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扎曲普坦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研究摘要:偏头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机体功能紊乱疾病,主要是由比较大的个人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一般推荐曲坦类药物用于偏头痛的急性治疗,效果显著。利扎曲普坦是第二代曲坦类药物,有药片和口腔崩解片等剂型,相对于同类药物,它有多种优势。利扎曲普坦在胃肠道可以被快速吸收,与其他曲坦类药物相比,可以更快的达到最大的血药浓度,快速解除头痛。临床实验证明,相对于用于偏头痛急性治疗的其他口服偏头痛特效药,利扎曲普坦的功效至少与这些药等同,或者效果更显著,并且对于多发性偏头痛疗效维持更久。利扎曲普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受到了病人更多的认可和青睐。利扎曲普坦的有效性和耐受性可以更好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曲坦类药物中有三种接近于假定的理想型药物,多属性决策模型,整合了病人和医生进行治疗的临床数据,它证实利扎曲普坦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利扎曲普坦用于偏头痛的急性治疗,它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作用已经被确定。关键词:利扎曲普坦;血清素受体激动剂;曲坦类药物;急性偏头痛前言研究背景和流行病学偏头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机体功能紊乱疾病,在全球,大约有3%-22%的女性和1%16%的男性受到此病的困扰(Lipton and Bigal 2005)。美国的一个大型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大约有18.2%的女性和6.5%的男性得了偏头痛疾病,这些人中,有62%每个月至少会经历一次剧烈头痛(Lipton, Stewart, et al 2001)。无先兆偏头痛是偏头痛最常见的一种临床亚型,与先兆性偏头痛相比,发生频率更高,机体功能更加失调(HCS 2004)。无先兆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头痛,头痛会持续4小时到三天,发作时至少伴随以下病症的2种:一侧性头痛,搏动性头痛,体力活动使头痛加剧,发作性中度或重度(HCS 2004)。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HCS 2004)。偏头痛给患者、患者的朋友和家人以及社会在经济、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直接的经济花费包括:看医生、急诊设备的应用、以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Lipton and Bigal 2005)。另外,还有一些间接的经济花费,比如卧病不起、工作效率低下,这些大部分都由患者及其老板来承担(Hu et al 1999)。据1995年以前的一项研究估计,在一些西欧国家,用于偏头痛的年花费大约是每个患者590欧元,更主要的是造成生产力损耗(Berg and Stovner 2005)。据估计,在美国,因为头痛(包括但不仅限于偏头痛)所造成的生产力损耗每年大于190亿美元,而偏头痛至少占了130亿美元(Hu et al 1999)。若干研究表明,无论是偏头痛发作期间还是之后都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Lipton and Bigal 2005).英国和美国的人口调查研究表明,偏头痛给患者的家人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Lipton et al 2003)。另外,对偏头痛患者的一项调查发现,对于偏头痛的急性治疗感到“非常满意”的人数不到1/3 (Lipton and Stewart 1999)。因此,偏头痛还有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治疗条件的改进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完善。目前的治疗方法对于偏头痛的急性治疗有很多失败的治疗方案。非甾体抗炎药、非麻醉镇痛药、复合镇痛药对轻度到中度偏头痛患者可能比较适合,而那些中度到重度症状或者对合适剂量的镇痛药反应较小的患者就需要偏头痛特效药,或者用更大效力的非特异性药物,比如,麻醉镇痛药,尽管后者用量受限(Silberstein and for the US Headache Consortium 2000; Goadsby et al 2002)。止吐药常被用于治疗偏头痛发作时的恶心、呕吐症状,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善胃能动性来促进口服偏头痛药物的吸收。