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吸收蒸馏的习题.doc_第1页
化工原理吸收蒸馏的习题.doc_第2页
化工原理吸收蒸馏的习题.doc_第3页
化工原理吸收蒸馏的习题.doc_第4页
化工原理吸收蒸馏的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吸收)单元考试试题一、 填空题:(本题共7道小题,共16分)1.20时,CO2气体溶解于水的溶解度为0.878(标)m3m-3(H2O),此时液相浓度C=_kmol.m-3.液相摩尔分率xA=_.比摩尔分率XA=_.2. 当平衡线为直线时,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KL=1/kL+H/kG其中1/kL表示,当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3. 双膜理论认为,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界面两侧的_和_之中。4.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50mmHg,此时氨在混合气中的摩尔分率yA=_,比摩尔分率YA=_.5. 用相平衡常数m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_.在常压下,20时, 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50mmHg,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7.5(kgNH3/100kgH2O).此时m=_.6. 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7.(3分) 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将取决于以下两种情况: (1) 若 pep 或 C Ce则属于过程 (2) 若 p pe 或 CeC 则属于过程二、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效果,则要( ) A.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C.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2.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 将( ),亨利系数E将(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3. 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率( )。A. 回收率趋向最高 B. 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 操作最为经济D.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4.在吸收操作的物料衡算式中,V是表示单位时间所处理的( ) A. 混合气体的体积; B. 混合气体的摩尔流率; C. 惰性气体的摩尔流率5. 气体的亨利系数E值越大,表明气体( )。 A. 越易溶解; B. 越难溶解; C. 溶解度适中6.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 )于液泛速度。 A. 大; B. 小 ; C. 等7.对吸收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是( )。 A. 比表面积和自由体积; B. 机械强度; C. 对气体阻力要小;8.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 )。 A. 上方; B. 下方; C. 重合线上; 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喷淋吸收是吸收剂成液滴分散在气体中,因此,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散相( )。2. 吸收操作线的方程式,斜率是L/V( )。3.工业上一般吸收是在吸收塔中进行的。象传热一样气液间逆流操作有利于吸收完全并可获得较大的吸收推动力。( )4. 填料吸收塔逆流操作,当吸收剂的比用量(即液气比)增大时,则出塔吸收液浓度下降,吸收推动力减小( )5.液泛点是填料吸收塔的最佳操作点。吸收操作在此条件下进行时,则吸收速率最大。( )6.吸收过程中,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或相交时所用的吸收剂最少,吸收推动力最大。( )7.加压和降温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故加压降温有利于吸收操作。( )8.惰性气体和吸收剂在吸收过程的前后的摩尔量是不变的( )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本题共2道小题,共10分1.(5分) 有一填料吸收塔,逆流操作,气体由塔底进入,吸收剂从塔顶淋下,该过程的平衡线与操作线如下图,试将下列有关参数表示在图上。(1)塔顶、塔底气液组成;(2)作出最小液气比时的操作线;(3)理论上塔底可获得的最大浓度。2.(5分) 亨利定律有哪几种表达式?它们只适合于什么场合? 五、计算题:(本题共5道小题,共50分)1.(12分) 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中某溶质A ,进塔气体中溶质A 的含量为8%(体积),吸收率为98%,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2.5x, 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试求:(1)水溶液的出塔浓度;(2)若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6m,现有一填料层高为6m的塔问该塔是否合用?