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皮沟煤业有限公司“十二五”节能规划.doc_第1页
拖皮沟煤业有限公司“十二五”节能规划.doc_第2页
拖皮沟煤业有限公司“十二五”节能规划.doc_第3页
拖皮沟煤业有限公司“十二五”节能规划.doc_第4页
拖皮沟煤业有限公司“十二五”节能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拖皮沟煤业有限公司“十二五”节能规划第1章 “十一五”节能工作进展情况一、矿井基本情况 拖皮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大同市南郊区平旺乡拖皮村北,行政隶属南郊区平旺乡管辖,地理位置为东经:11309021131129,北纬:400354400556。井田北3.5km有109国道,东4km有208国道穿越,距平旺火车站仅4km,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5号文批复,将原大同市南郊区拖皮沟煤矿(生产规模21万吨/年)、原大同市南郊区青沙涧煤矿(生产规模9万吨/年)、原大同市南郊区平旺乡青沙涧煤矿(生产规模21万吨/年)、原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马武山煤矿(生产规模15万吨/年)整合为一个矿井,其中拖皮沟煤矿为整合主体矿井。原大同市南郊区平旺乡青沙涧煤矿、原大同市南郊区青沙涧煤矿、原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马武山煤矿经兼并重组整合后实施关闭,井筒封堵不利用。整合后的拖皮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为4.9825km2,井田范围由14个拐点坐标圈定,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批准开采侏罗系大同组10、11、12、14及15号煤层,井田保有储量1657万吨,开采深度由1270米至980米标高。二、能源利用现状 1、目前办理开工手续,井下处于停产状态,没有任何采掘活动,井下动力电处于停电状态。 2、地面按照标准化建设办公区,生产区和家属区,职能划分为三个区段,办公区只有照明和电脑办公用电,生产区只有一台主扇24小时连续运转,功率为单级132KW,另有看护人员生活照明用电,家属区没有职工居住,现处于封闭状态。三、“十一五”节能工作进展情况1、继续使用高效节能型产品。2、内壁的U-PVC供水管材。3、重复利用煤炭能源。四、“十一五”节能主要经验1、高压线电路与电缆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2、合理选择变压器运行方式。3、高压入井,降低线路损耗。4、照明产品使用节能型产品,淘汰白炽灯。5、加强生活区居民用水管理,随手关闭自来水阀门,生活污水尽量利用,如散排在地面,保持土壤温度,增加局部地面环境绿化。6、重复利用煤粉和煤渣,降低能源浪费。7、地面门窗使用工节能措施。8、照明始终坚持迟开灯,早关灯。五、“十一五”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1、推广普及节能知识,增强职工节约能源的思想意识。2、供水管材,杜绝跑、冒、滴、漏现象。3、地面建筑增加外墙与屋面保温措施。4、使用封闭式储煤仓储存煤炭。第2章 “十二五”节能面临的形势与节能潜力一、能源效率水平提高形势展望1、在现有电力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布置线路、电缆、变压器,并选择运行方式,使能耗降低。2、地面建筑使用保温材料。3、优化矿井开拓布置和采掘巷道工作面的布置,尽量避免煤炭反向运输,降低吨煤耗能。4、供暖使用低煤耗,热效率高的设备及保温材料。5、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生活污水重复利用。二、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和单耗下降形势展望1、耗能产品产量 预计2011年生产原煤2万吨,2012年生产原煤15万吨,2013年生产原煤30万吨,2014、2015年保持30万吨产量。2、单耗下降形势展望 (1)在保持原煤产量指标的同时,合理选择线路电缆和变压器的运行方式,降低原煤吨煤电耗,减少生产成本。 (2)提高工作效率和全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大利润空间。 (3)拓宽思路,开展开源节流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的节能思想。 (4)地面建筑使用气密性保温性能较好的封闭式窗户。3、预期节能潜力和对应的投入(1)使用新型环保节能锅炉,使用2台,投入约800万元。(2)实行计划用电,高峰期电力指标下达到区队、班组,严格控制高峰时间的电力负荷。(3)安装容积较大的电力变压器,投入约24万元,节能低压配电屏,投入约25万元。第三章 “十二五”节能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1、节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2、节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3、节能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4、节能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基本原则1、节能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一方面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能耗高、浪费大、效率低下,我国要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一靠开发,二靠节约。2、节能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途径,是最大的环保措施。3、节能降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第4章 “十二五”工节能目标一、总体目标 节约电能,节约原煤,井下开采节能,地面建筑节能, 环保节能。二、主要节能指标1、节约电能指标分析 矿井用电设备总台数100台,矿井用电设备工作台数88台。 矿井用电设备总容量3327KW,矿井用电设备工作容量2842KW。 矿井最大计算有功功率1685KW,矿井最大计算无功功率1648var。 10kv母线自然功率因数0.71,10kv侧无功功率补偿1000kvar。 补偿后10kv侧功率因数0.934,补偿后10kv侧无功功率648kvar。 全矿井年耗电量6572kwh,全矿井年吨煤电耗21.9kwh。 平旺110kv变电站10kv母线至矿井主井场地10kv变电所,线路压降3.1%,王家园35kv变电站10kv母线至矿井主井场地10kv变电所,线路压降2.7%。2、节约用水指标分析 矿井改造后经估算矿井总用水量为1221.42m3/d,其中井下洒水用水量为496.7m3/d,地面洒水等用水量为40m3/d,黄泥灌浆用水量为112.76m3/d,生活(含锅炉房用水)用水量为139.96m3/d,消防用水量为432m3/次。3、煤耗指标 全矿年耗煤量1104吨(包括采暖区耗量)。4、固体废弃物利用:掘进矸石尽量充填井下采空区,一方面节约矸石提升电耗,另一方面避免矸石出井后占用土地、污染环境。3、 解决关键问题1、 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由汽车从外面拉运。2、 工业场地分散布置,节约能耗投资较大。第5章 主要任务及重大工程1、 围绕目标的落实提出主要任务节约电能、节煤、地下开采节能、地面建筑节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节水。2、 围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重点工作。