偏头痛特效药(作用靶点是神经血管)中最主要的两种是麦角衍化物和曲坦类药物。麦角衍化物麦角胺和双氢麦角胺被用于偏头痛的急性治疗已经很多年了,然而,它们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因为这些药物受体选择性比较低,会造成非特异性的血管收缩和其他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和呕吐),另外,这些药物还缺乏与此相关的有效性数据(Tfelt-Hansen, Saxena, et al 2000)。随着偏头痛病理学认识的提高,进而推动了选择性血清素(5-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曲坦类药物)的发展,这种受体激动剂可以激活5-HT1B 和5-HT1D受体。目前,曲坦类药物已经比麦角衍化物优先被偏头痛患者所选择,因为它具有选择性的药理作用以及比较强的功效和安全性能等优点(Goadsby et al 2002)。舒马普坦是用于偏头痛治疗的第一个曲坦类药物,常被作为基准抑制剂,以便以后的曲坦类药物与之相比(Ferrari et al 2002)。虽然临床实验显示,舒马普坦和新的第二代曲坦类药物在有效性和耐受性方面只有相对比较小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在临床上被认为和个别病人是有关系的(Ferrari et al 2002)。本文就利扎曲普坦5-10mg药丸和口腔崩解片,一种第二代曲坦类药物,可以进行偏头痛急性治疗的依据进行了综述。药理学动物和临床前实验5-HT1B/1D受体激动剂利扎曲普坦的药理学功能主要是抗偏头痛作用,机制有:调节颅内血管收缩(Longmore et al 1998),阻止三叉神经中感受伤害的神经传递(Cumberbatch et al 1997),阻止神经源性硬脑膜血管舒张和血浆蛋白外渗(Williamson et al 1997; Williamson et al 2001).临床前研究表明,利扎曲普坦可以使得人离体颅(中脑膜)动脉血管收缩(Longmore et al 1998),EC50(达到血管收缩最大程度的50%所需要的浓度)为90 nM,此浓度相当于健康人口服5-10mg利扎曲普坦所达到的最大血药浓度(3070 nM) (Sciberras et al 1997)。据说,利扎曲普坦的血管收缩功能主要是通过5-HT1B受体发挥作用的(Longmore et al 1998; Goadsby and Hargreaves 2000)。对健康志愿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利扎曲普坦可以显著的降低脑血流量以及动脉到毛细血管的血流量,这正好与大脑动脉血管收缩功能以及小动脉自动调节效应没有变化相一致(Okazawa et al 2005)。另一项健康志愿者研究发现,服用40mg利扎曲普坦对局部脑血流量没有影响(Sperling and Tfelt-Hansen 1995)。另外,与预处理或者无痛值相比,利扎曲普坦没有显著改变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率,这证明了药物对脑血管的安全性(Gori et al 2005)。虽然,像其他曲坦类药物一样,在体外研究中,利扎曲普坦会感染人离体冠状动脉Longmore et al 1997; MaassenVanDenBrink et al 1998),但是,引起这种效果的EC50 (7001000 nM) (Longmore et al 1997)如此之高,以至于在患者正常的冠状动脉循环中,利扎曲普坦治疗性的血浆浓度不太可能会造成心肌缺血(MaassenVanDenBrink et al 1998)。10mg利扎曲普坦对正常受试人的外周动脉仅显示出了最低限度的暂时的血管收缩作用(Tfelt-Hansen et al 2002).药代动力学口服片剂之后,利扎曲普坦可以快速地几乎完全(90%)的被胃肠道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47%,主要是由于适度的首过代谢造成的(Vyas et al 2000)。健康受试者服用10mg利扎曲普坦片剂之后,大约11.5小时(tmax)可以达到最大的血药浓度(Sciberras et al 1997; Goldberg et al 2000; Vyas et al 2000),这个时间要短于其他有效的曲坦类药物(Ferrari et al 2002)。利扎曲普坦的血浆半衰期(t1/2)相对较短,大约22.5小时(Sciberras et al 1997; Lee et al 1999; Goldberg et al 2000; Vyas et al 2000)。对健康男受试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显示,服用多倍剂量(每2个小时服用3倍的剂量,连续4天),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利扎曲普坦蓄积(Goldberg et al 2000)。虽然利扎曲普坦口腔崩解片的吸收率(平均 tmax为 1.62.5 hours)稍低,但它跟药片具有相同的药物代谢分布(Merck & Co Inc. 2003)。新陈代谢是利扎曲普坦主要的排泄途径,肾脏清除率仅占总血浆清除率的25%(Vyas et al 2000)。