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及大血管影像PPT课件.ppt_第1页
心脏及大血管影像PPT课件.ppt_第2页
心脏及大血管影像PPT课件.ppt_第3页
心脏及大血管影像PPT课件.ppt_第4页
心脏及大血管影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天性心血管病 概述 由于胚胎时期 心脏的发育异常所形成的 为小儿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 分类 1 按血液动力学 1 左 右分流2 右 左分流3 双向分流4 无分流2 按肺血的分布 1 肺血多2 肺血少3 肺血正常3 按临床有无紫绀 1 紫绀属2 非紫绀属 第一节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 ASD 病理 原始心房间隔发育 融合 吸收异常 在出生后心房间残留孔道所致 血液动力学 1 由于两心房压差4 5mmHg 通过ASD的血液为左 右分流 从而使右心系统的血容量增多 肺血增多 右心系统增大 2 当肺循环血量达到体循环的2 3倍以上时 肺动脉压开始增高 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 影像学征象 X线 典型 孔型ASD表现如下1 肺血增多 肺动脉扩张 外围分支增粗 增多 透视下可见 肺门舞蹈 2 心脏中度增大 右房 右室增大为特征 3 心影呈 二尖瓣 型 肺动脉段中 高度突出 4 主动脉结缩小或正常 造影 左房显影后 右房见内造影剂逆向充盈 ASD中少量分流 ASD合并肺动脉高压 超声肺静脉造影 左房造影 CTMRI MRI CT和MRI可见房间隔中断 鉴别诊断 鲁登巴赫综合征 Lutembachersyntrome 指ASD合并MS MS多为风湿性 少数为先天性 X线改变取决于两种病变的程度 在ASD基础上出现轻度肺淤血 结合临床杂音可以确定诊断 Lutembachersyntrome 第二节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 VSD 占小儿先心病的首位 约20 成人中约为第三位 病理 1 膜周部 80 分为 单纯膜周部流入道膜周部 膈瓣后 流出道膜周部 嵴下型 2 漏斗部 20 分为 干下型嵴内型3 肌部 少见 血液动力学 根据缺损的部位 大小 两心室压力的变化而不同 总之 为室水平的左 右分流 1 缺损越小 分流阻力越大 以收缩中晚期分流为主 虽然分流量少 但左室负荷增加为主 血液动力学 2 缺损大 分流阻力小 分流速度虽慢 但分流量大 两心室负荷均增加 3 室水平分流 引起两心室血容量增加 肺循环及左房的血量也增加 导致心腔及肺动脉增大 影像学征象 X线 1 肺血增多 肺动脉段中 高度突出 肺门动脉扩张 透视下可见 肺门舞蹈 2 双室大以左室大为主 伴轻度左房大 3 婴幼儿或流入道VSD以右室大为主 4 心影呈 二尖瓣型 中 高度增大 5 主动脉结正常或小 超声 MRI与CT 清晰显示心内结构 多体位成像 可对VSD的存在 部位 大小及并发的其它畸形作出诊断 心血管检查 1 根据导管走行判断缺损的存在 通过血氧 肺阻力等计算分流量 2 左室长轴斜位及心室正侧位造影 可清楚看到VSD的部位 判定缺损的大小 VSD VSD 干下型 VSD 肺动脉高压 血管造影 鉴别诊断 1 VSD AI 约占VSD3 10 干下型VSD使主动脉瓣环及支持组织失去支撑 导致主动脉右后窦脱垂 继发AI X线 VSD左 右分流量相对减少 左室增大明显 造影可见 主动脉窦扩大并脱入右室流入道 左室显影后右室即显影 VSD AI 2 VSD PDA 约占VSD的5 6 2 3伴有中 重度肺动脉高压 X线 大量左 右分流 中 重度肺动脉高压 左室 左房均增大明显 主动脉结宽 1 2有 漏斗征 主动脉造影时可明确PDA的存在 VSD PDA 第三节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 