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脊椎结核的MRI表现.doc_第1页
早期脊椎结核的MRI表现.doc_第2页
早期脊椎结核的MRI表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脊椎结核的表现 江魁明(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50)中图分类号:529.2;445.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2-1671(2003)11-1042-03脊椎是骨结核好发部位之一,其发病率占骨结核的40%50%1。近年来2,3脊椎结核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脊椎结核线、表现见诸大量文献报道,但其所描述的实际是脊椎结核中、晚期病理特征2,3。本文现回顾分析经穿刺、临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11例脊椎结核表现,结合有关文献讨论,旨在提高对早期脊椎结核的征象认识。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576岁,平均48岁。主诉颈、胸背部、腰部疼痛,脊椎活动受限,病程0.53个月,5例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疲惫乏力。11例脊椎扣击痛(+)、局部扣击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类正常,二便常规正常,2157/,结核菌素试验阳性7例,强阳性4例。本组病例均有脊椎线正、侧位平片。1.2方法 1.0 超导磁共振机。11例早期脊椎结核均行平扫加-增强检查。序列行1矢状位平扫,矢状位、冠状位、轴位1和1/增强扫描,/500/15;使用序列,2行矢状位、轴位平扫,/30003500/100130,必要时行冠状位2;使用序列,行矢状位扫描,/1600/16,100;层厚4,间距0.4,矩阵256512,200300;-,15/例。2结果2.1线平片表现椎体骨质疏松7例:脊椎压缩骨折2例;软组织肿胀腰椎旁1例,胸椎旁2例;颈椎生理曲度改变2例,腰椎生理曲度变直3例;全组病例3个病椎椎间隙轻度变窄;脊2401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11月第19卷第11期,2003,19,.11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4例。2.2表现。2.2.1病变部位累及颈椎2例,病椎4个,腰椎3例,病椎7个,胸椎4例,病椎10个,胸腰椎联合受累2例,病椎5个,本组病例共26个椎体受累。2.2.2椎体改变26个病椎中,椎体病理性压缩骨折2个,压缩程度为1/4,轴位呈“碎裂状”改变;5个椎体“虫蚀状”破坏,在1为低信号,2呈无结构高信号,病灶边界清晰。26个病椎,不同程度骨炎,呈长1、长2信号特征,4例为部分椎体骨炎,22例全椎体骨炎(图1)。-增强,“椎体骨炎”病椎强化均匀(图1),“虫蚀状破坏”病椎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图2)。2.2.3椎间盘改变3个病椎椎间盘轻度变扁、膨出;2椎间盘临近终板裂隙状高信号5个,-增强扫描,椎间盘裂隙状强化(图1,图2)。图13、4结核,矢状面1,1/+-,冠状位1/+-:3全椎体骨炎,4部分椎体骨炎,13整个椎体、4部分椎体低信号,增强检查均匀强化;对应椎体后梭形脓肿,类肌肉等信号,压迫脊膜囊前缘;34椎间盘略变扁。图示34椎间盘裂隙状强化,跨越5个椎体的椎旁软组织肿胀,未见脓肿,均匀强化,图示前、后纵韧带强化图23、4结核,另1病例,矢状面1/+-:4“虫蚀状”破坏,不均匀强化,3椎体骨炎,均匀强化,34椎间盘裂隙状强化,其后缘小脓肿,前、后纵韧带强化2.2.4椎体附件改变1例椎弓根骨炎,呈长1、长2信号,与病椎相连续,信号改变一致。未见附件骨质破坏。