利扎曲普坦主要通过单胺氧化酶A代谢,相当于泌尿代谢产物的51% (Vyas et al 2000)。利扎曲普坦的清除率男性大约比女性高25%(血浆清除率分别是1042 vs 821 mL/min),然而,这跟临床没有关系(Lee et al 1999)。重要的是,利扎曲普坦的平均血浆浓度和tmax并不会因为偏头痛(及相关的胃潴留)的发生而受到影响(Cutler et al 1999)。据研究,健康受试者服用利扎曲普坦之前进食会增加曲线下面积(AUC) 20% ,同时延迟药物吸收,但最大浓度和tmax值并没有显著的变化(Cheng et al 1996)。大龄患者(年龄65岁)的利扎曲普坦药代动力学与年轻患者的相似(Musson et al 2001)。因为,利扎曲普坦排泄的主要途径-氧化脱氨反应是通过单胺氧化酶A催化的,因此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剂像预期那样对利扎曲普坦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会产生极轻的影响(Vyas et al 2000)。服用普萘洛尔的患者会表现出血浆利扎曲普坦浓度增大(Goldberg et al 2001),可能反映出了利扎曲普坦代谢过程中单胺氧化酶A的竞争性抑制剂水平。因此,服用普萘洛尔的病人建议降低利扎曲普坦的剂量(见病人支持-疾病管理部分)。临床研究有效性在偏头痛治疗的临床实验中,推荐的药物有效性评价包括治疗后2小时处于无痛状态的病人百分率、治疗后2小时头痛症状缓解(即降低头痛强度,从重度或中度降到中度或没有)、持续的无痛反应率(即2小时内在没用援救药物的情况下的无痛状况或者48小时内偏头痛的复发率)、头痛反应的时间或者无痛状况(即头痛发作的速率)以及在治疗的2小时内对援救药物的需要(Tfelt-Hansen, Block, et al 2000)。5-10mg利扎曲普坦在偏头痛急性治疗中的有效性已经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清楚的确定了(Visser et al 1996; Gijsman et al 1997; Goldstein et al 1998; Teall et al 1998; Tfelt-Hansen et al 1998; Ahrens et al 1999; Bomhof et al 1999; Pascual et al 2000; Kolodny et al 2004)。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中,4814位病人在经历过至少1次头痛之后开始接受治疗,第七代 III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2 小时内,10mg利扎曲普坦在疼痛减轻、无痛状况、恶心、畏光、畏声和功能残疾方面明显比安慰剂有效(p 0.001,与所有对照组相比)(Ferrari et al 2001)。而且,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利扎曲普坦给药组病人头痛减轻(18% vs 37%, respectively, p 0.001)和无痛(7% vs 25%, p S 200S 10046%bc22%c25%cP18%b3%5%(Goldstein et al 1998)CO, PC1329R 568%bde33%de44%dfg1.16beNRR 5 S 25S 2562%d28%d39%dgR 1072%bdf41%df48%dfg1.14beR 10 S 50S 5068%d37%d43%dgR (combined)70%e37%eNR1.15beS (combined)65%32%NRP38%9%21%(Tfelt-Hansen et al 1998)PG, PC1099R 560%bc25%c32%dgNRNRR 1067%bc40%ceh42%cegh1.20beR 10 S 100S 10062%c33%c33%dgP40%9%20%(Kolodny et al 2004)CO, PC1447R 566%di33%e44%i1.22beNRR 5 S 25S 2558%d27%38%R 1068%df38%f47%f1.10bfR 10 S 50S 5066%d34%43%PNRNRNR(Pascual et al 2000)PC766R 1071%cf43%ce45%ce1.22f1.26bfR 10 Z 2.5Z 2.567%c36%c37%cP30%10%17%(Bomhof et al 1999)PC522R 1069%ci45%ci39%ci1.62bi2.68iR 10 N 2.5N 2.548%c21%d23%P22%8%14%(Christie et al 2003)CO439R 1076%i49%bi57%i2.05i2.45iR 10 E/C 2/200E/C 2/20047%24%b28%a实验结论是研究作者通过最初及继发的有效性结果得出的,有些研究未在此罗列;b最初的有效性参数cp 0.005 vs 安慰剂dp 0.05 vs 安慰剂.ep 0.05 vs 对照组.f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 (p0.05).g所有功能残疾类型的对比hp 0.05 vs 利扎曲普坦 5 mg.ip 0.005 vs 