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doc_第1页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doc_第2页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doc_第3页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doc_第4页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作曲家: W.A.Mozart 莫扎特指挥: Anne-Sophie Mutter 安妮索菲穆特乐团: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伦敦交响乐团演出者: Anne-Sophie Mutter,Yuri Bashmet专辑介绍:原载于DG公司2005年11月发行的“穆特演奏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专辑的小册子中: 2006年,穆特将用这张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来庆祝莫扎特250周年诞辰同时也是穆特首演30周年这张无以伦比的双张CD中也包括她与巴什梅特一起合作的交响协奏曲。从她13岁那年第一次为卡拉扬演奏开始,莫扎特就总是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我从未停止对他的思考他是我与之一起成长的作曲家,他就好像一直在我事业的关键时刻等着我一样。”穆特以她那种对她所喜爱的作曲家的全方位的把握而闻名。对于莫扎特,这一点意味着,所有将被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都将由我们今天最大名鼎鼎的独奏家指挥,是的,她自己。一系列的录音计划会引起评论家和她广大听众的注意。穆特的CD迷们会很乐于在那些精致的作品中听到她的演奏,而行家们也将被穆特的方式和成就所吸引。穆特自己用来描述隐藏在这个工程背后的动机最能反映它的重要性:“我非常热爱莫扎特的音乐,因为它使我感动得无以复加,热泪盈眶,也因为它最能接近听众的心。这个工程是对他的庆祝,也是对他的天才深深的致敬。安妮-索菲 穆特2006年将迎来她演艺生涯的30周年,同时也将以一些列莫扎特主要小提琴作品来庆祝莫扎特250周年诞辰。她将在巴登-巴登与安德烈 普列文爵士和丹尼尔 ;穆勒-肖特一起现场录制三重奏;在伦敦与伦敦爱乐乐团一起录制协奏曲,与巴什梅特录制交响协奏曲;至于奏鸣曲她将和兰伯特 奥基斯一起录制。三张专辑中的第一张是协奏曲,于2005年秋季面世。此次将没有指挥,穆特将自己领导乐队。以下是她和Michael Church谈论关于莫扎特,现代作品以及她的莫扎特工程的本质和起源。您最早关于莫扎特的印象是?Anne-Sophie Mutter:我六岁的时候听到了哈斯基尔弹奏的莫扎特录音,对我来说,她弹奏莫扎特的方式胜过任何人。那种触键的轻盈,断句的精致,律动的自然,没有任何过于浪漫的东西。就我而言,她声音的美妙听来就像莫扎特本身所期望的一样,她就好像莫扎特在给他父亲信中提到的那位演奏家一样,能够通过美妙的声音传递强烈的情感。有没有小提琴家演奏的莫扎特令你印象深刻? Anne-Sophie Mutter:有些艾萨克 斯特恩的早期录音特别不错,还有阿瑟 格雷米欧。但是这之后我就从没有听到过任何弦乐演奏家以我认为应该的方式演奏莫扎特了。他们缺少什么呢? Anne-Sophie Mutter:现在的演奏方式都过于大师化,缺少那种优雅,纯净和谦虚。柴可夫斯基对莫扎特“天使般”的描述实在太准确了。莫扎特的音乐像是灵魂的X光线,它能照出你的灵魂中有什么,没有什么!然而,现在年轻的一代已经不把莫扎特当回事了。他的音乐被看作相对简单而被轻视,人们希望一些炫技的更加气势磅礴的音乐。但音符的多少不是关键,乐器之间的互动以及乐思的发展才是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演奏诸如贝多芬或是莫扎特奏鸣曲全集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以找出它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以及小提琴和钢琴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那么关于你的工程呢? Anne-Sophie Mutter:我的莫扎特工程其实并非始于现在。早在我九岁首演,与一个地方乐队演奏他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它就悄悄地展开了。