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哈米希拉.doc_第1页
瓦拉哈米希拉.doc_第2页
瓦拉哈米希拉.doc_第3页
瓦拉哈米希拉.doc_第4页
瓦拉哈米希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对照图片内容,把错误的修改过来(图片不要删掉)。然后发邮箱:,谢谢!瓦 拉 哈 米 希 拉 孙 康(辽宁师范大学)瓦拉哈米希拉() 生于印度乌贾因(Ujjain)附近,生年不详;约公元587年卒天文学、占星术曾译为“彘日”。因为在焚文里是“猪”的意思瓦拉哈米希拉的父亲阿迪蒂亚达萨()姓“马加婆罗门”(,印度最高贵的种姓),祖先属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也叫做拜火教,袄教),公元前后移居到印度北部 瓦拉哈米希拉居住在乌贾因附近的加比特格()村,大约就是现在的克亚特(Kayatha)废墟 他的主要工作是改编五种历算书,完成五大历算全书汇编(,公元505年)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著婆罗摩修正体系(,公元628年)时曾参考瓦拉哈米希拉的工作 瓦拉哈米希拉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覆盖了印度当时所有的天文学和占星学领域瓦拉哈米希拉生活的时代正值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开始;也是希腊数学衰亡,印度数学兴起的时代他的著作中创新不多,但保存了大量前人的成果 在生辰星位学(genethlialogy,计算某人诞生时星体位置)方面,瓦拉哈米希拉主要以印度化的希腊体系为依据在占卜学方面,则是依靠一些美索不达米亚资料。在天文学方面,主要依靠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传统,即受美索不达米亚影响的1世纪时的印度天文学,希腊罗马有关太阳、月亮及行星理论的印度译本,以及一些印度文献中所包含的希腊天文学 瓦拉哈米西拉的手稿至少有6部保存下来 7世纪以前,中国的纸张还没有传到印度,印度人用一种树叶贝多罗叶来书写,很难保存因此,这些手稿便成为研究公元500年以前印度文化的珍贵资料 由于印度文化受希腊的影响很深,而对托勒密(Pto1emy)以前的希腊天文学,我们知之甚微,所以这些手稿对于研究古希腊天文学也很有价值 关于瓦拉哈米希拉编写的五大历算全书汇编,存在一些不同观点CN斯林尼瓦西格(Srinivasiengar)认为瓦拉哈米希拉于公元505年编写了五大历算全书汇编D平格里(Pingree)认为该书是拉德(或,公元505年)内五大历算全书汇编的改编本P C森格普塔(Sengupta)则认为拉德编写的是另外两本历算书罗默格历算书()和保利瑟历算书 从现有资料看,瓦拉哈米希拉编写五大历算全书汇编时,有5种历算书流行于印度,它们是上面提到的拉德编写的两本及沃西什特历算书()、绍勒历算书,即太阳的知识()、和拜德默赫历算书( )瓦拉哈米希拉便是以这五种历算书为蓝本,编写了五大历算全书汇编的 这5种历算书中最重要的一本是太阳的知识( ),是印度婆罗门教(Brahmanism)里的太阳神,是印度宗教因明学用语,在这里译为知识。书中主要讲历法,是印度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之一 太阳的知识包含了印度三角学的精华,它最早引入了正弦的概念,主要内容可用现代符号(以半径r为单位)表示如下:; , ;书中给出一张以为间隔的有24个格的正弦函数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正弦表 比例律也是五大历算全书汇编中的重要内容,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简便的法则,即使是“无知”的人也可用来解决各种比例问题瓦拉哈米希拉写道:“如果太阳在一年里转一圈,那么在给定的天数里,它能转多少圈呢? 即使一个无知的人用笔简单地算一下也能算出来” 书中对零有多处论述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将0看成与l,2,3这些数字具有同等地位的数零号是印度人的卓越发明,是位值制记数法的基础与瓦拉哈米希拉同时代的加尼(Jinabhadra Gani) 的著作中,不仅将0看成是空无一物及一个特殊的数字符号,而且具有了位值制思想的萌芽,他将 224 400 000 000 表示成二十二,四十四,八个零。五大历算全书汇编还阐述了太阳、月亮及行星理论;时间及地球纬度;天文仪器;宇宙论等诸多问题 瓦拉哈米希拉对岁差很道视他将修订太阳的知识以来的岁差累积起来,然后修订了一部新的历法他告诫后人,历法随着岁差的积累会出现偏差,必须定期修订这一忠告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67年印度政府准备建立一部国际历法时才被采纳 瓦拉哈米希拉有三部关于占卜学方面的著作其中的布勒德瑟默达是现存最完整的关于占卜学的梵文著作之一,是一部有关印度地理及社会的有价值的文献 瓦拉哈米希拉关于生辰星位学的代表作是布勒贾特格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