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封面.doc_第1页
云南艺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封面.doc_第2页
云南艺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封面.doc_第3页
云南艺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封面.doc_第4页
云南艺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封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唐寅的一生及艺术成就 姓名:罗清旭学号: 200802044084指导教师姓名 刘涌 职 称 教授 所在教学单位 美术学院 专 业 绘画 论文提交日期 2012年5月2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2年5月9日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授予日期 论文指导教师评分: 论文评定小组评分: 综 合 得 分: 年 月 日分类号: 编号: 云南艺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唐寅的一生及艺术成就毕业生姓名:罗清旭指导教师姓名:刘涌 职称:教授毕业生所在院系:美术学院 专业:绘画论文提交日期:2012-5-2 论文答辩日期:2012-5-9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授予日期: 年 月 日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浅谈唐寅的一生及艺术成就专业:中国画班级:08中国画姓名:罗清旭学号:200802044084时间:2012-3-18综合结论:指导教师签名一毕业论文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选题的动机和目的选题理论::在没有选择艺术之前,唐伯虎这个名字就早耳熟于心,但这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从闻所未闻,于是乎我就对其有很浓的兴趣,上了大学我才知道在历史上他是个很出名的大画家及文学家。但他似乎和我们所知道的唐伯虎相差太多,借论文这次机会,我想对唐寅的人生及艺术成进行分析和探讨。实现意义:通过对唐寅的了解,再结合自身的需要,从中学习唐寅的绘画风格和创新意识。并希望从他的人生遭遇和艺术创作成就中能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选题动机:在绘画过程及现实生活中,因生活中的困难和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对自己的困扰,想从中学取些东西。选题目的:唐伯虎在他的创作中,学习了多派的绘画风格,他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具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希望能从他的作品中学到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对自己的创作加于应用和转变。二 与论文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论文的中心思想、重点、难点研究现状:当代中国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过于讲究创意而忽略了笔墨;过于讲究形式而忽略了内涵.众所周知,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之一,而很多人忽略用笔的功底,当然要多从大家的作品中多学习大师的用笔和技法,从中融会贯通再加之自己的想法勤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现在中国画出现的问题。论文的中心思想:唐寅是怎样走过坎坷的一生。唐寅坎坷的一生是并没有阻挡他在艺术上的高度。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诗人。唐寅在山水及人物上的风格技巧及应用。唐寅悲惨的一生,他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唐寅为传统绘画所作的贡献,大致可概括为三点:其一,综合南北二派,弘扬了文入画的传统。其二,诗书画的有机结合。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书画的贡献,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深化了文人画的题材内容,促进了山水、人物、仕女、花鸟各科的全面发展,加强文人画自我表现意识等,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他在艺术和文学上的高度是不可衡量的,可一代才子后面却有着悲惨的一生。