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doc_第1页
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doc_第2页
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doc_第3页
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doc_第4页
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总体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奉节县的现实客观基础条件编制。本规划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的战略意图及政策取向,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县“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篇 背景与目标第一章 规划编制背景第一节 自然、地理及资源基本情况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端大巴山和七曜山交汇处,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幅员面积4099平方公里,居重庆市第二位。全县辖30个乡镇,363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2005年末总人口10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万人,占总人口的20.1%;贫困人口20万人,占总人口的20%。截止2005年底已累计搬迁移民12万人。地形地貌:奉节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大巴山脉、七曜山脉、巫山山脉交汇地带,县境内山大坡陡,地形地貌复杂。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43公里,切割七曜山,形成举世闻名的瞿塘峡。全县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最高海拔2123米,最低海拔135米。气候资源:县境属中亚热带暖湿东南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总数1639小时,无霜期287天,年均气温19.1。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但因地形地貌的影响,局部气候复杂,垂直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气候特征显著。水资源:县内河流属长江水系,除长江干流外,有梅溪河、大溪(九盘)河、石笋河、草堂河、朱衣河五条主要支流。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1.4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达35.2 万千瓦。生物资源:全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植物244科2107种,动物165科558种,其中栽培植物561种,饲养动物42种,鱼类33种,并拥有一些珍贵动植物种类和优良品种,主要有大鲵、羚羊、连香树、领春木、银杏、水杉以及奉节脐橙、香山贡茶、夔柚、板党、杜仲、魔芋、蚕桑等。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藏有煤炭、铁矿、硫铁矿、石膏矿、大理石、石英石等30余种,尤以石灰石、煤炭、硫铁矿、石膏矿最为丰富,其中:煤炭储量3.96亿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有世界上最长的地缝天井峡地缝;有世界级暗河龙桥河;有渝东道教名胜长龙山;有国家AA级景区县城后花园天鹅湖;有历史文化名镇竹园镇等风景名胜。奉节旅游景区位于西安奉节张家界的湘鄂渝陕大“金三角”旅游环线与长江三峡奉节巫山巫溪小“金三角”旅游环线的交汇点,可谓山川壮丽,人文荟萃。三峡135米库区已形成,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已展现于世。土地资源:全县土地详查总面积40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99%。土地利用特点是总量大,质量差,人均承载量有限,耕地资源相对短缺,以林、农、牧业用地为主;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第二节 “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五”时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五年;是全县人民艰苦创业、重整河山、在移民中发展的五年;是在移民大搬迁中,新县城大建设、基础设施大投入、产业结构大调整的五年; “十五” 时期更是全县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十五”计划全面完成,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 “十五”时期全县经济发展速度年均增长10.8%,比“十五”计划目标高0.8个百分点,2005年GDP已达到45.3亿元,比2000年增长7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投入115亿元,比“十五”计划目标高91.7个百分点,为“九五”期累计投资的近3倍;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1.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6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7元,分别比“十五”计划目标高2.1、2.0、2.5、5.3个百分点,分别比2000年增长77.0%、79.8%、51.7%和64.0%。二期移民任务全面完成,移民新县城拔地而起全县共累计完成移民搬迁121811人,其中县城61569人、占地移民7143人、农村移民生产安置53099人(其中外迁29327人)。“十五”期间,共完成移民搬迁94451人,其中县城61569人。移民新县城建设。通过移民搬迁,新县城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建房面积216万平方米,移民投资19.2亿元,建成8个小区,桥梁14座,修建道路72.06公里,建成取水厂2座、净水厂1座,铺设城市管网71.8公里,排水管渠95.33公里,架设10KV及低压线路106.5公里、10KV配电设备39600KVA,电信线路239.5公里,广播电视线路192.5公里,县城绿化27.28万平方米。通过移民迁建,新县城面积是原旧县城面积的近4倍,拓宽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城市形象。集镇迁建。白帝、寂静、康乐、新城、万胜、三江、康坪、安坪、江南等9个集镇,征用土地77.66公顷,修建水厂5座、建成主、次干道路12.5公里,道路硬化72300平方米。累计完成163个单位、移民12079人搬迁,完工复建淹没房屋28.55万平方米。移民对口支援。辽宁省政府及省直部门无偿支援奉节县物资及现金达1.15亿元,企业合作到位设备540万元;启动建设渝巴路奉节段“辽宁大道”、“辽宁大市场”、“辽宁小学”、“辽宁实验大楼”和“移民培训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移民迁建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投资环境明显优化“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5亿元,年均增长19.5。