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习题_-_适用非测绘专业.doc_第1页
测量学习题_-_适用非测绘专业.doc_第2页
测量学习题_-_适用非测绘专业.doc_第3页
测量学习题_-_适用非测绘专业.doc_第4页
测量学习题_-_适用非测绘专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习题1. 测绘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地球信息科学与测绘学的关系如何?2. 叙述地球形体的几个概念:铅垂线 水平面 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体。3. 某地面点的大地坐标为 L东经 12130 B北纬3417 试绘略图表示其位置。4. 叙述以下高程概念:绝对高程、相对高程、正常高、高差、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5. 用水平面替代水准面对距离的影响如何?对高程的影响如何?6. 叙述以下几个概念:大地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7. 测绘与测设两个地面点定位过程的意义是什么?其基本测量工作是那些?8. 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9. 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本任务和布设原则如何?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平面测量第三章高程测量第四章测量误差及测量数据初步处理第五章工程控制测量与定位测量第六章地图编制和地形图测绘第七章地图与地形图的应用 第八章摄影测量与遥感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第十章建设工程测量第二章平面测量习题1.何谓水平角?测量水平角的原理是什么?2光学经纬仪由哪几部分组成?3.何谓对中与整平?观测水平角时,应怎样进行对中与整平?怎样照准目标和读数?4对于带分微尺测微器和复测经纬仪,怎样将度盘读数配置在00000处?5何谓正镜、倒镜和一测回观测?角度测量为什么要用正、倒镜观测?能否用两次正镜观测代替一测回观测?6.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有什么不同?各适用于什么情况?并说明测回法的观测步骤。7.用DJ6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两测回,观测结果如表25所示,试计算各测回平均角值。 表2-5 测回法观测手簿 仪器等级:DJ6 仪器编号:982102 观测者:丁克良 观测日期:2001年11月29日 天气:晴 记录者:任 超测站测回数竖盘位置点名水平度盘读数 半 测 回角 值 一 测 回角 值 各测回平均角 值 备注O1左A0 01 00B152 41 48右A180 01 30B332 42 122左A90 03 12B242 43 54右A270 03 30B62 44 368.用DJ2经纬仪按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两测回,观测结果如表26所示,试计算各测回平均角值。9. 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试说明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条件?10经纬仪的检验主要有哪几项?如何进行校正?11水平角测量主要包括哪些误差12.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如何?作业中有哪些注意事项?13.电子经纬仪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它与光学经纬仪的根本区别是什?14丈量AB、CD两段距离,AB往测为126.780米,返测为126.735米;CD往测为357.190米,返测为357.190米。问哪一段丈量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的丈量结果各为多少?15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经检定实长为29.997m,检定温度t=20,用该尺使用与检定时相同的拉力丈量某距离得270m,丈量时温度为33,两点间高差为0.95m,求水平距离。16.何谓直线定向?在直线定向中有哪几条标准方向?17何谓正、反方位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表26 方向观测法观测手簿 仪器等级:DJ2 仪器编号:9802321 观测者:鲁俊娜 观测日期:2001年10月28日 天 气:晴 记录者:张清军测站测回目标读 数2C平均读数 一测回方向值 各测回平均方向值 备注盘 左 盘 右 O1 A0 00 22180 00 18 B60 11 16240 11 10C131 49 32311 49 20 D167 34 18347 34 06 A0 00 26180 00 16左= 右 = 2 A90 02 30270 02 26 B150 13 26330 13 18C221 51 4041 51 26 D257 36 3077 36 20 A90 02 36270 02 26左= 右 = 18. 根据图2-45中AB边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角,计算其余各边方位角。第三章高程测量习题1. 水准仪测定两点间高差,已知A点高程为8.016m,A尺读数为1.424m,B尺读数为1.428M,问A、B两点间高差为多少?绘图说明。2. 何谓视准轴?何谓水准管轴?何谓水准管分划值?3. 水准仪的使用分为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应注意什么问题?4. 电子数字水准仪有那些特点,其读数方法与光学水准仪有什么不同?所使用的标尺有何特点,与普通水准尺有何不同?5计算下表中水准测量观测高差及诸点高程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簿测点点号水准尺读数m高差m高程m备注后视前视BM.A1.7644.889已知TP.10.897TP.11.897TP.20.935TP.21.126TP.31.765TP.31.612BM.B0.711计算检核6. 