注:计算中可用摩尔分率代替摩尔比,用混合气体量代替惰性气体量,用溶液量代替溶剂量。2.(8分) 总压100kN. m-2,30时用水吸收氨,已知 kG=3.8410-6kmol.m-2.s-1(kN.m-2),kL=1.8310-4kmol.m-2.s-1(kmol.m-3), 且知x=0.05时与之平衡的p=6.7kN.m-2.求:ky、Kx、Ky。(液相总浓度C 按纯水计为55.6 kmol.m-3)3.(10分) 有一逆流填料吸收塔, 塔径为0.5m,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入塔气体量为100kmol.h-1,溶质浓度为0.01(摩尔分率),回收率要求达到90% ,液气比为1.5 ,平衡关 系y=x。试求:(1)液体出塔浓度;(2)测得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ya=0.10kmol.m-3.s-1,问该塔填料层高度为多少?提示:NOG=1/(1-S)ln(1-S)(y1-mx1)/(y2-mx2)+S4.(8分) 用水作为吸收剂来吸收某低浓度气体生成稀溶液(服从亨利定律),操作压力为850mmHg ,相平衡常数m=0.25,已知其气膜吸收分系数kG=1.25kmol.m-2.h-1.atm-1,液膜吸收分系数 kL0.85m.h-1,试分析该气体被水吸收时,是属于气膜控制过程还是液膜控制过程?5.(12分) 在直径为0.8m的填料塔中,用1200kg.h-1的清水吸收空气和SO2混合气中的SO2,混合气量为1000m3(标准).h-1,混合气含SO21.3(体积),要求回收率99.5,操作条件为20、1atm, 平衡关系为y*=0.75x,总体积传质系数Kya0.055kmol.m-3.s-1.atm-1,求液体出口浓度和填料高度。化工原理(吸收)单元考试试题二、 填空题:(本题共7道小题,共16分)1.0时,CO2气体溶解于水的溶解度为1.713(标)m3m-3(H2O),此时液相浓度C=_kmol.m-3.液相摩尔分率xA=_.比摩尔分率XA=_.2.用相平衡常数m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_.在常压下,20时, 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114mmHg,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15(kgNH3/100kgH2O).此时m=_.3. 用气相浓度p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传质速率方程为_,以总传质系数表达的传质速率方程为_.4. 用y, x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中,当平衡线为直线时传质总系数Ky与分系数kx,ky的关系式为_,Kx与kx, ky的关系式为_.5. 吸收过程物料衡算时的基本假定是: (1)_。 (2)。6.实验室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CO2,当水量和空气量一定时,增加CO2量,则入塔气体浓度_,出塔气体浓度_,出塔液体浓度_.7. 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吸收推动力。(增大,减小,不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吸收传质过程中,它的方向和限度,将取决于吸收质在气液两相平衡关系,若要进行吸收操作,则应控制( ) A. ppe B. ppe C. ppe2. 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效果,则要( ) A.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 C.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3.( ),对吸收操作有利。 A.温度低,气体分压大时; B.温度低,气体分压小时;C.温度高,气体分压大时; C.温度高,气体分压小时;4.对于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过程,要提高吸收系数,应想法减小( )的阻力入手。 A. 气膜; B. 气膜和液膜; C. 液膜; D. 相界面上;5.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 ( )的流速。 A. 气相; B. 液相; C. 气液两相;6.吸收速率公式中,当用CCi作吸收推动力时,其对应的吸收系数为( )。 A. kG; B. KL; C. kL;7. 对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其它条件不变,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 )。 A. 吸收推动力最大; B. 吸收率最高; C. 出塔气浓度最低; D. 吸收液浓度趋于最高。8.下列系数中,其单位与压强的单位相同的是( )。 A. 亨利系数; B. 溶解度系数; C. 相平衡常数m;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题:(共8分)1.(3分) 在选择吸收塔用的填料时,应选比表面积大的( ),空隙率大的( )和填料因子大的( )填料才好。2. 泛点气速是填料吸收塔空塔速度的上限。( )3.在一般情况下,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可按理想气体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进行。其气体组分的体积分率等于其摩尔分率,亦等于其分压分率。( )4.工业上一般吸收是在吸收塔中进行的。