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稀土镀锌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02-稀土镀锌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02-稀土镀锌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02-稀土镀锌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02-稀土镀锌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Q/HYZY-0002-2007 稀 土 镀 锌 作 业 指 导 书版本号: A / I批 准: 审 核: 编 制: 受控号: 2007年5 月28日发布 2007年6月1日实施稀土镀锌作业指导书1 总则本规定阐述了钢铁件热浸镀稀土锌铝多元合金的方法和步骤,规定了各工序责任人的作业内容和要求,是保证镀锌产品质量的法规性文件。本规程中有关质量标准参照GB/T2694-2003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中有关热镀锌的规定,其解释和修订由技术科负责。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制作的各种钢铁结构。3 定义稀土镀锌:在常规热浸镀锌基础上应用新技术,在锌液中加入稀土锌铝多元合金而显著改善镀覆状况的镀锌工艺。4 作业流程助 镀 酸 洗 脱 脂 进 料 水 洗 水 洗上 挂质量检验和处理淬 水(钝 化)浸 镀 自然干燥空 冷 干 燥 移交 注: 表示质量控制点5 作业内容本书将按作业流程详细地描述各工序的作业目的、作业准备与条件、作业方法和步骤及工艺要求。5.1 进料5.1.1 收料人员按材料移交表核对来料编号及数量,做好记录。5.1.2 对于焊接件,检查焊渣是否清理干净,若发现有未清理干净的,应予以清理。5.1.3 对于中空而封闭的构件,应钻工艺孔使中空部分与大气相通方可镀锌,工艺孔径5毫米。5.1.4 根据塔材规格、长度来确定是装架子或料斗。材质不同、锈蚀程度相差很大的塔材不应装在同一架子中。5.2 脱脂(除油脂)5.2.1 作业目的脱脂工艺处理目的是除去待镀件表面的各类油污,以减少后续酸洗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镀覆质量。5.2.2 作业准备与条件5.2.2.1 本工序作业由镀锌分厂脱脂工艺负责人控制实施。5.2.2.2 脱脂前,作业人员应了解各种待镀工件的规格、品种、材质及表面油污状况。5.2.2.3 对管状、箱形待镀工件,作业人员应严格检查是否有透气孔。5.2.2.4 待镀工件脱脂前根据情况装筐、装袋和捆扎: a)紧固件装入篮筐中;b)小件装入专用工作篮筐;c)大件用铁丝隔离,工件隔离时应保持一定间距,以使待镀件不合并、不重叠。5.2.3 作业方法与步骤5.2.3.1 脱脂溶剂的组成及工艺条件见下表名称含量/参数氢氧化钠NaOH(工业级)48%碳酸钠Na2CO3(工业级)48%脱脂温度5080脱脂时间去净油污为终点脱脂溶剂中应加入适量乳化剂,脱脂溶剂的组成含量由理化实验室定期取样分析与测定,技术科根据测定结果,决定处置办法,镀锌分厂按要求执行。脱脂工艺作业人员应根据待镀工件的规格、品种、镀件大小、表面油污程度控制脱脂时间。5.2.3.2 待镀工件脱脂时,脱脂工艺作业人员应适时摇动工件,以加快脱脂速度。5.2.3.3 脱脂后的工件应用热水洗净表面碱液,以防止脱脂碱液带入酸洗槽中而降低酸洗能力。如发现工件脱脂不完全,应重新脱脂。5.2.4 工艺要求:严格控制脱脂剂组份含量、脱脂温度、脱脂时间。5.2.5 脱脂终止的判定 以水洗后水沿壁自然流下,均匀润湿、不挂水珠为脱脂终点。5.3 酸洗(除锈)5.3.1 作业目的酸洗目的是除去待镀工件表层的氧化铁皮,以保证浸镀顺利进行,提高产品镀覆质量。5.3.2 作业准备和条件5.3.2.1 酸洗作业人员根据前一批工件的酸洗情况了解酸洗液的酸洗能力,如发现酸洗液酸洗能力过低,应及时报理化试验室化验核实,并根据化验结果进行调整处理。 5.3.2.2 对上一工序脱脂情况进行监督,如发现有脱脂不完全的待镀工件应与脱脂作业人员联系解决。5.3.3 作业方法与步骤5.3.3.1 酸洗液的组成及工艺条件见下表名称含量/参数盐酸(工业级)520%使用温度室温酸洗时间视锈蚀情况决定氯化亚铁FeCL2200g/L 酸洗液中适量添加少量的缓蚀剂(0.1%)保护基体和发泡剂(0.1%)抑制酸雾。 