我13岁时在萨尔茨堡与卡拉扬一起进行了一次有更多听众的首演,演奏的是美妙的G大调协奏曲。从此莫扎特成为日常生活的基础:我从未停止过对他的思考,即使当我在演奏当代作品,我也在试图用新的方式接近他。他是一位陪伴我成长的作曲家,一位总是在我事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等待我的人。有一些作品你以前已经录制过了。再次录制有何感想? Anne-Sophie Mutter:过了20或30年你才开始了解一部作品,这点对于莫扎特尤是如此。但我总是要和这种熟悉感作斗争:我总是乐于从谱子中找出一些新东西,即使只是一小段第二小提琴声部上重要的但我过去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而且,无论如何,过去的30年中在我的生活中发生了许多事情,仅仅是这个原因也足以让我进行第二次尝试了。我常常想到T. S. Eliot关于第一次发现一个新地方的话,即使那个地方你以前到过。我也常常想起奥地利画家Arnulf Rainer,他说过,他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是另一幅作品,即使看画的人并没有真正看到那表层的背后,他知道那也一定存在着。这对于音乐家来说也是一样的。12岁时候拉出来的音乐基本上是出于本能,如果你继续处于本能演奏,那是不够的那样的话,你只是在重复你自己。你只能通过把本能天赋和一颗细腻好奇的心联系在一起才能在艺术上成长起来。谈谈你的莫扎特工程的起源 Anne-Sophie Mutter:那是6年前,当我发现我可以没有指挥一个人演奏莫扎特的协奏曲,我就萌生了这个念头。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就现在干吧”的急迫愿望。但是最后一件我要做的事情是假定我对莫扎特的观点是明确的。这部分是因为他不需要我的帮助他会一直永存于世,即使在我已经被完全忘却很久之后。我这样做只是因为我非常喜爱他的音乐,他的音乐常常让我激动不已,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项工程是对他的庆贺以及对他才华的深深的致敬。我希望对于听众来说会有一些积极的惊喜,但是这些录音并非想要替代那些已有的作品。真正当指挥的感觉如何? Anne-Sophie Mutter:我并不是在假装当一个指挥。我从来没有学习过当指挥的技巧,而且我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我是一个领导者这和我的性格有关,也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要从谱子里得到什么,知道如何把这些告诉乐队并且使他们信服我的观点。莫扎特自己并不是指挥,但谦虚地说,我在试图效仿他,使用一个扩大编制的室内乐组,使他们统一并激励他们。激励是很关键的让其他人愿意听从你的意见,并成为能够二度创作的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当这两者之间的对话完全同步时,那真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奇妙过程。排练是很重要的,但是它却不及在早上发现29小节有一个弱奏,而晚上就使作品完全得到新生来得重要。没有指挥,演奏者必须反应迅速,并且保持同步。你是怎么开始这次新的“冒险”的?Anne-Sophie Mutter:我第一次尝试(没有指挥)是与Salzburg Camerata一起。然后我就想为什么不能和维也纳爱乐一起这样做呢?和他们一起,我从谱子中学习到了很多,因为乐师们总是能想到好主意。我们有过很多讨论,一开始我的意见受阻,但是我想我最终能说服他们。与我一起录音的是伦敦爱乐乐团,那是一群相当时髦的乐手。有些乐队的声音听上去就像天鹅绒一样柔软,但是LPO(伦敦爱乐的简称译者注,下同)的乐手们更像保时捷生气勃勃,富有朝气,他们能做到任何事。他们总是坐在椅子的边缘他们的莫扎特速度飞快,而且并不是按着拍子来得,而是即时做出反应的。这是一场不靠椅背的室内乐,你知道的,有些室内乐演奏过于舒服而缺乏力度了只是为自己演奏,然后美美地喝上一杯茶,向在家里一样放松,不用考虑观众的存在,神经放松。和LPO在一起我并不是以一位独奏者来演奏而是乐团的一员。莫扎特对你作为独奏的技术挑战是什么?Anne-Sophie Mutter:把莫扎特演奏好是一件难事。分句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莫扎特中你常会遇到一连串的16分音符,一组是用连奏的而接下来的一组是用跳弓的。在这些跳跃的部分中你要能区分附点和长弓的不同。谱子里每一个音符都是很重要的。