对照括号表示统计分析中治疗组对比缩写:CO交叉;E/C麦角胺-咖啡因;n参与研究的病人数量;N那拉曲坦;PG平行组;PC安慰剂对照;R利扎曲普坦;S舒马普坦;Z佐米曲普坦文章来自: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06 September; 2(3): 247259. Copyright 2006 Dove Medical Pres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图1 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交叉研究中,服用利扎曲普坦在0.5-2h内病人头痛减轻的程度(Goldstein et al 1998)。具有至少6个月的有先兆或无先兆偏头痛病史的成年人连续经历中度到重度偏头痛2次至少间隔5天。给药程序包括:(a) 服用利扎曲普坦5 mg随之再服用25 mg舒马曲坦,反之亦然;(b) 服用利扎曲普坦10 mg随之再服用50mg舒马曲坦,反之亦然,安慰剂随之是安慰剂(未显示出数据)。时间与疼痛减轻的危害比说明,与服用舒马普坦相比,在2小时内,服用利扎曲普坦的病人非常显著地得到了疼痛缓解*p 0.05).缩写: N, 那拉曲坦; R, 利扎曲普坦; S, 舒马普坦; Z, 佐米曲普坦.文章来自: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06 September; 2(3): 247259. Copyright 2006 Dove Medical Pres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通过有效性参数如:更大程度的头痛缓解或者2小时内解除疼痛(和舒马普坦、佐米曲普坦相比)、更快的头痛缓解和无痛(与舒马普坦相比)以及偏头痛治疗中曲坦类药物剂量降低(和阿莫曲普坦相比)的对比,标签公开实验显示,10mg利扎曲普坦片与口服舒马普坦50mg(Pascual et al 2001; Loder et al 2001)、阿莫曲普坦12.5 mg (Leira et al 2003)以及佐米曲普坦5 mg (Mathew et al 2000)相比,显示出了更多的优点。单盲、单中心、头痛多发性研究对比了10mg利扎曲普坦、100mg舒马普坦、12.5 mg阿莫曲普坦、2.5 mg佐米曲普坦和40 mg依来曲普坦的作用,实验结果全部相似,但是利扎曲普坦在2小时内无痛反应(与舒马普坦和阿莫曲普坦相比)以及疗效维持(与舒马普坦相比)方面显示出了更优的效果(Vollono et al 2005)。作者认为利扎曲普坦是曲坦类药物中效果最好的一种,但是,因为单个曲坦类药物的反应具有不可预知性,所以,选择一种理想的曲坦类药物就需要在每个病人身上进行反复试验(Vollono et al 2005)。在同样的典型病人护理设施作用下,利扎曲普坦片比先前的偏头痛治疗药物(最初的曲坦类药物、阿片制剂、巴比妥酸盐类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观察指标有头痛缓解速率(服用利扎曲普坦药片或者口腔崩解片病人中有18%和23%在30min内开始出现头痛减轻,对照组则是16%)、2小时有效性端点包括头痛反应(66% 和67% vs 37%)、无痛状况(利扎曲普坦两种剂型都是31% vs 12%)、偏头痛相关症状的消除((52% 和54% vs 35% )以及机体功能恢复正常的能力(50%和 51% vs 31%) (Jamieson et al 2003)。类似地,标签公开、经历2次偏头痛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经历一次偏头痛就造成机体功能失调的病人中,服用10mg利扎曲普坦片比使用平常的非曲坦类药物进行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药、麦角衍化物等单独或联合服用)2小时后有更多的病人机体功能恢复正常(48% vs 19%, p 0.001) (Pascual et al 2005),混杂因素进行调整之后,利扎曲普坦使病人恢复机体功能的药效是使用平常的非曲坦类药物进行治疗的2 倍(危害比 2.08; 可信限95%, 1.922.25; p 0.001),利扎曲普坦恢复病人机体功能的速率也明显提高(p 0.001) (Pascual et al 2005).长期(高达6个月或1年)的用利扎曲普坦药片(Block et al 1998)或者口腔崩解片(Cady et al 2001)急性治疗多发性偏头痛的研究表明,10mg利扎曲普坦效果优于5mg利扎曲普坦或者“普通治疗”,评价参数有2小时内头痛减轻或者解除头痛的能力(如图2),头痛缓解率始终维持在整个研究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没有显著的变化。重要的是,没有利扎曲普坦治疗一年之后的耐受性证据(Block et al 1998),利扎曲普坦对多发性偏头痛也显示出了一致的功效(Kramer et al 1998; Dahlof et al 2000). Figure 2在定药量配之后,偏头痛病人头痛减轻或处于无痛状态的中间百分数。