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迎接省级验收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督学:在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奋力提速发展的时代氛围中,我谨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和指导工作。现我就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加快高中发展办学情况做个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创办于1983年,原名宁谷农中。1990年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的荣誉称号、2003年被评为“合格职高”。学校占地136亩,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6亩,基地占地面积100亩,(苗圃基地一个14亩、经果林基地两个72亩、养殖场一个14亩),校舍面积14548平方米;拥有计算机机房5个,共278台计算机,6个多媒体教室,60台电钢琴,一个舞蹈室、两个健身房,两个书画室,两个电子电工实训室,三个电子电器实训室,一个畜牧兽医室,一套制药设备,31000册图书,127种杂志,一个阅览室。仪器设备总值460.39万元。2010年9月,根据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按照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开始剥离初中,转型办职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现已完全转型。2012年学校根据国发2号文件和黔党发15号文件精神,结合市、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重新拟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全新的办学理念,整合师资和办学资源,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专业设置,以提升办学规模为突破口,现以“农为头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办学已具雏形。 学校原有编制88人,在西秀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为整合我校教师资源,对我校学科教师进行分流,同时对我校专业教师进行招考补充,现有教职工60人(13人为2012年新招考的专业教师),其中学科教师31人,专业教师25人,工勤人员4人;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20人,本科学历42人,硕士生2人,本科学历达66.8%。师生比为1比11.3。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统一认识,成立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招生工作招生工作是我们农村职业学校办学和发展的生命线,根据省教育厅、安顺市教育局的安排,抓住我区加快高中发展迎接省级验收的机遇。本学期从专业开设到招生简章的制作到进行春、秋季招生宣传,悬挂宣传布标12幅,粉刷宣传标语300多个平方,深入30多所初中学校进行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张,张贴喷绘宣传65张,并在学校网站和西秀区教育信息网发布招生信息,动用车辆300多次,走访了30多所初级中学,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市区内18所初级中学部分教师和学生到我校各专业进行参观,大大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可信度和学校知名度。拟订了切实可行的秋季招生方案,方案将全区分成八个招生片区,全校教师分组包片区,学校领导担任片区招生组组长,进行指标包干,涉及到西秀区各个乡镇,鼓励教师走村窜寨一对一进行宣传,将国家的中职资助政策、中职生就业优势等相关信息宣传到家长、学生当中,为家长的抉择做参考。特别抓好本校最后一届初中毕业生升入本校中职的动员工作,到目前为止,学校招生情况入下:1、2012级现有春季招收学生274人,秋季招收学生94人,开设5个专业8个班(即学前教育专业3个班,计算机应用专业2个班,电子电工专业1个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1个班),在校生368人,春季招生学生有267人转入普通高中和外省中职学校就读。2、2011级开设3个专业6个班,在校学生236人;3、2010级和电子工业学校联合办学2个专业3个班,91人均在外顶岗实习。4、初中升入高中入学情况:2012届初中毕业生是我校剥离初中后的最后一届学生,2011年学年初报表数为378人,现升入普通高中74人、升入本校职高122人,升入区内其他职高10人, 升入区外省内职高35人,升入省外职高81人,共计升入高中阶段学校322人,升学率达85.19%。(二)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西秀区政府和西秀区教育局为加快我区高中教育的发展,加快我校全面向职业教育转型,今年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105万元,新建了三个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一个形体室一个器乐室、一个电子电器焊接室。同时对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升旗台进行了维修改造。使学校硬件设施、专业建设得到一定的改善,现学校办学规范,方向明确,师资稳定,本学期辍学率得到有效控制,学校进入了良好的发展阶段。(三)、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学生就业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也是让学生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职业学校控辍保学的最有效措施,我校今年和苏州和硕集团,苏州TCL电器有限公司,杰西雅电器公司,浙江温州华富集团等多家企业签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协议,打通了就业渠道。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办学特色(一)、准军事化管理,学校对学生进行封闭式、军事化、人性化管理,做到严慈相济,切实抓好学生养成教育,以养成教育为根,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本。(二)、抓好学历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学校积极探索与高校合作模式,先后与安顺学院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专函授班,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开办了大专层次的自学考试班,让各专业的学生在学技能的同时学历层次得到提升,增强了未来就业的竞争力。(三)、做好职业培训,我校是安顺市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和阳光培训基地,学校在抓好常规教学时,积极开展各方面的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体现。学校结合职业学校特点打造校园文化,引入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展现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努力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我校办学品味。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2012年以来,按照加快高中阶段提速发展的要求,学校克服各种困难,在软硬件建设、招生宣传、专业设置、职业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校办学硬件条件不足,无规范的学生餐厅和学生公寓,以及教学公用房严重不足,办学经费困难。加之原有教师转型过程中观念改变有一个过程,专业教师偏少,设施设备达不到职业高中的办学标准。涉农专业办学思路不足,目前还没有办出以“农”为头的特色。2、大多数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就读普通高中和带学生外出打工。再加受地域区位的影响,从宁谷镇到学校约3公里的公路路面较差,这些客观因素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 虽然困难多,但为实现学校跨越发展,将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学校总体规划,打造学校骨干专业,做响学校品牌,全方面谋划学校的发展。 2、争取资金和项目,解决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教师公租房、塑操场等基础设施的问题。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培养一支适合职业教育发展优秀教师团队。 4、建设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学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就业网络,切实为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做好服务。 5、成立培训中心做好职业培训,我校是安顺市第三批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学校积极联系上级相关部门,做好短期培训工作。积极筹建相应专业的技能鉴定站,力求学生毕业时取得双证或多证。总之,我们在加快高中发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校职业教育办学才刚刚起步,学校职业教育的征程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会牢记自己的使命,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为学校的发展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民法典的新变化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随州市普通高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长篇阅读技巧提升与押题卷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 电气设计专项训练: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协调
- 2025年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真题试卷 建筑结构设计专项训练
- 2025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长篇阅读技巧揭秘
- 星光学校开展校园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自查自纠报告
- 测量员岗位职责是什么
-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培训课件
- 高频电灼仪产品技术要求深圳半岛医疗
- 项目幕墙施工方案
- 我这样做老师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电气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
- 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2021年度补考题库及卫生专科课题库
- 高考作文答题卡(作文)
-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2版 马振福 高职课件0、1新
- SY∕T 7298-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井废物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 DB3302T 1079-2018 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