现在,我看到在我的基金会里的学生在和这种弓法作者斗争,但这种弓法对于演奏莫扎特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你必须在音符之间找到合适的空间。如果一连串的16分音符都是完全相等的,那么它听上去就会像是练习曲,或是不太优雅。在音符之间安排合适的空间是演奏莫扎特艺术的一部分。另一项其中的工作是对音色的磨练,特别是那些舞蹈般的回旋曲乐章,这种曲式曾经特别鼓舞在巴黎的莫扎特。这也不容易。在莫扎特的音乐里,每一个音符都值得重视,而且不得不考虑尤其是乐队的配器,它们可能很重要或无关紧要,但是会把独奏孤零零地暴露在外。在浪漫主意的音乐作品中是没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为你创造出这样诱人的背景的音符。但是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每一件乐器都必须在合适的地方出现,而且音色,节奏都必须恰到好处这对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许这些让人畏惧的知识就是为什么我迟迟不再次录制莫扎特的作品的原因。那些东西不是你唾手可得的。在关于“本真”的辩论中你站在哪一边? Anne-Sophie Mutter:我认为所谓的“本真”的演奏对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我们所听到的与莫扎特的同辈人听到的已经绝然不同了。我们不能装作能够回到250年前那样的演奏中去,我们已经习惯了与过去不同的审美方式,我们期待着更加丰富的内容。我不用羊肠弦:我是一个现代琴弦的坚定拥护者,因为它不只是增加了音量,更丰富了音色和层次。这些东西正是莫扎特的创作风格,也是他在演奏音乐中所喜爱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他今天还活在世界上,他不会是一个古乐专家是吗? Anne-Sophie Mutter:我想他偶尔会倾心于古乐演奏者没有揉弦的演奏方法,以及他们的声音的轻盈莫扎特不喜欢太厚重、缺乏弹性的声音。但是他会喜欢一个更大的乐队的他的乐队规模取决于别人提供给他多少。我的乐队将是8-8-6-4-1模式的,相对于古乐要大一些,而且更美妙!但是声音同样很轻盈单纯。但同时会保持必要的音量,我们也记得一个太小的乐队在一个很大的音乐厅里显得是多么惨淡,疲软无力。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更大的乐队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得对付一个更加大的音乐厅。并不是很多人能拉出一个弱音使他的弱音能够带着真正地音乐到达第一排观众。弱音一定要能够传达给观众,并且随之增强,而不能像个灰老鼠一样不起眼。对于速度的选择有多重要呢? Anne-Sophie Mutter:绝对是很关键的。虽然有些速度一定是错误的,但正确的速度从来不是唯一的。我对于速度的选择取决于乐章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乐章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我要开始一个快板,那我必须知道行板和急板和它使如何建立联系的。但至于快板的速度具体是多少要看音乐厅的大小,声学效果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如果是一首奏鸣曲,在钢琴的伴奏下,就要看它重复音型的具体情况而定。在莫扎特晚期的一些奏鸣曲中快乐章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那些重复的音符。当时的乐器在演奏这些重复音符时比现代乐器更有优势,因为它们的共鸣要小得多。这就显示了莫扎特的音乐至少有两方面我们是无法复制的。(如果用古乐器)你需要用更加急切的速度来演奏第二乐章,因为这里的声音比较单薄甚至干枯。但与一架现代钢琴一起你就不必这样做了,如果在一个较大的音乐厅你必须让乐器歌唱起来,否则它们会重叠起来。对末乐章来说也是如此,不幸的是我们不可能演奏得像莫扎特那时那样快。因为乐器不断重复的能力比较慢,而且余音也更加长了,总的来说,速度会慢一些。不过当然,兰伯特 奥基斯会试着不用踏板演奏莫扎特的大多数奏鸣曲,这样可以使声音尽可能的干净透明。我们尽量接近莫扎特时代的声音,所有这些想法使得我们不能把速度定死。你对协奏曲有什么看法?它们都是早期作品。Anne-Sophie Mutter:萨尔兹堡宫廷乐队的首席,小提琴大师安东尼 布鲁奈蒂委约莫扎特写了作品,但是莫扎特自己演出了全部作品并且大获成功。