在投资各领域中:交通建设突飞猛进。渝巴路奉节段、奉溪东路改造全面竣工,五年共计改造硬化公路达到400多公里。长江大桥顺利合龙,巫恩路奉节段改造加快推进。天鹅湖旅游公路建设完成。港口码头货运吞吐量达到400万吨以上,成为长江上游仅次于重庆港的第二大货运港口。新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县城面积由原来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近7平方公里。人民大会堂、诗城文化广场、人民广场及商业步行街等大批市政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白帝综合市场、辽宁大市场、王家坪市场、商贸大厦等如期建成投入营运。电力建设一期农网改造全面完成,白水池变电站竣工投入使用。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改扩建抓紧实施,天坑地缝景区开发已具备一定规模,古城墙、永安宫、依斗门和开济门等文化古迹复建工程全面完成,诗城博物馆、旅游码头正式投入营运。青莲溪水库一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中心血站、天然气输气工程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顺利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城乡人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一是“两基”进一步巩固提高。“十五”期共新建校舍9.2万平方米,新增学生容量3212人,新增学生床位800个。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初中毕业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是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有所提高。2005年两类高中招生7000人,高考上线人数达1797人,分别为2000年的3.26倍和2.69倍。三是二期移民46所学校实现整体搬迁。通过搬迁,学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学校占地面积扩大到30万平方米,校舍面积增加到19万平方米,分别是搬迁前的1.6倍和2倍。公共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2003年,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重大胜利。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了组织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二是县城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24个医疗卫生单位紧紧抓住移民迁建的机遇,迁扩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6.5万平方米,新建病床1055张,分别为搬迁前的1.7倍和2.2倍。其中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高19层的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已具现代医院的条件和规模。三是农村医疗逐渐改善。全县乡镇卫生院共改扩建业务用房2.4万平方米,30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了房屋、人员、设备三配套。城乡人民的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城乡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县城内文化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等迁入新址,文化活动和文化经营场所的外部环境和硬件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各中心场镇已全部建有文化活动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在部分乡镇已见雏形。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在重庆市乃至全国运动会中多次获奖。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城乡从业人员增加到48.7万人,有10万多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培训工作已见成效,基本构建了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生育水平逐步降低,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县人口出生率由2000年的13.93,下降到2005年的12.02;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7.11,下降到2005年的5.81。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的综合评价一、重新审视和评估奉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优势奉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优势山地农业自然资源优势。突出表现为日照时间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显著,绿色生态环境优异,动植物种类繁多,尤以农、林、牧业中的牛、羊、猪、水果、蔬菜、烟叶、蚕茧等为优。以脐橙为主的水果年产13.74万吨,占重庆市水果总产量的10.7%。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中非金属矿储量较为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市储量16.9%,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为全市第一产煤大县。水能资源优势。可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市总量的5%,居全市前三位。其开发价值、开发成本、改善生态等优势潜力巨大。旅游资源优势。以级别高(白帝城、瞿塘峡AAAA级)、独特性高(三峡、天坑、地缝世界第一)、景点多、范围广、层次丰富,而被称为“巫山奉节巫溪”旅游金三角。潜在优势十分显著。潜在区位优势。奉节古称夔州,历史上曾是路、州、府治所,唐、宋以来一直是川鄂陕三省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昨日万桅林立,商铺云集,现今库区深水良港已具。随万(州)宜(昌)高速公路(奉节段),奉(节)(巫)溪高速公路,奉(节)恩(施)公路三改二等项目的实施,奉节在渝东北地区经济走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将因交通大格局的不断改善而日益显现。品牌优势。已经拥有闻名全国并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白帝城、瞿塘峡、天坑地缝、奉节脐橙等优势品牌。并有一批极具优势潜力的三国文化、诗城文化、三大特色旅游区等品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2000多年的城市史、三国文化、诗城文化、巴国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容的夔州文化是奉节取之不尽的优势宝藏。