(a)图是标签公开的、随机的长达6个月的研究结果,是病人服用利扎曲普坦口腔崩解片5 mg(16次头痛攻击的中值)、利扎曲普坦口腔崩解片10 mg(13次头痛攻击的中值)、或者进行“普通治疗”(最初的舒马普坦)(14次头痛攻击的中值)至少经历一次中度或重度偏头痛的百分数;(b)图是长达12个月的随机性试验结果,是病人服用利扎曲普坦口腔崩解片5 mg(14次头痛攻击的中值)、利扎曲普坦口腔崩解片10 mg(21次头痛攻击的中值)、或者进行“普通治疗”(最初的非甾体抗炎药物)(19次头痛攻击的中值)至少经历一次中度或重度偏头痛的百分数;*p 0.05 vs 利扎曲普坦 5 mg 和 vs 普通治疗;Figure 2a 引自 Cady R, Crawford G, Ahrens S, et al. 2001. Long-term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rizatriptan wafers in migraine. Medscape General Medicine, 3(4): /viewarticle/408137 2001 Medscape; Figure 2b 引自 Block GA, Goldstein J, Polis A, et al. 1998.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izatriptan vs standard care during long-term treatment for migraine. Rizatriptan Multicenter Study Groups. Headache, 38:76471. Copyright 1998, with permission from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据报道,因为使用利扎曲普坦治疗偏头痛,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参考标准是24小时内偏头痛状况的生活调查问卷(Santanello et al 1995)。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利扎曲普坦10mg 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 = 0.005) (Santanello et al 1997),相对于基线来说,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功效相似于口服舒马普坦25, 50, or 100 mg (Goldstein et al 1998)、佐米曲普坦 2.5 mg (Pascual et al 2000)、以及那拉曲坦 2.5 mg (Bomhof et al 1999)。研究发现,在这个意义上,10mg 利扎曲普坦效果优于5mg (p 0.001) (Santanello et al 1997)。利扎曲普坦对特殊的病人群体显示出了有效性。对2 项随机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的一个亚群-月经来潮的女性偏头痛患者进行回顾数据分析,评价指标为2小时内头痛缓解或者解除状况,利扎曲普坦(5 或者10 mg)比安慰剂对照组显著有效(p 0.05 ) (Silberstein et al 2000),对这项试验以及另外一项长达6个月的试验进行回顾数据分析,利扎曲普坦对月经来潮的偏头痛患者以及非月经来潮的偏头痛患者有相似的有效性(Silberstein et al 2002).以2项长期的标签公开的实验研究中的数据为基础,评价指标2小时内头痛减轻或解除状况,对12-17岁的青春期少年,利扎曲普坦5 mg 药片或者口腔崩解片比普通治疗(最初的布洛芬、舒马普坦、佐米曲普坦以及阿司匹林-醋氨酚-咖啡因)功效更高(Visser et al 2004)。对青少年患者进行的2 项随机、双盲、单次偏头痛的研究中,5 mg 利扎曲普坦片在2小时内头痛减轻或者消除方面与安慰剂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差异(Winner et al 2002; Visser et al 2004),但是,在两项试验中,都具有比较高的安慰剂应答率(如,利扎曲普坦和安慰剂2小时内头痛缓解率分别为66% vs 56% (Winner et al 2002) 和 68% vs 69% (Visser et al 2004))。在大部分临床试验中,利扎曲普坦通常被用于中度到重度偏头痛患者,但是,利扎曲普坦对偏头痛早期的轻度头痛也有治疗作用(Mathew et al 2004).对口服曲坦类药物治疗偏头痛的53 项研究结果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利扎曲普坦10 mg 比其他曲坦类药物(舒马普坦25100 mg、那拉曲坦2.5 mg、依来曲普坦2080 mg 以及阿莫曲普坦12.5 mg)对经历3 次以上偏头痛的患者的头痛减轻或者解除状况疗效维持更久(Ferrari et al 2002),分析说明,利扎曲普坦10mg (连同依来曲普坦80 mg 和阿莫曲普坦12.5 mg 一起)是三种最有可能的疗效比较成功的曲坦类药物之一,特别是当要求疗效快速以及效果维持长久时(Ferrari et al 2002)。耐受性以及病人的认可程度在前面提到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利扎曲普坦通常也有较好的耐受性。