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的栽培技术.doc_第1页
荸荠的栽培技术.doc_第2页
荸荠的栽培技术.doc_第3页
荸荠的栽培技术.doc_第4页
荸荠的栽培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荸荠的栽培技术荸荠(Eleoharis Tubrosa Schul tesc),【异名】芍、凫茈(尔雅),葃菇、水芋、乌芋(广雅),乌茨(陶弘景),凫茨(孟诜),葧脐(本草衍义),黑山棱(博济方),地栗(通志),铁葧脐(救荒本草),马蹄(本草求原),红慈菇(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马薯(泉州本草)。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以广西、福建、浙江余杭、江苏高邮、苏州等为著名产地。 荸荠的地下球茎,可作水果或蔬菜,可炒、煮供食,还可以加工成淀粉及罐头,和名种小食品。 荔浦是桂林市乃至广西的荸荠(马蹄)种植大县,年种植面积在8万亩左右,2009年中国农业部授予“国家级马蹄标准化示范县”。荔浦生产的马蹄以个大、皮薄肉嫩、甜脆多汁、化渣爽口、营养丰富、耐贮运等优点而享誉国内外。一、荸荠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 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荸荠喜温爱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又不致球茎深钻,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它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肥较多。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其全生育过程如下: 1、萌芽:气温达1015时,80%以上球茎可萌芽,同时抽生发芽茎,并向上抽生叶状茎,当幼苗有56根叶状茎时,便向下萌生新根。 2、分蘖与分株:7月底8月初移植的荠苗,35天返青后,发芽茎顶端的保质茎,向上抽生叶状茎,经不断分蘖,形成母株丛。与此同时其侧芽向四周发生若干根匍匐茎,伸先34节1015后,其顶端肉质茎的顶芽,继而向上萌生叶状茎,连续分蘖,又形成新的分株。如此反复地分株和分蘖,株丛随之逐渐扩大,叶状茎数直线上升,一株地上茎数可扩大到300400根。气温在2530时,分蘖分株发生最快。进入9月份后,气温逐渐下降,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则逐渐增多,匍匐茎的生长由水平方向转而朝土下斜向生长,俗称“下带”。10月上旬以后,不再产生叶状茎,此时所有的匍匐茎先端开始膨大,球茎开始形成。 荸荠的产量取决于球茎的数量和大小,而后者又是由分株的次数及地上茎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正如前述,气温在2530时分蘖分株发生最快,一个分株约1015天发一档分株。在我地一般可发生分株23档,多的可达56档,全株共有分株3040株。9月下旬以后,气温下降明显,不再发生分蘖。因此,争取在适宜气温下,取得一定合理分株数,保证地上叶状茎的数量和质量,荸荠最好要在7月底移栽完,最晚的移植也不能迟于立秋。 3、开花与结荠:当植株基本上停止分株分蘖,地上茎的同化物质便大量向地下贮藏器官即球茎运送,这时叶状茎顶端抽生穗状花序,进入始花期。与此同时,地下部也相应抽生结荠茎,地上开花盛期,也是地下结荠期。寒露(10月上旬)时球茎已成形,小雪(11月下旬)后,地上茎逐渐由上向下枯黄,球茎此时充分成熟。球茎皮色也由白色转变成黄棕色至红褐色。冬至(12月下旬)至小寒(元月上旬),球茎内糖分含量最高。 4、对水、肥的要求:荠苗定植后,要求较高土温以利返青分蘖,宜灌浅水稳苗。随着分蘖分株增多,蒸腾量加大,应逐渐加深水层,促进地上茎群体形成。封行后灌深不,控制分蘖分株形成,提早结荠,球茎增多、增大,但应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荸荠整个生长期都不能缺水,如不徒长不应搁田断水,特别是球茎膨大期,更不宜缺水。 荸荠株丛多而大,结球荠期所需各种养分及同化物质也多,因此基肥要足。在分蘖分株时段要求充足 氮肥,更不可缺肥,以保证荸荠够苗株足。进入结球期后,则不宜再施氮,否则徒长,引起倒伏,影响结球,并加重病害的发生。钾素对改善球茎的品质,促进氨基酸、蛋白质析合成和糖分、淀粉的运转积累有重要的作用,除作基肥外,还要在荸荠生长期追肥钾素,此外,充足的钾肥还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磷肥对荸荠也有类似的效应。所以种植荸荠一定要氮磷钾肥三要素配合,尤其在始花结荠期前后不可缺少磷钾肥。此时如能喷施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等,都可收到球茎粗大、提高产量的效果。二、荸荠的营养 荸荠,我国古代最早的名物工具书尔雅称之为凫茈,是因为凫鸟喜食而得名。它鲜甜可口,可作水果亦可作蔬菜,可制罐头,可作凉果蜜饯,它既可生食,亦可熟食;荸荠色丽而形美故历代文人墨客为其绘画咏诗甚多。