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的教育.doc_第1页
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的教育.doc_第2页
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的教育.doc_第3页
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的教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的教育2005年12月31日,乡镇机构改革宣布将原文江镇前锋等6个村,并入落润乡,全乡共有16个行政村,119个村民组,5761户,人口21547人,有党支部21个,党员336人,耕地19920亩,其中田11869亩,土8049亩。落润乡现有初级中学一所,12班,教师38人(其中代课教师4人)学历达标,学生765人,教学成绩居全县前三名,另有宋江小学附属戴帽班3个,教师8人 (其中代课教师2人)学历达标,学生135人。教学质量居同层次平均线以上。小学部分全乡共有校点6个(其中中心校1所,完小2所,村小3所)。校园布局合理,有教学班46个,正式教师77人,代课教师23人,正式教师达标率80%,学生1817人,教学质量在2005年宋江未划入落润时,毕业班质量居全县第一。长期以来,我乡党委政府围绕县委、政府打造“教育强县的目标”,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义务教育法得到有效贯彻,真正做到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2001年,乡党委提出了“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教育”的目标,全面提升“两全”工作质量,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失学,全乡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毕业率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上级要求,全乡的教学楼均为砖混结构,无D级危房存在。中学、中心校、宋江小学微机进入校园,教育的硬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全乡办学效益,办学水平得到县委县府的充分肯定,深受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好评。几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的教育”是我们的不懈追求2001年,乡党委着眼长远的发展,提出了“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的教育”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主要体现在: 着力调整校园布局。乡党委、政府把调整校园布局作为我乡教育步入快车道起点,在原有16个村14个学校60个班的基础上,规划、撤并,最终保留中心校1所、完小2所、村小3所,班级由原来的60个减少到46个班的规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并进一步完善小学基础幼儿教育,加快落润单设中学的发展步伐。到2005年底,落润中学初具规模,教育质量居全县的前三位,小学部分的6所学校,校舍均达砖混结构。中学和中心校电脑、闭路电视均已进入课堂,校园布局的调整给落润教育带来了生机,“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教育”的目标不断成为现实。 大力实施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保证我乡教育腾飞的不懈动力。我们充分认识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由此我乡中小学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教师活工资与教育质量挂钩的制度、中心校、完小、村小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教师顺向(由村小到中心校)调动制度、教师逆向(由中心校到村小)调动制度、优秀教师的培养制度、校长负责制等制度,一系列制度的严格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落润乡的教育由此步入了教育强乡的行列。 全面协调和谐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和谐发展,是教育不断迸发生机的源泉。乡党委、政府在抓教育上,以抓好小学、初中为重点,不放弃幼儿教育,明确提出小学要为初中的发展培养合格学生,初中要为优质高中输送更多的人才,幼儿园要为小学打好基础。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中小学、幼儿园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层次低的为层次高的打好了基础,层次高的反过来指导和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承,共同发展,幼儿入园率居全县领先水平,中小学四率达标,每年中学都向省级以上示范高中输送100多名新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教育表示满意,并给予不断支持。二、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教育上是我们在教育上的最好表现在教育管理体制属于乡办乡管的时候,我乡集中所有可以利用的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群众先后集资200多万元,集资修建了中学的教学大楼,乡财政优先保证教师工资补贴的发放,没有向教师打过白条,从而保证了教师安心从事教育工作。学校硬件逐年改善,教师待遇不断提高。2003年初教育管理权上划县管后,我们积极争取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支持,修建了“大楠”学校教学楼,每年从有限的经费中抽出经费慰问教师,为教师办好事。三、将孩子送到自己的学校学习,是对学校和对教师的无限信任党委政府长期以来对教育的重视,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了我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多年来,小学学生几乎没有外流现象,中学自98年单设以后,优秀学生也没有出现外流,而且每年还吸引罗场镇、嘉乐镇、文江镇、可久镇和筠连县等周边地区优秀学生70余人前来求学。就连我乡家住县城、罗场街道的乡领导、乡干部子女都送到落润就读。他们的到来,既是对学校和教师的充分信任,也给学校及教师增添了一定动力和压力。广大家长无不感慨的说:乡领导的孩子都回到落润读书,我们的孩子在那里学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四、有更多的孩子步入高一级优质学校,是对我们尊师重教的褒奖我乡从98年初中单设以后,每年升入省重点高中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且到高中后,不少学生成绩均名列前茅。2002年,高县中学应届文科状元杜朝丽就是我乡的学生,考取了北京语言大学,2003年,高县中学文科状元杨小玲也属我乡学生,考取了四川大学,2005年,从落润中学升入宜一中的石昆萍同学,考上了北京燕山大学,从落润中学升入高县中学的杜朝伟同学,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考入一般院校的学生每年都有一二十名。看到那么多的学生进入理想的高等学府,我们内心感动无比宽慰,这是对我们尊师重教的无限褒奖。五、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使我们对我乡教育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落润乡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部分负债没有化解,落润中学的占地问题亟待解决,中小学的硬件建设还不完全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