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创介入治疗在疼痛科的应用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疼痛中心 作者:刘延青 日期:2006-07-23对于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方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神经阻滞和药物治疗方法,微创介入治疗在疼痛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现就近年的一些进展简介如下:一、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院从1998年4月至今采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2000余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远期随访病例360例,术后1年、2年、3年随访各例。颈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80例,随访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一)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随访 1、一般资料 表1、一般资料Table 1:The general data 组别group男性(例)men女性(例)women年龄(岁)age病程course三年组3 years754550.0312.8020天-30年二年组an 2 years695146.4514.12半年-20年一年组an 1 years655547.4014.302月-23年2、方法:采用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置管和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法。全部随访患者均来院通过询问和体查进行疗效评估,分别记录VAS评分、直腿抬高度、脊椎活动度,并于术前各项指标相比较。3、远期随访疗效评定标准见表2:表2 远期随访疗效评定标准Table 2 The evaluated standard of curative effect of follow-up review直腿抬高度straight leg-raising脊椎活动度spine movingVAS sensation感觉muscle肌力power痊愈cure70正常30比前203分正常正常好转improve比前30比前205分减退级无效inefficiency症状和体征无好转,疼痛无改善4.结果:表3 可见各组治疗后VA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计算三组平均值从6 .92分降低到0.99分。三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无差异。表3: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XS)组别 治疗前VAS 治疗后VAS三年组 6.810.15 0.850.08*3 years二年组 6.910.15 1.010.09*2 years一年组 7.040.14 1.100.1*1 year注:*各组与治疗前比较P0.01表4三组间远期疗效的比较Table 4 The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a 1 to 3 years follow-up review 组别 治愈率 显效率 好转率 优良率 总有效率 三年组 79.2% 10.8% 5% 90% 95%二年组 75% 13.34 % 5.83% 88.33% 94.17%一年组 72.5% 15% 7.5% 87.5% 95%注:1、治愈率+显效率为优良率,2、优良率+好转率为总有效率。(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1.临床病例分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 ,胶原酶组(50例);组,常规对照组(30例)。2.方法(1)组(胶原酶组)50例,胶原酶盘外溶解术。全部病例均在X-线下定位,多功能监测仪监测生命体征。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穿刺成功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置入硬膜外导管2-3cm,再次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入伊索显2ml,拍颈椎侧位片,显示造影剂在硬膜外前侧间隙,呈椎体前缘线状或带状分布;然后患者取俯卧位,拍颈椎正位片,显示造影剂在硬膜外间隙呈线状分布,确认导管位置在病变椎间盘周围。注入实验剂量0.7%利多卡因3ml ,20分钟后无脊髓麻醉现象,注入得保松1ml,之后缓慢注入胶原酶溶液1200单位/2-3 ml 。术后嘱患者俯卧位8小时,后转为平卧位绝对卧床24小时。术前1日予以扑尔敏口服预防过敏、抗菌素预防感染,共计4天。术后分别于1月、6月、1年后随访。 (2)组(常规对照组):30例,颈部硬膜外注射常规镇痛合剂全部病例在无菌治疗室操作,术前开放静脉通道,于病变部位下2个节段行颈部硬膜外后间隙穿刺,向上置管成功后,注入常规镇痛复合液(2%利多卡因2.5ml、维生素B120.5mg、胞二磷胆碱250mg、得保松1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保留导管,每日注药一次(首次注药后复合镇痛液配方中无得保松),共计7次,为一疗程。术后分别于1月、6月、2年随访。 u 两组病例术前3天静脉点滴-七叶皂甙钠20mg 、1/日,一疗程为7天。其余治疗期间未施行其它治疗。3临床观察术后2周至1个月为近期疗效,术后6个月为中期疗效,1年后为远期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疼痛VAS评分、肌力、肌张力、感觉、病理征的改善情况。4疗效评定临床症状VAS评分VAS加权值肌力临床治愈完全消失1分75%正常显效基本消失3分50-75%正常有效有改善5分25-50%无效无改善5分25%未恢复 VAS加权值A-B/A,A:治疗前VAS;B:治疗后VAS。5结果表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XSx)分组 治疗前 术后2周-1月 术后1年胶原酶组 7.330.24 2.820.22 1.690.19对照组 7.270.26 4.130.44 3.640.51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1。表6 两组颈性眩晕治疗后1年缓解率分组 发病率 治愈 显效 缓解 无效 有效率胶原酶组 26% 53.84% 15.38% 30.77% 0 100%(n=50)(13/50)(7/13) (2/13) (4/13) (0/13)(13/13)对照组 33.33% 10% 40% 10% 40% 60%(n=30)(10/30)(1/10) (4/10) (1/10) (4/10)(6/10)表7 两组治疗后1年肌力恢复率分组 治疗前肌力降低率 治疗后肌力恢复率胶原酶组 36% 88.89%(n=50) (18/50) (16/18)对照组 26.67% 25%(n=30) (8/30) (2/8)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8 两组治疗后1年疗效评价分组 痊愈率 显效率 优良率 好转率 总有效率胶原酶组 56% 32% 88% 10% 98%对照组 26.67% 30% 56.67% 16.66% 73.33%注:与对照组比较P6个月;(2)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3)椎间盘造影阳性或MR表现为典型的单节段间盘低信号、纤维环后部出现高信号区。 (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非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改变活动量,非甾体类消炎药,硬膜外类固醇类药物注射以及功能锻炼。非手术治疗应最少持续46个月。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效果依赖于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人及手术方法。而传统的椎间盘摘除术,髓核化学溶解术,激光间盘消融或经皮间盘切吸术均不适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病人。1.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射频髓核成形术:包括;射频髓核成形术(Coblation);椎间盘内电热凝髓核消融、纤维环成形术(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annuloplastynucleoplasty,IDET)。IDET疗效随访据Joel saal和Jeff saal报道:应用IDET一年随访,总有效率接近70%到80%。并发症非常少,椎间隙感染和神经损伤并发症低于1%,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要注意,多节段椎间盘退变和椎间盘狭窄的患者疗效可能不满意。(1) 治疗方法: 定位穿刺: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枕,在相应病变椎间盘棘突间隙健侧旁开7到8cm,用FK Introducer弯型穿刺针斜向内与皮肤大致呈45角,在DSA监视下动态进针,针尖到达椎体后缘纤维环内,进针深度约10cm,将热凝导丝(FK discTRODED电极)插入沿纤维环盘绕到对侧(膨出侧),使电凝导丝完全包裹纤维环内层破裂部,经DSA正位、侧位及双斜位定位,确定电极沿纤维环环绕。 测试:先给予50 Hz感觉功能测定(通过电压或电流),记录病人出现腰部疼痛、酸胀或发热、沉重等感觉时电压或电流值,再给于2 Hz行运动功能测定,测试中特别注意患者有无下肢的异常感觉,根据测试电压确定射频电凝温度:1.25v给予电凝温度70。C、3分钟两个周期。 射频热凝:根据刺激的域值的不同。分别给予60、65或70两个热凝周期,每个周期180秒,在升温中注意当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时才开始计时,同时注意病人的主诉:腰部的疼痛、酸胀、沉重、热感,特别注意有无下肢的放射痛。(2)穿刺时电阻的观察:经DSA多位置定位确定,穿刺针在纤维环内的电阻为143224W,对术中定位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依据感觉、运动刺激定位确定热凝温度在术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加上治疗时椎间盘温度的监测,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术中对治疗的反应及异常感觉,治疗更加安全。2.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1) 治疗原理:目前对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根据动物及临床实验有以下几个方面:氧化蛋白多糖; 破坏髓核细胞 ; 抗炎作用 ; 镇痛作用 。 (2) 毒、副作用: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并可瞬间完成氧化作用,且没有永久性残留。臭氧能严重损害髓核内结构及终板,但对神经根,脊髓和腰大肌损伤影响较小的原因,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没有此方面的阐述。另外,脊髓、神经根及肌肉的表面均有一层组织膜防止臭氧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国外利用臭氧治疗腰肌劳损,直接将臭氧注入腰大肌内,至今没有造成明显损害的报道。 (3) 治疗方法:治疗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一般均采用后外侧径路即穿刺针经“安全三角”进入病变椎间盘,穿刺针尖置于椎间盘的中心或中后13交界处。所使用穿刺针口径18-23G,臭氧浓度为2050 ug/ml,经穿刺针缓慢注入椎间盘内。之后,在透视监视下将穿刺针退至椎间孔附近,再注入一部分医用臭氧至椎旁间隙内。椎间盘内气体注射量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一般230 ml,椎旁间隙内约10-15 ml。术后给予抗生素3 d以预防感染。少部分患者术后12周会出现症状“反跳”,可使用止痛剂对症处理。 (4) 临床疗效:国外资料统计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有效率在66-86。附表 国外应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有效率作者病例(例)随访(月)有效率(%)Muto93678D Erme M1000668Andreula150376Cinnella157 369Leonardi191666Bonnetti36486Scarchilli4003680 值得注意的是,医用臭氧椎旁间隙内注射治疗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有一定疗效,其有效率可达44-60。 在上述报道中,均显示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病变没有出现近期和远期的合并症。 (5)适应证和禁忌证: Muto等提出医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第一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医疗废物转运知识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冶金矿山阀门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射频器件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文物保护技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员职业资格认证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卫生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站运营高级技术人才认证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网球俱乐部经理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护理查房
- 膝关节关节镜术后护理讲课件
- 爬架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我院科室护理病人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 2025汽车销售合同标准经销商范本
- 路面注浆打孔合同范本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题(无答案)
- DB32/T+5124.6-2025+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6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身体约束
- 资产收购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