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Y6000LD钻机操作要领.doc_第1页
ZDY6000LD钻机操作要领.doc_第2页
ZDY6000LD钻机操作要领.doc_第3页
ZDY6000LD钻机操作要领.doc_第4页
ZDY6000LD钻机操作要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DY6000LD型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操作要领千米钻机一队队长:罗珠峰2010年1月钻机操作要领一、 打钻要领及注意事项机长开机时必需精神高度集中,时刻注意孔口返水返渣情况、泥浆泵压力表变化、给进压力及相同压力下钻杆的给进速度变化、打钻时钻杆的颤抖情况、动力头的反转情况。因为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打钻手法。 A、煤层钻进:孔口返水和返渣能直接判断地质状况。一般情况下,返水为黑色,水上有漂浮物为煤层。返渣为黑色发光颗粒,给进压力为2mpa 时给进速度较快而且不稳定,钻杆颤抖较小。此时打钻千万不要贪图进尺,钻进保持中速(单班进尺24米),而且要匀速!如果返渣过多时还需反复给进起拔,摩擦冲孔,当返渣量减小时再给进。高度注意泥浆泵压力表,憋压时迅速起拔,反复摩擦给进。 B、沙质泥岩钻进:返水为黄泥水的颜色,返渣中有细小的矸石并掺杂煤碳颗粒(煤碳颗粒为先前煤层中冲出的),给进压力2mpa时给进速度均匀,钻杆有略微颤抖,当给进压力较大时偶尔出现反转。阳泉煤层顶板及底板一般为砂质泥岩(俗称矸石),在顶板的砂质泥岩中钻进情况比较稳定。首先钻孔不易坍塌,返渣量较少,砂质泥岩不像泥岩那样容易缩孔抱钻。在砂质泥岩中钻进速度可以提高(单班进尺30米)。沙质泥岩进煤时容易出现误区,比方说砂质泥岩中打钻时突然返水为黑色,返渣中有大量煤渣流出。此时不一定是进入了煤层,很有可能是先前的煤层塌孔所致。(若憋泵则一定是塌孔),若泵压不是很高时要立即停止给进,拔出两米钻杆反复摩擦给进起拔,若有压力(上扬空起拔压力不能超过2mpa,下斜孔给进压力不能超过2mpa)则说明塌孔,必须冲孔等压力减小时在给进。即使真正的进入了煤层也必须这样反复摩擦给进,因为岩层的变化面上岩石都比较破碎,极易造成压杆。 C 、砂岩钻进:返水为白色或清水,返渣量特小。给进压力2mpa时速度特别慢,钻杆颤抖很严重,加大给进压力时经常出现卡盘反转现象。砂岩中钻进很缓慢(单班进尺12米),对螺杆马达的耗损也很严重,进入砂岩后应迅速调回沙质泥岩。二、稳机、开孔及方位角倾角的控制 A、稳机:稳机必须牢靠,首先须将钻场底板挖出实底并用料石回填加固,将料石与底板齐平在料石上垫道木。钻机的四个支柱压在道木上,支柱上方也顶道木,并将道木用铁丝绑牢(经常发生移机时道木掉落砸人事故)。钻机前方必须打戗柱,将戗柱一端顶到夹持器下方横柱立柱的交叉位置,另一端顶到空口的正下端,戗柱与煤帮之间须加塞料石戗柱方向要和钻杆在一条线上,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以后打钻过程中遇到起拔压力太大时,如果戗柱和钻杆不在一条线上,会发生钻机移位现象。在大压力起拔过程中,遇到戗柱松动时须及时加固,在戗柱一端加塞木板,以保证在起拔过程中戗柱可以受力。稳机时需用罗盘认真调整开孔方位角及倾角。B、开孔:开孔时给进速度必须要慢,在煤层开孔通常使用风压开孔,由于三号煤煤质太软,长时间浸水会使孔口煤帮变软。