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矿工程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方向)发展规划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二一三年十月 15采矿工程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方向)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山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神,“加快发展新能源、煤化工等新兴专业”,学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能源局“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及山西省煤层气(天然气)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特提出采矿工程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方向)建设项目。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本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转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难以大规模推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不断在以价格杠杆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约是常规天然气总量的5倍,与常规天然气相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分布广、储量大,是能源供应安全的有力保障。煤层气是煤矿安全“第一杀手”,同时也是一种强烈温室效应气体,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及其围岩中的天然气,具有高效、低耗,绿色、低碳,低污染的特性,现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煤层气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前景。国家启动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个产业化基地建设,实施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成端氏博爱、端氏沁水等煤层气长输管线,初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开发,形成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输送、销售、利用等一体化产业格局。重点煤层气企业加快发展,对外合作取得新进展,潘庄、枣园项目进入开发阶段,柳林、寿阳等项目获得探明储量。同时,国家加快调整煤炭工业结构,淘汰煤矿落后产能,将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作为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的治本之策。煤矿瓦斯防治形势持续稳步好转,瓦斯事故和死亡人数逐年大幅度下降。2.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全省含煤面积5.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含煤面积的36%。做为煤炭的伴生资源,山西煤层气资源极为丰富,煤层气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3,是我国最具开发前景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从山西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开采条件和资源品质分析,山西煤层气资源有着分布集中,埋藏浅,可采性好,甲烷含量高(大于95%)等特点,具备大规模开发的资源优势,开发前景广阔。我省的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化建设项目,被列为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重点项目,在政策上给与了大力的支持。目前,山西省内已建成临汾-河津、应县-金沙滩-大同、盂县-阳泉等多条天然气管道。3.煤层气产业发展需要大批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而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保证。目前,我省的骨干煤炭企业如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等企业的煤层气开发与利用普遍存在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研发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其他煤田的煤层气开发项目也正在开发之中,在煤层气商业化生产运营中,从事一线煤层气生产的岗位操作人员严重不足,而从事煤层气采输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更为紧缺。目前,“煤及煤层气工程”本科专业在全国只有5个教育部试点专业,本专业在我国尚属新兴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与煤气化开发利用产业化进程严重脱节,山西省作为“煤层气大省”尚无“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进行“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建设迫在眉睫。企业调研中,阳煤集团、晋煤集团等煤层气开发企业都希望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要熟悉煤层气抽采和集输等生产过程,并能够具有一定现场工作经验,这些企业对煤层气工程专门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体现了我省煤层气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建设基础1学院办学特色我院从建校之初就确定了“立足阳泉,面向山西,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定位于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煤炭行业产业所需的人才。经过多年的变革与发展,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煤炭行业发展需要,凭借地处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的独特地缘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学院的办学条件日趋完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已经逐步形成以工为主、煤炭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是一所辐射范围广、服务区域经济效果显著、具有鲜明煤炭特色的院校。学院具有良好的煤炭相关专业建设能力与基础,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的调研,结合学院的自身情况,学院将在采矿工程专业设置“煤与煤层气工程”方向,逐步开展“煤与煤层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2师资情况教师队伍中,多名教师长期从事“矿井瓦斯与安全”、“瓦斯灾害与治理”、“瓦斯抽放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备良好的“煤与煤层气工程”专业建设师资基础。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已经组建了一支业务精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满足教学与科研要求的队伍,并形成了人才队伍良性循环,大部分教师都主持或参与过省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并参加过与煤矿企业的合作项目,做到了教学、科研与生产的有机结合。这为开展煤及煤层气方向建设,提供了有理的保障。现有采矿工程专业队伍,梯队结构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由20名专兼职人员组成,平均年龄43岁,其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6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5名(其中博士3名),所占比例为75%,很好的满足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及科研工作,在煤及煤层气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方面有很好的基础。近三年来,采矿工程学科教师共承担近山西省高校科技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3项,省级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技规划项目1项,省级以上教研项目6项,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阳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编参编教材10部,为煤矿企业编写培训教材16部,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矿井防灭火技术教材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类专业首届优秀教材成果三等奖,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9项,省级特色专业1个,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高质量科研、教研论文40多篇,其中中文核心、EI检索收录14篇,荣获山西省煤炭教育工作优秀教师、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奖励20余项。