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总结精华版.doc_第1页
正畸总结精华版.doc_第2页
正畸总结精华版.doc_第3页
正畸总结精华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替牙he期的暂时性错颌现象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这是由于侧切牙牙胚萌出挤压中切牙牙根所致,但应排除多生牙及上唇系带过低等因素。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是因为上颌尖牙位置较高,萌出时压迫侧切牙牙根而造成的,应予以密切观察。横切牙萌出时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是因为恒切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替牙间隙的利用,可自行调整。上下第一恒磨牙建和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的合关系,当乳磨牙与前磨牙替换后,利用上下颌替牙间隙之差可以调整为中性关系。上下切牙萌出早期出现前牙深覆合,当第二恒磨牙生长及前磨牙建合时,后牙牙槽骨高度有所增加,可能自行解除。保持器去除后如何预防复发?1 过度矫正。 2 尽可能的在生长发育期矫治。 3 对严重扭转牙矫治后,行牙龈手术。 4 永久性保持。5 正颌外科消除错颌病因。何谓支抗?支抗的种类有哪些?支抗是在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体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实际上支抗是一个提供产生牙齿矫治力的基础。支抗的种类有颌内支抗、颌间支抗、颌外支抗。加强支抗的方法(1)增加用作支抗牙齿的数目:如在活动矫治器上可增加矫治器的固位装置,如增加卡环、邻间钩等固位装置(2)可将支抗牙连成一整体而增强支抗作用。一般在使用固定矫治器时,可通过带环或牙面上的锁槽将几个牙结扎固定而联成一整体(3)增大活动矫治器的基托面积,保持与组织面的密贴(4)在应用颌内或颌间支抗的同时,加用口外唇弓颌外支抗来增强支抗,以防止支抗牙的移位(5)上6-6间加横腭杆(6)上6-6间加Nance弓(7)下6-6间加舌弓(8)随口腔种植体学的发展,颌骨内种植体已成为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一种支抗手段。(9)差动力增强支抗。颅面骨的发育方式?1. 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2. 骨缝的间质增生。 3. 骨的表面增生。错畸形有那些危害?A、局部危害性,是会影响颌面的发育、影响口腔的健康和功能、影响容貌外观。B、全身危害性,有因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及胃肠疾病,由于颜面的畸形对于患者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Angle分类?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上颌6近中颊尖咬于下颌6近中颊沟)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磨牙为远中关系(下颌后退)第一分类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上颌前牙唇向倾斜。第一分类,亚类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一侧为中性关系,上颌前牙唇倾。第二分类磨牙远中关系,上前牙舌倾。第二分类,亚类一侧磨牙远中关系,一侧中性关系,上前牙舌倾 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磨牙为近中关系(下颌前移)亚类一侧磨牙近中关系,另一侧中性关系最适矫治力的表现?1、无明显的自觉疼痛,仅有发胀感觉。 2、叩诊无明显反应。 3、牙松动度不大。 4、移动的牙位或颌位效果显著。 5、X线显示,矫治牙的根部及牙周无异常。请叙述错畸形的临床表现?A、别牙齿错位,包括牙齿唇、颊、舌、腭向错位,近、远中错位,高、低、转、易位和斜轴等。B、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有牙弓狭窄,腭盖高拱、牙列拥挤、牙列稀疏。C、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有前牙反、前牙反,近中错,下颌前突、前牙深覆盖,远中错,上颌前突、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突、一侧反,面下三分之一高度不足、前牙开,面下三分之一高度增大。