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还是保留着那种意大利式的炫技。当小提琴一个人在前面玩杂耍时,乐队只是在后面腼腆地哼哼。第二协奏曲比较优雅,反映出受到法国风格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体现在法国式的回旋曲的结尾。但是与后面的三首协奏曲比,从各方面来说这两首协奏曲还是比较保守的。音乐学者艾尔弗雷德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描述K.216的柔板乐章就好像掉进了天堂里。弱奏的弦乐效果新颖并且赋予整个乐章一种奇妙的气氛。回旋曲乐章比之前更加大胆。并且,小提琴和乐队开始变得同样举足轻重,这与前两首协奏曲中,乐队只是充当一个配角是完全不同的。这里莫扎特构建了理想的小提琴协奏曲模式。很多小提琴家都惧怕K.218的开头。您呢? Anne-Sophie Mutter:它被认为非常难,但我却从来不这么觉得。它是一句E弦的上行乐句,有一点夸张。我的一些同行在这里犹豫了就好像魔笛中的花腔女高音,要么你能达到那个高音,要么不能,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仍是一部显赫的作品,乐队部分很有戏剧性,而且比以往都更精致,展开得更充分。柔板由双簧管的歌唱引出。回旋曲一开始让所有人都惊讶于情感和速度上的变化。然而最为登峰造极的作品是K.219,因为在这部作品中莫扎特试验了很多新的理念。这是最为大胆丰满的一首协奏曲。它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头。虽然这个乐章的主体是快板,却有一个柔板的引子。这个开头展现了一个可爱的全新的音乐理念。接着是一个抒情的第二乐章,一个真正的柔板。最后是一首迷人的小步舞曲,不过其中穿插了一个野性的“土耳其”式的快板。实际上这是匈牙利风格的,不是土耳其的。只是当时的奥地利人喜欢把东欧的音乐风格都称为土耳其式的。你怎么看交响协奏曲呢?Anne-Sophie Mutter:1779年莫扎特回萨尔茨堡写了这首作品,那时他对巴黎和曼海姆的音乐风格都比较熟悉了。这部作品完全是带有两样独奏乐器的交响曲,独奏成为与乐队平等的一员。这部作品很明显是写给他心目中萨尔茨堡杰出的独奏家的。这是一部带着暗色调,充满戏剧性和强烈对比的感情色彩的作品,在乐队和独奏之间要取得精细的平衡。特别有趣的是使用了分开的中提琴声部。C小调行板也许是最动人的慢乐章。整部作品构思丰满,是当时莫扎特正在发展的音乐语汇的一个极好的佐证。而且这次你和巴什梅特合作Anne-Sophie Mutter:对我来说他是最伟大的中提琴演奏家,他已经花了30年时间来扩大中提琴的演奏曲目,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能够启发后世中提琴演奏者的作品。我特别喜欢他那种充满激情的演奏方式,也许你会认为这与莫扎特的作品并不相符,但是这意味着他能在演奏中加入一些我想都没想过的东西。我喜欢和那些与我志同道合并且常有不同想法的人共事,这样可以使我们互补互进,就像中国的阴阳轮一样。你使用谁谱写的华彩? Anne-Sophie Mutter:我用了一些不同小提琴家写的华彩,当然也融合了我自己和一些不知名人士的创意。很遗憾,莫扎特没有像给他的钢琴协奏曲一样写下自己的华彩。一段好的华彩应该起到什么作用?Anne-Sophie Mutter:它应该回到主体的素材,但听起来要有一些即兴感。不幸的是像我这样的现代演奏家必须得把它们写下来而不能即兴演奏。一段华彩不能打破作品原有的风格。它更应该像一个总结,一个尾声或是激发人们额外的想象。你是怎么选择和安德烈 普列文爵士与丹尼尔 穆勒-肖特一起录制哪些三重奏的?Anne-Sophie Mutter:坦白说,我选择了那些小提琴占有最大分量的三重奏!但是它们都是非凡的作品,继承了海顿的风格,在一些早期的作品中有传统的双重结构,小提琴和大提琴部分分别在钢琴的左右模仿并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直到一个相同的水平。这些作品纯属娱乐尽兴,并且用了最好的音乐语汇。你认为作品和作曲家的生活情况有多少联系?Anne-Sophie Mutter:这些时日以来,我们过于急切地钻研作曲家的个人生活。音乐是给我们,其他的则属于私事,应该不为人知。不过有些奏鸣曲可以和他生活中的一些事件联系起来。比如K.304就反映了他母亲的过世,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同时他也写了很外向的巴黎交响曲,以及同样奔放的D大调奏鸣曲作为一组作品。我认为了解他小提琴作品同时期的作品很重要。比如他那意气风发的K.526奏鸣曲就是与唐璜和“朱庇特”交响曲同一时期创作。