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0 9 8第一部分 主 要建筑材料的 检测方法 标准 6 2 2 甲 乙两 组试样的 试验结 果都满 足6 1 2 条的规定时 判定该样品阻燃性能和耐水 性能合格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 a 样品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委托单位 样品编号 b 试样处理方法 平均炭化长度 续焰时间和续灼燃时间 d 试验现象 熔融 滴落 发烟等 e 结论 厂 试验日 期及试验人员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 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 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栋梁 兰彬 卢国建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纸浆与造纸工业技术协会标准T A P P I T 4 6 1 o m 8 4 阻燃处理纸 和纸板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2 2 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 G A 1 0 9 1 9 9 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层门耐火试验的试验设备 试验条件 试验要求 试验程序和耐火时 间判定条件等项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候梯一 硕9 受火的电梯层门的耐火试验 2 引用标准 G B 7 6 3 3 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 G B 7 5 8 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 试验设备 3 1 耐火试验炉 电 梯层门的耐火试验是由耐火试验炉来完成的 电 梯层门受火一侧应符合本标准4 1 条和4 2 条所规定的升温条件和压力条件 并能满足试件的安装测试及观察试验过程的要 求 3 2 炉内温度测试装置 炉内温度测试装置应满足G B 7 6 3 3 第1 2 条的规定 十三 防火材料1 0 9 9 3 3 炉内 压力的测试装置 炉内压力测试装置应满足 3 B 7 6 3 3 第1 4 条的规定 3 4 试件背火面辐射强度的测试装置 测量试件背火面辐射强度的辐射仪 应具有瞄准和接收系统 能进行数值的打印 并能 绘制时间与辐射强度的关系曲线 辐射仪位置和视角的 选择要保证可以测量电梯层门 发出 的全部辐射热通量 3 5 缝隙测量仪 有两种类型的缝隙测量仪可以用来测量电梯层门的缝隙量 如图1 所示 缝隙测量仪 由 不锈钢组成 并配以绝缘手柄 测量仪的 测量精度为士 0 5 n u n o 单位 m m 绝缘手柄 绝缘手柄 图1 缝隙测量仪 3 6 试验设备的精确度 各试验装置应满足以下精度 温 度 炉内 士 巧 其他士 1 0 C 压力 1 2 P a 时间 士 l o s o 4 试验条件 4 1 升温条件 4 1 1 升温形式 应采用明 火加热 使电 梯层门受到与实际火灾相似的火焰作用 4 1 2 升温曲线 试验时 炉内温度随时间而变化 并受下列函数关系控制 T 3 4 5 1 o g l o 8 t 1 2 0 式中 T 升温到t 时炉内的 平均温度 t 试验所经历时间 m i n o 表示以上函数的曲线如图2 所示 4 1 3 误筹 1 1 1 0 0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 炉内温度上升允许的平均偏差值由式 2 确定 一 A A 一 x 1 0 0 八 2 夕 氏划明 时间 m in 图2 时间一 温度标准曲线 式中 d 平均偏差值 A 炉内平均温度对时间函数的积分值 A 一时间一 温度标准曲 线对时间函数的积分 值 平均偏差允许值应满足以下规定 时间t m i n a 当0 簇t 镇1 0 时 1 5 b 当1 0 t 3 0 时 1 5 一 0 5 t 一 1 0 当3 0 t 6 0 时 2 5 0 对时间函数的积分方法是 对 a 间隔时间不超 过l m i n 对b 间隔时间不超过2 m i n 对 和d 间隔 时间不超过5 m i n 计算从时间为零开始 当 试验进行到l O m i n 以 后 任何一个测温点测得的炉内温度与相应时间的 标准温度之 差不得大于士 1 0 0 C 4 2 压力条件 在试验炉的整个高度上存在一个线性压力 随着炉内温度的变化 炉内每一点的压力 梯度会有轻微的变化 但每米高度上压力递增的平均值应保持为8 P a 通过控制压缩空气 的供给量和试验炉开口 面积的大小和开口 位置的高低 