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和特点,三个序列弯曲?原理1.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 2.应用保持弓丝作固定和引导。方丝弓矫治器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控制矫治牙各个方向的移动,二是由于每个牙上都有托槽而弓丝嵌入槽沟后经结扎丝固定,牙弓由弓丝连成一整体,具有较大的支抗力,故能减少支抗牙的移位,在上下牙弓分别成一整体的情况下进行颌间牵引,有利于牙弓及颌骨位置关系的矫治。三个序列:第一序列弯曲:水平向弯曲,使牙齿排列具有正常牙弓的生理形态。上颌:两侧中切牙与侧切牙间的内收弯,两侧侧切牙与尖牙间的外展弯,两侧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间的外展弯(弓丝末端舌向弯曲) 下颌:两侧侧切牙与尖牙间的外展弯,第一前磨牙近中面后移0.5mm处的外展弯,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邻接部位后1mm处的外展弯(弓丝末端舌向弯曲)第二序列弯曲:垂直向弯,可使牙升高或压低,亦可使牙前倾或后倾(后倾弯,末端后倾弯,前倾弯,前牙轴倾弯) 第三序列弯曲:转矩弯曲(根舌向转矩,根唇颊向转矩)对矫治牙作控根移动,使牙根作唇颊、舌向移动在牙列拥挤矫治时如何改变牙量和骨量的不调?一减少牙量:1减少牙齿体积邻面去釉2减少牙齿数量拔牙3减少牙齿所占方位扭转牙、舌倾牙的纠正。二增加骨量:1扩展牙弓宽度与长度腭中缝扩展、推磨牙向远中2外力刺激颌骨及齿槽骨生长上颌前牵引3功能性刺激颌骨及齿槽骨生长唇档、颊屏4外科手段刺激齿槽骨生长骨膜牵张成骨术功能性矫治适应证(1)病因学:功能性矫治器主要适用于口面肌肉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功能性错合畸形。也能矫治部分早期的骨性错合,其主要机制是通过促进口颌系统功能状态为牙合和颅面的发育提供有利的环境。(2)矫治时机适应证:就功能性矫治器对骨性生长改良的矫治效果而言,其最佳矫治时期应在青春生长迸发期前12年,以利用患者自身的生长发育环境,达到有效而稳定的矫治目标。(3)错合类型适应证:不同的功能性矫治通过不同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对牙合颅面产生三维方向上的影响,从而矫治三维方向上的牙性及骨性不调(考虑患者的颅面生长方向和生长型)。错合畸形矫治后为何需保持?1.牙齿矫治后有退回到原来位置的倾向。 2.矫治后牙周围的骨骼及邻接组织的改建需一定时间。 3.合的平衡尚未建立。 4.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 5.生长型及性别可能影响矫治效果。 6.第三恒磨牙的萌出。 7.超限矫正。保持器应具备哪些条件?1.对于正在生长期的牙列,不能妨碍牙颌的正常生长发育。 2.尽可能不妨碍各个牙的正常生理功能。 3.不妨碍咀嚼、发音等口腔功能,不能影响美观。 4.便于清洁,不易引起牙齿龋蚀或牙周组织炎症。 5.结构简单,容易摘戴,不易损坏。 6.容易调整。邻面去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 轻度或部分中度牙列拥挤2 成年患者3牙齿近远中径较大,牙冠形态呈切缘或合面宽,颈缘窄,且邻面接触点近合面。 4患者口腔卫生及牙周状况良好,龋坏牙少5上下牙弓牙大小比例失调 禁忌症:1牙存在明显患龋倾向者2釉质发育不良患者。正畸拔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 牙列拥挤度。2 牙弓突度。3 Spee曲线曲度。4 支抗磨牙的前移5 垂直骨面型:高角病例拔牙多,高角病例拔牙标准可适当放宽,低角病例拔牙要慎重6 矢状骨面型7 面部软组织侧貌8 颌骨生长发育。9 上下磨牙、尖牙关系,中线矫正。 常见牙移动类型?由于施加矫治力的方式不同,牙移动的类型不同,有以下几种:牙倾斜移动牙整体移动牙齿伸长和压低牙齿旋转移动牙齿转矩移动口腔不良习惯能引起哪些错畸形?A、吮指习惯,能引起前牙圆形开、重度开、牙弓狭窄、上牙前突、开唇露齿、单侧后牙反、局部小开等错畸形。B、舌习惯,能引起局部开、前牙开、下颌前突、出现牙间隙、反、上下颌前牙形成双牙弓或双颌前突等错畸形。C、唇习惯,咬上唇习惯能引起深覆盖、开唇露牙、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形成牙间隙;咬下唇习惯能引起前牙反、下颌前突、近中错;覆盖下唇能引起前牙深覆盖、覆盖下唇、远中错等错畸形。D、偏侧咀嚼习惯,能引起颜面部左右两侧发育不对称。E、咬物习惯,咬物固定在牙弓某一部位,常形成局部小开。F、睡眠习惯,可影响、颌、面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成年人正畸治疗的目标1个体化的最佳关系2前牙区的美观与协调3保障牙周的健康4维护颞下颌关节功能微螺钉型种植体适应症1为改善面型,要求最大限度回收前牙的患者2需要压低牙齿的情况3不对称缺牙导致中线控制困难的病例4需要推磨牙向后病例5其他,下颌后牙阻生时,可以应用种植体支抗植入于升支将近中阻生的磨牙直立。