计算下图闭合水准路线A、B、C、D各点高程,图中注明为各测段观测高差及测站数。已知水准点BM4的高程为42.758m7分配闭合差并计算下图附合水准路线1、2、3各点高程,图中注明为各测段观测高差及路线长度。8. 何谓竖直角?观测竖直角时,如何瞄准目标,如何计算竖直角和竖盘指标差?9. 整理下表中竖直角观测的各项计算。 竖直角观测记录测站目标竖直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指标差一测回角值 备 注oA左79 20 24光学经纬仪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为90,顺时针方式注记。右280 40 00B左98 32 18右261 27 5410. 试在下表中计算水平距离及高程(竖盘为顺时针方式注记)。视距测量记录表测站:A 后视点:B 仪器高: 1.50 m 测站高程:234.50 m点号尺间距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 竖直角 高 差m水平距离m测点高程m备注10.3951.5084 3620.5751.5085 1830.6142.5093 1511. 三角高程测量时,为何要进行球气差改正?对向观测可抵消哪些误差? 12. 完成下表中 EDM测高计算EDM测高记录、计算测站点AB目标点BA水平距离D341.23341.23竖角+140630-140348测站仪器高+1.310+1.430目标棱镜高V-1.800-1.200球气差改正f单向高差h往返测高差之差H容许差平均高差第四章测量误差及测量数据初步处理习题1. 什么是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者有何不同,如何消除和削弱它们?2. 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3. 什么叫精度,衡量精度有哪些常用指标?各自的含义是什么?4. 对某水平角以等精度观测了5个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55047,355042,355040,355046,355043,试计算一测回的中误差、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5. 对某水平直线共丈量6次,观测结果分别为136.32,136.28,136.36,136.26,136.20,136.38(m),试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其相对误差。6. 在一个三角形中,观测了两个内角和,观测中误差均为20,试求三角形第三个角的中误差。7.在图上量得半径r为37.5mm,已知r的中误差mr=0.05mm,试求圆周长的中误差。8.若测角中误差为20,试问6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是多少?9.用某经纬仪观测一水平角,一测回观测中误差是9,问欲使测角精度达到3,需观测几个测回?10.有一矩形,其相邻两边的边长和边长中误差分别为a=20.0000.004(m)和b=30.0000.008(m),试求矩形面积的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11.什么是权、单位权、单位权中误差?12.什么是加权平均值?如何计算加权平均值的权?加权平均值适于什么条件下应用? 13.已知距离观测值A、B、C的中误差分别为2cm,3cm,4cm。设以A为单位权观测值,求A,B,C的权;设以B为单位权观测值,求A,B,C的权。14.如下图所示,A,B,C为已知水准点,现分别自A,B,C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测定结点Q的高程,各路线起算点高程、路线长和观测高差分别列入表中,设1Km的观测值为单位权观测。试求: 单位权中误差; Q点高程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路线起始点路线长L (Km)起始点高程 H(m)观测高差 (m)L1A 2.220.1778.244L2B 2.830.409-2.059L3C 2.422.7655.627第五章工程控制测量与定位测量习题1.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定位测量的方法有哪些?2.导线测量的形式有哪些?各有哪些检核条件?怎样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3.按表5-5形式列表计算闭合导线各点坐标,已知数据见图5-57。图5-574.按表5-6形式列表计算闭合导线各点坐标,已知数据见图5-58。图5-585.用前方交会法测定P点,已知数据和观测角值如下,试计算点坐标。XA=636.17mYA=1042.54mXB= 883.62mYB=1377.25m= 65 3236= 47 53286.一测边交会,如图5-59,已知数据及观测边长如下,试计算点坐标。a = 482.132mb = 311.271mc =321.185mXA= 922.268mYA= 981.638mXB= 568.988mYB=1557.183mXC= 614.141mYC=1259.533m图5-597.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如何?智能型全站仪有哪些高级功能?8.GPS全球定位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9.简述GPS定位原理,GPS定位测量有哪些特点?10.解析下列名词的含义:伪距测量载波相位测量静态定位动态定位11.什么是绝对定位,什么是相对定位?其原理如何? 12.什么叫单差、双差、三差?差分定位技术有何特点?各能消除和削弱哪些误差?13.GPS观测主要有哪些误差?其对定位成果的影响如何?怎样消除其影响?第六章地图编制和地形图测绘习题1.什么是地形图?它包括哪些内容?数字地图、电子地图与常规地图有何区别?2.什么是地形图比例尺、比例尺的精度?3.何谓梯形分幅?何谓矩形分幅?简述我国现行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方法。