风压开孔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开孔扩孔过程切忌来回磨孔壁,这样会使孔壁变形,扩孔同样要一次钻进完成。C、方位角倾角的控制:打钻过程中方位角倾角的变化不可太大,每六米变化不可超过1.2度。举例来说:设计要求左右偏差为右偏40米,在打到右偏15米时,要将方位角逐渐减小,在左右偏差为40米时将方位角正好控制为和勘探线方位角一致,这样可维持右偏40米。倾角则要根据设计和实际煤层走向将钻孔轨迹控制在煤层的中上部,假设煤层走向为+3度,见煤前在底板钻进,要以+4度左右见煤,见煤后将倾角控制在+3度左右,钻进30米后再以+4度探顶板,之后再以+2度见煤,以此类推。如果见煤前在顶板钻进,煤层倾角为-3度,要以-4度见煤(见煤前倾角切不可超过-5.5度,如果倾角向下栽的太厉害,见煤后倾角不容易往上调。)见煤后将倾角控制在-2度左右,见顶板后再以-4度见煤,以此类推。三、钻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故障可能原因排除方法油泵不排油电动机转向错误调换转向截止阀未打开 打开截止阀 泵排量不足,噪音大油箱内油面过低加油油箱吸油滤网阻塞清洗吸油滤网油的粘度过高换用低粘度油或预热油箱空气过滤器阻塞拆卸清洗空气过滤器吸油管道漏气查明漏气处,加以紧固油泵内部损坏或磨损过度检修或更换新泵系统压力升不上去油泵排油量不足增加排油量安全阀开启压力太低调整开启压力或检修操纵手把停位不当,内部串油调整手把位置系统有泄漏对系统顺次检查、排除泄漏回转器不回转主轴与配油套咬合检查轴承或配油套马达发生故障检修或更换新马达轴承损坏(齿轮箱轴承端盖过热、有异响) 更换轴承 卡盘松不开复位弹簧失效更换新弹簧卡盘端盖压死卡瓦加垫片调整端盖与卡瓦的间隙卡瓦与传扭盘卡死 重新安装并调整相对位置 卡盘夹不紧卡瓦磨损严重更换卡瓦配油套磨损,内漏严重更换主轴和配油套组件胶筒损坏,漏油更换胶筒,并检查卡盘端盖与卡瓦的间隙是否过大过滤器(烧结滤芯)堵塞(齿轮箱回油量小) 清洗更换滤芯 配油套磨损,内漏严重(齿轮箱回油量过大) 更换主轴和配油套组件 配油套上的密封圈(孔用Yx型密封圈D22)损坏(齿轮箱回油量过大) 更换密封圈 夹持器夹不紧碟形弹簧损坏更换弹簧卡瓦严重磨损更换卡瓦碟簧预压缩量小(碟簧套与油缸和卡瓦座之间的间隙太大) 进一步拧紧四根螺杆(注意间隙不得过小) 零件之间憋劲 重新清洗安装 回转器回转无力主泵系统压力小 按上述方法排除 手把不在正确位置上将手把打在正确位置上卡盘配油套泄漏严重更换配油套与主轴组件马达磨损严重,内漏过大检修马达配油套上的密封圈(孔用Yx型密封圈D22)损坏(齿轮箱回油量过大) 更换密封圈 回转油路板上正反转单向阀O型圈失效更换O型圈回转器不前进或不后退油泵不上油或无压力(起、下钻时)按上述方法排除给进压力太小增大给进压力背压阀关闭顺时针旋转手轮,打开背压阀拖板与导轨卡死松动拖板两侧螺钉给进油缸活塞密封损坏,内部漏油检修给进油缸油泵发生故障(钻进时)检修副油泵夹持器不松开滑座上脏物太多(煤粉、岩粉等)拆开清洗,排除脏物滑座生锈拆洗,去锈加油碟簧压并 重新调整四根螺杆的长度 起下钻不联动(夹不住钻杆,松不开夹持器)系统压力低 调整给进回路节流阀,人为提高背压建立压力联动回路快速回油阀失效 检修该阀,更换密封圈卡盘、夹持器故障 按上述方法排除压力表无显示压力表油管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