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doc_第1页
人类对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doc_第2页
人类对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doc_第3页
人类对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营养学论文 罗婷婷 10级生科师范 2010221107100038 人类对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摘要: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是最早发现能造成人体缺乏病的维生素之一。维生素C对人体及动物体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严重缺乏,会引起全身性出血的坏血病。自然界存在的具有生理活性的是L-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本身性质的不稳定性。它对氧很敏感,温度、PH值、氧化酶、金属离子特别是Cu2+、紫外线等都会使它受到严重破坏。维生素C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属水溶性维生素.关键词:营养素,维生素C,营养,健康,性质,功能,缺乏症 ,坏血病,维生素C依赖症,药物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须的一类营养素。除了三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以外,维生素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在人体内作为辅酶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他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包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等。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其中维生素C的地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它基本算是一种研究最多和最被滥用的维生素。1 历史的回顾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最早发现人体缺乏病的维生素之一,两三千年来,虽然人们从生活实践的体会中,知道某种食物可以避免发生缺乏病,但维生素C及其化学结构却直到1930年才为Gyorgyi所发现。然而早在16世纪的前后,已能在群体中发现到这种缺乏病的流行。在未知有抗坏血酸这种营养素之前,人们已在临床中对照观察不同食物构成对坏血酸病的影响,这些历史反映着营养科学的发展进程中的有益的教训。早年远离陆地做长期海上航行和极地的探险活动,在不了解或是疏忽了营养的条件下,历史上曾一再出现过血的教训。瓦斯科达伽马是15世纪后期16世纪早期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1497年7月,他带领了4 艘船,共160名水手出发,航行结束时,至少有100名水手死于一种奇怪的病:他们先是浑身乏力,食欲减退,再后来牙龈出血,并逐渐发展成为口鼻流血,浑身出现淤血点。虽然他们用了不少药物,但这种症状还是慢慢的在船上蔓延开来。 这就是最早的关于坏血病的记载。之后,1740年,英国海军六艘舰船961人,经长途航行,仅剩下335人,其他人死于坏血病,比战死还多。后来有人发现,海岸后补充水果蔬菜,可以缓解病情,另外,在航船过程中每天配给一定量柠檬汁,也可以缓解该病的发生 ,大大降低死亡率。 其实,20世纪初叶,人们已了解水果和蔬菜有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作用,很多学者企图研究这些食物中哪些是抗坏血病的物质及其性质。当时也找到豚鼠作为实验动物,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是所有动物都需要从食物中取得维生素C,而豚鼠需要。虽然在20年代已经知道,能够预防坏血病的未知物质预热、空气和金属都可遭到破坏,但维生素C的分离成功则是1932年间的事,当时差不多同时几个研究组提出维生素C这种物质,其中包括前述的Gyorgyi等小组。2 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及其吸收与代谢2.1 理化性质维生素C在自然界中存在L和D两种形式,其中,D型无活性。,而历史中被 Gyorgyi小组分离出来的己糖醛酸即L型抗坏血酸,为白色晶体,熔点为192 ,是一种有力的还原剂,有活性。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极易氧化,尤其是在铜离子或碱性条件下以及加热或暴露在空气中都易被破坏,但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2.2吸收与代谢维生素C的吸收是一个需能的过程,但无疑有一部分维生素C是被扩散吸收的。当大量的维C摄入,其吸收率会相对的下降,如若摄入少于100mg,则差不多全部被吸收,而若增加至180mg则仅吸收其70%,剂量大致1500mg时,吸收只有一半,若再将食量加倍,吸收率将会继续下降。又例如人体摄入12000mg后,仅16%被吸收,未被吸收的维生素C由于在肠腔发生渗透压的作用,可引起腹泻,其差不多在消化道被全部吸收,一旦吸收后,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之中。维C在肾上腺、脑下垂体的浓度最高,而在肝、脾和胰脏以及脑则低些。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当大量维C摄入而体内维C达到饱和时,尿的排泄就变得与食入量呈正相关了。另外,研究表明,大运动量训练可能会使人体维生素C代谢增强。3 功能与缺乏症3.1维生素C的功能1、参与氧化还原作用,保护含巯基酶的活性,保护维生素A、E以及必需脂肪酸免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某些化学物质对机体的毒害,还可以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有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预防缺铁性贫血等疾病,还能帮助植物抵抗干旱、臭氧和紫外线。维生素C保护植物免受光合作用中有害副作用的侵害。2、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C作为还原剂促进蛋白中某些氨基酸羟化后交联成胶原纤维,所以有美白抗皱的功效,另外还可以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维生素C缺乏,会造成毛细血管破裂(皮肤出现淤血点与瘀斑)、出血、牙齿松动、骨骼脆弱折断、伤口不易愈合等。严重缺乏导致坏血病,坏血病主要症状是牙龈出血损坏、掉牙、腿疼,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血管系统的崩溃。