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事记》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1页
《武昌九曲事记》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昌九曲事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武昌九曲事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武昌九曲事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佯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 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 ?”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 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陂 (bi)陁 (tu):山冈。褰 (qin)裳:提起衣服。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杖策载酒策:拐杖 B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适:到 C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胜:美景 D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易:轻视 10下列 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携徜徉而上北救赵而西却秦 B不可加以斤斧至丹以荆卿为计 C.子瞻每至其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为之怅然移日君为我呼入 11下面全都表现苏轼“意适而乐”的一项是 ()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子瞻每至其下 ,辄睥睨终日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 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附近的独特环境,为后面写重建九曲亭作铺垫。 B.第二段写重建九曲亭有不少困难,所幸一场大风雷雨刮倒一棵大树,创造了条件,九曲亭得以重新建成,苏轼因此感到“最乐”。 C第三段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叙述中穿插抒情议论,自然流露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D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贬谪后抑郁感伤的情绪。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3 分 ) (2)子瞻每至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