2.2.5椎旁软组织改变病椎周围软组织肿胀11例,范围跨越25个椎体(图1);椎前、旁小脓肿4例,其中椎前1例,两侧3例;-增强,椎体周围肿胀软组织显著强化,脓肿呈小环状强化,脓腔无强化;腰大肌肿胀1例。2.2.6椎管内改变病椎后方对应硬膜外脓肿7例,呈长1、长2信号,信号强度均匀;脓肿压迫硬脊膜囊前缘;-增强,脓肿壁、对应后纵韧带线条状强化(图1,图2)。3讨论文献报道2,3,对于早期脊椎结核及时抗痨治疗能完全痊愈,而中、晚期脊椎结核,单纯的抗痨疗效较差,即使手术介入,仍常产生脊椎结核的迁延不愈、畸形、神经损害等。因此,脊椎结核的早期确诊,对临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线平片、诊断脊椎结核的理论系“脊椎的骨质破坏、椎旁脓肿、椎间隙破坏变窄”等,实际反映脊椎结核中、晚期病理变化,需要6个月的结核病理演变形成3。鉴于密度分辨率的限制,目前线平片、尚不能反映:椎体炎性水肿、轻微软组织肿胀、正常高度椎间盘的裂隙状破坏、椎管内小脓肿等早期结核病理特征。高软组织分辨力的,对组织水、蛋白质含量改变高度敏感,具有反映结核早期病理变化的能力。多方位、多技术、多参数成像,显著提高了对脊椎结核病理变化、生物学行为的认识。本组资料显示,“椎体骨炎、椎体骨质虫蚀状破坏、跨越病椎较大范围的周围软组织肿胀、椎间盘2近终板侧的裂隙状高信号,椎管内硬膜外脓肿及对应后纵韧带的线条状强化、椎间盘的裂隙状强化等”是早期脊椎结核富有特征的表现。脊椎结核的最早期病理变化即椎体骨炎24,病理上见于各阶段脊椎结核。本组资料26个病椎均显示该病理变化,说明“椎体骨炎”确为脊椎结核最早期的表现。由于病椎充血、水肿,水含量明显增加,在1椎体骨炎表现为低信号,而2则表现为高信号。由于骨髓脂肪信号的干扰,/序列能更好地反映椎体骨炎长2信号特征。不同类型的脊椎结核,椎体骨炎可表现为局限或全椎体型。对于边缘型、韧带下型脊椎结核,可表现为局限性和/或全椎体骨炎,中央型通常表现为全椎体骨炎。早期脊椎结核病例,椎体的骨质破坏常表现为“虫蚀状”。这种虫蚀状的骨质破坏的病理基础系骨内小脓肿或肉芽肿5,在1表现为小片状低信号,2为均匀无结构的高信号。-增强,呈小环状或结节状强化。椎体终板破坏是成人脊椎结核浸润椎间盘的解剖通道25,2终板信号增高,提示终板破坏。跨越病椎多个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是脊椎结核较早期的病理改变。肿胀的椎旁软组织,1呈低信号,2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显著强化,并有脓肿者,表现为“小环状”强化。本组资料各病例均有明显的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仅4例并有冷脓肿。3401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11月第19卷第11期,2003,19,.11早期脊椎结核病例,病椎椎间盘可保持正常高度或轻度变扁,但椎间盘已被浸润,在临近破坏的终板侧2出现裂隙状高信号,裂隙状高信号的病理系结核性肉芽肿或干酪样脓肿。-认为6,只有当相临2个终板均破坏,乏血管椎间盘营养完全中断,结核杆菌方可经被破坏的终板浸润椎间盘。硬膜外小脓肿是早期脊椎结核较常见的病理表现,本组资料发生率约65%。硬膜外小脓肿呈均匀的长1、长2信号,压迫对应硬膜囊前缘;-增强,小脓肿壁及其对应的后纵韧带线样强化。早期脊椎结核的诊断,有时需要与脊椎转移瘤鉴别。靶征、晕征是椎体转移瘤特征表现;大多数脊椎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不侵犯椎间盘,多数先破坏椎体的后部和附件,跳跃式椎体破坏,侵犯椎旁软组织形成局限性肿块,增强检查肿块结节状强化,故一般鉴别不难。但对于缺乏明确原发肿瘤病史,仅限于单个椎体的骨质破坏、骨髓水肿,又缺乏病椎椎间盘、周围软组织改变的病例,其鉴别诊断仍十分困难,穿刺活检是确诊的惟一方法2,3,5。化脓性脊椎炎起病急,病情凶险,临床炎症体征明显;椎体骨质破坏,同时伴明显骨质增生,大片死骨,椎旁脓肿则不明显,增强检查,病变椎体均匀强化,大片坏死区无强化,而结核多表现为环状强化,一般鉴别不难。参考文献:1杨克勤.脊椎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