六大重点产业已初具规模。经过全县人民多年的探索奋斗,立足资源和区位等优势,奉节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旅游、果品、畜牧、商贸、劳务为骨干的六大重点产业,并已初具规模。2005年,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已达18.5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40.8;劳务收入达亿多元;六大重点产业解决了40万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占全县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8.4,占全部就业人员总数的80.6。对奉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优势的基本评价立足三峡库区,注重与周边区县作比较,奉节的自然资源优势并不突出。从总体上看,实物形态的优势正日趋弱化,潜在的和非实物形态的优势急需挖掘、塑造和提升。在自然资源优势中,奉节的山地农业自然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等优势,与周边区县相似。现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仅有煤炭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山区“一江五河”谷地小气候。在潜在的和非实物形态的优势中,奉节的历史文化资源、潜在区位、品牌优势等,极具特色和开发潜力。但至今我们的挖掘力度、塑造精度、提升高度还远远不够。历史文化资源是奉节在三峡库区最具特色、最珍贵的优势资源。以2000多年的城市史、三国文化、诗城文化、巴国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容的夔州文化是奉节取之不尽的优势宝藏。二、深刻认识奉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相对差距和瓶颈制约奉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相对差距建国50多年来,奉节经济逐步发展,尤其是1997年移民大迁建以来,发展速度大幅度增长,但横向比较,奉节及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发展与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突出表现在:经济实力薄弱。2004年人均GDP 527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7.8%,西部平均水平的54.7%,全市平均水平的4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0%;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7%。根据重庆市统计计算,重庆市基本小康进程滞后全国两年,奉节及三峡库区比全市滞后八年,比全国滞后十年。基础设施落后。全县现有公路里程1350公里,但等级公路率低,二级路仅为106公里,占总里程的7.9%,三级路仅有144公里,占总里程的10.7%;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无法满足灌溉需要;全县尚有63万人口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饮用率仅为20%,病险水库尚有38座,城市防洪体系急待建设,急需整治的重点河堤达100多公里;全县煤炭储量虽然较大,但现有水、火电力装机容量仅为5.9万千瓦,高峰期的大量用电仍靠外地输送。生态环境脆弱。奉节县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表破碎,土地瘠薄,森林覆盖率仅为28.1%。山地面积占幅员面积88.3%;水土流失面积2670.0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65.1%。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淹没耕地,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当前危害程度较大的滑坡、斜坡变形体、崩塌、危岩、泥石流等灾害点达500多处。产业支撑不足,产业空虚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受三峡工程长时间论证影响,缺少国家应有的投入,形成了奉节县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工业形成了规模小而散的六小工业,第三产业中旅游业和服务业起步较晚。整个产业发展基础弱,结构体系层次低。十年移民迁建,大量企业关停并破,涉及迁建的114家工矿企业,现已关破83家,还有14家处于实际停产待关破状态;搬迁前的95家城镇商贸流通企业已减少到21家。产业发展处于修复重振的转折时期,新兴产业尚未成长起来,移民城镇产业空虚现象严重。移民的就业、安置、生计压力巨大,社会稳定形势严峻。截止2005年末全县共完成移民搬迁人口121811人。在县内后靠农村移民安置中,因土地容量及土地生产力多数达不到搬迁前水平,转移富余劳动力渠道有限,农村移民实际收入下降。仅以二期清库时砍伐脐橙34万株计算,农村移民人均收入就下降870元。新县城现有需就业和再就业人员已达到35000人,目前扩大就业的空间十分狭窄,大量下岗待业人员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生活难以保障;此外还有28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就业和再就业。农村移民安置不稳的隐患和城镇失业高峰及生计等问题已危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政府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社会事业基础建设欠账太多,社会功能缺失严重。奉节经济发展滞后,社会事业发展更为落后。科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公共治安等设施装备严重不足,功能不健全。普遍存在就医难、上学难、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两基”巩固任务艰巨,截止2005年底,全县“普九”欠债1.04亿元,移校搬迁欠债0.66亿元,全县乡镇村中小学仍有8.02万平方米校舍危房急待改造。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医疗设备简陋。全县乡镇村卫生院仍有2.3万平方米的危房未能排除,半数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无X光机、B超机等常用检验设备,仍靠一具听诊器、一个血压计、一支体温表诊治病人。文化设施短缺陈旧,规模小、标准低,功能不全。全县原有35个乡镇文化站,因种种原因,现多数未开展活动。文化馆、图书馆设备陈旧,体育场馆短缺。人才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企业和农业第一线技术与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对奉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相对差距和瓶颈制约的基本评价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和后劲不足的问题,将仍是制约全县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生态环境脆弱,“三农”问题严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条件短时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产业支撑不足,产业空虚现象严重,移民的就业、安置、生计压力巨大,社会稳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事业基础建设欠账太多,社会功能缺失严重,现实的社会事业基础条件与城乡人民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的基本需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差距甚大。