荸荠 ,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尚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据化学测定,荸荠含有蛋白质1.5%,脂肪0.1%,糖类18%,淀粉26%,粗纤维3.5%左右。据清代医学专著本草求真记载,它“味甘性寒”,具有“破积攻坚、止血、止痢、解毒、发痘、清色醒酒”之功效。本草纲目认为,荸荠能“消渴、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作粉食能“明耳目,消黄疸,开胃下食,能解毒。疗膈气,消食化铜。治血崩,消蛊毒。”它淀粉含量高,可制淀粉,做粉丝,酿酒,其残渣还是养猪的优质饲料。三、荸荠的栽培管理技术 要获得荸荠的稳产、高产、质优,选择优良的品种是关健。经多年来的实践认为,菲律宾大马蹄生长旺盛,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结实分布均匀,个大,糖多、肉嫩、产量高。经广西植物研究所1988年测定,含糖18.41%,淀粉26.37%,粗纤维3.63%;经青山镇经营管理站及荔镇经营管理站1988年分别对本地种、菲律宾大“马蹄”的验收情况,菲律宾种的产量一般亩产在2500公斤,高的达3250公斤,而本地种一般的在950公斤,高的也不过1500公斤左右。因此要获得荸荠的高产,除选择优良的品种外,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主要栽培技术是: 1、精细选种,适时育苗。育苗用的种果球,应选择个体大,果形好,表面光洁,顶芽健壮,无破损、无病虫伤口的为好。为了防止病害的侵染,下种前应将种荠用500倍液秆枯净浸种24小时后,再进行排种。每亩大田的用种量视栽插的方式来确定,一般采用分株移植的,亩用种量在2050公斤,采用带个的母株植法,亩用种75100公斤。从栽培情况看,认为采用带个的母株移植病虫害少,产量高,一般要比分株移植亩增产250500公斤。分株移植,采用的是两段育苗,即先在苗床上旱育,待苗高2530厘米左右移到大田,按0.30.3米的规格插后进行水育。待早稻收获后,再分株移植;母株移植,是将旱育苗直接插到大田,不再分株插植。从时间上,分株移植育苗时间在6月10日左右,母株移植的可推迟到6月2530日,即早稻收获前2530天左右为宜(秧龄2530天)。 为了培育健壮的荠苗,苗床地宜选择无渍水,土层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菜园地,育苗前亩施用农家肥300500公斤,草皮灰(火土灰)300500公斤,犁翻整平,分成1.31.5 米的小厢。下种前,为了防止害虫的为害,可用500倍液的甲胺磷将床土喷湿,待干后再将种球按45厘米的间距排列在苗床上,顶芽向上,用细沙或松碎的细土盖上,厚度以刚盖过种球稍露芽为适,然后淋足水。为防止高温灼伤芽苗,可搭棚遮阴或盖些稻草,基肥充足的一般不需追肥。齐苗后,若荠苗叶色黄、缺氮的,可用尿素0.20.3 公斤兑稀粪水50公斤进行喷淋。移栽前一星期,亩苗地追施尿素、硫酸钾各5公斤,喷13次杆枯净500倍液,以防将病带入大田。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大署至立秋前是荸荠的适时移栽期,最好能在8月2日前插到大田,最迟不能超过立秋。插植的规格视土质的肥瘦,移栽期的迟早不同作适当的调整。土质肥沃的宜稀,反之则应密些,早插的宜稀,迟插的要求密些,一般株行距可采用0.350.6m亩插3100株,或0.50.5m亩插2700株,0.60.6m的规格。插的深度以8棗10厘米较为适宜,同时,移栽时,要求轻起苗,轻插,避免碰伤母株。为了防止秆枯病从伤口侵入和促快生、快发、个大,起苗后用秆枯净500倍液和250ppmABT(生根粉)5号沾根栽插(ABT0.1g兑水4kg即为25ppm)。 3、搞好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施足基肥是夺得荸荠高产的关健,除移栽前选择好适宜的田块外,每亩应施粪肥750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于犁耙田时施下。插后1015天应及时追肥,每亩用尿素2.54公斤或腐熟的农家肥500750公斤。为改善土体结构,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有条件的每亩用木叶或青草500700公斤进行压青,没有嫩木叶、青草的每亩可用稻草300400公斤。追肥压青后,如果荠苗生长差,分蘖少应补施一次肥,一般每亩用复合肥1520公斤,以促进分蘖的形成和生长;为促进球茎的形成和膨大,9月底10月初必须重施一次增果肥(时间在9月30日0月5日左右),给保苗长果提供充足的养分,这次施肥主要以复合肥或腐熟的饼肥为主,一般亩施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25公斤,或腐熟的花生麸 5080公斤。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施肥时,宜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为好。此次施肥后,应尽量减少人畜下田。为促进球茎膨大,可适当于9月20日前喷12次微量元素如ABT等。荸荠的虽为草本水生植物,但在水的管理上,宜采用浅水移栽,深水回青,薄水分蘖,湿润长果的管水方法,即移栽时放浅水,插后灌深水59厘米,回青后宜用浅水灌溉,一般3厘米左右即可。够苗封行后,可灌深水进行控苗,结荠期宜保持810cm水层,施重肥后,可采用浅水勤灌的湿润管水方法。