论文的重点:唐寅悲惨的一生经历,他是怎样从文学才子走向艺术大师的道路,艺术的成就根本没有使他从生活给他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唐寅的绘画风格及成就的来源于传统画法与元派画法、南宋画法等相结合,再加上自己努力刻苦,打破常规、敢于创新、融会贯通的结晶。人物画的选材,人物画的画法及风格与成就及高度。唐寅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人的影响。论文的难点:唐寅的艺术成就是否和他悲惨的人生有密切的关系,他悲惨的命运是否促使他走向艺术的高度,唐寅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是怎样创作的。三、 毕业论文工作量和工作进度序 号毕业论文各阶段进展日 期1选题、定题3月18日2收集资料3月21日3列提纲4月5日4从资料中整理资料4月11日5得出初稿并与专业老师交流4月18日6修改整理5月1日三, 论文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紫都,霍艳文. 中国艺术大师画传. 唐寅生平与作品鉴赏(上)M. 内蒙古:远方出社版2谢建华 唐寅1996年吉林出版社3.单国强.中国绘画断代史. 中国出版集团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4.高木森.中国绘画思想史M.台北:三民书局,20045.盛诗澜.唐寅绘画评传J.书画艺术,20046.刘立光.试论唐伯虎的书法艺术美术J.美与时代7.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社,1984五、 写作提纲【内容摘要】摘要:在明代“吴门四家”中,唐寅称得上是一位在多种艺术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艺术家。本文结合其生活境遇、绘画经历和艺术追求,浅论唐寅悲惨的一生。其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唐寅的人物画在题材、意蕴、形式等方面的发展和贡献。 明代“吴门画派”四大画家之一唐寅坎坷的一生中为后世人贡献了巨大文化财富,他的画作题材广泛,挥笔自然,风格别具,雅俗共赏,深受各个阶层志士仁人乃至庶民百姓的赏析与青睐。【关键词】 唐寅 ;生平 ;绘画; 艺术作用引言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诗人。其诗风婉华丽,通俗流畅,即兴抒怀,以才情取胜。唐寅为传统绘画所作的贡献,大致可概括为三点:其一,综合南北二派,弘扬了文入画的传统。其二,诗书画的有机结合。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书画的贡献,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深化了文人画的题材内容,促进了山水、人物、仕女、花鸟各科的全面发展,加强文人画自我表现意识等,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他在艺术和文学上的高度是不可衡量的,可一代才子后面却有着悲惨的一生。第一章:唐寅悲惨的一生唐寅,祖籍山西晋城,1470年生于苏州,字伯虎,后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1523年因病去世,享年53岁,结束了他悲惨及辉煌的一生。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文学家。说起唐寅,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说起他的另一个名字,可以说得上家喻户晓,但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唐寅说的上风流不羁,在那个年代唐寅真的风流不羁豪情奔放吗?其实不然,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其实唐寅背后的悲惨生活。唐寅出生在苏州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是生活还算滋润充实,少时的唐寅聪明好学,十多岁时就精通科举文字,精读四书、五金。当时可谓人人称赞,少时结识了一生中一要好的朋友文征明,文征明的父亲很有名望,通过文征明的父亲介绍,唐寅和文征明师从当时著名画家沈周。唐寅少年时还结识了一生中最为要好的几个好友,祝允明、徐帧卿,他们四人个个才华出众,因都是吴派,被世人称道的吴中四才子。唐寅当时在他们当中更为耀眼,才华了得,16岁时就参加秀才考试,锁定第一名的位置。因少年得志,名声日夜显赫,19岁时娶了第一个妻子徐氏,徐氏出生豪门,但温柔贤惠,夫妻二人恩爱和睦。25岁之前的唐寅生活算是过的逍遥自在,可以说得过去算是风流才子。他25左右的年纪,悲惨的生活就开始跟随着他,不离不弃,那年唐寅父亲、母亲相继去世,随后妹妹、侄儿、妻子相继夭折,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才子不知所措,一连串的遭遇,让唐寅痛苦不堪,伤痛欲绝,抵挡不了的打击让唐寅苦不堪言,他对生活充满了无助,对人生充满了迷茫,整日生活在痛苦和阴影中,一天天一年年,十多年来一事无成,夜晚难以入睡,悲痛欲绝。但这样不是办法,毕竟自己还年轻,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思想上稍微有点转变,只有努力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从此开始勤学苦练,这段时间对他的文学成就影响很大。