PDA 居先心病的第二位 仅次于ASD 约20 病理 出生后胎儿期维持血液循环的动脉导管没有闭锁 而持续存在 分型 园柱型漏斗型缺损型导管瘤 血液动力学改变 1 由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压力相差悬殊 引起持续性左 右分流 使肺循环 左心系统血容量增多 左心扩大 肥厚 体循环血量相对减少 2 长期肺血流量增多 导致肺动脉高压 PDA血液动力学 影像学征象 X线 1 肺血多 肺动脉段突出 2 左房 左室大 与VSD不同是左房大的明显 3 主动脉结宽 部分可见 漏斗征 约40 4 大血管的搏动增强 漏斗征 的病理基础为动脉导管在主动脉端的开口处漏斗状扩张 超声 MRI与CT 可显示心内结构的异常 并可看到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交通 但如果PDA较小时诊断受限 心血管检查 1 根据导管的走行异常来判断PDA的存在 2 主动脉造影可在主动脉显影的同时肺动脉显影 3 肺动脉造影时可见肺动脉显影时 顶端的造影剂 稀释征 或降主动脉早于升主动脉显影 4 有条件的可同时做介入治疗 PDA 术前术后 PDA造影 PDAMRI 鉴别诊断 主动脉 肺动脉间隔缺损 占0 2 由于主动脉间隔发育障碍 动脉干分隔不完全而遗留口径不等的缺损 平片鉴别 主动脉不宽 没有 漏斗征 心血管检查 导管走行路线异常 升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影 并看到两组半月瓣 第四节肺动脉狭窄PulmonaryarteryStenosis 病理 作为单发畸形 占先心病的第4位 分型 1 瓣膜狭窄 70 80 2 漏斗部狭窄 10 常有第三心腔 1 纤维 肌性狭窄 隔束 壁束的异常肥厚 移位 变形 2 纤维隔膜或环状狭窄 距瓣膜1 10mm内 3 瓣上狭窄 中度以上狭窄才有意义 4 混合型狭窄 肺动脉狭窄示意图 血液动力学 1 右心排血受阻 使右室收缩压增高 右心室肥厚 而肺动脉压正常或降低 肺血量减少 2 瓣膜或距瓣口较近的狭窄 当血液通过狭窄瓣口时产生涡流 冲击血管壁 导致窄后扩张 3 漏斗部狭窄时 在狭窄与瓣膜之间往往有一小的第三心腔形成 影像学征象 X线 1 瓣膜狭窄 1 肺动脉段 直立 状突出 2 肺血减少 与突出的肺动脉段形成鲜明对比 左肺门 右肺门 3 心影呈 二尖瓣 型 右室大为主 4 心缘及左肺门搏动增强 2 漏斗部狭窄 1 靠近瓣口的膜状或纤维环状狭窄 改变同上 2 肌性狭窄 心外型类似F4改变 心尖圆隆 上翘 肺血减少比F4轻 肺动脉段下方轻度膨出 第三心室 心血管检查 不仅可以确诊 而且可作为介入治疗的依据 适应症 1 解决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疑难问题 如F4 F3 2 右心导管未进入肺动脉需与肺动脉高压鉴别时 应做右室造影 3 外科手术前需明确解剖变化的详细情况 1 心导管检查 测量右室及主肺动脉的收缩压差分度 度20 40mmHg可诊断 度40 70mmHg有功能意义 度70 135mmHg 度 135mmHg 漏斗部狭窄 主肺动脉 右室测压 有移行区 瓣膜的狭窄 主肺动脉 右室测压 无移行区 2 血管造影 1 瓣膜狭窄 可见到 园顶征 喷射征 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扩张 2 漏斗部狭窄 右室流出道向腔内突出 狭窄 瓣膜与狭窄之间 第三心室 环状及膜状狭窄 带状负影 3 右心室腔扩大 肌小梁肥厚呈 丛林状 负影 瓣膜狭窄 重度肺动脉瓣狭窄 不同程度肺动脉瓣狭窄 漏斗部狭窄 附 法乐三联症 F3 定义 肺动脉瓣狭窄 房水平右向左分流 常继发右室流出道肌肥厚 临床 同PS 多为晚发紫绀 X线 与PS相似 但肺血减少不明显 右房室增大 造影可见房水平双向分流及PS征象 F3PS 第五节法乐四联症TetralogyofFollot