预防性矫治一、乳牙或恒牙早失 病因:常见为龋齿、外伤、过早拔除。治疗:1乳牙早失:缺隙保持器2恒牙早失:a酌情考虑是否用间隙保持器b酌情考虑用邻牙前移的替代疗法。二、乳牙滞留 病因:1恒牙胚外伤,移位,萌出道异常2乳磨牙严重龋坏致根尖周感染造成乳牙根粘连。治疗:1拔除滞留的乳牙2拔除粘连的乳磨牙,视情况决定牵引助萌治疗。三、恒牙萌出异常(1)恒牙早萌 病因:多系乳牙根尖周感染破坏了牙槽骨及恒牙胚的牙囊。治疗:阻萌器。(2)恒牙迟萌、阻生及异位萌出 病因:多系恒牙胚位置异常,缺乏萌出力或萌出道间隙不足所致。治疗:1尽可能拔除迟脱的乳牙、残根、残冠、多生牙、切除牙囊、牙瘤等。2也用外科手术开窗、导萌或牵引助萌。3已造成邻牙根吸收者,根据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拔牙或保存措施。(3)恒牙萌出顺序异常 病因:乳牙根吸收异常,乳牙滞留,乳牙根与牙槽骨粘连,乳牙冠的不良充填,恒牙胚的牙囊未被吸收等,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治疗:1第一磨牙前的固定舌弓。2唇挡。四、系带异常(1)上唇系带附着异常 病因:遗传或先天发育异常。治疗:先用固定矫治器矫治,再用外科手术。(2)舌系带过短 病因:遗传与先天发育异常。治疗:矫治错合的同时,做舌系带矫治手术。前牙反合分型、病因、鉴别诊断?(一)病因1遗传因素。2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唇腭裂。3后天原因(1)全身性疾病:生长激素过多,维D缺乏。(2)呼吸道疾病:慢性扁桃腺炎,腺样体增生、肿大。(3)乳牙及替牙期局部障碍:例乳牙龋病。(4)口腔不良习惯:伸舌,吮指,咬上唇,下颌前伸,不良人工喂养。(二)分类1牙型(1)安氏分类:类,类(2)毛氏分类:,。2骨骼型(1)骨骼型:ANB角0(2)骨骼型:ANB角0。3按致病机制分:(1)牙源性(牙性)(2)功能性(肌能性)(3)骨骼性(骨性) (三)鉴别诊断(1)骨性前牙反合的诊断1近中磨牙关系;2 ANB0,类骨面型;3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或下颌虽可后退但后退位时ANB角小于0;4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 5前牙代偿明显。(2)功能性前牙反合的诊断1检查下颌关闭道,确定牙位与肌位的不协调,发现可能存在的合干扰或早接触;2嘱患者尽可能后退下颌,看是否可达到或接近上下前牙对刃关系。若能达到切对刃合,则表示前牙反合有明显的功能因素;3年龄较小患者,因合、关节及神经肌肉发育不成熟,同时理解力较差,常常需要合蜡记录肌位;4X线头影测量:分别拍摄牙尖交错位和姿势位两张X线片,将两张X线片重叠,再测量两张X线片下中切牙切点()连线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当牙位与肌位一致时,此角平均76.6,若下颌关闭过程中有向前移位,此角将明显缩小,为功能性反合。早期矫治的特点、内容、方法?(一)特点:1矫治时机要适当。2矫治力应适宜。3矫治疗程不易过长。4矫治目标有限。(二)内容:1早期预防及预防性矫治2早期阻断性矫治3早期颌骨生长控制和矫形治疗(三)方法:1简单矫治器的治疗a不良习惯的阻断b间隙保持及阻萌c牙弓不调的矫治2功能性矫治器的治疗3口外矫形装置治疗4肌功能训练阻断性矫治和反合的早期矫治? 、牙数目异常1、 多生牙。原因:多为遗传因素或先天发育异常、为牙胚分裂时牙板断裂后的残余上皮可形成多生牙。矫治:尽早拔除多生牙,自行调整或矫治。2、 先天缺牙。原因:遗传、先天发育异常。矫治:自行调整、矫治加修复。、口腔不良习惯1、 吮咬习惯。临床表现:因吮咬习惯的不同表现不同 吮拇指 吮其他指 吮咬唇 吮咬颊 咬物。预防方法:转移儿童兴趣、指套、破除不良习惯的矫治器2、 异常吞咽及吐舌习惯。 异常吞咽。 吐舌习惯(tongue thsust)防治方法:去除病因、说服教育、戴附腭网或腭刺的矫治器,训练正常的吞咽动作3、 口呼吸习惯。病因:鼻部病症导致鼻气道不畅。防治方法:治疗鼻部疾病、戴用口屏、畸形严重者需矫治。4、 偏侧咀嚼习惯:病因:一侧后牙龋坏疼痛或缺牙,长期使用对侧咀嚼。防治方法:尽早治疗乳牙列龋齿,拔除残根、残冠,去除牙合干扰、修复失牙、改正单侧咀嚼习惯。、个别牙齿错位的早期矫治:1、 上中切牙旋转、外翻的矫治。帖方托槽,局部弓矫正、活动矫治:唇弓加舌簧。2、 上中切牙间隙的矫治。注意区别是否暂时性错牙合,系带附丽过低所致,切忌不可直接用橡皮圈套在牙上。3、 第一恒磨牙近中移动的矫治。可用活动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鉴别是否暂时性错牙合还是永久性。1、 轻度牙列拥挤的矫治。2、 中度牙列拥挤:一般不做早期矫治,观察。3、 严重牙列拥挤:序列拔牙。、反牙合的早期矫治。