3实验设备与资产情况采矿工程学科实验室现有设备1125台套,设备总资产1391.9980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设备有64台套,设备价值974.7292万元。实验设备中,具备开展煤层气相关实验的设备占10%,开展的与煤层气相关的实验项目占10%左右,具有一定的实验基础。4校企合作情况学校具备与合作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基础,可以与企业协商增加“煤层气开发与利用”实训项目的建设,合作开展“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科技项目研发,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进程。采矿工程系与阳煤集团、同煤集团、晋煤集团等多家煤矿企业合作,建立了6个稳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聘请阳煤集团、阳泉市煤管局等煤炭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合作企业非常支持学校教学、科研及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2012年,学校与全球500强企业阳煤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科技攻关和基础项目研究协议”,阳煤集团每年支持500万元用于开展科技攻关和基础项目合作研究,现已顺利开展实施第一批科技攻关和基础合作研究项目;目前,学院教师与阳煤集团等其他煤炭企业共同完成的开发研究项目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学院与阳煤集团新景矿合作利用残留煤柱,建立具有生产服务性、真实环境性的“井下实践实训基地”,是全国唯一具备在正常生产的同时保证实践实训的煤矿实习基地。目前,学院正计划在三年内建成全省煤炭主体企业技术攻关、科研需求的信息库,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信息平台。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本着服务和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结合、学校主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区域特色与行业统筹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创新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校企合作育人长效发展机制;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建立“气田课堂、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实验实训条件。通过建设,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行业企业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二)建设目标通过三年建设,探索形成基于双赢模式的校企合作发展机制,突出“气田课堂、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师资水平显著提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初步计划在2013级采矿工程专业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增加煤及煤层气工程方向人才的培养;2014级开始在招生计划中,正式增加煤及煤层气工程方向。三、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开设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很少,没有成熟的可供借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师也没有相应工作的实际经验;根据企业对人才的急迫需要,怎样建设专业,如何培养企业亟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亟待决策的问题。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建设小组在对国内煤层气产业发展背景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中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发展岗位以及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多方面,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调研,与生产企业的机关科室技术人员、作业区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2构建课程体系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若没有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主干课程,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学院将开展专业教师座谈、学生座谈、企业技术人员座谈,通过研讨,初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共同设计项目课程,编制课程标准,设计项目教学方案,编制教材编写大纲。(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根据专业带头人培养与管理制度,从煤层气生产企业聘请1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企业专业带头人养。同时,对校内已有的专业带头人进行专门培养,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外培训等途径,使其迅速成长。将专业带头人培养成既能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发展方向,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又能把握行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既有高水平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在行业企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同类院校知名专家。2骨干教师和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在建设期内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6名校内骨干教师和2名企业骨干教师,校内骨干教师需深入企业挂职锻炼3-6个月;50%的专任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从企业引进教师授课的总课时量需达到专业课程课时的20%。选拔和培养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并通过到国内外高校进修、技术交流以及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和挂职锻炼等途径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建立健全专任教师队伍的管理、培养、考核、评估制度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制度,形成激励机制。采用培训、培养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综合职业素养、应用技术开发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每年轮流选派1-2名专任教师脱产到煤层气生产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挂职锻炼,鼓励其余专任教师半脱产到企业承担技术创新或实践锻炼,3-5年内使得该专业100的专任教师具备企业实践经历。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煤层气生产企业紧密合作,从生产一线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其中包括1名行业专家,逐步建成拥有20人的兼职教师库。对兼职教师定期进行高等教育理论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能承担本专业主要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任务,能参与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尤其是引领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生产性和仿真实训环境和设施设备条件(1)基地建设的依据是培养目标中的专业能力项目和能力标准;强调基地的硬件是为软件服务的,是为培养目标中的能力培养项目及其标准服务的。(2)实训设备应是产业或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并且能够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的设备,三至五年内能体现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强调设备的功用和效能,寻求恰当的功能价格比和数量效率比。(3)把握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互补关系,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要适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规律相适应;适合以应用能力训练为主,强调创新能力培养;把握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互补关系。