最后一个问题,我注意到为了表现这一工程,你已近选择了一位新的摄影师。Anne-Sophie Mutter:我总是希望用摄影的语言来传递我对音乐的感受。过去我和一个非常好的摄影师一同工作,但是对于莫扎特我需要一个全新的视觉语汇,一种全新的表达,因为他的音乐是那样与众不同。Tina Tahir的摄影语言中的那份恰到好处的诗意似乎正能诠释我的理念。 专辑曲目: CD 1: Mozart: The Violin Concertos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 - 1791) Violin Concerto No.2 in D, K.211 Track 1 1. Allegro moderato 8:20Track 2 2. Andante 7:01 Track 3 3. Rondeau (Allegro) 3:57Violin Concerto No.1 in B flat, K.207 Track 4 1. Allegro moderato 6:50Track 5 2. Adagio 7:58Track 6 3. Presto 5:47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K.219 Track 7 1. Allegro aperto 9:44Track 8 2. Adagio 11:12Track 9 3. Rondeau (Tempo di minuetto) 8:32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Total Playing Time: 1:09:20CD 2: Mozart: The Violin Concertos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 - 1791) Violin Concerto No.4 in D, K.218 Track 1 1. Allegro 9:03Track 2 2. Andante cantabile 6:57Track 3 3. Rondeau (Andante grazioso - Allegro ma non troppo) 6:59Violin Concerto No.3 in G, K.216 Track 4 1. Allegro 9:54Track 5 2. Adagio 9:34Track 6 3. Rondo (Allegro) 6:17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Violin, Viola and Orchestra in E flat, K.364 Track 7 1. Allegro maestoso 12:37Track 8 2. Andante 11:43Track 9 3. Presto 6:11Anne-Sophie Mutter, Yuri Bashmet,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Total Playing Time: 1:19:31 专辑英文名: Violin Concertos,Sinfonia Concertante专辑中文名: 小提琴协奏曲,协奏交响曲艺术家: 莫扎特 Mozart版本: Carmignola,Abbado,ARCHIVFlac发行时间: 2008年地区: 奥地利简介: 作曲:W.A.Mozart指挥:Claudio Abbado演奏:Giuliano Carmignola(violin), Danusha Waskiewicz(viola)乐团:Orchestra Mozart录音日期:2008发行公司:ARCHIV资源出处:melomaniacos_hanswurst专辑介绍: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有编号的为5首:第一号,降B大调, K207,作于1773年;第二号D大调,K211,作于1775年;第三号G大调,K216,作于1775年;第四号D大调,K218,作于1775年;第五号A大调,K219,作于1775年。另有未编号的3首(因亲笔谱已散佚):D大调协奏曲,K271a,也称为第七号;降E大调协奏曲,K268,也称为第六号;D大调协奏曲,KAnh294a,这3首作曲年代均不详。莫扎特有编号的5首协奏曲中,经常演奏的是后3首,其中尤以第三与第五最为美妙。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降B大调,K207,作于1775年4月14日,萨尔茨堡。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第一、第二号比后3首知名度低,在演奏会上出现机会较少。