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物态变化.doc_第1页
4.物态变化.doc_第2页
4.物态变化.doc_第3页
4.物态变化.doc_第4页
4.物态变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一、基本概念 1、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 。2、 取一支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认真观察如图,你会发现什么?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标的符号表示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计是将 的温度规定为0;将 温度规定为100。 这支温度计的量程是 ;它的分度值是 。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物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 和 ;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4、确使用温度计?到物理实验室取一支合适的温度计,然后进行测量物体的温度,并对下面问题进行归纳。在使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这是因为: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不能与杯底、杯壁接触;这是因为: 。测量物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这是因为: 。读取温度值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这是因为: 。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后,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你估计水的温度为: ,采用温度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为: ,测量结果是: 。二、练习1、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一支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指出该同学操作的两项错误之处。(1)、 (2)、 2、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5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中的水银柱上升经过“28”这一刻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 ( ) A、房间里的温度 B、热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 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量程的温度 B、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表面相平C、为了读数准确,最好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D、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在液体中4、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在使用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用实验室温度计可测沸水温度 B、体温计在每次使用之前要用力往下甩 C、用体温计测热锅内油的温度 D、将寒暑表放在冰箱内测量温度5、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不同,玻璃泡内装等量的同种液体,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及液柱上升高度是 ( ) A、示数相同,上升高度相同 B、内径细的示数大,上升高度也大 C、内径粗的示数大,但上升高度小 D、示数相同,但内径细的上升高度大6、使用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的读数是变化的,不断地读数,得到的数据为:27、29、34、38、40、41、42、43、42、41,则热水的温度为 ( )A、27 B、43 C、41 D、37.77、0的水与0的冰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温度低 B、0的水温低 C、二者的温度相同 D、二者无法比较三、中考试题1(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根据图l0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 。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 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 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 (2)小明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 他应选用表中的做测温物质,原因是3、仔细观察体温计,结果是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它的分度值为 。在结构上他比温度计多了一个_。4、有一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7.5,则该体温计的读数是 ,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8.4,则该体温计的读数是 。5、某地夜晚温度可达零下25,则应最好选用下列哪支温度计( ) A、测量范围-4040的温度计 B、测量范围-20100的温度计 C、测量范围-1540的温度计 D、测量范围-8040的温度计6、如图4.1.2所示,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7、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42 探究汽化与液化的特点一、基本概念1、汽化:由 态变成 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 和 有关(以晒衣服为例)蒸发的特点:液体蒸发时会 热,有致冷作用。所以游泳上岸后,感到比在水中还要冷,如果有风吹来,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加快蒸发, 热量更多,会冷得直打颤。就是这个道理。2、液体沸腾的有什么特点?如右图;(1)需要的器材有: (2)除了图中的器材,你认为还需要什么器材? 。(3)当水温接近80时,每隔一段时间读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时再继续观察5min;将读取的温度记录下表,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填空。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温度/(4)当酒精灯撤去后,水不再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继续 热量,水沸腾时温度 。(5)水沸腾时内部产生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由 到 ,最后破裂。说明沸腾是液体内部和外部同时发生的剧裂汽化过程。归纳:_3、液化:由 态变成 态夏天揭开冰棒的包装纸后会看见冒“白气”?“白气”是什么?从冰箱里拿出汽水,一会瓶身上会有水珠,这些水珠是瓶内渗出来的吗?冬天洗澡时,可以看到卫生间墙壁的镜面上有大量的水珠,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水珠? 小明通过观察发现:揭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的“白气”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变成的小水珠。汽水瓶身上的水珠也是 的水蒸气遇 变成的 。 卫生间墙壁的镜面上的水珠也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变成的小水珠。这些事实说明: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就会;这种过程叫做 。(热遇冷-放出能量)二、练习1、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4.2.1的图象,从图象可知, 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但需要 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 。2、如图4.2.2是小强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看到的两种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图是沸腾时的情况。要使水持续沸腾,就要对它不停地 。