第四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入研究外部发展形势和自身发展基础,特别是重点研究党和国家“十一五”的发展政策和三峡库区发展政策,“十一五”时期,将是奉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机遇期。随着党和国家在“十一五”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对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投入、增大城乡社会事业建设投资等倾斜扶持政策的实施,以及由此拉动的东、中部地区的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等多重有利因素的推动,作为库区区县将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期。二是经济转型期。在“十五”时期,奉节的经济特征突出表现为在移民迁建拉动下,以煤炭产业为支撑的,以资源为基础的粗放型产业经济。在“十一五”时期,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以大火电为龙头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商贸产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煤矿整顿后,煤炭产业发展的集约化进程将迅速加快;加之库区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以脐橙、畜牧为代表的农业将逐步实现向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过渡。从总体上看,整个“十一五”时期,将是奉节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逐步过渡转型的转折期。三是竞争激烈期。国家对三峡库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将重点在“十一五”时期实施,这对库区各区县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但同时,由于库区各区县的资源相似性决定的产业趋同性,各区县在争取项目、争夺市场、抢占发展先机等方面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四是矛盾交织期。由于受三峡工程长达50多年的论证、建设过程的影响和制约,库区腹心区县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周边地区。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和后劲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三农”问题严重、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低下等历史发展中的遗留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加之二期移民迁建任务完成后,所显现的产业支撑不足、产业空虚现象严重,移民的就业、安置、生计等新矛盾也日趋尖锐;同时,城乡社会事业基础建设欠账太多,社会功能缺失严重的矛盾也十分突出。这些历史长期沉淀的矛盾和移民搬迁新形成的矛盾的相互交织,是“十一五”时期奉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转折,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解决的最主要的基本矛盾。第五节 “十一五”必须全力解决的重大发展问题1.“三农”问题和城镇移民就业及生计问题。2.产业支撑与发展问题。3.移民城市安全防护问题。4.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性交通枢纽形成问题。5.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打造问题。6.土地利用与开发、管理问题。7.城市功能扩展、形象提升与城镇化进程协调发展问题。8.投资发展平台的建设打造问题。9.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10.社会事业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第一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硬道理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进一步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为把“白帝古城”、“脐橙之乡”建成山川秀美、生活宽裕、文明和谐的“三峡门户”,为2020年建成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着重实现以下“五个转变”:一是全县以交通建设为龙头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根本性转变。二是产业发展由原始粗放型,努力实现向产业集约型方向的转变。三是全县经济从资源开发型,努力实现向市场导向型经济的转变。四是全县农村社会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努力实现突破性的转变。五是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努力实现由生态环境脆弱向生态环境优化方向的转变。第二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宗旨,贯彻落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坚持“夯基立柱、改善环境”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打牢基础、构筑平台、整合资源、培育产业、增强后劲、力争突破”的目标任务;牢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全国性产业和资本西移,重庆市直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扶持三峡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移民后期扶持等难得的历史机遇;举全县之力,通过向上积极争取,对外区域合作,县内全力以赴,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力争建设实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外部环境交通大格局,不断完善县内基础设施,力争形成三峡库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筹协调,加强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库周绿化带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和库岸消落区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程建设;构筑投资发展平台。