这样既可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的作用,又能有效地排出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促使根须下扎,增加营养吸收面积,以满足后期长果结实的营养需要,达到果多、果大、产量高的目的。但不宜长时间露田。到十一月中旬,荸荠基本定型后,球茎成熟时可停止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四、荸荠的病虫害防治(一)荸荠的虫害防治1、荸荠的虫害主要为荸荠螟和蝗虫。 1、荸荠白螟:8月中旬,亩撒施米乐尔1.5公斤,防治第二三代白螟;9月中下旬再撒施上药剂一次,防治三四代白螟。隔57天一次,连续用药23次。 2、蝗虫:用800倍敌百虫溶液喷杀,用药时,先喷田的四周,再由田边逐渐向田中间喷杀。3、蚜虫:用氧化乐果喷杀。(二)荸荠的病害防治1、荸荠杆枯病荸荠杆枯病是影响我县荸荠生产的主要病害。为了减轻和杜绝杆枯病的侵害蔓延,减少损失,1993年以来,在广西大学农学院的技术支特下,我县经作站在青山镇进行了荸荠杆枯病的调查及综合防治试验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1)病原及症状 荸荠杆枯病也称“荸荠瘟”,是荸荠柱盘孢子(cylin-drosporium eleochidis Lrntz)引起的,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在我县主要为害叶鞘、茎叶。叶鞘染病,基部初现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斑,后扩展到整个叶鞘,病部干燥后呈灰白色并现短条状黑色小点。茎杆染病,初呈水渍状棱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暗绿色梭状病斑,呈水渍状暗黄色,病部组织变软凹陷,其上出现黑色小点或短线状斑点,有时呈同心圆状排列。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茎病斑处向上逐步扩展为长条状枯黄色大斑,致使叶状茎干枯发黄,并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严重时直至全茎死亡,病斑下部茎杆仍保持绿色。 (2)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病菌来源 根据我县经作站采样送广西农大化验结果得知,菌丝体离开病原体,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小于3个月,而我县荸荠插植期是在早稻收割后。因此,在我县荸荠杆枯病主要以种荠带病传播,其次是田间遗留下的病茎残体。传播途径 带病种荠及病茎残体,来年条件适时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水流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我县荸荠种植区都是连遍种植。因此,一旦条件适宜,发病面积较大。 发病条件及发病时间 荸荠杆枯病发病适宜田间温度17-29,最适温度为25-28,要求较高的田间湿度。在我县6月底可找到病茎,但7-8月份气温较高,日温30以上,而荸荠杆枯病病菌在30以上高温生长受抑制,且荸荠刚移植不久,田间密度较稀,田间湿度小。因此,发病田块茎杆发病程度都较轻。9月中旬后,荸荠基本封行,田间湿度较大,此时气温为27左右,因此病情指数急骤上升,如防治不力,全田植株发病蔓延迅速。9月底后荸荠种植区发病面积达75%以上。 (3)防治措施 种荠消毒 因我县荸荠在生长后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基本上都是带病种荠。催芽育苗时如不用药物消毒处理,在苗期即可看到苗上黄色部分有小黑点(即初发病斑)。7月底8月初移栽到大田,则易发生流行。据我县经作站近几年试验表明,种荠用药剂比不用药剂消毒处理的荠苗发病慢20-30天。种荠消毒以敌力康600倍液或25%多菌灵250倍液浸种12-24小时为宜,浸种后马上排种育苗;定植前将幼苗在上述浓度药液中浸612小时。消灭病原体 处理好病田块的病苗,挖荸荠前,将苗全部除掉,集中烧掉,挖净病荠,次年开春后,把遗留田中的荸荠打捞干净,以减少来年的病源基数。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 在一定氮肥使用量内,多施农家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是含硅磷肥,保证养分充足,提高生理代谢机能,增加苗表皮硅质厚度,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及时叶面喷药防治 定植后15天左右即进行喷药防治,每15天喷一次,有病株的田块每隔3天喷一次,连续3次。发病初期,我县约在8月下旬后,如发现田间植株有病苗,病情指数在5时,应立即用药防治,控制其蔓延流行,减轻发病程度。发病前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在发病初期,每隔57天喷药一次,连喷3次。注意抓住雨前、雨后喷施。 常用的药剂有:25% 多菌灵250倍液,45%代森铵1000倍,50%退菌特500倍,50%代森锰锌500倍,12.5%敌力康可湿性粉剂2000倍,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或5%施特灵水剂300倍,使用2-3种药剂交替喷雾效果为佳。