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的回忆》教学案.doc_第1页
16年前的回忆》教学案.doc_第2页
16年前的回忆》教学案.doc_第3页
16年前的回忆》教学案.doc_第4页
16年前的回忆》教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课题: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 一 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一 单位 : 备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学会“籍、屉”等14个生字;读读记记“含糊、尖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过程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概括总结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情感价值:感受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重 点:1、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重点词句,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 点: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 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教 具:多媒体课件课 型:新授课课 时:一课时教 学 过 程学 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 投影图片,激情导入1、出示李大钊先生墓碑的全文投影。2、揭示课文题目。3、播放李大钊先生生平及社会背景的录音。(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生交流李大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作者以回忆的方式记叙了父亲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被害后”的经过,教师引导学生按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被害后”的经过,我们先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来,再依此按时间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1927年是父亲被难的日子。第二段(2-7)被捕前第三段(817)被捕时第四段(1829)法庭上第五段(3032)被害后(四)细读品析,感悟人物形象1、让生细读课文,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充分感知李大钊同志的内心世界,加深对人物精神的感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的能力。(1)被捕前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倒叙的方法告诉了我们什么?“那年春天”,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不是我哪能离开呢?”(2)被捕时有关描写 找出父亲语言动作的语句,师出示句子:“父亲不慌不忙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要求学生说感受。 b父亲在敌人面前态度是严峻的,联系当时环境说说父亲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c同样也找找描写敌人动作语言的语句,说说当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d指导朗读第817自然段(3)法庭上亲外貌的 1、 找出父亲外貌的相关语句并出示李大钊受折磨的图片。从“乱蓬蓬”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质疑李大钊对亲人的哭声和喊声有什么表示?他为什么会这样?3、“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再次感情朗读第22自然段。师小结:正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所以他面对亲人的呼喊,依然能那样镇定自若、从容冷静。这些都表现了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被害后1、投影李大钊就义图片,有感情朗读后讨论:此时此刻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自由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全家人的悲痛心情。李大钊就(五)、提升感悟,升华情感同学们,1927年4月28,这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李大钊与另外十九位年轻的革命者一起走向了刑场。面对敌人的两台巨大而阴森的绞刑架,李大钊先生深情地望了一眼亲人和同志,然后头也不回地第一个走上了绞架,从容就义。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说点什么?(六)、思想教育同学们,正因为有无数的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自己,抛头颅、洒热血,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不会忘记这些英雄,让我们永远牢记历史,牢记英雄,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吧!(七)、领悟表达,总结写法1、学习全文,你学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2、体会写作顺序。 (八)、当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pjn shj chut jli( ) ( )( ) ( ) jsh cxin ynjn( )( )( )二、比一比,组词语。阀()娱()僻()刑()绞()伐()误()避()型()咬() 三、读课文,找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写下来。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_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_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对于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你们可能都不太了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跟随作者一起回到那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感受李大钊烈士的伟大胸怀吧! 板书课题。师让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并查工具书,培养其良好的习惯。由三、教 师引导学生先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来,再依此按时间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师指导感情朗读,引导体会父亲是为了革命工作忘我的程度,也反映当时的形势紧张。在理解“被捕”这一部分时,我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的训练方法。通过讲解,指导朗读,使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神态以体会他对革命的追求。通过划出“我”和宪兵表现的词语,采用“对比法”教学求理解 李大钊的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精神。 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破大钊在被审时的神态词语,然后讨论这些词语。提出:你从中体会到李大钊有什么样的品质?是什么力量使李大钊能在凶狠的敌人面前沉着冷静呢?找出原因句,体会李大钊的内心活动,来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洽。师投影图片。师播放比较低沉的音乐。师播放较师师激情朗读,给学生提供内心倾诉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体会文章的写法。调:父亲不师出示检测题。生课前交流资料。 学生交流预习成果,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学生抓关键词句给课文划分段落,然后同桌讨论。生充分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感悟李大钊的精神。学生反复地对比阅读,自主感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感悟李大钊的伟大精神。从语言,外貌、动作中体会人物性格,明确写法特点。学生读一读,演一演,更进一步理解课文。生交流读书感受。学生书面练习,读写结合。学生自由表达。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做题,然后同位互相检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了解李大钊的生平有助于更好的解读文本。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好习惯。学生自主阅读,是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学习策略之一。交流印象,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学会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对课文简单的梳理,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的能力。在对比中反复朗读,从而学习这种对比写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学生扮演角色,演课本剧的形式,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展开联想,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以凝练、升华,加深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并做到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性的策略之一,是语文学科特质的体现。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倾诉内心世界的机会,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与表达特色,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爱憎分明情感体验。再次明确学习目标,体验成功快乐。字词也是高年级不容忽视的训练。主要考察学生对前后照应的写法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前后照应教后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备课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课程的基本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的规律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重点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引导学生领悟、分析、指导运用“前后照应”以及“对比”的写作方法上。首先,在阅读分析李大钊同志被捕是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现“敌人的凶残”与“李大钊的不慌不忙”这一对比处,深入体会李大钊的镇定勇敢,感受对比写法的作用。其次,利用阎振三的再次出现,引出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通过学生反复地去读,自主感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之后,再由学生独立找出文中出现的几处前后照应的句子,再读再体会。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李大钊的了解,对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的感悟学习上。这一任务的完成,是通过以下环节实现的:1、教师激情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投入到文本内容中去,自主阅读感悟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给了他们心与文本内容碰撞的过程。2、李大钊被绞刑后这部分,教师通过抑扬顿挫的范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烈士的缅怀以及对敌人的恨。这些环节在实施过程中,都比较的顺利。课堂教学中,有预设,也有生成。本节课最后所生成的环节,也顺理成章。在教学最后环节收束之后,我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回的新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倾诉内心世界的机会,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后练习精编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 ,写于 年,正直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文章写的是 年的事情,是按照 、 、 、 的顺序记叙的,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二、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三、阅读片断,回答问题。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了。“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是的 我是最大的 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 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似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