利扎曲普坦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是与剂量相关的(Visser et al 1996; Ferrari et al 2001)。统计7项利扎曲普坦用于偏头痛急性治疗的随机的安慰剂对照试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或更多,该不良反应包括在安慰剂对照组(n = 1260)、利扎曲普坦5 mg 组(n = 1486)和利扎曲普坦10mg组 (n = 2068)病人中出现眩晕(比率分别为4%, 6%, 和 9%)、嗜睡(4%, 5%, and 8%)、恶心(4%, 5%, and 6%)以及疲劳虚弱(2%, 3%, and 5%) (Ferrari et al 2001)。同样地,在临床试验中,服用利扎曲普坦片5或者10 mg 出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眩晕(5%11%)、嗜睡(4%10%)、疲劳虚弱(2%8%)、口腔干燥(2%7%)、恶心(2%6%)以及胸痛(1%4%),这些症状大部分都是暂时的,并且是轻微或者中等程度(Visser et al 1996; Goldstein et al 1998; Tfelt-Hansen et al 1998; Bomhof et al 1999; Pascual et al 2000; Christie et al 2003; Kolodny et al 2004)。在对照研究中,服用利扎曲普坦片5或者10 mg 发生的与药物有关的所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 到37%、舒马普坦25, 50, 或者 100 mg为28%41%、佐米曲普坦2.5 mg为28%、那拉曲坦2.5 mg 为19%、麦角胺2 mg咖啡因 200 mg为23% (Bianchi et al 1989; Goldstein et al 1998; Tfelt-Hansen et al 1998; Bomhof et al 1999; Christie et al 2003; Kolodny et al 2004)。有研究报道,与服用舒马普坦100mg 相比,服用利扎曲普坦5和10mg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分别为27% 和33%,vs 41%; p 0.05)(Tfelt-Hansen et al 1998)。利扎曲普坦片5mg 对青少年也有较好的耐受性(Winner et al 2002; Visser et al 2004)。大部分研究报道没有严重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而且,没有病人因为不良反应而停药。在一项比较大的、公开的、无对比性的研究中,共有33147位病人经历高达3次偏头痛,使用利扎曲普坦10 mg 在临床环境中进行治疗,发现重复服用利扎曲普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且不良反应事件报道很少(Gbel et al 2001),在这项研究中,0.9%的病人发生了一次或者更多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主要有眩晕(0.2%)和疲劳虚弱(0.2%),共有157位病人因为不必要的药物反应而停了药,占所有停药病人的6.3%,占所有参加此次研究病人的0.5%。在长期的利扎曲普坦治疗多发性偏头痛的研究中,不到4.5%的病人因为不良反应而退出(Block et al 1998; Cady et al 2001)。在随机、双盲、对比性研究中,与舒马普坦50mg(就规模来说,满意度有从1 “非常满意;不能再满意了”到7 “非常不满意;不能再差了”等类别:2小时内,两者为3.28 vs 3.56;4小时内为3.06 vs 3.39,p 0.05)(Goldstein et al 1998)、佐米曲普坦2.5 mg(2小时内3.38 vs 3.67; p = 0.038)(Pascual et al 2000)、那拉曲坦2.5 mg(2小时内3.55 vs 4.21; p 0.001)(Bomhof et al 1999)、麦角胺2mg-咖啡因200mg(2小时内病人非常满意率43.8% vs 21.6% ;p 0.001) )(Christie et al 2003)相比,服用利扎曲普坦10mg 得到了患者更大的满意度。在随机、标签公开、交叉试验中,设计对比利扎曲普坦口腔崩解片10mg 和舒马普坦片50mg 的患者偏爱性,发现更多的病人优先选择利扎曲普坦(64.3% vs 35.7%; p 0.001) (Pascual et al 2001),患者选择利扎曲普坦的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有头痛缓解更快(46.9%的病人)、方便服用(8.2%)以及副反应少(6.1%)。在第二个试验中用同样的设计得到了相似的结果:57%的病人优先选择利扎曲普坦10mg,43%的病人更喜欢舒马普坦50mg (p = 0.009) (Loder et al 2001),在这些病人中,他们选择自己喜欢药物的原因主要有:头痛缓解更快(51%)、对不同病人都有的药物的疗效(8%,只有利扎曲普坦有相关报道)以及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的速率(7%)。