他曾在夜读中写道:夜来枕上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唐寅挑灯夜读,为三年一次的乡试做了充分的准备,几次考试都考了第一名,28岁那年考上了解元,虽考上了解元,但明代朝廷中的官场黑暗,唐寅惨遭陷害。他不但毁了前途,梦想、希望彻底化为烟雨,而且还难逃罪名,不幸下狱。出狱后的唐寅回到苏州,迎来的是群众的冷眼与讽刺,各种风风雨雨都把他当话柄,曾经的一切荣耀不复存在。第二个妻子以和他反目,因被贬社会地位低下,喜欢荣耀的妻子也离他而去。所以的一切梦想、期望、前景再一次灰飞烟灭。内心的悲凉,心中的悲愤谁能与共?一代才子唐寅忍受着社会的荣辱,现实的残酷与内心的痛楚,交汇吐不出咽不下的苦酒。从此他常常出没青楼悠久解愁,但愿能缓解留在心里的伤痕与痛楚。他有一印上面写道: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对里醉千场。可以看出他对社会的极其愤怒,如果说曾经唐寅出入青楼是风流作乐,那么现在的他又是为什么呢?是迷茫、悲愤、痛恨、怨恨这社会,悲愤家庭的离散,使一代才子能落到这般田地,从失望到绝望的边缘。从此只想过那没有答案的生活,剩下的时光不想去清楚,不愿去明白,哭不成声,笑不成面。或许他的才华和放任成为了他一生中最为耀眼和最为悲痛的记忆。曾经的一代文人怎落到这般境界,怎能不心悲,怎能不心痛,整日饮酒度日无所事事,这是我唐寅吗?谁都会厌倦,厌倦的不是生活,是这消沉了不能在消沉的时光。在文征明等好友的帮助和劝说下,唐寅准备正作起来,做了一个很好的计划,离开这个让他伤痛与泪水的地方,决定漂泊名山大川,其实也很无奈,只有选择大自然或许更适合。那一年,唐寅沿着大运河从北出发,从镇江经过芜湖到安岳,游览看匡庐、走过了赤壁,抵达洞庭湖,登上岳阳楼,来到了江西、福建等地,游览了武夷山、九鲤湖,后再到了浙江,游雁荡、天台山、普陀河,途径富春江最后来到新安江,这次漂泊,不仅让唐寅开阔了视野,最有意义的是得到了名山大川的雄秀之气,促进了他在绘画与诗文找到了灵魂,促进了他在绘画上有了更宽广的题材及创作空间。在悲痛的心情下被动远游,反而成就了他在艺术上的高度,从此他的画更为沉稳、豪放、洒脱、亲切。回到家后,唐寅靠绘画为生,靠朋友救济和自己卖画的钱在苏州郊外修建了自己的桃花坞。桃花坞是一代才子及画家唐寅的最后归宿,他常常一人独坐,迷蒙双眼,他不是在对未来前景的幻想,或许有对社会的思考,或许有对生活的迷茫,我想更多的是在回忆不堪一我曾经。唐寅虽有仙人的梦想,有仙人的风范,但没有同仙人的可比性,因为仙人的生活不会这样穷苦,更不会这样凄凉。唐寅的内心世界是痛苦的,化悲愤为力量,久而久之他的这种悲愤转化在了他对绘画创作中里,成就了对社会,对大自然,相融合的现实写照。整日饮酒的他心神不定,时好时坏,一半疯痴一半聪慧。有人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为你关上一道门,一定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难道在艺术和诗文上的成就就是为他开启的窗,可一切都看不见摸不着,或许是吧,不是上天没有给他开窗,是窗开得太小,窗太小让他没有喘息的空间。晚年的唐寅灾难又一次降临在他身上,来得像狂风暴雨,无法阻挡。唐寅44岁那年,宁王听说唐寅能诗善画,聪明绝顶,便邀请他去做谋士,心想自己大有作为,去后才得知宁王图谋造反,此番再次受到牵连,后整日装疯卖傻才得逃脱,从此他对这个世界更加恐慌,对人生更加心灰意冷。思想上变得空幻,后来信佛教;号六如居士,但愿得到佛祖的保佑。此时的唐寅有一妻叫沈九娘,九娘是他的最后一个妻子,生有一女,九娘不幸三十多岁因操劳过度而去世,也离他而去,这时的唐寅家庭贫穷落魄。因生活贫穷不堪,整日饮酒,思想上极度伤痛,病床不起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死后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征明等凑钱安葬,祝允明写了千字的墓志铭,王宠手书刻印在石碑上。用现代的思想回到封建社会的年代,唐寅的一生是悲惨的,或许回到那个年代来说,他的命运和绝大多数人相比也是悲惨的,更不能说和同一时期的名人相比较。我在试想如果唐寅生活在今天这个社会,他会不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我也在试想,要是唐寅没有这么悲惨的一生,他在艺术及文学上会不会有这样高的成就。唐寅悲惨的一生确给后人带来了不可衡量的财富,给社会留下宝贵的财富,这就是艺术家的高尚,这就是文学家的高尚。 第二章:唐寅的艺术成就唐寅早期绘画及风格,早年师从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同时他又参合了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的长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的风范,自立门户。此时细笔山水居多。唐寅的细笔山水画大多受沈周的影响,其中也掺杂一点周臣的南宋院画风格,但不明显。唐寅的山水画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是由于他能打破门户之见,无论北方画派、江南画派,还是南宋的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近及沈周和周臣等名画师,他都认真学习,博采众长,革新创造最后形成自己的画风。