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学院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完成学生现场教学任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本着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各施所长,互补所需,双方受益,义务分担的原则进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应具有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设备数量能够满足学生现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臣技术人员能够承担、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具备实习实训学生食宿、学习、卫生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条件。校外实训基地的任务:校企双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共同制定实训课程标准、实训计划、实训项目方案,合作编写实训教材。在已经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深化合作,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四)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学院的行业优势,强化服务行业意识,增强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围绕山西省煤层气行业的煤层气勘探、开发、集输等,为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产品开发与升级、工艺改造等科技服务工作,主动为企业职工进行在岗培训与技能鉴定;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为相关单位提供服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并为同类院校提供师资培训。从而提升本专业在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五)专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是一种积累、沉淀、共识的文化意识,它是整个专业师生自愿接受、并共同遵守的专业价值感和核心价值观,对专业中每一个成员都形成一定的牵引力,给他们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并成为一种自觉行动。1.规范办学理念,形成职业信仰文化办学思路决定专业的发展方向,一旦思路偏离正轨,专业建设则会进入误区。办学理念的形成要体现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对专业内涵的认同感、专业塑造的价值感、专业发展的期望感,即形成一种职业信仰文化。2.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文化根据区域经济和战略联盟理念,整合资源、集优发展,才能节约成本,良性循环,互利共赢。专业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企业文化,因此应深度发展校企合作文化,加强校企资源良性对接,形成校企文化互助。3.开发多种体验活动,提升专业气质文化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还应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积极倡导和组织各项专业活动,将专业文化渗透其中,营造职业气质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专业内涵、体味专业价值,通过活动提升专业气质、塑造专业精神。四、建设资金预算1.建设资金预算总计500万元,其中省教育厅支持100万元,学校配套400万元。2.建设资金使用分三年进行。表4-1 煤及煤层气工程 专业建设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总预算及来源省教育厅支持学校配套201320142015小计201320142015小计合计合计10010077153.5169.5400500实验室建设1.煤质实验室6262622.煤系实验室3232323.煤岩实验室111.5111.5111.54.煤储层实验室1001001001005.煤层气藏实验室116.5116.5116.56.工程工艺实验室484848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210.53.53.5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210.53.53.53.聘请兼职教师210.53.53.5小 计631.510.510.5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210.53.53.52.优质核心课程210.53.53.5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10.52.52.5小 计531.59.59.5其它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210.53.53.52.实训实习耗材补贴0.510.5223.实习意外伤害保险0.510.5225.第三方评价110.52.52.5小 计4421010表4-2 煤及煤层气工程 专业实验室建设基础及预算表(单位:万元)实验室名称实验仪器设备省教育厅分年度投入学校分年度配套投入名称单价(万元)数量金额(万元)2013年2014年2015年小计2013年2014年2015年小计煤质实验室全自动工业分析仪HTGF-3000111111111微电脑粘结指数测定仪NJ-60.510.5已购置已购置马弗炉122已购置已购置胶质层测定仪JC-6111已购置已购置快速智能定硫仪WDL-100C1.511.5已购置已购置电子分析天平BS124S0.521已购置已购置101系列数显鼓风干燥箱101-3A0.521已购置已购置灰熔点测定仪HR-4A3.513.5已购置已购置元素分析仪VARIO EL III401404040全自动4站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111111111煤系实验室切片机SPQJ-30011111自动磨片机SMJ51555自动抛光机SPZ-25012222颗粒图像处理仪PIP9.181888微机图像工作站HP62121212图像展示投影仪21222GJ-3型密封式化验制样粉碎机0.52111嵌样机GJ-30.52111煤岩实验室显微镜(透、反光)105505050NIKON高级偏光显微镜1.511.51.51.5ZEISS显微镜AXIOSKO 40A POL501505050显微组分图像分析软件101101010煤储层实验室自动化瓦斯解析仪器MD-98313333高压容量吸附装置HCA12112121212瓦斯抽放多参数监测传感器122222移动式瓦斯抽放泵339999高压水射流扩孔器 SKP5210101010吸附常数测定仪326666井下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仪WP-10.542222录井气测仪35135353535浅层地震仪20120202020防暴数码相机111111煤层气藏实验室瓦斯突出预测仪22444瓦斯突出综合预测仪32666煤钻屑瓦斯解析仪MD-20.510.50.50.5瓦斯压力测定仪81888超声波围岩裂隙探测仪52101010煤层气含气量测试仪器181181818煤层气成藏模拟装置301303030气藏模拟系统(SUN工作站)102202020气藏模拟系统(软件)41444瓦斯浓度传感器ZJB-30FD/GJ412222钻孔瓦斯流量仪DMF22444瓦斯扩散速度测定仪WT-1101101010工程工艺实验室煤层钻探取芯器3SMQ-214444液压冲击式导向钻具 YZ-54+YZX541.52333泥浆泵BW15021222气体渗透率测试仪JHGP31333钻孔堵漏实验仪JHB3.513.53.53.5精密平流泵JPU31333岩性及泥浆性状显微镜VISION10002.512.52.52.5钻井液压变频高速搅拌GJSS-B12K21222孔底随钻测井仪(实物教具)101101010甲烷超前钻测仪121121212气体渗透率测试仪JHGP21222钻孔多级流量计ZLD-20.510.50.50.5胶囊式钻孔封孔器0.510.50.50.5合计470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为保障煤及煤层气工程重点专业的建设,我们成立了由学校、教育专家、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重点专业建设组。在学院统一领导下,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和优势加强本专业建设,确保各项建设内容保质按时完成。(二)制度保障根据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原则、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方法、现场教学管理办法、产学研教学基地管理办法、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场礼仪与沟通技巧提升
- 水利工程监理实施操作指南
- 2022届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 物业费收缴管理流程优化建议
- 商业店铺租赁合同法律要点解析
- 三年级语文普通话水平测试题
- 那场演讲我的梦想与追求演讲稿(15篇)
- 技术与服务支持承诺保障书5篇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措施考试题库解析
- 邻居作文800字(10篇)
- 科普:农药毒性分类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YC/Z 550-2016卷烟制造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指南
-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 02药物不良反应adr课件
-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课件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