象传热一样气液间逆流操作有利于吸收完全并可获得较大的吸收推动力。( )5. 鼓泡吸收是气体分散成气泡通过液体,因此,气体为分散相,液体为连续相( )。6. 吸收操作线的方程式,斜率是L/V( )。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本题共2道小题,共10分)1.(5分) 吸收传质中的双膜理论的基本点是什么? 2.(5分) 吸收推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表示方法? 五、计算题:本题共5道小题,共50分)1.(8分) 某厂有一填料层高为3m的吸收塔,用水洗去尾气中的公害组分A。现测得浓度如下图示(图中浓度均为摩尔分布),相平衡关系为Y=1.15X。试求该操作条件下,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为多少m?2.(10分) 设计一填料塔,在常温常压下用清水吸收空气一丙酮混合气中的丙酮,混合气入塔流量为80kmol.h-1,含丙酮5%(体积%),要求吸收率达到95%。已知塔径0.8m,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可以用Y=2X表示,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ya=150kmol.m.h.而出塔溶液中丙酮的浓度为饱和浓度的70%。试求:(1)耗水量为多少m3.h-1;(2)所需填料层高度。(3)用水量是最小用水量的多少倍?3.(12分) 某填料吸收塔在101.3kN.m-2和300K下用清水逆流吸收气体中之甲醇蒸汽。已知进塔气体中甲醇含量0.0749kmol甲醇.kmol-1惰气。吸收率98%,所得的溶液中甲醇浓度为最大浓度的67%,平衡方程为Y=1.15X。气体的空塔速度选用0.5 m.s-1,惰气流量为42kmol.h-1,试求:(1)吸收用的水量m3.h-1;(2)吸收塔的直径为多少m?气体常数R=8.314kJ.kmol-1.K-1,(3)吸收塔每小时实际吸收了多少kmol的甲醇?4.(12分) 某填料吸收塔以水在101.3kN.m-2和平均温度300K下从气体中吸收甲醇蒸汽。已知进塔时气体中甲醇含量为0.0753kmol甲醇.kmol-1惰气,离开时气体含甲醇0.0015kmol甲醇.kmol-1惰气。水从吸收塔流出的浓度为最大浓度的67%,平衡方程Y=1.15X。每小时进塔的惰性气体量为1200m3.h-1。求: 1、吸收率, 2、每小时用水量m3.h-1;3、Xm为多少?5.(8分) 用水作为吸收剂来吸收某低浓度气体生成稀溶液(服从亨利定律),操作压力为850mmHg ,相平衡常数m=0.25,已知其气膜吸收分系数kG=1.25kmol.m-2.h-1.atm-1,液膜吸收分系数 kL0.85m.h-1,试分析该气体被水吸收时,是属于气膜控制过程还是液膜控制过程?化工原理(吸收)单元考试试题小题,共16分)1. 0时,CO2气体溶解于水的溶解度为1.713(标)m3m-3(H2O),此时液相浓度C=_kmol.m-3.液相摩尔分率xA=_.比摩尔分率XA=_.2.用相平衡常数m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_.在常压下,20时, 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166mmHg,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20(kgNH3/100kgH2O).此时m=_.3.(3分)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物系的溶质A,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1=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0.002,则最小液气比为_.4.吸收是指_的过程,解吸是指_的过程。5. 吸收过程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则操作线向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e)。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表示。7.利用吸收操作分离气体混合物是以混合气中各组分在某一液体吸收剂中的_不同作为依据的。二、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效果,则要( ) A.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 C.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2.选择吸收设备时,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一般应选( ) A. 填料吸收塔 B. 板式吸收塔 C. 喷淋吸收塔3.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的CO2量将( )气相总传质系数KG将( ),出塔液体中CO2浓度将(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4.在吸收操作的物料衡算式中,V是表示单位时间所处理的( ) A. 混合气体的体积; B. 混合气体的摩尔流率; C. 惰性气体的摩尔流率5. 吸收速率公式中,当用ppe(或pp*)作吸收推动力时,其对应的吸收系数为( )。 A. Kg; B. KP; C. kG;6.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 )于液泛速度。 A. 大; B. 小 ; C. 等7. 填料塔的吸收面积等于( )。 A. 塔内填料总表面积; B. 塔的截面积; C. 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8.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 )。 