3、提高应激能力,维C参与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5-羟色胺等物质的合成与释放,可提高人的应激能力和对寒冷的耐受力。4、降低血胆固醇的水平,维C 参与肝中胆固醇羟化过程以转变成胆汁酸(帮助消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硬化。5、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癌作用,维C能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增强抗病毒能力,预防感冒,还可以保护心脏,改善心肌功能。维C还能阻止一些致癌物的形成,如阻断强致癌物亚硝胺的生成,所以预防癌症有效。也可以协助改善肝功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解毒和利尿的作用;阻碍胆红素的产生,从而对黄疸有消退作用;可加强肝糖原的合成,对变性的肝细胞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稳定肝细胞膜,抵消一些对肝细胞有害的因素,减少肝脏中脂肪的沉积,改善肝脏的功能。6、维生素C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分解皮肤中黑色素,预防色素沉着,防治黄褐斑、雀斑发生,使皮肤保持洁白细嫩的功能,并有促进伤口愈合、强健血管和骨骼的作用。4 药物对维生素C的影响维生素C的需要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人们不同程度和不同量的使用药物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常见影响维生素C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1、口服避孕药,妇女使用含雌缁激素避孕药时,其血浆中维生素C的浓度下降,白细胞与血小板中的浓度亦降低。雌激素类固醇早已被证明能引起血浆中铜蓝蛋白浓度升高,而这种含有铜的蛋白质具有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故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由于血浆铜蓝蛋白升高,使维生素C分解增加。但在服用口服避孕药时,添加维生素C则不一定对血浆维生素C有明显的影响。一些实验证明,给予服用孕育药的对象每天添加50200mg维生素C,白血球中的维生素C的浓度没有明显的升高,但对照组则明显升高。2、肾上腺皮质固醇,有时也影响维生素C的代谢,有人因服用泼尼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8天而引起坏血病。3、四环素,服用四环素四天能使血浆及白血球维生素C的浓度降低,同时尿的维生素C排出量增加,这是组织中的维生素C被消耗的反映,估计长期使用抗生素可以引起机体的维生素C严重地耗尽。4、降钙素,也能影响维生素C的代谢。一批住院的Paget氏变形性骨炎患者以降钙素肌肉注射3周后,病者羟脯氨酸从尿的排出减少,伴随出现的是维生素C的排出下降。由于这些病者的膳食是受控制的,故可以认为是降钙素影响维生素C的,而不是膳食的原因。这些病人若用降钙素治疗同时再加上维生素C(3g/天),症状的缓解和疼痛的减少都比单独用降钙素有明显的效果。5、阿司匹林,长期服用这种药物可引起维生素C的缺少,血小板与白细胞吸收维生素C的作用下降。有人用14名健康妇女中进行过观察,口服500mg维生素C作为负荷,一组服用相当于690mg的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另一组以安慰剂。两组在服后均在1、2及3小时抽血检查并收集24小时尿液做测定,结果对照组的血浆与白细胞维生素C的浓度明显升高,并在服后两小时达到最高峰。但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的一组则否。尿中维生素C的排出也不同,仅给予维生素C作负荷的一组在24小时内排出相当口服量的69%的维生素C,而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的一组的排出仅为33%。这说明维生素C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为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的存在而减少,可能是干扰胃肠道对维生素C的吸收。因为在另一些实验看到,阿司匹林同样可以干扰钠与葡萄糖的吸收。在动物中还可见到这种吸收低下的同时,粘膜中ATP下降,故这种药物对依赖Na+维生素C主动运载作竞争性抑制。所以长期服用此药,膳食含维生素C若又处于沿边水平,就有可能发生维生素C的缺乏。5 维C的来源与需求量5.1维生素C的来源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青椒、芥蓝、菜花、苦瓜、柑橘、鲜枣、草莓、山楂、猕猴桃、鲜荔枝等含量尤为丰富。其中,鲜果类的枣子含量突出,酸枣每100g含维生素C8301170mg,一般的枣也含量达300600mg,其在人体的利用率也高,可达86%。干的豆类及种子不含维生素C,但当豆或种子发芽后则产生维C。由于维C对氧很敏感,温度、PH值、氧化酶、金属离子特别是Cu2+、紫外线等都会使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食物在加碱处理、加水蒸煮、蔬菜长期在空气中放置等情况下维生素C损失较多,而在酸性、冷藏及避免暴露于空气中时损失较少。合理保存和烹调蔬菜,做到不久存、不水烫、烹制不过火,提倡生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有益于保护和利用维C。5.2维生素C的需要量维C的需求量较大,在不同的生理期、不同的年龄段,人类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又是不同的。我国营养学会提出的供出量在成人每日为60mg,少年男女为60mg,1岁至3岁分别为30、35及40mg,57岁45mg,10岁为50mg,孕妇则在成人供给量的基础上增加20mg,而乳母加40mg,因为在乳汁中每日分泌的约相当于这一数量。另外,有研究表明,吸烟者维生素C的需要量约增加正常的50%,在寒冷条件与高温条件以及急性应激状态下,如进行外科手术的人,其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服食避孕药会使血浆维生素C的浓度下降;采用高营养浓度的全静脉营养也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尿中的损失增加,而老年人血浆的维生素C水平往往低于正常,因而适当补充是有益的。虽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维C是一种毒性很低的维生素,但大量的摄入也可能有相反的结果,例如泌尿系统结石,尿酸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病人可引起溶血,低血糖反应以及铁过量的吸收。而且,不适当的大量的使用维生素C可以造成维生素C依赖症,因为当习惯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身体有相应的机制来破坏过量的部分,若此时摄入突然减少,而破坏维生素C的酶仍继续起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