TOForF4 病理 最常见的紫绀属复杂畸形先心病之一 占30 常并发ASD F5及右位主动脉弓 1 3 1 4 四种畸形 肺动脉狭窄 多为漏斗部狭窄室间隔缺损 巨大的膜周部缺损主动脉骑跨 主动脉前移 75 右心室肥厚 由于阻力负荷增加 前两者为主要畸形 决定血液动力学的关键PS 血液动力学 巨大VSD 重度肺动脉狭窄 导致两心室压力接近 室水平右 左分流量 体动脉血氧含量 肺动脉狭窄 使肺血流量 加重乏氧 临床 生后4 6月出现紫绀 杵状指 趾 喜蹲踞 活动少 发育迟缓 L2 4SM ST P2 广义 不典型 F4 典重型症F4F4 X线 1 心影近似 靴型 心胸比率 0 55 2 右心室增大 心尖圆隆上翘 3 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 肺血少 4 主动脉结增宽 1 3 1 4合并右位主动脉弓 5 重症可见肺内粗乱 网状血管纹理 而无明确的肺门结构 体肺侧枝循环 影像学征象 血管造影 右室造影 左室造影 对重症者应根据病情同时完成大血管的造影明确体肺侧枝循环 1 右室的情况及肺动脉显影时 左室及主动脉同时或稍后提前显影 右向左的室水平分流 2 肺动脉狭窄的观察 漏斗部狭窄注意继发改变 3 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及部位 4 判定主动脉骑跨的程度及走行 冠状动脉情况 5 是否合并其它畸形 超声 CT及MRI 可清楚显示VSD 主动脉骑跨 右室肥厚的改变 并可显示右室流出道狭窄 但对大动脉与心室的连接则有赖于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右室双出口 造影时两大血管并列 主动脉瓣下可见 肌性流出道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间失去纤维性连接 F4平片 典型F4 轻型F4 广义F4 重症F4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影像学诊断评价 1 典型X线征象结合临床体征 平片多可做出或提示诊断 2 X线征象类似F4 但心脏增大明显 心脏异位 疑左位升主动脉 而心电图没有右室高电压 应警惕其它复杂畸形 3 超声及MRI可部分取代造影 但对肺血管的发育及体肺侧枝的了解不如血管造影 第六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ofAorta COA 病理 90 缩窄发生在主动脉峡部 由于中膜变形 内膜增厚 呈嵴状或膜状凸向管腔或该段动脉 腰状 内收 单纯型复杂型 血液动力学 1 缩窄前为高压区 缩窄后为低压区 导致临床的血压不一致 2 侧枝循环的形成 可见异常增粗的动脉 尤其是肋间动脉造成的肋骨切迹 3 由于高血压 导致左室肥厚 扩大 4 PDA的存在 1 左向右分流2 右向左分流 分界性紫绀 X线 1 后前位 主动脉弓下缘与降主动脉连接处有一切迹 降主动脉起始部扩张 3 字征 2 吞钡后前位 食道中上段左缘局限性压迹 反3 字征 3 1 3病例在4 8后肋的下缘可见压迹改变 肋骨切迹 4 左上纵隔影增宽或搏动增强 5 其它 左向右分流的征象 高血压的征象 影像学征象 MRI与CT 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缩窄及邻近的情况 并可显示侧枝循环的情况 对合并的VSD及PDA亦可明确诊断 血管造影 升主动脉造影可显示缩窄情况 同时通过测压 了解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25mmHg时需手术 缩窄达30 时产生血液动力学意义 主动脉缩窄平片 缩窄合并PDA 单纯缩窄 CT三维重建DSA 1 X线平片结合临床对典型的主动脉缩窄的诊断是必要的 2 超声 MRI CT可清楚显示解剖畸形的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