A. 上方; B. 下方; C. 重合线上; 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题:(共8分)1.对于溶解度甚小的气体吸收,为强化吸收过程,则应从减小气膜阻力入手,其效果才明显。2.按双膜理论,吸收质的浓度变化集中在两个膜层中,即阻力集中在两膜层之中。( )3.在进行吸收操作时,在塔内任一截面上,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总是高于其接触的液相平衡分压的,( )所以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的位置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4. 惰性气体和吸收剂在吸收过程的前后的摩尔量是不变的( )5.加压和降温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故加压降温有利于吸收操作。( )6. 吸收过程中,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或相交时所用的吸收剂最少,此时推动力也最小。( )7.鼓泡吸收是气体分散成气泡通过液体,因此,气体为分散相,液体为连续相( )。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本题共2道小题,共10分)1.(4分) 填料吸收塔内的填料,2.(6分) 双膜论的主要论点有哪些?并指出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五、计算题:(本题共5道小题,共50分)1.(8分) 有一逆流填料吸收塔, 塔径为0.5m,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入塔气体量为100kmol.h-1,溶质浓度为0.01(摩尔分率),回收率要求达到90% ,液气比为1.5 ,平衡关 系y=x。试求:(1)液体出塔浓度;(2)测得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a=0.10kmol.m-3.s-1,问该塔填料层高度为多少?提示:NOG=1/(1-S)ln(1-S)(y1-mx1)/(y2-mx2)+S2.(8分) 用水作为吸收剂来吸收某低浓度气体生成稀溶液(服从亨利定律),操作压力为850mmHg ,相平衡常数m=0.25,已知其气膜吸收分系数kG=1.25kmol.m-2.h-1.atm-1,液膜吸收分系数 kL0.85m.h-1,试分析该气体被水吸收时,是属于气膜控制过程还是液膜控制过程?3.(12分) 用填料塔从一混合气体中吸收所含的苯。 混合气体中含苯 5(体积),其余为空气, 要求苯的回收率为90(以摩尔比表示),吸收塔为常压操作,温度为25,入塔混合气体为每小时940标准m3,入塔吸收剂为纯煤油,煤油的耗用量为最小耗用量的1.5倍,已知该系统的平衡关系=0.14X(其中Y、X为摩尔比),已知气相体积传 质系数Kya0.035kmol.m-3.s-1,纯煤油的平均分子量Ms170,塔径D0.6m。试求:(1)吸收剂的耗用量为多少kg.h-1?(2)溶液出塔浓度X1为多少?(3)填料层高度Z为多少m?4.(10分) 在填料高度为5m的常压填料塔内,用纯水吸收气体混合物中少量的可溶性组分,气液逆流接触,液气比为1.5,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Y1.2X,溶质的回收率为90%, 若保持气液两相流量不变,欲将回收率提高到95,问填料层高应增加多少m?(假设其气相的体积吸收总系数Kya为定值)5.(12分) 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与空气的混合气中的氨。已知混合气体中,氨的最初浓度为5%(体积%),该塔在1atm和30下进行,吸收率达95%,吸收剂用量为Lmin的1.5倍,氨气的亨利系数E=321kN.m-2。试求:1)离开吸收塔的混合气中氨的浓度(以体积%表示); 2)溶液的出塔浓度;3)该吸收操作的Ym为多少?化工原理(精馏)单元考试试卷三、 填空题:(共20分)1、(5分)在1个大气压88时, 苯的饱和蒸气压),甲苯的饱和蒸气压,苯甲苯混合溶液达于平衡时, 液相组成_,气相组成=_.相对挥发=_。2、精馏过程,就是利用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_,利用_、 _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3、某连续精馏塔, 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则该塔的回流比 _.馏出液组成_。 4、(2分)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当时(摩尔分率),此 时从塔底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数 (塔底可视为第一块理论板)下流液体的组成为_.5、(5分)精馏过程设计时,增大操作压强,则相对挥发度,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6、精馏塔中第块实际板板效率小于 1。 n-1与相平衡的液相浓度则,与 n相平衡的汽相浓度,则, 。(, ) n+1 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相应的泡点为, 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相应的露点为,则:( )。 A、 ; B、 ; C、 ; D、不能判断2、某精馏塔精馏段理论板数为层,提馏段理论板数为层,现因设备改造,使提馏段的理论板数增加,精馏段的理论板数不变,且等均不变,则此时:( ) A、 减小,增加; B、 减小,不变; C、 减小,减小; D、减小,的变化视具体情况而定。 3、蒸馏操作是利用( )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的。 