结合移民城市安全防护工程、三峡水库消落区治理工程、生态林建设、移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项目的建设实施,整合与开发城市土地资源,打造三峡水库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培育塑造古夔州、宝塔坪、白帝城等文化、旅游、商贸基地的形成;结合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型火电厂建设,产业集约化进程,精心打造和建设形成冒丰新型工业园区。从总体上形成朱衣至草堂湖的滨江投资发展暨招商引资平台;强化产业培育发展。做大做强能源、旅游、果品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商贸、劳务、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以能源工业为骨干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大力培育区域性商贸市场体系,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初步建设形成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规模优势的六大产业经济板块;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科学教育文化水平,切实解决城乡“入学难”、“就医难”、文化生活单调的状况,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促进社会服务事业发展;全面改善发展环境,打造平安奉节、优美夔州,不断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实现新农村建设起步。以建设特色小集镇、生态经济村为载体,加速高山移民步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存条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使全县农村的新村镇建设、新产业发展、新农民培育、新经济组织、新风貌塑造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和突破;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加强移民后期扶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点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保障城乡移民充分就业;三、四期移民任务全面完成,城乡移民实现“安稳”,并在“致富”路上起步。第三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十一五”总体目标:富民、强县、升位;初步建成三峡库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集散基地、能源工业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特色品牌旅游基地的“一枢纽、四基地”;打造形成脐橙之乡、白帝古城、三峡门户、高峡平湖的夔州品牌;将奉节县建成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特色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强县。为2020年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经济持续增长,结构逐步优化。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亿元以上,“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1.5%,人均GDP突破900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5.936.138发展到2010年的194140,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趋于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4。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80左右。城乡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就业环境不断改善,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到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力争城镇失业率每年有所下降,每个城镇家庭可就业人员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基本得到扭转。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在上游水质不超标的情况下,县境内三峡水库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取得较大进步。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网络总体形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98%,每10万孕产妇死亡数降低到50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分别达到4.2万人和13万人;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6年;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有较大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的进步。第四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战略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推行以下基本战略和政策取向。富民战略。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抓住并运作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峡库区产业培育和社会事业发展,扶贫开发和移民后期扶持等机遇,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推动外向技能型劳务产业发展,有效拉动城乡基层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鼓励民间资本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入投资领域,投入发展产业,引导鼓励干部职工及城乡各阶层人民运用资本致富,运用知识致富,运用市场致富。以“藏富于民”的思路,培育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源。富商战略。强化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衔接国家产业政策,抓住市场机遇,策划和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的企业成为国家投资或扶持的重大项目的实施业主;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宽松的环境,灵活的运作策略,吸引、鼓励和扶持本地、外地企业和商贾来奉营商;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内在实力。品牌战略。强力推行品牌发展战略,运用品牌效应,促进市场机制完善,带动产业发展,拉动企业壮大。