早期乳牙反牙合或个别前牙反牙合,常为牙性或功能性的若不及早矫治可能会发展为骨性的。1、 多数乳前牙反牙合: 一般在3-5岁矫治,以4岁最好。原则:应尽早及矫治,去除牙合干扰。反覆牙合浅者:调磨、训练。反覆牙合中度者:上颌双侧牙合垫或活动矫治器,一般7-10天复诊一次,3-6月完成。反覆牙合深者:设计下颌联冠斜面导板。反覆盖过大者:下颌前伸过度,可戴头帽、颏兜,改变下颌生长方向,不适合垂直生长型患者。对遗传趋势很强,下颌体后旋,颏兜不能抑制下颌生长的患者不能矫治,等待成人后手术。2、 替牙期个别恒牙反牙合的矫治。上切牙舌向错位所致个别恒牙反牙合:反覆盖浅间隙足,可用咬撬法;反覆牙合中度者,可用可用上切牙冠状斜面导板。下切牙唇向错位所致反牙合:下颌唇弓。伴拥挤的个别恒前牙反牙合:24、观察。3、 后牙反牙合的早期矫治。单侧后牙反牙合。原因:多系牙合干扰而使下颌偏向一侧或单侧咀嚼。矫治方法:调牙合。治疗龋,改正单侧咀嚼习惯。单侧牙合垫矫治器。双侧后牙反牙合: 扩弓。、深覆盖的早期矫治。病因:吮指、吮下唇、牙合障碍、下切牙先天缺失,多为牙性、功能性的。矫治:阻断病因,咬合诱导调整。1、 去除不良习惯。2、 去除咬合障碍。3、 功能矫治。4、 口外矫形力。、开牙合的早期矫治。病因:吮指习惯、咬物习惯、遗传、疾病。矫治:破除不良习惯。正畸治疗中,并不是所有的错牙合畸形都可以通过早期阻断矫治得以治愈阻断矫治对牙颌的矫治有一定限度,故又称有限矫治。何谓口腔正畸学、错畸形?答: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错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叙述错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错畸形矫治的标准是要达到个别正常,而不是一定要达到理想正常。错畸形矫治的目标是平衡,稳定和美观。何谓生长间隙、灵长间隙、替牙间隙?替牙间隙的意义是什么?生长间隙是一般在前牙部分,36岁由于生长发育而出现牙列间隙,但没有一定类型。 灵长间隙是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远中出现的间隙。替牙间隙是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就是替牙间隙。由于替牙间隙的存在,当乳磨牙脱落后,则上下第一恒磨牙均向近中移动。但上下的差数不同。下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较上颌为多,使在乳磨牙的终末平面为垂直型的,也能够建立恒磨牙的中性关系。这也告诉我们当乳磨牙脱落后,第一恒磨牙有前移的可能。因此保持乳磨牙脱落前的牙列周长是有意义的。叙述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是颌骨、牙骨质、牙周膜的生物学特性。A、颌骨的可塑性,颌骨尤其是牙槽骨是人体骨骼中最活跃的部分。颌骨的改建包括增生和吸收两个过程,这是颌骨的重要生理特征,也是正畸治疗的基础,所以矫治过程中颌骨的变化主要是破骨与成骨的平衡的生理过程。B、牙骨质的抗压性,在同一正畸施力条件下往往只有牙槽骨的吸收,却没有或只有少量的牙骨质的吸收。C、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正畸矫治完成后经过保持,牙周间的宽度、牙周膜与牙槽骨以及牙骨质的连接都能恢复正常。正畸牙移动的方式有哪些?正畸牙移动的方式有牙倾斜移动、牙整体移动、牙伸长或压低、牙旋转移动和转矩力。Malocclusion:错合畸形。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称为错颌畸形。Ideal normal occlusion:理想正常合。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个别正常合。凡轻微错合对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这种正常范围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个别正常合。Preventive orthodontics:预防矫治。胚胎第六周牙板开始发生至恒牙列建合完成这段时期,对影响乳牙及恒牙、牙槽骨、颌骨等正常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因素及时去除,从而使牙列顺利建合,颌骨正常发育,颜面协调生长,颌面部各器官功能健全,儿童心理发育健康。预防矫治包括早期预防和预防性矫治。Interceptive Treatment:阻断矫治。对于正在形成或刚产生的错合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用权其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用矫治的方法促进其正常生长而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