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和折射中考题.doc_第1页
光的反射和折射中考题.doc_第2页
光的反射和折射中考题.doc_第3页
光的反射和折射中考题.doc_第4页
光的反射和折射中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浙江中考试题汇编【光的反射和折射】中考试题精析一、基础考查题1(2005温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B C D精析: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放大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放在水中的筷子弯折属于光的折射。解答:A2(2005金华)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平面镜使物体成等大的虚像 B月光下的人影 C小孔成像D用放大镜观察到动植物标本成放大的虚像精析:在光学中有很多像,我们应了解各种像的成像原理。A中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引起的虚像。B中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c中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实像。D中用放大镜看到标本的虚像,这是物体在透镜的焦距内,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虚像。解答:D3(2004湖州)如下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精析:当向容器内加水时,光线将发生折射现象。如上图,当水加到a位置时,由于折射光斑将移动到A处;当水加到6位置时,光斑将移动到B处。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向左移动,加满水后则静止。解答:A二、迁移实践题4(2005绍兴)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矫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别是( )。A远视 凹透镜 B远视凸透镜 C近视 凹透镜 D近视凸透镜精析: 人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足晶状体。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上图。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像成在视网膜前,使人无法看清物体,是近视眼。这时,这个人可配戴装有凹透镜的眼镜,先把光线稍加发散,再通过眼球成像到视网膜上,从而得到矫正。老化眼(远视眼)则刚好相反,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像成在视网膜后,要戴凸透镜加以矫正。解答:C5(2004湖州)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他应该(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D弯腰或下蹲精析:所谓要在镜子中看到新鞋子的像就是要求鞋子发出的光线经试鞋镜反射后能进入小明的眼睛。如图所示,要让鞋子发出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试鞋镜的最高点至少在A处;很明最镜子不够高,所以小明看不到鞋子的像。若要看到鞋子,小明必须弯腰或下蹲到B位置处。故选D。小明若用其他三种方法,我们均可用作图的方式来说明,他是看不到鞋子像的。解答:D三、探究创新题6(2006浙江)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橡皮泥在A中成像的位置,图中应选用_(“平面镜”或“薄玻璃板”),橡皮泥经A所成的像是_( 填“实”或“虚” )像。精析:此题为2006考题的一个新亮点,它将原来一直不能以书面形式考查的实验。以书面形式考查,得分率不是很高,但会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解答:薄玻璃板实验序号物距(cm)像距(cm)成像情况13015缩小的像22020等大的像31260放大的像7(2005金华)某同学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把一只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再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实验得到的物距,像距及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小于7.5cm B等于15cm C等于10cm D大于12Cm精析:由题可知,当物距u=20cm时,像距v=20cm,成等大的像,其实此时物体应处在两倍焦距处,即“u=2f=20cm,所以f=10cm。解答:C8(2004金华)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的一物体,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离凸透镜5cm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精析: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要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若能作出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图,则能很好的解答该题。如图可知,当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即u2f时,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此时uv。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即2fuf时,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此时uv,所以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 其实从该题我们还可以判断出透镜焦距的大致范围。由上面分析可知,u2f即20cm2f,则lOcmf,2fvf,即2f5cmf,则5cmf2.5cm。则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在5cmf2.5 cm之间。解答:A模拟试题精练一、基础考查题1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2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 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小孔成像 D冰透镜向日取火4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 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5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看到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A甲 B乙 C丙 D丁6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 )。甲 A B 乙 C D7如图所示,教学用投影仪,可将胶片上的字放大后投到屏幕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具体做法是( )。A投影仪靠近屏幕,凸透镜向上移动 B投影仪远离屏幕,凸透镜向下移动 C投影仪靠近屏幕,凸透镜向下移动 D投影仪远离屏幕,凸透镜向上移动甲 乙二、迁移实践题8小李与小胡用同一照相机给站在某处的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如图所示,甲是小李拍的,乙是小胡拍的。根据底片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若拍照时所选镜头焦距一样,则小李离被拍的同学的距离远B小李与小胡所拍的像都成像在两倍焦距之外C小胡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小胡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D小胡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小胡移动位置后,镜头与胶卷距离不变9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60,关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60,60C=30,30A B C D10.下面四种光的折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11.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某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 取两支长短、粗细相同的蜡烛,点燃其中的一支放在玻璃板前的直尺上,可以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 把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在直尺上记录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未点燃的蜡烛到玻璃的距离改变物距,重做上面的实验。其中根据步骤 可得到的结论是( )。A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B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C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虚像 D像在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A B C D12.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13.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14.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观察发现,小汽车前而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扩大视野 D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甲 A B 乙 C D15.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甲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乙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16.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三、探究创新题光电转换接收器17.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8m,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5m,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_m。18.有一种液面微变监光束发射器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2移向S1,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_;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S2移到S3,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_。(填“上升”或“下降”)1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到凸透镜前20cm处,光屏上可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5cm,移动光屏可接收到_像。20.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的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装置中,_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_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写出实验过程。21.(1)如图所示为一个反射式路灯,S为灯泡位置,图中已画出灯泡射出的两条最边缘的出射光线。MN 是一个可以调节倾斜程度的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灯S照亮路面的范围(保留作图中必要的辅助线)。请提出一种能够增大灯照亮范围的方法:_(2)小宇同学在家中阁楼上有一个小型物理实验室,如图所示,但他每次做光学实验时就感到很麻烦,因为需要跑到有天窗的一间,请你用平面镜帮他将阳光引到实验室并使阳光垂直射到实验台的台面上,要求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其中一条光线,用箭头标出光线方向。22如图(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 度的大小将_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_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3)在你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过本题的研究方法?请列举一例说明。答:_。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2)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凸透镜焦距/cm1414141416161616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2030406020304060像到凸透镜距离/cm4726221880342722像的正倒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参考答案1A 2B 3B 4C 5D 6D 7B 8C 9D 10B 11.D 12B 13B 14D 15C16A 172.2 18上升 下降 19倒立、放大的实20(1)水凸透镜 光屏 (2)将蜡烛、水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保持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调节水凸透镜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向水凸透镜中注水,使晶状体变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