重点巩固提高瞿塘峡、白帝城、天坑地缝、奉节脐橙等知名品牌的档次级别和市场影响度。丰富扩大三国文化、诗城文化、奉节三大特色旅游区等品牌的内涵和知名度。重点打造培育脐橙之乡、白帝古城、三峡门户、高峡平湖等夔州品牌。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及社会力量,把奉节果品、奉节畜产品、奉节中药材等行业品牌叫响成名;把“杜甫晒枣”、“汀来泡菜”、“保益美”等产品品牌提档升级。特别突出、精心打造特色区域市场“鱼复市场”的品牌,增强其内涵,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交通战略。向上积极争取,加强区域合作,争取尽快形成“东西高速公路(万州宜昌),南北高等级公路,铁路(安康奉节张家界常德),出县公路达二级,库区枢纽大港,三峡库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交通大格局。为市场大平台的构建,为企业、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开辟高速通道,形成显著的区位优势。市场战略。走义乌、温州等地通过区域性商品市场的形成、发展,而拉动当地企业、产业、经济发展之路。以交通大格局为基础,首先形成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果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渝东地区的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地,商贸集散地等区域性市场体系。争取区域性市场大平台成为企业、产业、经济高速发展的第一拉动力。开放战略。交通大格局的形成,市场大平台的构建,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各个产业的开发发展,无不需要加大内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以“互惠互利”的原则,以“互惠让利”的精神,加强政府、企业、民间的区域合作,特别是湘鄂渝陕县域周边区域的合作力度,为特色区域市场的形成和运行,为全县经济协调高速发展开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外部环境。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利用内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脐橙、畜牧等绿色食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步形成和提高直接对外贸易的能力。第二篇 城乡统筹发展第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农民辛勤劳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在2020年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全县30的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标准;低山河谷、公路主干道、小城镇附近条件较好的村应率先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全县各村初步实现产业新发展,房舍新面貌,基础设施新改善,村民新风尚,培育新农民的目标。第一节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存条件实现村村公路畅通。以骨架公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为重点,完善网络,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东西向“万宜高速公路奉节段”、南北线“巫恩路”为主轴,以长江大桥为连接点,以县城为中心,沿长江两岸形成南北两大闭合圈,解决目前还未通公路的村,整治现有村级公路,实现公路村村通,保证村村路畅通。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完善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完成三期农网改造工程,改造面达到56.6%。使全县农村电网线路运行状况得到改善,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实现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到2010年基本解决无电人口,乡村通电率达到100%。户通电率达到99%;户均生活用电量年均增长不低于6%。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一是加快农村生态植被建设步伐。抓住国家实施库区生态与环境建设的机遇,努力改善全县的生态状况,以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等为重点,以乡镇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到2010年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6%。二是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步伐。利用发展沼气能源的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建设和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沼气能源。建设20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配套改造20万户灶、厕、圈,完成兴隆、吐祥、新民等十个中心小城镇的秸杆集中供气工程,解决20万户居民的生活用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期间解决全县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扩建乡镇供水16处,使全县30%的农村和85%的集镇人口用上自来水,其余的农村、集镇人口用上清洁、卫生水。到2020年使50%的农村人口和100%的乡镇集镇人口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推进新农舍建设进程。制定农村房屋建设规划,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农房建设、改造。通过建设一批高标准集中成片的新村庄,改造建设一批农家小院,整治完善一批住房,达到房舍整洁美观,厕所、畜圈分设,大办沼气池,推动生态家园建设,使居住环境美化、卫生化。逐步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第二节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壮大骨干产业规模,增强竞争优势。抓住三峡库区实施百万产业化工程、库区产业发展项目、移民后期扶持、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契机,继续扩大脐橙特别是晚熟脐橙基地的规模,强化中药材、商品菜、优质稻、肉兔、烟叶、蚕茧等农产品的发展,优化结构,盘大总量。