可以对试验炉中 性压力面的位置进 行调节 炉内 压力值应保持为一额定平均值 它忽略掉产生涡流时压力的骤增和骤减 炉内压 力的平均值应随时监测和控制 对于电 梯层门来说 试验炉内中 性压力面应 建立在试验试件室内 地平面以上S O O m m高的位 置上 如图3 所示 对于高度大于3 m的试件 其顶点压力值不应大于2 0 P a 并且中性压力面 的位置应适当地调节 4 3 受火条件 试件为候梯一侧受火 5 试件要求 5 1 尺寸 试件尺寸应和实际使用的尺寸相同 如果电梯层门的实际尺寸大于试验炉的尺 寸 试件的尺寸应是与试验炉尽可能相适应的最 大尺寸 m i 室内地平面 图3 电梯层门的安装与测压点的布置 d 一门开口净宽 h 一门开口净高 月 砖墙开口高度 十三 防火材料1 1 0 1 5 2 数量 试件数量为一个 5 3 构造 试件所用材料 制作 装修应符合电 梯层门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 试件应包括 一个或 多 个门扇 框架及主结构附件 门扇悬挂机构 关门机构 开锁装置或操纵件 门闸 门把手 等 及在正常使用下的最大电器布线 5 4 安装 试件的 安装应能反映出实际使用情况 并能满足有关电 梯层门的安装要求 电梯层门 应安装在实际使用的同 类墙体上进行试验 可选用混凝土墙或砖墙 其厚度不 小于2 0 0 m m o 5 5 养护 试验时 试件安装在墙体上 墙体的强度和湿度应和实际使用状态相接近 如系砖墙应 在试验前不小于两周的时间内砌筑完成 如系混凝土墙 则应在试验前四 周的时间内浇筑完 成 并对其进行养护和干燥处理 6 试验程序 在试验开始前5 m i n 内 检查所有热电偶记录下来的初始温度 应保证这些数据的一致 性 同时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 试件的初始变形情况也应记录下来 试验时 应使试件候梯一侧受火 试验开始前 炉内温度应小于5 0 r 根据标准升温曲 线的 要求 在试验程序开始运行的 那一时刻即为 试验开始 同时所有用来侧t和观察的 仪表 开始工作 试验应按本标准第4 章和第7 章有关规定进行测量 观察和记录 试验时 试件如出现 了本标准第8 章任一条规定的 判定条件时 试验即应终止 或者 没有出 现本标准第8 童规 定的判定条件 但已达到预定时间时 试验也可结束 7 测 与观察 7 1 炉内温度的测量 炉内 温度的 测量 装置应 满足 本标准第3 2 条的 规定 炉内应均匀分布5 8 个热电 偶 每个热电 偶的测量点距试件受火面的距离为1 0 0 m m 炉内各点温度与平均温度应不超过 l m i n 记录一次 平均温度应随时间自 动显示在显示屏上 7 2 炉内压力测量 炉内压力的测量装置应满足本标准第3 3 条的 规定 炉内 压力至少应在三个测压点上 进行测量 此三点的分布如图3 所示 炉内 压力必须加以控制 使其满足本标准第4 2 条所 规定的压力值 7 3 试件背火面温度测量 试件背火面温度的测量按G B 7 6 3 3 第6 3 条的 规定进行 注 对无隔热层的电 梯层门不测试件背火面温度 7 4 试件背火面辐射强度的测量 试件背火面辐射强度的 测量按G B 7 6 3 3 第6 4 条的 规定进行 1 1 0 2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科的检测方法标准 7 5 试件完整性测量 7 5 1 棉垫试验 棉垫试验按G B 7 6 3 3 第6 5 条的规定进行 注 对无隔热层的电梯层门 不进行棉垫试验 7 5 2 缝隙测量 试验时 对试件表面所出现的开口 和裂缝 应每隔一段时间 用本标准所规定的隙缝测 量仪测量一次 时间间隔的长短由 试件的损坏速度来决定 测量时 应依次使用两种缝隙 测量仪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 应记录下时间及开口 或裂缝的位置 直径为6 m m的缝隙测量仪能从开口 或裂缝处通过试件深人到炉内 且可沿着开口 或裂缝移动1 5 0 m m的距离 b 直径为2 5 m m的 缝隙 测量 仪能从开口 或裂 缝处 通过试件深人到 炉内 7 5 3 火焰 试件背火面如有火焰出现并持续燃烧l o s 以 上 应记录火焰出现的时间及火焰的 位置 7 6 其他观察事项 在 试验的 过程中 应记录 试件的 变形情况 有 烟散发出 来的 情况也应记录 下来 试验结束后 应对试件的金属表面施加一个3 0 0 N的力 此力垂直于外露表面 并均匀 地分 布在一个5 c m 2 的圆 形或方 形表面 上 然后观察 并侧量电 梯层门的 损坏程度 8 耐火时间判定条件 如出 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 则表明 试件已达到了耐火时间 8 1 丧失完整性 8 1 1 试件背火面出现火焰 并持续姗烧l o s 或l o s 以 上 8 1 2按 本 标 准7 5 i 1 条 进 行棉 垫 试验 棉垫 被点 燃 8 1 3 按本标准第7 5 2 条 对试件的缝隙量进行测量 试件背火面开口 或裂缝的长度达 到了本标准第7 