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著国语文法语法体系简介及评价一 词类的划分:(一)划分的依据及原因:1依据: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功能,把词归为五大类。2原因:汉语与印欧语系不同,印欧语系富有形态变化。因此黎锦熙认为汉语语法分析重点在句,必须“依句辨品”。(二)词的分类:1实体词:名词、代名词;2述说词:动词(同动词);3区别词:介词、副词;4关系词:介词、连词;5情态词:助词、叹词。(三)此种词类划分的优点及局限:1优点:这种词类划分法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因为黎锦熙企图用句法来控制词类,这是对汉语“特质”的一种探索,所以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以至于在今天,它也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如在今天我们区分词类时,也以词在句中经常充当某种句子成分为划分依据之一。2局限:(1)在词类划分中,实际上它所根据的是“意义”,而不全是“依句辨品”。(2)新著分出词的类别为“九品五类”,但又说“词无定类,依句辨品”,这是自相矛盾的。(3)从所划分的“九品五类”来看,述说词只有动词和同动词,也就是作谓语的只有这两类,那么作谓语的形容词则被称为“同动词”,这种提法是比照英语语法的,没有注意到汉语形容词也可以作谓语的特点。(4)新著把方位词归入副词,表性状的状语也归入副词,使副词较为庞大,另外,它吧数量词归入形容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也归入形容词,使形容词的范围也很宽。这些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时所不可避免的。二 句法体系:(一)新著确立了短语的概念,即“两个以上的词联合起来,还没有成句的,叫做短语,简称语”。(二)新著在句法上设立了句子的“六大成分”,即1表示完全思想的句子的主要成分有主语和述语;2连带成分有宾语和补足语;3附加成分有形容词的附加语和副词的附加语。(三)新著在实体词设立“七位”,也就是根据名词、代名词在句中的位置吧它们分为七类,即“主位、呼位、宾位、副位、补位、同位。”(四)新著把句子分成一般的句子“单句”和包含“子句”的“包孕复句”、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等立复句”和“主从复句”。(五)新著提出了图解法,把句子成分、包孕词、复句等一一做了图表分析,第一次实现了汉语语法分析的图表化。三 作者的主要观点(一)中国语法教育主要针对现实的需要,简明、有用。(二)“例不十,不立法”。“法必序,而例不求多”。(三)“句本位”观,提倡“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的词类观和句子结构上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四)图解法(五)中心词分析法四 消极的评价(一)新著词法上的不足 1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客观上否定了汉语词类的存在。2“九品”词类中的一些再分类,标准模糊二不统一,相互又出现了交叉现象。(二)新著句法上的不足1六大成分(1)黎锦熙把六大成分分成主要成分、连带成分、附加成分,可以看出语言机构的语义层次。但没有区别句子成分和句法成分,用六大成分分析句子时,把六大成分平铺在一个平面上,将直接成分和间接成分混合在了一起,抹杀了句子的自然层次及不同层次关系的句法结构的差异,因而体现不出直接成分的关系。(2)黎锦熙在用六大成分分析句子时,将词与句子成分一一对应起来,不承认短语可以充当句子的成分。 2“七位” (1)实体词的七位是黎锦熙先生把词法和句法沟通起来的一种尝试。六大成分已能满足句子的分析,所以七位是多余的。 3图解法(1)图解法虽能形象直观地体会出层次,看出句式和词性等,但是图解方法太复杂。 4复句 (1)单复句的划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的标准至今没有定论,作为现代汉语语法学开创之作的新著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出现许多的矛盾之处。 5生搬硬套 (1)新著模仿印欧语系语法,采用印欧语中将此类和句法成分一一对应的观点研究汉语词类,认为某成分由某类词充当或某类词充当某成分是对应的,这不符合汉语的实际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很多的例外情况,黎锦熙用字类假借现象或“活用”“作某类词用”来解释这种情况。为了解决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诸多矛盾设立“位次”、“七位” 6其它 (1)过多的强调了意义,用施受关系来确定主语和宾语。用这种标准来确定汉语的主宾语,在实际的操作中会产生许多的矛盾。在新著中具体体现在“省略”和“倒装”的问题上。表现在滥用省略而忽视语法结构的独立性和用施受关系来确定倒装的方法。 五 积极的评价 (一)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 1观察细致,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解释。与马氏文通相比,新著在很多方面对国语语法及其特点等作有相当细致的观察和描写,对现代汉语语法有了新的认识。如马氏文通只把句子的语气分为传信和传疑两类,而本书则按语气把句子细分为决定句、商榷句、疑问句、惊叹句、和祈使句等五类。又如从表达的角度解释特有名词前加数量修饰语的原因,又从修辞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2借由比较,突出人类语言共性。黎锦熙自己说道:“所谓比较,重在异而不在同:同则因袭之,用不着一一比较;惟其异,才用得着比较,或大同小异,或小同而大异,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黎锦熙把自己比较的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一是本族语之文法与世界其他族语相比较;二是以本族支语之文法与同族异支之兄弟姐妹语相比较;三是以标准国语之文法与各地不同方言相比较;四是以汉语中今语之文法与古文相比较。黎锦熙“把语言上的共性看成是人类思维共同的抽象化的规律,而把汉语语法特点看成偶然的习惯”。 3视角独特,开后来研究之先河。今天语法研究中一些通行的观念或方法,早在八十多年前的新著中就有直接或间接的揭示。比如,新著第八章81节开首就说,外动词“从内容的意义上可再区分为八种,这个区分,和句法的组织很有关系。”按,这里强调,外动词八类的区分是从意义上的进行的,但是又说与句法组织很有关系,即是本章开头提示语中所说的“从句法出发的动词分类法”。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里实际上已经是把语义语义和结构结合起来研究语法了,而这种方法用之于分来,也正是后来的“语义语法”以及“语义功能语法”等所做的最主要工作。 (二)句本位语法体系的进步性 1句本位是相对于词本位而言的。在这以前,讲语法总是以词法(形态)为主,句法不受重视,许多句法现象都放在词法里讲。这是个古老的传统,从古代的希腊语法、拉丁语法就是如此。后来西方著作一直维持这个传统,甚至借鉴格朗玛而作的马氏文通以及以后的语法著作都是以词类为纲来讲语法的,而新著则打破传统,力主在句子分析的基础上来讲语法,即提出句本位语法。从总体上看,句本位显然要比词本位进步,是语言研究中的战略性转移、观念上的升华,因为它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看问题,而是从整体上看个体,从动态中看语言结构。他的“依句辨品”理论设想用句法来控制词类,是对汉语“特质”的一种探索,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也有合理因素。(三)新著是导夫先路的开拓性著作,书中有很多创见性的提法,而且这些提法影响深远,有的提法一直沿用到现在,经久不衰,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春季养生义诊活动方案策划
- 格瓦斯整合营销方案
- 小型房地产企业管理制度
- 儿童秋衣秋裤活动方案策划
- 十月营销推广方案模板
- 铃木摩托车营销方案模板
- 人造草坪组织施工方案
- 天津趣味跑活动策划方案
- 成华区商业咨询方案公示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会计科目真题再现试卷及解析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中国服用过兴奋剂运动员名单 兴奋剂真的是毒品吗
- 小学英语语法时态讲解与归纳
- 《生存与修炼》熊厚音讲《道德经》教学文案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修改版ppt]课件
- 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 华为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考察报告(全)
- 冶金工业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共82页).ppt
- 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 光刻工艺光刻对准
- 热力公司热计量远程抄表系统技术规范(2012.11.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