努力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和重庆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加大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脐橙基地、蔬菜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库区产业发展项目,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农村公路建设等农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的直接受益程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项目的建设实施,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又让农民得到实惠;引导促进农产品销售,积极探讨引导农民促进农产品加速流通的办法和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的力度,进一步推进农民外出务工;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督检查,以切实的行动帮助农民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切实抓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工程”工作,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大力推进技能型劳务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技能型劳务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增强其吸纳能力,减小农村土地承载压力,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其劳动素质和收入。第三节 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一是积极偿还教育债务和排除中小学危房;二是稳步发展小学教育;三是积极发展初中教育,到2010年,实现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85%以上,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达到11;四是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五是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六是积极发展幼儿教育;七是规范和发展民办教育;八是加强教师和干部队伍建设,每年吸纳100 150名“支教实习”大学生进入农村中小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到2010年,全县建成规范化的乡镇卫生院,使其基本能承担本乡镇医疗、预防保健职能。在卫生院及门诊所在村以外的村建成合格的村卫生室,面积4060平方米,50%的村达到规范化村卫生室基本标准。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进程,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综合性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让先进文明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农民生存发展保障线。“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救助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实施农村低保等保障体系,增强农民的抗风险、疾病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生存力,构建和谐新农村。第四节 实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逐步改变农村社会组织结构。逐步改变一家一户、分散零乱的传统农村社会组织结构,逐步构造组织化程度更高,相对集中的现代社会组织结构。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自愿进出、自主管理、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扶持农民依法建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等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推进村务民主管理。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进民主管理,依法治村,社会公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第五节 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在农村广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外出劳动力就业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第六节 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通过实施高山移民、产业扶贫等措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以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地区,以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实施扶贫项目。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更加注重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扶助,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积极探索智力扶贫、科技扶贫、观念扶贫等新的扶贫方式,探索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模式,建立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扶贫投入,继续实施扶贫小额贷款。继续搞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集团式扶贫工作,鼓励企业、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广泛参与扶贫。第七节 抓住机遇,整合资源,集中成片建设特色生态经济村紧紧抓住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工程、库区产业发展、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扶贫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扶持机遇,立足各乡镇自然、地理、资源的客观基础条件,通过自身的奋斗努力,整合各项新农村建设扶持项目,集中成片投入建设,率先在“一江五河”河谷地带和各公路交通主干道沿线,建设形成十类以产业特色为支撑的生态经济村:优质脐橙生产村、畜牧业发展村、蚕桑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烟叶生产骨干村、中药材专业发展村、生态旅游村、土家民族风情村、高山移民村、农产品边贸交易村共十类生态经济特色村。以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 建设形成三峡库区重要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枢纽按照到2010年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两高两环”为主骨架的环型公路辐射网,“一江四河”叶脉型水运网,以及在2015年前实现南北通铁路,建成一机场的总体目标,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架建设,完善主骨架向外辐射网络建设,提高通达质量,构筑安全快捷、干支协调、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集散流畅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客运快速化和货运物流化,建设形成三峡库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公路建设。