5 2 条a 或b 的 规定 S 2 丧失隔热性 8 2 1 距试件背火面l m处 辐射热通量值达到1 O W c s n o 8 2 2 试件背火面平均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 4 0 以 上 8 2 3 试件背火面最高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 8 0 以 上 83 损坏 试验结束后 试件已不能保持机械锁紧状态且试件金属表面任意一点不能承受本标准 第7 6 条所规定的力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 容 a 委托单位名称 b 生产厂名称 试验日 期 d 试件构造 所用材料的技术数据 十三 防火材料1 1 0 3 温度 变形 辐射强度的数据及说明 f 试验结果 g 检验单位盖章 h 责任检验员盖章 检验部主任签字及中心主任批准 附 天篷 录A 试验 补充件 A 1 试验设备 天 篷的 形状和尺寸 如图A 1 所示 它设置在试件的背火面 该天篷采用钢框架结构 并 在 其顶面 和随情况可调的侧面的 框格内 镶嵌2 0 r n m厚的石棉隔热板 其密 度约为6 0 0 k g f m 3 o 天篷支承在安装试件的墙壁上 天篷与墙壁之间的全部缝隙应密封 采用6 个直径不 超过l m m的 金属丝 组成的 热电 偶测 其天篷温度 热电 偶的 位置如图A 2 所示 在热电 偶穿过天篷的地方应使用直径不超过8 n mm的瓷管 热电偶的热端应位于天篷底 面下方2 5 m m处 瓷管伸出 天篷底面之下的 距离不超过1 0 m m 瓷管孔应在一根与天篷平面 垂直的轴线上 A 2 天笼试验的沮度IP J J t 天篷下面的 气体温度是由6 个热电 偶来测量的 电 偶的位置如图A 1 图A 2 单位 所示 构造 石棉隔热板 厚度2 0 图A l 天篷的形状及安装示惫图 d 一层门开口 净宽认一层门开口净高 H 砖坡开口高度 0一静压探测管位t x 一热电偶位2 1 1 0 4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 如图A 3 所示 A 3 观察与测f 天篷上各点的温度和平均温度不 瓷管m e 有两个孔 石棉 厚度约为2 0 单位 mm 图A 2 天蓬上热电 偶的位置 单位 m m 图 A 3 天篷上热电偶的构造 超过5 m i n 记录 一次 试验结束时 天篷上各点的温度和平均温度应在试验报告中给予记录 附 加 说明 本标准由中 华人民 共和国 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 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市消防协会共同起草 2 3 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G A 1 1 0 1 9 9 5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主要理化力学性能和耐火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 不适用于饰面型防火涂料 引用标准 G B T 1 7 2 8 漆膜 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 B 1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安老师的课件
- 过敏医疗领域生物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黑龙江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小学安全师德培训反思课件
- 儿科住院病人的护理
- 为政以德微课讲解
- 智能装备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实施方案
- 萤石矿选矿加工厂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建筑物电气设备安装方案
- 防人因失误培训
- 2025年湖南省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并非站在山顶才能被看见
-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 司法鉴定所管理制度
- 特殊感染处理
- 面神经炎教学护理查房
- T/CACE 009-2017清洁生产管理体系要求
- 2025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海南专用】(含答案)
- 气瓶安全协议书
- 锚杆锚索施工合同协议
- 铝合金门窗购销合同范文9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