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从而对他的山水画创作起着重要的滋养作用。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都超过了同时代的一些画家。第一节 唐寅的山水画唐寅的山水画,大多数表现了雄伟险峻的名山大川,小桥流水,有描写悠闲自在的生活,有流露当时社会的写照,山水人物画中,大多气势高昂,人物表现得潇洒悠闲,表现面貌丰富多样。其画风独特,唐寅少年时师从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沈周从事元画的创作和研究,所以唐寅有元画的风格。后又师从周臣,学习南宋风格,唐寅取长补短,在南宋画法中融入了元派风格,并熟练掌握,突飞猛进,以至于后面超过了的老师周臣。加上唐寅心中装有名山大川,其对他的创作有了更丰富的题材和更广阔的空间,其诗画具有其他画家没有的雄伟奔放、潇洒豪放,后面又学习李唐,刘松平,之后的山水画雄伟壮丽,用墨细秀,构图疏朗,风格独特清爽。其代表作有山路松声图此图采用高远法构图,前景是古松掩映、巨岸崚嶒,山涧间有曲桥相连,桥上一高士信步缓行,一童子抱琴随后。桥下瀑布自后景高山流泻而下,时隐时现,层层飞泉是全画的脉络,它将山峦层层推高推远,营造出幽深奇妙的境界。唐寅此图所用的皴法明显来自李唐、夏圭,但他改变了南宋院体侧笔猛扫、锋芒毕露的大斧劈皴之法,而是用中锋兼用侧笔,作细劲清秀的带水长皴,并间以小斧劈皴和刮铁皴,皴笔细密遒劲,流畅爽利,挺拔中见柔和。他的皴法已掺入沈周、文征明的笔墨观念,将其化为己用,在皴后以水墨晕染,使山峰于奇峭的风骨中蕴含了爽洁秀润的雅逸之气。同时在块面的明暗处理上也脱去其师周臣块面厚重的面貌,用浓墨皴染留出飞白,生动地表现出硬峭的质感。其古松的出枝之法亦来自周臣,有龙翔风翥之势,令人叹为观止。现存作品有洞庭黄茅渚图和贞寿堂图,对竹图等。中年的山水画,主要宗法周臣,而周臣的山水画师法南宋的李唐和刘松年,因此唐寅的画又可上溯至南宋李唐、刘松年为代表的院体画派。他在老师周臣影响指导下,学到了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同时他又参合了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的长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唐寅的山水画,早年师法沈周,传世之作甚少。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的风范,自立门户。此时细笔山水居多,作品有山路松风图、春山伴侣图、落霞孤鹜图、西洲话旧图、等。从这些画的风格看,画风构图简洁清朗,用笔多为细劲中锋,犹如游丝描,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具有刚柔相济之美。山石的皴法丰富,多有短砍、长皴、顺笔、逆毫、方折、圆转等笔墨。林木、房舍、溪流等景物,穿插有序,密而不窒,杂而不乱,极富韵律和文人画秀润空灵的美感。唐寅晚年以出世的超然心态,融汇吴派山水笔墨特点,把钉头小斧劈皴尾部拉长,创造出一种介乎斧劈和披麻之间的皴法。有人叫作“小斧劈带披麻尾皴“,这样即保留了面皴所强化的体积和质量感觉。也使院派刻划之迹化为圆融与自然。画树亦从院派屈曲瘦硬的特点,而化为园劲生动柔中见刚的风致。唐寅的水墨或为水墨淡彩,以墨为骨,色不碍墨,浅淡雅致,风韵嫣然。虽造形谨严,而进退裕如,举重若轻。第二节 唐寅的人物画唐寅不仅擅长山水、诗文、花鸟,他在人物画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明代同一时期的画家中,没有人能在其之上,唐寅的人物画也是融入了很多画家的精髓和画风,受杜堇、李公麟和唐人的影响,又融合了元派和南宋风格。董其昌评唐寅的人物画:唐伯虎虽学李晞古,亦深于李伯时,故人物、舟车、楼观无所不工。他的人物画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是融合多派的基础上自成一家,在创作题材,作品意涵的形式上都有前代画家没有的,他在风格和用笔上的突破,为中国人物画对后世的研究和影响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后代的画家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验。一、唐寅人物画的题材和意蕴唐寅的人物画今天大家所熟悉的牡丹仕女图秋风纨扇图王蜀宫妓图髙士图等画作之外,从他的题画诗可以看出,还有很多物画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他的人物画主要以仕女和历史人物画为主,但以有少时的宗教人物和文学人物。唐寅的仕女画主要以美女和妓女为题材,意蕴丰富,情调清雅,用笔生动,柔和,对人物的表情描绘幽怨。他的仕女画当时就受到称赞,明代徐渤在红雨楼题跋提到:画人物最难,而美人为尤难,吴中只有仇实父和唐子畏擅长,可见唐寅的人物画是得到公认的,唐寅的仕女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有很高的成就,唐寅的人物用线清雅,面貌清秀、五官俏丽、意态娴静,整体给人的感觉高雅脱俗。其对人物的表现形式有;描绘仕女小院深居,描写古代美人对生活的眷恋,有对古代女人的身世流露,生活的悲痛,表达下次女性的悲惨命运和对社会的感慨,对社会的愤怒之情。从唐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