3、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 和 两种方式;在常温下,将石油气装入瓶里是采用 方式完成的。 4、目前,有些大酒店在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机,手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且卫生,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加快了水面附近的空气 ,并提高了水的 。5、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得模糊,是因为 (选填“室内”或“室外”)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珠附在镜片上;这一过程要 热。6、100水蒸气烫伤比100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 ( )A、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的温度高 B、沸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高C、水蒸气会液化放出更多的热量 D、沸水汽化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7、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这是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8、在实验室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9、“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C、都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10、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减慢蒸发的措施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三、中考试题1、盛夏的晚上,小明在房间感到很热,他打开电风扇,风吹到身上感到凉快。请你就上述过程提出物理问题,并解答。问题:_答:_2、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从哪一面吹来,试说明理由,并举一个相同原理的例子。风吹来的哪一面手臂上的水 得快,从手臂吸收的 ,手臂的这一面就感到凉,就知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举例: 。3、酒精擦在手上会感觉凉爽,是因为酒精在蒸发时 手上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手局部的温度,因此会感觉到凉爽;当水沸时要继续加热才会继续沸腾;这两个现象说明汽化过程需要 热量。4、烧开水时,用玻璃靠近从壶嘴逸出的水蒸气,会出现小水珠,玻璃片会烫人,这是因为水蒸气液体时 热量;从这两个现象说明液体过程需要 热量。5、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大量“白气”,关于这些“白气”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 ,后 。掘开锅盖时,水蒸气往上冲往往会烫伤手,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 热量;7、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则温度计的示数将 ( )A、不变 B、先降低后升高 C、降低 D、先降低后不变 8、如图4.2.3所示,李明等三位同学描绘出了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9、。俗语说:“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缸有裂缝,水渗透出来 B、是水的蒸发现象C、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4.3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特点一、基本概念1、熔化:由 态变成 态(1)冰熔化时的特点: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 ;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 ;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 。2、凝固:由 态变成 态(1)水凝固的特点:水放入冷冻室后,温度渐渐 ;到达 时开始结冰;结冰过程中温度保持 ;当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温度 。二、练习1如图4.3.1为某物质受热熔化的曲线,这种物质是 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 ,计时初温为 ,熔化过程一共用了 min,AB段物质处于 态,BC段处于 态,CD段处于 态。2、无线电维修人员,经常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电路用焊锡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焊锡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锡的熔化过程需要 热;凝固过程需要 热。3、小明在做一种物质凝固的实验时,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t/min012345678温度t/504948484848474645(1)据实验数据在如图4.3.3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该物体凝固过程不断放热,温度 ,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3)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时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5、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在太阳下,乙在房间内,一会儿后两盆水中都有未熔化的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盆中的水温比乙盆中高 B、两盆水温相同C、乙盆中的水温比甲盆中高 D、无法确定5、保温瓶内,有一定量0的水,现向瓶内放一小块2的冰后,盖好瓶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的水结成冰 C、冰和水数量都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6、如图4.3.5所示,一烧杯中有大量冰块,试管中也有冰块,现把试管放在烧杯中,不接触烧杯底,用火给烧杯中冰块缓慢加热,烧杯中冰块熔化了一半后,则试管中的冰块 ( )A、不会熔化 B、全部熔化 C、一半熔化 D、一小半熔化7、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熔点:酒精117,水银39,煤油30) ( )A、体温计 B、煤油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8、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利用水 ,使菜窖内的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致被冰坏。9、国外研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凝固。人们穿上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下降时倍感温暖,其中的原因是 。三、中考试题1、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C、材料不传热 D、材料受热熔化并汽化吸收了火箭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量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冬天,湖水结冰3、如图4.3.6所示,能表示沥青熔化图象的是 ( )4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效率。右上图是该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四点中,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 ( ) Aa Bb Cc Dd 5、冰的熔点是0,则温度为0时它 (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把0的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水凝固从而使冰增多 B、由于冰熔化从而使水增多C、冰与水都不会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名称固态水银固态氧纯铁钨铅熔点/38.821815353410328根据上表判断,以下说正确的是 ( )A、铅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40的气温C、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D、210的氧处于固态8、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4321000001234(1)该物质的熔点是。