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的最新临床应用及研究发展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1页
抗抑郁药物的最新临床应用及研究发展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2页
抗抑郁药物的最新临床应用及研究发展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3页
抗抑郁药物的最新临床应用及研究发展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4页
抗抑郁药物的最新临床应用及研究发展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病学中的 感冒药 浅谈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现状1 20全球约有3 4亿人 中国约有3600万人208年抑郁症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10 50 80 的抑郁症患者不寻求治疗 15 25 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全国地市级以上非专科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还不到20 抑郁症的误诊率高达50 只有不到10 的人接受了相关药物治疗 发展与限制发展1 我国抑郁的高发病率和低治疗率形成明显的反差2 随着进口药专利到期和人们观点改变 抗抑郁药前景广阔3 中药天然药物限制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副作用 抑郁症独有的特点 抑郁症在生产力活跃的年轻人群体中多见 18至44岁 抑郁症是慢性疾病 反复率为78 96 抑郁症是基础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疾病抑郁症病情严重 可引起长期 反复住院抑郁症的治疗时间会很长病人经常不配合治疗或自行停药 使病情迁延 缓解不彻底 甚至增加复发率 抑郁的典型表现 核心症状群心境低落 兴趣和乐趣丧失 精力下降生物症状群以早醒为特征的睡眠紊乱 性欲和食欲下降 体重下降 肠胃道功能紊乱症状 精神运动性抑制 晨重晚轻的病情节律等伴发症状群注意障碍与思维迟缓 三无 无望无助无用 与 三自 焦虑 疑病 躯体症状 精神病症状 抑郁的发病机理 单胺类平衡失调5 羟色胺 5 HT 去甲肾上腺素 NA 多巴胺 DA 此外 还与 氨基丁酸 GABA cAMP和磷脂酰肌醇系统 PI 不平衡有关基因 抗抑郁药属于神经系统药物大类下的精神兴奋药细类 适用于 抑郁症焦虑症 强迫症 恐怖症 惊恐发作 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神经性厌食等精神疾病具有的抑郁症状癌症 关节炎 糖尿病等躯体性疾病导致的抑郁症状 抗抑郁药物简介抗抑郁药物临床用药抗抑郁药物研究发展 抗抑郁药种类 机制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 吗氯贝胺 贝苏 三环类抗抑郁剂 TCAs 丙咪嗪 阿米替林 去甲替林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氟西汀 百优解 优克 帕罗西丁 赛乐特 舍曲林 郁复乐 西酞普兰 喜普妙 氟伏沙明 兰释 选择性5 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 SNRIs 文拉法辛 怡诺思 度洛西汀 欣百达 NE能及特异性5 HT能抗抑郁药 NaSSAs 米氮平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 NRIs 瑞波西汀SARIs曲唑酮 奈法唑酮NDRIs安非他酮天然抗抑郁药圣约翰草 银杏 Omega 3不饱和脂肪酸其他噻奈普汀 路优泰 黛力新 抗抑郁药分类 作用机理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 抑制DA 5 HT NE的代谢酶 使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升高 老一代苯乙肼 反苯环丙胺 对酶具有非选择性和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 易引起高血压危象 肝损害 中风 谵妄等严重不良反应 故临床上仅作为第二线药物 新一代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RMAOI 吗氯贝胺主要抑制MAOI A 对酶的抑制半衰期少于8小时 不良反应少于老一代MAOIs 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类 主要抑制NE的重摄取 对5 HT的作用略小 有抗胆碱能与抗组胺作用优点有效比率高价格便宜对睡眠紊乱和躯体不适有效缺点严重的抗胆碱能反应心血管副作用初期致焦虑恶化 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氟西汀 帕罗西汀 舍曲林 氟伏草胺 西酞普兰优点抗胆碱作用很小 很少口干 便秘 青光眼发作 不影响组胺系统 无嗜睡和肥胖 不降低抽搐阈值 无癫痫 对心脏无明显毒性 可用于心脏病人 每天只需服一次药 方便 缺点胃肠道功能障碍 恶心 呕吐或食欲减退 性功能障碍 诱导躁狂睡眠障碍价格贵 起效慢 选择性5 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 SNRIs 抑制NE和5 HT的重摄取作用 优点起效较快几乎不存在抗胆碱能副反应对难治性病例可能也较好治愈率高缺点胃肠道症状血压升高文拉法辛 选择性5 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 轻度的DA再摄取抑制作用 度洛西汀 相对非选择性5 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 NE能及特异性5 HT能抗抑郁药 NaSSAs 抑制NE和5 HT的重摄取作用 优点起效较快抗胆碱能副反应小对性功能无影响对激越 失眠效果好缺点体重增加米氮平 阻断 2受体 可同时增加NA和5 HT的释放 使突触间隙中两种递质的浓度增高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 NRIs 瑞波西汀 