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心病的预防常识.doc_第1页
慢心病的预防常识.doc_第2页
慢心病的预防常识.doc_第3页
慢心病的预防常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心病的预防常识肺源性心脏病,绝大多数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讲究卫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对已发生肺心病的患者,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本病易反复发作,使病情日益加重,但肺心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的,如能及时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对病情的转归具有积极的意义。缓解期间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如鼓励患者进行呼吸锻炼,耐寒锻炼,提倡戒烟等,防止或减少、减轻急性发作,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提倡家庭长期氧疗,能改善预后。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心主血,肺主气”是说心与肺是胸腔中相邻的两个器官,心在前肺在后,心脏负责推进血液的运动,肺主呼吸。这就引起了医学界对呼吸与心脏关系的研究,心肺关系复杂交错,有以下三点:1.心脏消耗的氧气全部来源于肺,肺出问题直接导致心脏病。中医认为“心肺同源”这是心肺同治的理论源泉。心脏本身耗氧占整个人体的20%左右,若肺部出现病变,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脏。如果长期轻度缺氧,会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引发冠心病,严重缺氧时血压、心率均下降,导致心肌坏死,心力主衰竭,甚至心脏骤停。2.治疗心脏,通过肺部“呼吸给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早就有医学家提出,肺部给药是治疗心脏病的最好途径。血液经右心室压出,都会进入肺动脉送至肺泡,然后通过肺部呼吸,在肺部压力下进入心脏,如果此时通过呼吸使有效药物成份由鼻腔进入肺部,就会经由透析作用溶进血液,10秒左右到达左心房,被心肌细胞吸引,快速治疗心脏病,溶解冠状动脉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可以说,通过呼吸学进行肺部给药治心脏,是快速消除症状,根治心脏病的一条捷径,像心脏病人身上常备救心盒,通过鼻子一闻达到救命的目的,就是典型呼吸给药方式。3.心脏病患者,通过肺动力带动心动力,可达到救心,护心的目的,甚至能够防止心梗意外猝死的发生。患者心脏病发作时,可能心脏与肺都已停止工作,这时可以通过启动肺动力来恢复心动力,比如心肺复苏术,边按压胸口,一边进行人工呼吸,就通过恢复病人呼吸,通过肺部的舒张压、收缩压,以肺动力带动心动力的典型治疗方法,另外心脏病人常用的“救心盒”,就是在心梗发作时,通过鼻孔吸入药物气体,先启动肺动力,促进已停止的血液进行流动,再给心脏运送含有氧气的血液,启动心脏。一般肺部持续有节奏的运动几分钟,就可以将心脏再次启动,使心脏恢复工作,病人摆脱死亡危险。“百年老字号”济仁堂药业发明了世界首个“心肺同治”的外用治心脏病的特效药物“保心包”国药准字号【Z20063081】。它含有的特制中药成份,将芳香的药物分子散发到空气中,病人通过呼吸进入肺中,一方面营养肺细胞,增加肺功能,提高心脏供氧量。另一方面,药物分子溶入肺泡中的血液,沿肺静脉循环,10秒内到达心脏,营养心肌细胞,溶解动脉血管壁上的斑块,增加心动力及泵血能力,达到心肺同治的效果。用药注意事项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有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我国8090%以上的肺心病是由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而来,其次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矽肺、结节性肺动脉炎等也均可导致肺心病的发生。该病常因呼吸系统感染而诱发。肺心病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滥用抗生素肺心病患者待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停用抗生素。若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作为预防性用药,不仅会产生耐药性或发生其他病菌的感染,使病情得以继续发展、恶化,还因大量使用抗生素,破坏了人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合并症,大大增加了疾病治愈的难度。2、滥用止咳药肺心病患者呼吸道上下都存有大量痰液,不论咳嗽轻重均不要单纯应用止咳药,更不能用可待因、阿片之类的麻醉性镇咳剂,否则会因咳嗽停止将痰留于呼吸道内,加重呼吸道阻塞,这是肺心病加重的重要因素。所以,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磺化钾、痰咳净等。3、滥用利尿剂肺心病伴有水肿时,常选用口服利尿剂治疗,但利尿不利于痰液稀释,会加重呼吸困难;利尿不当,还会使血液更加黏稠,从而导致血栓,如不注意补充钾盐,还会导致低血钾与电解质紊乱。所以,应用利尿剂应找医生按病情来指导用药,不宜自购利尿药滥用。4、滥用安定药安定药物等镇静药对呼吸中枢具有抑制作用。慢性肺心病人即使用了常人能耐受的小剂量安定药也会使处于逐渐衰竭的呼吸中枢雪上加霜,使呼吸更趋衰竭,甚至呼吸停止。