,赶快用胶头滴管吸出PPT展示图定容时,俯视。PPT展示图片:俯视、仰视定容后两位同桌争论不下,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呢?和同桌握手言和吧!学生思考并回答:nB变小了CB偏小nB变小了CB偏小V偏小,CB偏大用操作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反馈,由学生对比规范操作,分析这些操作可能对所配溶液浓度产生的影响提问看看现在的液面?是不是需要再加点蒸馏水呢!加了蒸馏水浓度会有变化吗?讲解摇匀后,部分液体润湿了瓶颈磨口处,液面降低了。讲解因此,配制精确浓度的溶液中,我们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学生思考并回答:液面比刻度线低了,加水后浓度会偏低的,不用再加水。 总结(5min)请同学总结操作的要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