1、 建设水源地,首先保证工业用水与职工生活用水,其次综合利用回收的污水。2、 工业场地分散,致使能耗较大,为此高压线路和电缆均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并选用低损耗大容量变压器,合理选择运行方式,供电系统采用集中无功功率动态补偿方式,将全矿的功率因素提高到0.9以上。3、 配合主要任务及重点工作内容,提出相关项目。1、 节约电能相关项目1电力调配 降低矿井内部总高峰负荷,调整大容量用电设备的用电时间,避开高峰时间用电,实行计划用电,调整各区队的生产、检修班次和工作时间,合理分配高峰电力指标。2供配电线路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选择新技术、材料改进的新型节能变压器,井上下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3职工生活用电采用集中分户装表,集体宿舍安装限电器。4为减少线损和降低压降,配电线路导线截面合理放大。2、 节煤相关项目1供暖系统:热水集中供暧,热力管道及其他设备的保温均采用导热率低,保温性能好的保温材料。2锅炉设备:采用低能耗、热效率高的新型环保节能锅炉。3供暧设备:水泵的选择使其在最佳工况范围内运行。3、 井下开采节能相关项目 1优化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回采面采用长壁式布置,巷道系统简单,生产运输环节少,占用设备少。2煤层较低,资源回收率高,污染物排放少。3煤流系统避免反向运输,大巷沿煤层布置,减少了建井及生产期间巷道掘进时的能源消耗。4、地面建筑节能相关项目 外墙保温材料选用新型挤塑聚苯保温板,屋面保温材料选用材质轻且具有一定保温隔热作用的材料,门窗节能使用塑钢门窗与中空玻璃。5、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掘进矸石充填井下采空区,锅炉灰渣做为制砖原材料,有利于减少对建材矿产资源的开发,节约资源能耗,生活污水用于绿化、土地复垦的肥料。第6章 保障措施及政策需求1、 保障政策1、 成立节能规划领导组 组 长: 王 非(董事长) 常务副组长: 仝建军(矿长) 副 组 长: 孟 芳(生产副矿长) 郭建国(机电副矿长) 成 员: 赵 伟(安全副矿长) 程 禄(专家) 武 勇(总工程师) 黄文凯(通风区长) 王素兵(技术科长) 杨文禄(地测科长) 郭凤嵩(综合办主任) 范玉娟(财务科长) 节能办设在综合办公室,主任由郭凤嵩兼任,联系电话2、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6)节能中长期专项规法(发改环资20042505号)3、标准体系(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3)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CJ26-95) (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1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 (12)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13)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1996) (14)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8147-1987) (15)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GB/T13469-1992) (1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1993) (1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18)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6) (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5) (22)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06)4、资金投入 由董事长与矿长负责资金的到位并足额投入。5、 基础工作1节电措施 安装电度表计等,合理的分配高峰电力指标。 各用户电源进线,大型固定电气设备、井上下各馈出电线及地面50kw以上的电气设备均装设电度计量表,便于分别计量考核。 供电系统结构合理,与矿井规模、用电负荷相适应,井上下变电所均靠近各自负荷的中心。 井上下照明均应采用节能灯具。 回风斜井通风设备选用两台FBCDZ-NO18型对旋轴流式扇风机,风机运行使用变频装置,即在安全、经济工况区内运行。 副斜井辅助提升系统使用先进的PLC控制技术,具有优良的机电特性和高效节能特点。 矿井供电系统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补偿方式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既提高了供电质量,又可降低变压器的容量,降低送配电线路的电流,减少了电能损耗。2节煤措施 矿井工业场地各建筑物采暖基本上实现热水集中供暖。 煤渣回收重复利用。 煤炭储存在封闭式空间内,避免由于风吹、雨淋、日晒,热能减值损耗,其次减少环境污染和自然损耗。 限制汽车超载,汽车加盖篷布,防止煤炭撒落。3井下开采节能 革新工艺流程,简化生产环节,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优化初步设计,减少开拓工程,降低能耗,提高效益。 巷道采用锚网喷支护,尽可能减少矿井通风阻力。 巷道运输系统环节少,占用设备少,满足高效、节能要求。4节水措施 地面供水系统包括生活用水、供暖系统、冲洗系统等利用自然压差,实现能源损耗最小,节约大量资源。 井下供水系统利用静压洒水系统,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不仅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有效地降低了电能的损耗。 加强节水知识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加强生活公共用水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5地面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设计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及建筑物功能要求,对朝向、布局、建筑平面与立面、建筑体型与构造、建筑材料等各方面均采取有利于节能的选择。 联合建筑利用天井以达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节约能源的目的,对于需要散热及消除有害气体的部位,利用气窗、排气道等措施,改善自然通风条件,节约能源。 行政公共建筑及单身宿舍、办公楼朝向、间距及布局均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及满足日照等要求,节约能源。 建筑物入口处避免冷风直吹,以减少热量损失并节约能源,外墙抹保温砂浆,外窗采用单框塑钢以及双层中空玻璃。2、 政策需求1、 产业政策(1)机械行业节能设计规范(JBJ14-2004)(2)九种高耗电产品电耗最高限额(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3)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4)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5)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GB/T10820-2002)(6)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