所以患有肺心病、慢性肺气肿的病人千万不要随便服用安定、氯丙嗪等镇静安眠药来治疗烦躁不安、失眠症状,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心监护使用。5、滥用强心剂肺心病伴有心衰时,常需服用强心药,但强心药具有排泄缓慢,容易蓄积、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的特点以及体质差异等多种因素,在临床上容易出现强心剂中毒,甚者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一定要按规定时间、规定剂量服用。在服用强心药时,还应注意补充氯化钾,这种药物虽然与心衰没有直接关系,但它对防止强心药中毒有一定的作用;若患者如出现恶心、呕吐,视物呈黄色或绿色,脉搏不整齐或变慢,每分钟低于60次,则是洋地黄中毒的表现,此时应停药并请医生诊治。肺心病(全称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病例系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发展而来。由于本病病情复杂,涉及广泛,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及证候特点,故临床用药颇为棘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肺系病专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晁恩祥教授认为:“无论其表现如何复杂,转变如何迅速,只要灵活掌握中医辨证,依证立法,则能开出恰当处方。”晁教授说,肺心病不同发展阶段其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在肺功能不全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如果感染控制得好,则肺心病急性发作便能得到及早控制,否则就会变证丛生。这一阶段,病位在肺,病因多为风寒、风热、毒热及痰浊,病机多属痰浊阻塞、肺气失宣、邪热郁肺等,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辨证施治。如见咳嗽痰白,泡沫清稀,恶寒,周身酸楚,脉浮弦紧,舌苔薄白,多属内有寒饮,复又感寒,治宜宣肺散寒、祛痰平喘,方用小青龙汤加减。如见咳嗽喘促,痰黄粘稠,咯痰不爽,口干发热,便秘尿赤,口唇紫绀,舌质紫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多属痰热阻肺,感染较重,治宜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必要时可配合使用抗生素。如见喘急胸闷,咯痰黄稠,有腥臭味,口唇紫绀,舌质紫暗,舌苔黄腻,脉滑数等,多属毒热炽盛,治宜清热解毒、涤痰平喘,方用五味消毒饮加涤痰、清痰药物,此时因感染较重,处理不当多有转化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危险,必须予以足够重视。除了控制肺心病合并肺部感染之外,控制心衰水肿也是十分必要的。晁教授说,如果肺心病心衰水肿反复发作,而以下肢浮肿为主,伴有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口唇紫绀,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脉沉缓等,多属心肾阳虚、脾虚水泛,治宜温阳利水、益气健脾,方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重症者可选用西药利尿剂、抗生素等,并应时刻注意血气分析与电解质变化。如果肺部感染与心衰水肿同时存在,且患者出现口唇紫绀、指甲青紫等征象,则宜清肺利水与活血化瘀相结合,方用麻杏石甘汤合五皮饮加活血药,一般在23周左右病情会得到好转。对于肺心病急性发作出现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的情况,晁教授指出,此时患者不但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且酸碱失衡严重,若处理不当死亡率较高。一般来讲,如有神昏谵语,呼吸急促,喉中痰鸣,汗出如油,口唇青紫,舌下静脉曲张,脉弦数等,多属痰浊阻肺、蒙蔽心窍,治宜清肺涤痰、醒脑开窍,方用涤痰汤加减,成药可服安宫牛黄丸,或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如有神志模糊,呼吸急促,咯痰黄稠,口唇紫绀,发热汗出,目赤口干,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等,多属痰热蒙闭、腑实内结,治宜清热化痰、通腑开窍,方用承气汤或凉膈散加减,或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由于这一阶段病情较重,晁教授强调应抓紧给药时机,对于西医的抗感染,吸氧,改善心肺功能,纠正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应用呼吸机等,都应及时使用。针对肺心病急性期病情较重、反复发作出现休克或出血等危急征象者,晁教授谈到,休克多从益气复脉、回阳救逆角度着手,可用参附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配合使用西药升压药。出血则宜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方用生脉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煎汤鼻饲,对于西医的止血、吸氧、抗感染及补充血容量等也可同时使用。对于肺心病的缓解期,则肺肾气虚者治以补肺益肾纳气,脾肾两虚者治以健脾补肾化痰,对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者可予冬病夏治等法提高免疫力,上述固表调补肺肾的治疗方法都属扶正固本的用药思路,临床可随证选用。专业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