A. 非均相液体; B. 气体; C. 均相液体; 4、从沸点组成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将混合液加热到( )才能从混合液中分出易挥发组分增多的蒸汽。 A. 液相区; B. 气相区; C. 气液共存区 5、某连续精馏塔中,进料组成为,要求馏出液组成达到(以上为摩尔分率),泡点进料,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此时的最小回流比为( )。 A、1.52; B、 1.66; C、 1.75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恒摩尔流假定主要前提是两组分的分子汽化潜热相近,它只适用于理想物系; 2、( ) 若过热蒸汽状态进料,q线方程的斜率0;3、( )筛孔塔板易于制造,易于大型化,压降小,生产能力高,操作弹性大,是一种优良的塔板。4、( )随着R的减小,精馏段操作线愈接近平衡线,达到一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越少。5、( )进料为饱和蒸汽时,精馏塔内两段的液体下降摩尔流量相等。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本题共 2道小题,共10分 )1、 精馏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时,试问将加料口向上移动两层塔板,此时塔顶和塔底产品组成将有何变化?为什么?2、全回流与最小回流比的意义是什么?各有什么用处?一般适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多少倍?五、计算题:(本题共5道小题,共50分)1、(8分)某精馏塔,塔顶设全凝器,在常压下分离苯甲苯物系,采用回流比 。今测得塔顶馏出液浓度和第一块塔板下流液体浓度(均为摩尔分率);已知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试计算第一块塔板的板效率。2、(12分)某精馏塔用于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泡点进料,进料量,进料中苯的摩尔分率为 ,塔顶、底产品中苯的摩尔分率分别为和,采用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操作条件下可取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1)求塔顶、底的产品量;(2) 若塔顶设全凝器,各塔板可视为理论板,求离开第二块板的蒸汽和液体组成。3、(12分)用常压精馏塔分离某二元混合物,其平均相对挥发度,原料液量,饱和蒸汽进料,进料浓度(摩尔分率,下同),塔顶馏出液浓度,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回流比,塔顶设全凝器,塔底为间接蒸汽加热,求:(1)馏出液及残液量;(2)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为多少?(3)最小回流比;(4)精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汽量为多少?提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汽量为多少?4、(10分)某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此时该塔的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分别为和,每小时送入塔内的混合液,进料为泡点下的饱和液体,试求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的蒸汽量为多少()。5、(8分)在连续精馏塔中,精馏段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式为,试求:(1) 回流比;(2) 馏出液组成;(3) 进料液的值;(4) 当进料组成时,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处 值为多少?;(5) 要求判断进料状态。化工原理(精馏)单元考试试卷(本题共6道小题,共20分)1、(5分)在1个大气压.96时, 苯的饱和蒸汽压,甲苯的饱和蒸汽压,苯-甲苯混合溶液达于平衡时, 液相组成_.气相组成=_.相对挥发_。2、(2分)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馏出液组成为(摩尔分率)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此时从塔顶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上升蒸汽组成为 =_。3、试比较某精馏塔中第1, ,1层理论板上参数的大小(理论板的序数由塔顶向下数起),即:,(,)4、(6分)某精馏塔操作时,保持不变,增加回流比,则此时, 。(增加,不变,减少)5、对现有一个精馏塔,若将其回流比增大时,其需要的理论板数会_,产品的浓度会_。6、全回流时,达到一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_;最小回流比时,所需的理论板数_。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A、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 B、 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 C、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 D、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2、某连续精馏塔中,进料组成为0.35,要求馏出液组成达到0.95(以上为摩尔分率),泡点进料,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此时的最小回流比为( )。 