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1页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2页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3页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4页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1、装在旗杆顶端、用以升降旗帜的小轮,它属于( )A、定滑轮B、动滑轮C、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发生了热传递现象,这表明这两个物体( )A、热量不同B、温度不同C、比热容不同D、内能不同3、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4、一支家用体温计的示数停在37.7处,小军没有将体温计甩过就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则下列哪个温度值可能是小军的测量值( )A、37.0 B、37.3C、38.3 D、43.05、在图1所示的几个实例中,没有做功的实例是( ) 起重机起吊重物时 狗拉雪橇前进时 弯曲的尺将橡皮推出时 头顶重物在平地上行走时 A B 图1 C D6、下列现象中,不适宜用分子动理论知识解释的是( )A、走过面包作坊时,能闻到阵阵奶香B、北方吹来的沙尘,使申城灰尘飞扬C、一杯清水中滴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水变成淡红色D、鸭蛋浸泡在浓盐水中,约一个月后鸭蛋就成了咸鸭蛋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B、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内能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a) 图2 (b)8、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是( )A、向上垫起的排球在上升时B、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时C、瀑布从半山腰直泻而下时D、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时9、如图2(a)、(b)所示,在你登上同一楼层时,匀速走上楼和匀速跑上楼的感觉完全不同。针对这两次上楼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走上楼时做功较少B、跑上楼时做功较少C、走上楼时做功较快D、跑上楼时功率较大10、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如果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热量后,甲物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物体升高的温度。则以下关系式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m甲 m乙,c甲 c乙B、m甲 m乙,c甲 c乙C、m甲 c乙D、m甲 m乙,c甲”、“=”或“”)。在图7(b)中,你认为究竟是谁赢了?_(选填“小兔”或“小猴”)。20、某校学生想为减少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献计献策。他们选取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粉末,用完全相同的两套器材进行实验,探究“物体的温度升高与材料种类的关系”(假设两种材料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也相同),实验过程及现象分别如图8(a)、(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及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 (b) 图8 (c) (d)(1)分析比较图8(a)与(b)或(c)与(d)可得:_。(2)分析比较图8(b)和(d)可得:_;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角度出发,你建议建筑应选用_材料。三、作图题(共6分)21、如图9所示,轻质杠杆OA在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分别画出这两个力对应的力臂L1、L2。22、如图10所示,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图中L1表示动力F1的力臂。请在图中分别画出阻力臂L2和动力F1的示意图。 图9 图10四、计算题(共20分)23、某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盛有100千克的水,当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后,水温升高了2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焦/(千克)。24、如图11所示,轻质杠杆OA长60厘米(O为支点),在离O点40厘米的B点处悬挂一个重为12牛的物体,在A点处用细线竖直向上拉着使杠杆水平平衡。图11(1)关于细线的拉力,小玲和小海分别进行了计算:计算过程小玲F1L1=F2L2; F120cm=12N40cm; F1=24N小海F1L1=F2L2; F160cm=12N20cm; F1=4N请判断两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小玲_;小海_(均选填“正确”或“错误”)。(2)若你认为两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均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25、如图12所示,大人用F1=200牛的水平力将小车沿水平路面匀速推动了S1,小孩用F2=80牛的水平力将小车沿水平路面匀速推动了S2。图12S2S1(1)大人和小孩对小车都做了功吗?_。(2)你能否判断大人和小孩谁做的功较多?_。(3)请结合题意,对某些必要的条件作出合理的假设,然后根据你假设的数据分别计算出大人和小孩所做的功W1、W2。(4)如果要对大人和小孩做功时功率的大小进行判断,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请自行补充需要的条件后,分别计算出俩人的功率P1、P2。五、实验题(共22分)26、在图13中,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其中,_为体温计(选填“甲”或“乙”),它现在的示数值_人体的正常体温(选填“高于”或“低于”)。图1327、某同学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图14(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情形如图14所示,则首先要通过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位置保持平衡。(2)若在杠杆两端分别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也出现如图14所示的情形,则应通过调节其中一组钩码的_或_,使杠杆恢复原来的状态。图15硝化棉28、如图15所示,将硝化棉先蘸些乙醚后,放入密闭、透明的有机玻璃筒内,用手将活塞迅速压下时,发现硝化棉起火燃烧。在以上实验过程中,密闭在筒内的乙醚蒸汽由于被快速压缩使温度_(选填“升高”或“降低”),分子的热运动_(选填“减慢”或“加快”),乙醚蒸汽所具有的_能增加。在压下活塞时,手上会感到需用的力越来越大,这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_力(选填“引”或“斥”)。实验名称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_: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实验步骤:1. 仔细观察温度计的_和最小分度值。2. 使温度计的玻璃泡_在被测液体中。3. 观察温度计中液面的变化,当液面_后读出温度值。4. 取出温度计并记录测量结果。29、在“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如下(部分),请完成该报告空格处的内容。图163图30、为了探究液体吸收热量跟液体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的关系,某小组同学用两只相同的烧杯A和B分别装入某种液体,用温度计分别测量液体的温度,再用酒精灯隔着一块均匀铝板对两杯液体加热(如图16所示)。下表中记录了他们实验时的部分数据。(1)实验时,酒精灯必须放在两个烧杯的正中间进行加热,这是为了控制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使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_(选填“相同”或“不同”)。(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同种液体,当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组的同学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猜想:“液体吸收的热量可能与_有关”,为了验证新的猜想,请你在下表最后一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实验序号液 体质量(千克)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分钟)1水0.1102.12水0.2104.13水0.3106.24水0.2208.35水0.23012.46/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0分1A 2B 3C 4C 5D 6B 7B 8A 9D 10A说明:每题2分。二、填空题32分11转动;静止;匀速。 12冷热;30(以实际为准,正负5之间);30摄氏度。 13焦每千克摄氏度;温度升高1;不变。 14动;50;100。 15增加;做功;热传递。 16不同;煤油;水银。 17甲大;甲大;乙大。 18汽油;压缩;排气。 19支点;=;小猴。说明:每空1分。20(1)当物体吸收热量时,物体的温度会升高。(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乙。说明:答案合理均可得分;第1、2空每空2分,第3空1分。三、作图题共6分(21、22题略)每图3分,共6分。四、计算题共20分23.6分 6分说明:公式、代入、结果各2分。24.6分(1) 错误;错误 2分(2) 4分说明:公式、代入各1分,结果2分。25.8分(1) 都做了功 1分(2) 不能 1分(3) 设s1=10m,s2=20m(假设合理)1分1分 1分(4)做功的时间1分设t1=20s,t2=40s1分 1分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每题总扣 1 分。五、实验题共22分26. 37.5;28;甲;高于。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