这一首协奏曲共3个乐章,乐器编制为主奏小提琴与双簧管2、圆号2、弦乐5声部。3个乐章分别为:1.中庸的快板,降B大调,协奏曲型的奏鸣曲式。呈示部先以乐队合奏第一主题始,主奏小提琴表现第一主题后,以属调表现新旋律。华丽的快速音群后,第二主题以乐弦乐为中心,主奏小提琴以三连音音型装饰,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快速音群,乐队配合而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接着是一段小调的美丽转调,第一主题回到主奏小提琴,构成了再现部。再现部快速音群后,主奏小提琴拉持续音时,双簧管与小提琴奏第一主题的后半段。主奏小提琴再奏华丽的快速音群,第二主题回到主调,经经过句而出现华彩。2.慢板,降E大调,先在圆号持续音与弦乐伴奏下,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乐队接替后,主奏小提琴奏出第二主题,乐队与主奏小提琴成交替状态。后面的发展性部分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展开,第一主题回来而成再现部。再现部以主调出现第二主题,两声部小提琴交给主奏小提琴,主奏的颤音经第二小提琴的分散和弦后,最后乐队以演奏这一乐章开头主题的后半部结束。3.急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乐队以两声部的小提琴为中心,先表现第一主题。属和弦结束时,弦乐奏第二主题,继承它的是以管乐器为中心的第三主题。主奏小提琴此时以第一主题来制造华丽的快速音群,乐队以第三主题接过后,主奏小提琴在两声部小提琴伴奏下,奏快速音群与乐队对话,乐队奏快速音群,弦乐以属调奏第二、三主题。长大的发展部主要发展主奏小提琴的第一主题,再现部主奏小提琴再现一、二主题后,插入快速音群。第二主题再由乐队再现,终结部则再现了第三主题。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K2I1,作于1775年6月14日,此曲第二乐章有明显法国式喜剧的味道,全曲有法国式优美、典雅的风格。共3个乐章:1.中庸的快板,D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式。先由乐队合奏第一主题方式展开,体现主题的强弱对比,第二主题同样以主调,先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中提琴、第二小提琴衬托。全合奏在主和弦上结束后,主奏小提琴在弦乐、尤其是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第一主题。当主奏小提琴以三连音奏华丽的快速音群时,第一小提琴以属调再现第二主题,主奏小提琴反复。然后在二声部小提琴支持下,主奏小提琴奏三连音音型,再变成全合奏三连音。发展部主奏的快速音群与合奏形成对比,再现部按原型进行。2.行板,G大调,法国喜歌剧曲调。先由乐队表现主题,主奏小提琴重复,弦乐伴奏,以属和弦结束时,主奏乐器以属调表现副主题。全合奏奏经过部后,主奏乐器再现主题。发展部第一主题作简短发展,亦以弦乐伴奏由主奏乐器为主角。再现部第二主题以主调表现,主奏的颤音化成切合音后,以延长音结束。尾奏采用第一主题后半部的音型。3.回旋曲,快板,D大调。在二声部小提琴支持下,主奏小提琴表现主要主题,乐队重复。第一副主题亦由主奏乐器在圆号与弦乐伴奏下表现,延长音后,主要主题再由主奏表现,第二副主题也由主奏乐器在弦乐伴奏下,以G大调开始。主要主题第三次再现时,双簧管与主奏小提琴相叠进行,乐队复奏。主要主题第四次再现,经过三次连音快速音群之后,由乐队全合奏主要主题作为尾奏。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G大调,K216,作于1775年9月12日。此曲与第三号,都受法国小提琴音乐影响,第二乐章慢板来自加瓦尼亚斯与亚力山大格南的法国色彩的影响。这首协奏曲和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中最美丽的。此曲共3个乐章:l.快板,G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式。先由乐队以强弱对比的方式,奏莫扎特自己创作的音乐剧牧羊人之毛(Il Re Pastore, K208)第一幕第二首中咏叹调改编的第一主题,经过部后,在第一小提琴引导下,双簧管与圆号以主调弱奏第二主题。主奏小提琴在双簧管以属调奏第二主题后,主奏小提琴再重复。发展部由全合奏始,出现小调色彩后,主奏乐器加入,乐队中的小提琴与主奏小提琴形成美妙的对比,转调进展后,主奏小提琴奏新的旋律,在延长音上打住后,双簧管奏呈示部中用过的音型。