(2)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或“液”)9、阅读短文运用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揭秘。“雪怪”之谜美国一家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在从东京飞往孟买的航程中,不幸在喜马拉雅山上空陷入了云团,最后坠落在喜马拉雅山中,气温在零下2030。在奋力迎救中,有一名幸免于难的男青年向记者发布过一则令人惊异的消息,在喜马拉雅山中,他见到了神秘的喜马拉雅山雪怪,他描述道:那是飞机坠毁的第二天早晨,我从昏睡中醒来正在绝望之际传来了脚步声,向客舱外面望去,看见一个浑身黑毛的家伙正在寻找雪地上飞机的残片,这时我马上意识到这就是雪怪!当时我又紧张又激动,虽然天很冷,但风已停止了,我克服了恐惧,从怀里掏出钢笔,又从口袋里拿出纸,把雪怪画了下来,记者亲眼目睹了用蓝色墨水画的雪怪。(1)你认为这名青年向记者发布的“雪怪”是真实的吗? ( )A、是 B、不是 C、可能是也可能不是(2)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想?4.4 升华和凝华一、基本概念1、升华:由 态变成 态,需要 热量。升华现象妈妈把樟脑丸放在衣橱内,过一段时间会越来越小,最后会“消失”。用久了的灯泡,会发现灯泡钨丝变细。给固态碘加热,会看到烧瓶内充满紫色的气体。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室外会变干。2、升华:由 态变成 态,需要 热量。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寒冷的冬天,地上的或小草上会出现霜。用久了的灯泡,会发现灯泡内壁出现黑色的小钨丝颗粒。如课本图4-34所示给固态碘加热,先看到烧瓶内充满紫色的气体,然后看到玻璃片上有紫黑色的小颗粒碘。二、练习1、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明清晨起床时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现象,它属于 (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冰花应该是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你的猜想是 。2、老师在做碘升华实验时,你会看到碘通过加热后,玻璃片上有红色的 态的小颗粒,这是由于固态碘 热后 华直接变成气态碘蒸气,碘蒸气遇到低温的玻璃片 热后 华直接变成固态的碘。3、在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有的物质要吸收热量,而有的则要放出热量。下列现象中,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的是 ( )A、冬天,水结成冰 B、铁矿石变成铁水C、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了4、生活处处有物理,你一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灯泡用久了玻璃壳内会发黑。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化,变冷后凝固 B、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C、灯丝的汽化和凝华形成的 D、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 5、北方寒冷的冬天, 在玻璃上常常会出现冰花,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6、关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积雨云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水B、干冰升华吸热,积雨云温度降低,云中的水蒸气会液化成小水滴C、飞机喷洒干冰,引起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云中的小水珠合成小水滴D、以上都对7、干冰(固态CO2)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 时要 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8、北方有一座冰城吉林市,晴朗的冬天早晨, 如图4.4.1会出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即所谓的“雾凇”,下列关于雾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一定是空气中的雾滴凝固而形成的C、可能是空气中的雾滴汽化而形成的D、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9、我国有一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请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这句话。10、如图4.4.5所示,寒冷的冬天,外面气温在-20以下,室外的雪人慢慢地变小了,这是为什么?三、中考试题1、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2、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大明山上很多树枝都挂满晶莹白色的雾松。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汽化3、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这是 现象。这个过程需要 热。4、寒冷的冬天,户外的草地上经常可以看到霜,这些霜是 直接变成的固体,是 现象;这个过程需要 热。5、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是 过程,用干冰在舞台上能产生大量的白雾,这是由于干冰升华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6、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使其结冰,然后再放进低压环境中,冰就 热量,直接从固态变成 态。7、不同的物理现象,对应着不同的物理规律。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衣柜内的卫生球变小 B、湿衣服变干 C、霜的形成 D、露的形成4.5 水循环与水资源一、基本概念1、水是怎样循环的?(1)、请你依次写出空白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2)、图4.5.1中三处物态变化吸热过程的是 、 、 。请你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这里有六个物态变化名称,它有一定的规律:它象一个地球的表里形状,往上升的要吸热,往下降的要放热。(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两项节水措施。2、雨是怎样形成的?太阳光射到江水,使水蒸发,水蒸气上升到气温较低的高空,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白云若遇到冷空气,云中小水珠和小冰晶相互凝聚,逐渐增大,白云变为黑云,越来越来重,便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形成了雨。二、练习1、云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 或 的结果。2、雾的形成是 的结果,而霜的形成是 的结果。3、地球上的水处于是 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 进入大气,进入大气的是 。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这种循环过程,除了物态之间的变化外,更重要的是 。4、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属于升华的是 ;其中是 (选填“放热”或“吸热”)过程。、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5、在物态的变化中,常常会出现“白气”,“白气”是 (选填“固”、 “液” 或“气”)态;对各种“白气”是如何形成的,请你进行填写:示例、冬天,说话时冒“白气”:“白气”是人体口腔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倒在杯里的开水冒“白气”: 、揭开包装纸后冰棒冒“白气”: 、冬天,河面上冒“白气”: 6、夏天常常见到自来水管表面湿湿的,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的小水珠沾在水管表面。 7、水是生命之源!面对严重的缺水及水污染问题,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采取节水技术 植树造林 防治水污染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A、 B、C、 D、8、图4.5.2甲、乙均为节水标志,其中乙为我国新千年启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