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功能上看认识的主体性与知识的客观性从功能上看认识的主体性与知识的客观性 【英文标题】The Subjectivity of Cognition and the Objectivity of KnowledgeLIN Jian-cheng(College of Human Studies,North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作 者】林建成 【作者简介】林建成(1957-),男,福建福州人,北方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北方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 【内容提要】要具体地理解认识主体性与知识客观性的关系,就应当从认识主体的功能方面来加以把握。认识主体具有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和建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本身就是认识主体性的表现。要形成客观性的知识,就要把具有客观有效性的各种要素、成分提取出来并转移到知识成果中,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认识主体各项功能的发挥来完成的。 【英文摘要】It is to enter the studies of the cognitive subjects function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ubjectivity of cognition and the objectivity of Knowledge.Cognitive subject possesses of the capabilities of choice,stipulation,abstraction,systematization and structuring,and the functions of these capabilities alone manifest the subjectivity of cognition.For the objective knowledge,the factors objectively effective are to be abstracted and transferred into the fruits of knowledge,and this process is completed by means of observing the functions of subjects capacities. 【关 键 词】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建构功能choice capability/stipulation capability/abstraction capability/systematization capability/structuring capability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70(2001)03-0020-03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认识的主体性是指贯穿在认识活动的各种特征、各个阶段和各项功能中的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客观性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不会自动进行的,它终究要借助于主观积极的活动,要借助于认识的主体性即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才能进行和完成,认识主体的各项功能本身就是认识主体性的表现。认识主体有多种认识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大致可概括为:(1)选择功能,(2)约定功能,(3)抽象功能,(4)组织功能,(5)建构功能。一、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对知识客观性的作用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是认识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它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它是认识对象形成和确立不可或缺的条件,另一方面在于它能使主体获得可靠的和有效的认识材料和因素,为这些材料中的有效性成分进入知识成果创造条件。具体地说,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通过选择确立认识对象。认识首先要有认识对象,没有认识对象,知识便无法形成,知识的客观性更无从谈起。而认识对象的确立是与主体的选择功能息息相关的,主体总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兴趣等来选择周围的事物,使其成为认识对象的。因此,当一事物成为认识对象时,它本身就间接地体现着主体的这种选择能力,体现着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认识主体通过选择确立了认识对象,也就为客观性知识的形成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第二,通过选择获得可靠的思想材料。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面临浩如烟海的思想材料。能否将其中最有价值、最可靠的思想材料选择出来,让其进入知识形成过程,这关系到知识能否达到客观性以及客观性强弱的问题。主体的选择功能的正确发挥能在这方面提供积极的保证。第三,通过选择获得正确的逻辑起点。在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逻辑起点是否正确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获得正确的逻辑起点,必须通过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的正确的积极的发挥。第四,通过选择获得可靠的方法。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方法是否正确和得当,对于知识成果是否客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认识结果不能获得客观有效性,往往是由于使用了错误的方法,或所用方法不得当。因此要达到知识的客观性,就必须强化主体选择的积极功能,在各种各样的方法中将其中正确的和合适的方法选择出来。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的正确发挥,可以使正确的思想材料、方法等转移到知识成果中,因此主体选择在知识客观性的形成中实际上起着传递真理性因素的作用,这正是认识的主体性或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虽有其主观性的一面,但主观性的背后有其客观的基础。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主体选择功能的积极作用并加以强化,另一方面又要反对夸大选择的主观性,把选择的主观性说成是没有任何客观基础的主观随意性;一方面要看到选择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又要看到选择作用的有限性,反对用选择代替和吞并其他方面的主体性。二、认识主体的约定功能对知识客观性的作用约定也是认识主体的一种重要的认识功能。约定不能单靠个人来完成,而必须通过主体间认识交往才能完成和生效,因此,约定是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认识功能。它不但体现着认识的主体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体现着认识的社会性。约定对于知识客观性的达到有很大作用,这集中表现在它能把各种认识成果相对固定下来,我们可从以下方面考察:第一,人们通过约定形成科学概念和科学范畴。概念、范畴是人们的思维材料,没有它们,思维活动便无法进行。人们在使用概念、范畴时,实际上是在利用已有的认识成果。而这种认识成果之所以能被有效地使用,是因为人们对它们有共同的理解,而这种共同理解正是在认识交往中通过约定形成的。第二,人们通过约定形成日常语言。日常语言至今仍是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离开日常语言,许多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成果就很难形成,更谈不上知识的客观性。而日常语言是建立在对语词和语法规则的共同理解和共同使用的基础上的,这种共同理解和共同使用又只有通过约定才能实现。第三,人们通过约定形成一些学科的公理。有了公理,才能有公理化的体系,而公理化体系对于人们达到精确性、客观性的知识体系有明显的作用。第四,人们通过约定还形成了其他认识工具。如各种思维规则和思维方法通过主体间的认识交往和约定从原有的知识成果变成了人们现成的认识工具,在人们形成客观性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约定并不是主体间对知识成果的简单的认同,约定本身就带有创造性。因为约定在许多情况下本身就是知识成果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方式,例如公理的约定就是如此。此外真正的知识成果大都具有普遍的被认同性,这种被认同性正是通过认识交往和约定方得以确立的。约定并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有其客观的基础。能够被人们通过约定提升出来的知识成果大都具有客观的有效性,这表明了约定的非主观任意性。