再现部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以原塑复现,双簧管与圆号弱奏第二主题,二声部小提琴伴奏,主奏小提琴继承。乐队合奏带向华彩,结尾部使用了乐章开头第一主题之后的经过句而结束。2.慢板,D大调,这个乐章长笛代替双簧管,先由第一小提琴奏主题,支持这个主题的是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三连音,以及低音部弦乐拨奏。主奏小提琴反复主题后给予变奏,长笛与第一小提琴奏属调的副主题,主奏小提琴继承,再由双簧管与第一小提琴重复一次。发展部为主奏小提琴处理主要主题,为极美的部分,再现部第二主题回到主调,从延长音引出华彩,终结部使用了结束呈示部时用的音型,最后主奏小提琴以准备要奏第一主题的方式结束。3.回旋曲,快板,G大调。先由弦乐五声部表现主题,后半部加入双簧管与圆号,反复后,奏快速音群,第一小提琴奏活泼的曲调与管弦乐追逐,然后主奏小提琴才在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有几分悲情的副主题。主要主题回到主奏小提琴上后,主奏小提琴又奏副主题,在细碎音符为中心的快速音群后,再现副主题,然后又在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主要主题。此时转为行板,G小调,以主奏乐器为中心,弦乐伴奏,管乐器在后半部介入,以长音符润饰。接着是小快板,G大调,民歌调,仍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小快板主题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后半部变成三连音拨奏的分解和弦,双簧管表现主题,主奏小提琴奏新音型,双簧管奏主题,主奏小提琴再以三连音分解和弦伴奏。小快板主题因接近斯特拉斯堡古老曲调,有人称此协奏曲为“斯特拉斯堡协奏曲”。这一乐章最后回到开头的快板,G大调,表现主奏小提琴与乐队的追逐,最后在双簧管与圆号的音响下平静地结束。第四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K218,作于1775年10月,据说莫扎特创作此曲时,曾以博凯里尼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为范本。因此曲第一乐章开头主题含军队进行曲节奏,故此曲有时被称为军队。又因莫扎特在给其父的信中提及他演奏自己的斯特拉斯堡协奏曲,有人推测斯特拉斯堡协奏曲为第三号,这首则是第四号。此曲共3个乐章:1.快板,D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式。先由乐队合奏军队进行曲节奏主题,经过句后,小提琴弱奏奏出第二主题。双簧管重复后,又经经过句,主奏小提琴重复开头主题后,进入快速音群,然后在中提琴伴奏卜,以属调奏第二主题。发展部由全合奏的呈示部支持局面,在第二主题后,主奏乐器根据经过句使用过的音型在高音域奏快速音群,然后再奏华丽的快速音群。再现部经过句音型,在华丽的快速音群进行中,第二题由主奏小提琴以主调表现,经过句的快速音群又灿烂地发展,终结部使用了曾引出前奏的尾奏音型,最后以激烈的音响而告结束。2.如歌的行板,A大调先以第一小提琴与双簧管为中心的全合奏,柔和地表现主题。主奏小提琴重复这个主题,与第一小提琴相叠三度作音阶化下行。弦乐伴奏后,主奏小提琴以属调表现副主题。第二段亦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第一、第二小提琴与之三度相叠。副主题也用主调表现,主奏小提琴奏第一段音型,双簧管模仿,然后全合奏,以延长音告一段落后进入华彩。终结部亦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重现第一段主奏出现前的音型,最后以主要主题后半部音型结束。3.回旋曲,优雅的行板,D大调。先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回旋主题,经乐队合奏后,主奏小提琴与小提琴群低音弦乐构成对话,转不太快的快板,D大调,转优雅的行板,再转不太快的快板,再转优雅的行板,如此反复。其中主奏小提琴与第一小提琴对话并构成三度重叠,双簧管和圆号又三度相叠。最后主奏小提琴以快板的第二题开始,再重现第一主题,双簧管反复,主奏小提琴强调节奏润色后,这个主题后半部音型由主奏小提琴与第一小提琴表现而平静地结束。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A大调,K2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