4.已知某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212,北纬293604,试求其所在1:1万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5.什么是等高线?指出等高线的种类和等高线的特性。6.简述地图投影的概念、分类、变形特征。7.试述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基本概念。8.为什么要采用分带投影?列出6带和3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通式。9.已知某点位于6带的20号带,其在该带的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2325 128.600,y=-136 212.400),试求该点的通用坐标。10.为什么要进行地图编制?简述地图编制的方法和过程。11.简述平板仪测图原理。12.简述经纬仪测图过程。13.按图6-1所示各碎部点高程勾绘等高线,设基本等高距为1米。14.简述数字化测图系统与组成及数字化测图过程。15.简述数字化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内业数据处理过程。16.对地形图进行数字化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17.什么是地籍图、房产图?它们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与地形图有什么区别?18.什么是界址点?简述界址点的测量方法。19地籍图测绘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利用已有地形图编绘地籍图的过程。20.面积量算方法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第七章地图与地形图的应用习题1识读地形图的目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2在地形图上如何作土方计算?3地形图上计算面积的方法有哪些?计算面积在哪些领域中应用?4何谓DTM,DTM数据采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5简述DTM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八章摄影测量与遥感习题1、摄影测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2、摄影测量制作地形原图的主要过程是什么?3、什么是航向重叠度和旁向重叠度?4、什么是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5、写出共线条件方程式,它有哪些应用?6、实现人造立体视觉需要哪些条件?7、双像立体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什么?8、双像立体测图的三种方法各有何特点?9、什么是像片纠正?有哪几种方法?10、非地形摄影测量主要应用在那些方面?11、什么是遥感?遥感信息有何特点?12、现代遥感技术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13、遥感探测目标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4、遥感技术有哪些应用?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习题1.解释下列专业术语信息 地理信息数据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系统专题信息系统栅格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2.简答题地理信息系统由哪些部份构成?有哪些特征?地理空间数据有哪些的特点?比较一下矢量、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城市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功能特点和特点?简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库过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如何?举例说明GIS在某一领域的具体应用。第十章建设工程测量习题1、施工测量具有哪些特点?应遵循什么原则?2、测设己知数据的水平角、水平距、高差与测角、测距、测高程有何异同?3、测设直角ABC后,经检测其角值为895916,已知BC=120m,为了得到直角,应如何调整C点的位置。4、已知施工坐标系的原点O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O=200.00m,YO=250.00m,某点A的施工坐标为XA=120.00m,YA=140.00m,两坐标轴系间的夹角为300000。试计算A点的测量坐标值。5、建筑基线有哪些布设形式,简述五点十字形基线的放样方法及步骤?6、建筑方格网起什么作用,如何建立?它与一般控制网有何区别?7、如下图,要确定主轴线的主点A、O、B,现根据控制网测设出A、O、B三点,检测测得AOB= =1795936,已知a=150m,b=200m,试求各点的移动量。8、什么要建立专门的厂房控制网,厂房控制网一般如何建立?9、叙述测距仪跟踪测量法放样距离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10、如何用全站仪放样高差?11、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场合?12、采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需要什么已知数据?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获得测设数据?13、下图,已知A、B、C三个控制点,今欲放样P1,P2两点,试确定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