因此约定所体现的主体间性中也相当多地含有主客观一致性的成分。这种主客观一致性不仅表现为主体认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一致和符合,而且还同客观的实践需要相联系。正是由于约定内含着主体性和主客观的一致性,认识主体的约定功能才能对知识客观性的达到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约定的这种一致性特征使得它能将旧知识成果中的共同有效性成分转移到新知识成果中去。三、认识主体的抽象功能对知识客观性的作用抽象是认识主体的又一重要功能,也是认识的主体性即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抽象是人们按照一定的需要,将对象总体中的某些共同属性、本质规律在思维中抽取出来的主体功能。它对于人们达到客观性的认识有重要作用。#p#分页标题#e#第一,抽象使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概念的产生是认识主体抽象的直接结果,是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标志。正确的抽象使人们形成科学概念,并在此基础形成科学命题,建立能反映自然本质规律的科学体系,这一切,离开认识主体对感性材料的能动抽象便无从说起。第二,抽象使主体认识从对象的一级本质进到二级本质。科学的抽象能使主体正确地将事物的共同本质逐渐抽取出来,一步步深入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使主体认识一步步走向客观。第三,抽象能为主体认识达到思维的具体作准备。思维的具体是思维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规定的完整的反映。要完整地再现和反映事物,首先要分别获取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这就必须首先经过科学的抽象。因此科学抽象成为认识达到完整性、全面性、客观性的必经阶段。这样,抽象从表面看似乎是使认识离开了对象,而实际上是深入了对象,使认识更加客观化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它不是离开如果它是正确的真理,而是接近真理。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1(P181)认识主体的抽象功能虽来自主体认识结构,但主体认识结构有其社会文化的来源,因此认识主体的抽象功能归根到底源于实践。交往实践对于主体抽象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曼海姆认为,一个人的抽象能力同他所属群体和所处社会境况有关,如果他进入了一个异质群体,他就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看问题,会进行更大范围的抽象,这样他的抽象能力就提高了。因此他主张从社会方面探讨抽象能力发展的原因。这一看法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在于看到认识主体的抽象功能的实践根源。四、认识主体的组织功能对知识客观性的作用认识主体的组织功能很重要的一点就表现在主体的综合能力上,没有主体能动的综合,就不会有知识。在哲学史上,康德曾经对主体的综合活动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在他看来,形成知识时最重要的一点乃是综合,主体即先验统觉的综合活动是一切知识所以可能的条件。康德认为,主体对于心中的表象进行着三种综合活动:第一是直观中的把握性综合。2(P292)这就是要对心中的表象在直观中加以把握。直观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内容,要从这多种多样的内容中产生出直观的统一,就必须把它们联系起来,这正是通过主体的把握性综合来完成的。第二是想象中的再现性综合。2(P293)这就是要把心中的表象在想象中加以再现。康德认为主体在这方面的综合使一些经常相继出现或一同出现的表象联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种结合,使这些表象中的一个能按一定的规则转到另一个表象上去。第三是概念中的认知性综合。2(294)这就是要对心中的表象在概念中加以认知。康德认为,主体在这方面的综合是要把多样的、逐步直观到的、又再现出来的东西统一到一个表象里,使表象的多样性内容构成一个整体。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曾涉及到认识主体的组织功能,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方针,他认为,要使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3(P268)这一论述勾画了主体在组织活动上的总原则。当然,认识主体的组织功能发挥的具体机制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但这一组织功能的存在和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充分发挥主体的这种能动的组织功能,才能达到知识的客观性。五、认识主体的建构功能对知识客观性的作用认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认识主体的建构功能上,即认识主体能动地在大脑中建立起各种结构,并以此作为形成客观性知识的条件。认识主体的建构功能具体表现在:第一,建立整体的知觉结构。知觉是知识形成的必经的通道,但知觉并不是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主张的那样,只是对外界刺激的被动的反应,而是一个整体的经验结构,这种整体的知觉结构正是由主体能动地建立起来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经验到的完整的空间秩序结构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总是同一的,因此,看到一事物,意味着把握该事物的整体,这一整体式样或整体结构是主体的知觉活动依据自身的规律组织而成的。第二,建立思维运演结构。皮亚杰认为,智慧就其实质来说是运演系统,而思维运演结构是主体在同化和顺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同化是主体把外部环境的新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顺应是主体改变已有图式以适应外部环境,在这种同化和顺应的交替中,主体建立和发展着自己的思维运演结构。第三,建立个体知识结构。个体在认识过程中不仅形成各种知识,而且还在头脑中建立起自己的总体知识结构。这种个体知识结构对于形成什么样的新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是否客观都有重要影响。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过程,而在信息的获得、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中,已有的知识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认识主体的建构功能能使主体建立起各种认识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达到知识的客观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主体的建构功能还是已建立的认识结构都具有社会的性质。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主体建构功能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反对将其个体化、生物学化的倾向。综上所述,认识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认识主体的上述五个方面的功能中,这五方面的功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诚信经营与消费者信赖承诺书9篇
- 生态建筑质量保证承诺函7篇范文
- 2025南平邵武市中医院招聘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养殖业饲料供应与畜禽销售协议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左海置地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广州市医保政策培训课件
- 永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广州安监局安全主任培训课件
- 质量控制检查清单与质量保证方案模板
- 企业运营绩效监测监控平台
- 加油站卫生管理制度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带音标)
- 幕墙深化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燃烧与灭火》教案:从火灾的认识到灭火的技巧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天天练附答案(30天)
- 2025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运输-项可霞
- 2024年03月中国工商银行湖南分行2024年度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纪委谈话记录模板
-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7《兼爱》同步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