Reboxitine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 对5 HT影响很小较弱抗胆碱活性 无镇静作用 5 HT2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 SARIS 曲唑酮 trazodone 选择性阻断5 HT的再摄取 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选择性阻断H1受体 较强的镇静作用 不影响性功能中枢DA激动和5 HT受体抑制及外周a肾上腺素能拮抗作尼法唑酮 nefazodone 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NDRI 安非他酮 bupropion 抑制NE与DA再摄取非竞争性的阻断尼古丁受体 戒烟 微弱的抗胆碱作用 抗抑郁药物简介抗抑郁药物临床用药抗抑郁药物研究发展 综合医院可供选择的抗抑郁药物 综合医院可供选择的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副作用 附 0表示无 1表示罕见 2表示少见 3表示常见 4表示多见 抗抑郁药作用递质和受体及后果 药代学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P450酶 抗抑郁药的选用 既往用药史药物遗传学药物的药理学特征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病人躯体状况和耐受性抑郁亚型可获得性及价格停药综合症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 诊断要确切全面考虑病人症状特点 个体化合理用药剂量逐步递增 采用最小有效量 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 提高服药依从性小剂量疗效不佳时 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 增至足量和足够长的疗程如仍无效 可考虑换药尽可能单一用药 足量 足疗程治疗 一般不主张联用二种以上抗抑郁药争取患者及家人的主动配合 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配合心理治疗 可望取得更佳效果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它躯体疾病 物质依赖 焦虑障碍等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策略 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 目前倡导全程治疗急性期治疗 控制症状 尽量达到临床治愈巩固期治疗 预防复燃维持期治疗 预防复发停止治疗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策略 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 目前倡导全程治疗急性期治疗 控制症状 尽量达到临床治愈a初始治疗形式的选择1 药物治疗2 其他躯体治疗3 心理治疗4 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b评价治疗效果的充分性c治疗无效的解决策略 难治性抑郁症药物治疗 优化原则 增加抗抑郁药的剂量 疗程 转换策略 换用其他抗抑郁药 联合策略 联用其他抗抑郁药 强化策略 加用增效剂 合并非药物治疗SSRI联合其他抗抑郁药加用增效剂 锂盐 抗焦虑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抗癫痫药 抗帕金森药 其他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策略 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 目前倡导全程治疗急性期治疗 控制症状 尽量达到临床治愈巩固期治疗 预防复燃维持期治疗 预防复发停止治疗 抑郁障碍的全程治疗 急性期6 12周 巩固期4 9月 长期治疗1年或以上 时间 复燃 复发 有效 抑郁症治疗及预后的5 R 有效 response R 抑郁症状减轻 HAMD减分至少达50 缓解 remission R 在有效基础上抑郁症状完全消失 HAMD 8 并且社会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痊愈 recovery R 指病人完全恢复正常或缓解至少6 12个月复燃 relapse R 病人抑郁症状未达缓解或未达临床痊愈便出现反复和症状加重 即 死灰复燃 复发 recurrence R 指痊愈后一次新的抑郁发作 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 抗抑郁药物简介抗抑郁药物临床用药抗抑郁药物研究发展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 现有药物的二次开发1 手性转换2 新剂型的开发开发新的作用机制药物1 双重机制的药物2 P物质阻滞剂3 其他天然药物的开发麻醉药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 现有药物的二次开发1 手性转换2 新剂型的开发开发新的作用机制药物1 双重机制的药物2 P物质阻滞剂3 其他天然药物的开发麻醉药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开发新的作用机制药物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 现有药物的二次开发1 手性转换2 新剂型的开发开发新的作用机制药物1 双重机制的药物2 P物质阻滞剂3 其他天然药物的开发麻醉药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的开发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 现有药物的二次开发1 手性转换2 新剂型的开发开发新的作用机制药物1 双重机制的药物2 P物质阻滞剂3 其他天然药物的开发麻醉药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主要参与研究课题 抗小儿多动症药物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剂型改进及其人体中血药浓度LC MS MS分析研究麻醉药物氢吗啡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