A、 1.52; B、1.66; C、1.753、某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为19块(包塔釜)其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板数为( )块。 A、 34; B、 36; C、 94、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减小 ,则( ) A、增大,减小; B、不变,增加; C、减小,增加; D、减小,不变5、从沸点一组成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将混合液加热到( )才能从混合液中分出易挥发组分增多的蒸汽。 A. 液相区; B. 气相区; C. 气液共存区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精馏设计时,若回流比R增加,并不意味产品D减小,精馏操作时也可能有类似情况。 2、( )连续精馏塔中,中间进料的目的是获得较纯的易挥发组分和较粗的难挥发组分。3、( )沸点进料时,精馏塔内两段的液体下降摩尔流量相等。4、( )在精馏塔的操作中要将塔顶引出的蒸汽至全凝器中全部冷凝成液体,则易挥发组成在气相中的浓度等于在液相中的浓度。5、( )对理想溶液而言,其组分的挥发度可以用同温度下该组分的饱和蒸汽压的大小来表示。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共10分)1、精馏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试问:回流液由饱和液体改为冷液时,塔顶产品组成有何变化?为什么?2、精馏塔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有无影响?为什么? 五、计算题:(本题共5道小题,共50分)1、(8分)分离苯和甲苯混合液,进料组成为,馏出液组成为,残液组成为(以上组成均为苯的摩尔分率)。苯对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泡点进料,塔顶冷凝器为全凝器,塔釜为间接蒸汽加热。试求:(1)最小回流比;(2) 若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倍,列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列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2、(12分 )某一精馏塔,塔顶为全凝器,塔釜用间接蒸汽加热。用以处理含易挥发组成(mol组成) 的饱和蒸汽。塔顶产量和塔底排量相等。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试求:(1) 回流比,塔顶组成,塔釜组成。(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3) 若两组份相对挥发度,第一板板效率 , 则=? 3、 (12分 )精馏塔分离混合液,料液为含和各为的饱和液体,处理量为 ,塔顶、塔底的产品量各为,要求塔顶组成 (摩尔分率),取回流比为5,间接蒸汽加热,塔顶采用全凝器。试求:(1)塔底产品组成;(2) 塔顶全凝器每小时冷凝蒸汽量;(3)蒸馏釜每小时产生蒸汽量;(4)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4、(10分)某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此时该塔的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分别为和,每小时送入塔内的混合液,进料为泡点下的饱和液体,试求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的蒸汽量为多少()。8分)在连续精馏塔中,精馏段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式为,试求:(1) 回流比R ,(2) 馏出液组成,(3) 进料液的值,(4) 当进料组成时,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处 值为多少? (5) 要求判断进料状态。 化工原理(精馏)单元考试试卷(本题共6道小题,共20分)1、(5分)在1个大气压.92时,苯的饱和蒸气压,甲苯的饱和蒸气压,苯甲苯混合溶液达于平衡时, 液相组成_.气相组成=_.相对挥发=_.2、某连续精馏塔, 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且塔顶产品量为,则馏出液组成=_,塔顶上升蒸气量=_.3、(2分)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2.0,当=0.06时(摩尔分率), 此时从塔底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数(塔底可视为第一块理论板)下流液体的组成为_.4、已分析测得这四股物料的组成为0.62,0.70,0.75,0.82,试找出,的对应值, _,_,_ ,_,5、某精馏塔操作时,F,x,q,D保持不变,增加回流比R,则此时,V, L/V。(增加,不变,减少)6、精馏过程设计时,增大操作压强,则相对挥发度,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 A、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 B、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 C、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