推荐药剂:科惠、爱苗、好力克、富力库等药剂交替喷施。 (4)防治注意事项 认真区别杆枯病与生理红尾 杆枯病与生理红尾较易混淆,应认真区别,以对症下药。我县很多农民把生理红尾当作杆枯病用药,如不分清,会把有效的农药误解为无效农药。荸荠杆枯病,病斑周围桔黄色,中间下陷灰褐色,用指甲不能刮脱(孢子盘)病斑向上多为杆枯,而生理红尾红斑中心的黑点用指甲可括脱,茎杆红黄而不干枯,多发生在移栽后一个月内。 认真细致喷药 荸荠苗直立光滑,上覆盖着蜡质,药液不易粘着,喷药时最好加入粘着剂,如洗衣粉,每壶水加一汤匙(约0.1%),以提高药物的粘着力。另外,喷药时,压力要大,喷片口要细,喷出的药液成雾状,均匀的覆盖在茎苗上,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2、荸荠白粉病的防治荸荠白粉病:一般应在荸荠分蘖盛期用药防治。发病前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在发病初期,每隔57天喷药一次,连喷3次。注意抓住雨前、雨后喷施。推药剂:科惠、爱苗、好力克、富力库、施特灵等药剂交替喷施。3、荸荠腐烂病荸荠腐烂病可分为生理生病和荸荠褐腐病及干腐病。据我县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腐烂病发生的主要为生理性烂荠。主要是:一、施化肥时,排水或水过浅,促使田间肥料浓度过大,导致荸荠体细胞水溶液反渗透,结果使组织坏死,造成烂荠;二、水淹没顶造成茎杆倒伏及撞伤荠苗,感病 后也易造成烂荠;三、荸荠膨大期时,人畜下田过多,伤根伤皮引起烂荠。防治时,主要是施用化肥时,应注意有一定的水层,下雨天应注意排水,以防被淹,荠膨大期时应尽量避免人、畜下田,以免伤及根部和荠皮。 4、荸荠生理性红尾病的防治 荸荠生理性红尾,主要是由于缺硼、锌等微量元素所致的生理性病害,其与秆枯病的区别在于生理性红尾口发生在茎杆的尾部,表现为黄褐色,且没有杆枯病的黑色斑点;杆枯病呈水渍状暗黄色,其上有黑色小点或短线状斑点出现。防治时应采取如下措施:连作地施基肥时要增施硼、锌肥。8月中旬喷施十元素硼肥,每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 5、荸荠球茎灰霉病的防治荸荠球茎灰霉病,是荸荠的重要病害,我区荸荠产地均有发生。此病属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侵害引起,不仅在田间为害,还可在贮藏期侵染,损失严重。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采收及贮藏期的荸荠球茎,多在球茎伤口处产生鼠灰色霉层( 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被害球茎内部组织呈深褐色软腐。发生特点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荸荠球茎上越冬。带病种荠的分生孢子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靠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贮藏期湿度大时,发病严重。防治方法 一、选种无病种荠。有条件的产地应建立无病留种基地。二、种荠消毒1. 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泡种荠 14 小时! 24 小时。2.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浸泡种荠 14小时 ! 24 小时。三、药剂防治。田间发病初期施药防治,隔 7 天 ! 10天 1 次,连续 2 次 ! 3 次。1. 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 1/15 公顷(1 亩)使用 30克,加水 60 千克喷雾。2. 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每 1/15 公顷(1 亩)使用 40克 ! 60 克,加水 60 千克喷雾。3. 40% 多硫悬浮剂,每 1/15 公顷(1 亩)使用 75 毫升 ! 85 毫升,加水 60 千克喷雾。四、贮藏期防治。用 45% 特克多悬浮剂 3000 倍液喷淋荸荠球茎,并结合冷藏,防病效果显著。6、荸荠小菌核秆腐病症状特点 危害茎和叶茎。患部变黑腐烂,叶茎变软倒折,其内腔密生针头大小的黑色小菌核;地下根部及球茎有的亦变褐坏死。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小粒菌核菌Sclerotium spp包括Soryzae Catt,(小球菌核) 和Soryzae CattVarirregulareRoge r(小黑菌核)。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菌核随灌溉水飘浮水面,接触荸荠植株基部,萌发菌丝侵入致病。长期深灌有利于发病。后期离水过早过干,会加重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情况不明。防治方法 (1)注意寻找抗病品种。(2)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质肥和钾肥,避免偏施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