2010年以前,建成以东西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奉节段)、南北奉溪高速公路和奉恩二级公路为主轴线,以长江大桥为连接点,沿长江两岸连县域周边的南北两大公路环型闭合圈。基本实现“夔州2小时”目标,改造通乡公路820公里,通村公路2479公里,修建乡村出境公路40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乡镇公路油化、硬化,城、乡、村公路畅通的目标。完成省县道及旅游道路安全防护栏安装工程。完成危桥改造工程,启动危险路段、地质不良地段、危岩塌方地段的整治。“十一五”末全县通车总里程增加1019公里(含925公里通村通达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9公里(万宜高速公路奉节段54公里,奉节至巫溪高速公路35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81公里,三级公路达到229公里。水路运输。新增朱衣河、梅溪河、大溪河、草堂河等支流航道约60公里,配套助航设施、航道船舶设施建设,加强航道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完整的航道基础数据库和网络工作环境,实现航道管理信息化。发展多种运输方式,形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完善、高效,船、港、航相配套,装、卸及其支持系统相协调的水上运输系统。船舶发展以30005000吨级钢质自航驳为主的大吨位船型,并配合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大力开发水上集装箱运输。港口码头建设。奉节港作为重庆市五个重点港口之一,主要建设以新县城客运中心港区为主(含原移民规划的港航公司码头、三马山地方客运码头),宝塔坪旅游码头为辅的“一主一辅”客运港区。建设白马、李家坝、朱衣河、郭家沟、万年至金盆等货运港区和宝塔坪至草堂河旅游作业区。根据奉节港口的水系状况和航道的通过能力,奉节港内靠泊能力近期以3000吨级为主,远期以5000吨级为主。将长江奉节港区建成三峡库区腹心地的枢纽港区和物资集散地。年旅客进出港能力达到6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达到550万吨。铁路和航空建设。积极主动协作配合作好安张常(安康奉节张家界常德)铁路奉节段、三峡库区旅游金三角机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二节 构建高效配套的水利基础设施和农田保障体系构建两大工程水系。构建南岸以茅草坝水利工程为主,北岸以青莲溪水利工程为主的“南北两大工程水系”。开工建设草坪河、渡口坝、茅草坝三座中型水库,建成草坪和渡口坝两座中型水库及渠系配套工程,开工兴建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5座,新修山平塘530口,新修、整治渠堰350条1150公里,新建微型水池6860处,新建喷(滴)灌节水示范项目5个,建提灌站5处,建城市供水工程2处,新建、改造乡镇供水工程16处,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青莲溪工程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增加有效库容1800万立方米。开发三大河流。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开发大溪河(九盘河)流域、梅溪河流域、长滩河流域等三条长江一级支流丰富的水力资源。稳步发展地方小水电,提高电气化水平。梅溪河流域梯级开发建设渡口坝、车家坝、壁山渡、青莲溪水库、草坪水库、芝麻田等6处电站,总装机17.46万千瓦。大溪河流域开发5处电站,总装机9.99万千瓦,修建茅草坝调节水库1处,总库容5200万立方米。西槽水库1处,总库容424万立方米,调节下游3级电站。石笋河流域跨岭开发修建百岛湖水库调节水库1座,总库容2000万立方米,调节下游电站。石笋河流域开发2处电站,总装机0.57万千瓦。建成四座水库。建成青莲溪水库、茅草坝水库、黄井水库和草坪河水库等四座骨干龙头水库。启动渝东北大灌区和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兴办小微型水利工程。“十一五”期间新增灌面12.7万亩,恢复改善灌面2.2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10.82万亩,使水利化程度达到40%。完善农村人畜饮水和乡镇供水工程。全县30个乡镇新建3289处人饮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乡镇供水工程16处,日供水规模1.42万立方米,基本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解决所有集镇生产生活用水。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与环境优化进程。建设奉节新县城水源涵养工程、纸厂湾水库涵养工程、兴隆镇水源涵养工程、吐祥镇水源涵养工程,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保土耕作措施等办法,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058平方公里,基本巩固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成果,使全县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明显好转。提高城市和乡镇防洪能力。对境内各流域进行重点治理,加固堤防68.3公里,护岸32.9公里,河道疏浚57.5公里。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县城内的29条冲沟进行治理,新建城区后缘截水沟14.29公里,完善、整治城区排洪沟、涵管(洞)等8公里;新建老县城至朱衣镇胡家坝的城市安全滨江库岸防护大堤17.39公里;新修白帝城至宝塔坪的堤防护岸工程10.8公里。结合流域治理,对朱衣、吐祥、兴隆、竹园、大树、新政、青龙等乡镇堤防进行治理。加大病险水库的整治力度,完善防汛基础体系,加强防汛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小水利水电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小水利、小水电、乡镇供水等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对山坪塘、蓄水池等农户自建、自用、自管的小微型工程核发个人产权所有证。处理好水库建设中的移民及征地问题,确保水利建设顺利开展。第三节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和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全面改善城市交通道路格局。抓住万宜高速公路建设,安张常铁路建设和奉恩路“三改二”工程建设的契机,修建奉节城市外环公路。建成从梅溪桥经莲花池、桂井、三马后山、王家坪、清水、魏家、冒丰近20公里长的二级公路(丰梅路)。修建茶店小区与莲花池小区连接道、三马山小区与丰梅路连接道、王家坪小区与丰梅路连接道、清水小区与丰梅路连接道等连接夔州路与丰梅路的城市通道。修建连接万宜高速公路接口的高标准城市公路。总体形成“三纵(滨江大道、夔州大道、梅溪河大桥至王家坪城市交通主干道)、多桥、环城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