在这2项研究中,病人的选择很可能因为受了利扎曲普坦口腔崩解片服用方便的因素影响,但是,据报道,只有很少一部分病人是因为这个理由选择自己偏爱的药物的,对367位病人进行的独立的回顾性非盲测的研究中,有相似数量的患者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择利扎曲普坦药片10mg (n = 188)和口腔崩解片10mg (n = 179) (Adelman et al 2000),说明剂型很可能不是关键因素。在随机、双盲、交叉试验中,偏爱利扎曲普坦片10mg 的病人所占的比例比偏爱麦角胺1mg-咖啡因100mg片的病人所占的比例大(两者分别占319位病人的69.9% vs 30.1%;p 0.001),大部分病人都是因为能够快速的使头痛缓解这个原因才选择药物的(Christie et al 2003)。同样地,在回顾性、标签公开、经历2 次头痛的研究中,与平常非曲坦类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药和麦角衍化物等单独或联合使用)相比,更多的患者优先选择利扎曲普坦片10mg(比例分别为78.8% vs 21.2%; p 0.001)。总之,病人选择自己偏爱的药物原因主要有缓解头痛速度快以及更快的恢复机体正常功能(Pascual et al 2005)。像上面提到的一样(Santanello et al 1997; Goldstein et al 1998; Bomhof et al 1999; Pascual et al 2000),利扎曲普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主要是因为它比较受欢迎的功效和耐受性。病患支持和疾病管理项目进行偏头痛管理的目的是能够无复发性的快速持久的治疗头痛、恢复病人正常功能、使治疗药物应用最小化、优化自我护理和以后的资源利用、花费最实际以及使不良反应事件降到最低或者不发生(Silberstein and for the US Headache Consortium 2000).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Headache 2004。指导方针要求采用阶段式的治疗方法,以完成个别化治疗,对病人使用已知功效的最安全、最便宜的药物进行治疗(BASH 2004)。按照升序排列,治疗步骤有:(i)简单的口服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同时可以服用止吐药或者不用;(ii)非口服镇痛药(如:双氯芬酸),同时可以服用止吐药或者不用;(iii)偏头痛特效药(如:曲坦类药物)。病人应该从第一步开始,依次进行,治疗进展中建议性的准则有3处治疗失败。指导方针指出:对那些经历不同类型或者严重性疾病的个别病人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步骤。美国家庭医师学会和美国医师学院-美国内科医学会(AAFP/ACPASIM)也建议采用阶段式的治疗方法(Snow et al 2002)。相反,美国头痛联盟2000个指导方针主张:针对个人偏头痛严重程度采用复层治疗方案(Silberstein and for the US Headache Consortium 2000)。据推荐,偏头痛特效药(如:曲坦类药物)可以用于中度到重度偏头痛的最初的急性治疗,没有禁忌症。当轻度到中度头痛病人对非甾体抗炎药物或者阿司匹林-咖啡因复合药反应较小时,曲坦类药物也同样适用于这类病人(Silberstein and for the US Headache Consortium 2000)。关于阶段式治疗和复层治疗的相对优势,以及曲坦类药物用于偏头痛最初治疗的定位等问题仍尚存争议。但是,有证据表明,与阶段式治疗策略相比,复层治疗方案用于中度到重度偏头痛患者时,能够更有效的减轻头痛(Lipton et al 2000)。尽管曲坦类药物不太可能对健康的冠状动脉造成严重的血管收缩,但是,它们对冠状动脉病人的影响可能不可预知,因此,曲坦类药物对缺血性心脏病病人、不受控制的高血压病人、有冠状血管痉挛病史的病人以及高危无症状性冠状动脉疾病病人是禁忌的(Martin and Goldstein 2005)。由于想关注曲坦类药物对心血管的安全性,美国头痛学会的曲坦类药物心血管安全专家小组对曲坦类药物的心血管风险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曲坦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病人具有很低的风险(Dodick et al 2004).据病人报告,与使用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物或者麦角衍化物治疗相比,他们对使用偏头痛特效的曲坦类药物治疗表现出了更大的满意度(Ceballos Hernansanz et al 2003)。英国头痛研究协会指出,在曲坦类药物中,利扎曲普坦片10mg 对病人是比较恰当的选择,这些病人对口服治疗要求比舒马普坦高(虽然,由于上面提到的药理学交互作用(见药代动力学部分),接受过预防药普萘洛尔的病人应该服用利扎曲普坦5mg)(BASH 2004).