理化试验室要定期对酸洗液进行取样分析与测定,技术科根据测定结果决定处置办法,分厂按照要求严格控制酸洗液质量。若酸液浓度太低,应更换或补充新酸液;若发现氯化亚铁含量大于工艺质量浓度要求,要重新更换新酸。5.3.3.2 待镀工件酸洗时应全部浸没在酸液中。酸洗作业人员应根据工件表面的锈蚀程度,严格掌握酸洗时间,一般20分钟后要将浸入酸液的工件吊起查看和翻动,以确定酸洗程度和控制酸洗时间。5.3.3.3 洗后的工件表面目测应呈灰白色,无褐色斑点;手感表面无污垢附着物的为酸洗干净。5.3.3.4 待镀工件若欠酸洗应用钢丝刷、砂轮片等除去表面残余污垢。严禁待镀件在酸洗槽中长时间浸渍,以免发生过酸洗(渗氢)现象。5.3.3.5 酸洗后的工件应用水冲洗或清水槽中漂洗,以去除待镀件表面的酸洗溶剂。5.4 上挂5.4.1 对于欠酸洗的塔材要集中一起返洗;对于过酸洗的塔材要逐号登记,按不合格品处理。5.4.2 作业人员根据工件的规格、品种、镀件大小等情况进行装筐和捆扎,装筐和捆扎要牢固。5.5 助镀 5.5.1 作业目的助镀处理是稀土合金镀覆工艺中极重要的环节,目的是以液态助镀剂薄膜层覆盖于工件表面,阻隔工件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同时起界面活性作用,改善液态合金镀液对待镀工件表面的润湿性。5.5.2 作业准备与条件经脱脂、水洗、酸洗、水洗后的待镀工件由助镀作业人员检查判定前处理是否合格,若发现不合格要与前一工序负责人及时联系解决。5.5.3 作业方法和步骤5.5.3.1 助镀剂的组成名称含量/参数氯化铵1520%氯化锌35%稀土助镀剂*助镀时间12min助镀液温度5070盐酸含量 1%FeCL2含量 20g/L *本项为公司技术保密内容,由公司专人控制。 理化试验室定期对助镀溶剂中除*外的各项物质进行取样分析和测定,技术科根据测定结果,指导分厂更换或添加新的助镀溶剂。5.5.3.2 待镀工件浸入助镀槽中,作业人员要动摇工件,确保无漏浸之处。助镀时间一般控制在60-120秒,作业人员依据构件的形状、品种、大小等适度调整。5.5.3.3 浸助镀剂后的待镀工件要在空气中停留13分钟,以借助助镀剂温度使工件表面自然干燥。但在空气中不能停留太久,否则应返浸助镀剂。5.5.4 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助镀剂成份和杂质含量。严格控制助镀剂温度和浸入时间。5.6 自然干燥塔材从助镀剂池中取出后要及时摆开,清除积水和赃物,自然干燥。5.7 浸镀5.7.1 作业准备与条件5.7.1.1 镀锌操作人员应检查待镀件装筐或捆扎是否牢固,以防镀件掉入锌槽中。5.7.1.2 锌液温度用热电偶温度计控制,根据公司镀锌生产流水线加热方式不同,对于煤气加热方式锌温度控制在430450,对于燃煤直拦加热方式锌温度控制在450470,对于外来大型构件厚度在20mm以上(含20mm),温度可提高10。锌液中稀土合金含量由专人根据镀件情况进行控制,锌锭一般采用1#和0#锌。5.7.2 作业方法和步骤5.7.2.1 镀锌起重作业工吊起待镀件,根据待镀件表面水分的多少在烘干槽(煤气加热)或锌液面上(煤加热)烘13分钟,尽可能使待镀件表面干燥,同时注意不要让待镀件表面助镀剂烧掉。5.7.2.2 浸锌操作时,镀锌作业人员刮清液面锌灰,镀锌起重工根据待镀件长短不同以适宜的倾斜角度(090)浸入锌液面,浸锌时间约为4060秒钟。镀件吊出锌液面前,刮除液面的锌灰,以防止锌灰粘附在镀件表面,影响镀覆质量,构件吊出锌液面时,应以一定倾角吊出,以保证构件表面多余锌液在表面张力及自身重力作用下回流锌槽锌液中。构件吊出锌液后,镀锌作业人员要及时清除镀件表面的锌流挂。5.7.3 淬水及钝化将清除锌液流挂后的镀件浸入冷却槽中冷却后,吊出冷却槽自然干燥。若有要求时,将水冷后的镀件浸入钝化液中进行钝化处理。5.7.4 工艺要求严格控制锌液温度和稀土合金含量,稀土合金含量由专人根据前一批镀件的镀覆质量进行调整。5.8质量检验和处理5.8.1 作业目的 本工序作业目的是严格控制工件镀覆质量,保证只有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放行。5.8.2 作业内容 镀覆后工件经冷却、干燥后,作业人员要及时检查工件镀覆情况。如出现下列现象: a)漏镀面积在直径0.5mm以下斑点: b)不论镀件大小,漏镀面积在直径0.5mm1mm的斑点,每平方厘米内不多于3点,镀件表面总数不超过35点: c)在非连接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