美国头痛协会(Silberstein and for the US Headache Consortium 2000)关于应该选用哪种曲坦类药物没有推荐标准,但是,在偏头痛治疗中,病人和医师认为比较重要的特征应该被考虑。研究表明,尽管许多药物属性都是合乎需要的,但是,临床医师和病人认为快速的缓解头痛尤其重要(Lipton et al 2002)。美国初级保健医师认为,快速消除头痛并维持疗效是曲坦类药物有效性属性中最重要的(Cutrer et al 2004)。TRIPSTAR项目的发展,有助于医师选择口服曲坦类药物以尽力满足病人的需要,他们选择药物依据病人和医师报道的治疗参数数据以及前面提到的曲坦类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的元分析(见有效性部分)(Lipton et al 2005),当元分析数据用理想解类似度顺序偏好法(TOPSIS) 进行评估时,多属性决策模型根据病人和医师报道的治疗参数选择,认为曲坦类药物属性是加权的,利扎曲普坦连同阿莫曲普坦和依来曲普坦一起是最接近于假定的理想型曲坦类药物(被定义为现代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中的一个(Lipton et al 2005)。有趣的是,用理想解类似度顺序偏好法(TOPSIS)模型进行的独立分析支持上面提到的利扎曲普坦、阿莫曲普坦和依来曲普坦相对于舒马普坦、那拉曲坦和佐米曲普坦的优势,TOPSIS模型将所有可能的治疗属性加以权衡,而不是只选择个别试验中相关属性的重要性权数(Ferrari et al 2005)。当从口服曲坦类药物中进行选择时,利扎曲普坦治疗的潜在经济效益也应该被考虑进去。259位西班牙偏头痛患者参与的公开的工作场所进行的研究表明,用利扎曲普坦治疗3个月后,比未治疗之前,医药设施的应用、缺勤次数以及生产力损耗大大降低,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Linez et al 2005)。相似地,最近的一项分析显示,如果利扎曲普坦代替现存的治疗方式,美国雇主因为偏头痛所造成的生产力成本将大大下降(Gerth et al 2004).而且,一项从社会角度进行的美国费用效益分析表明,利扎曲普坦比舒马普坦或麦角胺-咖啡因在急性偏头痛的治疗方面具有更多的费用效益,即降低成本,增大功效(用得到的质量修正生命年来判断)(Zhang and Hay 2005)。在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单剂量口服曲坦类药物,元分析发现,10mg 利扎曲普坦的成本效益比相对于其他的曲坦类药物(阿莫曲普坦、依来曲普坦、夫罗曲普坦、那拉曲坦、佐米曲普坦和舒马普坦)具有最大的优势,此结果是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及荷兰的药物费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尽管与对照组相比 ,各国家之间统计显著性水平不同(Belsey 2004)。结论根据目前的指导方针,主张阶段式或复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南】2025年甘肃甘南州州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2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白银】2025年天津市和平区面向靖远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宜昌市市直事业单位2025年统一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口腔急救知识课件
- 2025年新初二英语人教新版尖子生专题复习《完形填空》
- 食品加工厂节能减排2025年节能减排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报告
- 企业纠纷处理管理办法
- 企业加强债权管理办法
- 工业互联网平台联邦学习隐私保护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
- 临沂共用食堂管理办法
- 看场工作合同协议
- 工艺验证检查指南2025
- 安徽亳州谯城在建风电场项目“9.5”较大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警示教育专题学习
- 预防给药错误
- 石化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DB4401∕T 11-2018 建筑废弃物运输 车辆标志与监控终端、车厢规格与密闭
- 2025年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出租屋孩子意外免责协议书
-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协议书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8-02-01 燃气储运工 人社厅发202188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