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高中衔接班数学讲义第1课时 数与式(一)一、绝对值 |a|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它的点到原点的距离x0OaA图11(1)|a|x0OaA图11(2)|a|绝对值的性质: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ab|表示在数轴上,数a和数b之间的距离BxaA|ab|图12(1)bAxbB|ab|图12(2)a例1 解方程:(1)|x1|2 (2)|x1|x3|4练 习1填空:(1)若|x|5,则x_;若|x|4|,则x_(2)如果|a|b|5,且a1,则b_;若|1c|2,则c_3化简:|x5|2x13|(x5)4解方程:(1)|x2|1; (2)|x2|x1|4; (3)|x2|2x3|6二、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ab)(a2abb2)a3b3;(2)立方差公式: (ab)(a2abb2)a3b3;(3)三数和平方公式 (abc)2a2b2c22ab2bc2ca;(4)两数和立方公式 (ab)3a33a2b3ab2b3;(5)两数差立方公式 (ab)3a33a2b3ab2b3例1 化简:(x1)(x+1)(x2x1)(x2x1)例2 若x3,求x2和x的值例3 已知abc4,abbcca4,求a2b2c2的值练 习1 (1)a2b2(ba)( ); (2)(4m )216m24m( ); (3)(a2bc)2a24b2c2( )2(1)若x2mxk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等于 ( )(A)m2 (B)m2 (C)m2 (D)m2(2)不论a,b为何实数,a2b22a4b8的值( )(A)总是正数 (B)总是负数(C)可以是零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三、二次根式1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2二次根式的意义 |a|也可以写成|a|例1 将下列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1);(2)(a0);(3)(x0)例2 计算:(3)例3 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和;(2)和2例 4 化简:(1);(2)(0x1)练习1(1)_;(2)若(x3),则x的取值范围是_;(3)4632_;(4)若x,则_2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A)x2 (B)x0 (C)x2 (D)0x23若b,求ab的值4比较大小:2 (填“”,或“”)5(1)(2)18(2)19_;(2)若2,则a满足的条件是_;(3)_第2课时 数与式(二)一 、分式例1 若对于一切不为0且不为2的实数x,求常数A,B的值例2 (1)试证:(其中n是正整数);(2)计算:;(3)证明: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有;例3 设e,且e1,2c25ac2a20,求e的值练 习1对任意的正整数n, ()2若a,b,则_3若x2xy2y20,xy0,则_4正数x,y满足x2y22xy,求的值5计算:(1);(2)6试证:对任意的正整数n,有二、分解因式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1十字相乘法例1 分解因式:(1)x23x2; (2)x24x12; (3)x2(ab)xyaby2; (4)xy1xy2提取公因式法与分组分解法例2 分解因式:(1)x33x23x9; (2)2x2xyy24x5y63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ax2bxc(a0)的因式分解若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是x1,x2,则二次三项式ax2bxc(a0)就可分解为a(xx1)(xx2)例3 把下列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分解因式:(1)x22x1;(2)x24xy4y2 练 习1多项式2x2xy15y2的一个因式为 ( )(A)2x5y (B)x3y (C)x3y (D)x5y2分解因式:(1)x26x8; (2)8a3b3;(3)x22x1; (4)4(xy1)y(y2x)3分解因式:(1)a31; (2)4x413x29; (3)b2c22ab2ac2bc; (4)3x25xy2y2x9y44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1)x25x3; (2)x22x3; (3)3x24xyy2; (4)(x22x)27(x22x)125ABC三边,满足a2b2c2abacbc,试判定ABC的形状6分解因式:x2x(a2a)第3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2;(2)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3)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例1 判定下列关于x的方程的根的情况(其中a为常数),如果方程有实数根,写出方程的实数根(1)x23x30; (2)x2ax10;(3)x2ax(a1)0; (4)x22xa0 二、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实数根x1x2;x1x2特别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x2pxq0,若x1,x2是其两根,由韦达定理可知x1x2p,x1x2q,所以,方程x2pxq0可化为x2(x1x2)xx1x20例2 已知方程5x2kx60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的值例3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m24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m的值例4 已知两个数的和为4,积为12,求这两个数例5 若x1和x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25x30的两根(1)求| x1x2|的值;(2)求的值;(3)求xx的值说明 设x1和x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则|x1x2|例6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a40的一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练习:1若关于x的方程mx2(2m1)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_2(1)若方程x23x10的两根分别是x1和x2,则 (2)方程mx2x2m0(m0)的根的个数情况是 (3)以3和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3已知|b1|0,当k取何值时,方程kx2axb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设方程x23x10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求(x13)(x23)的值第4课时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1一般式:yax2bxc(a0);2顶点式:ya(xh)2k(a0),其中顶点坐标是(h,k)3零点式:ya(xx1)(xx2)(a0),其中x1,x2是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例1 已知某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2,图象的顶点在直线yx1上,并且图象经过点(3,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例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0),(1,0),且顶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2,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22),(0,8),(2,8),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练习1函数yx2x1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是_2(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1,0)和(2,0),则该函数的解析式可设为ya (a0)(2)二次函数yx22x1的函数图象与x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3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图象经过点(1,2),(0,3),(1,6);(2)当x3时,函数有最小值5,且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11);(3)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1,0)和(1,0),并与y轴交于(0,2)习题:1(1)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2,0),B(1,0),且过点C(2,4),则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0),(0,3),(1,4),则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2已知某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A(2,18),它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6,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某市空调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1)5km以内,票价2元;(2)5km以上,每增加5km,票价增加1元(所增加的里程,不足5km的按5km的按5km计算)已知两个相邻的公共汽车站间相距1km,如果沿途(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有21个汽车站,请根据题意,写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4已知二次函数ya(x)225的最大值为25,且方程a(x)2250两根的立方和为19,求函数表达式第5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例1 求二次函数y3x26x1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指出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练习:1下列函数图象中,顶点不在坐标轴上的是 ( ) (A)y2x2 (B)y2x24x2(C)y2x21 (D)y2x24x2(1)二次函数y2x2mxn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2),则m ,n (2)已知二次函数yx2(m2)x2m,当m 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在y轴上;当m 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在x轴上;当m 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3)函数y3(x2)25的图象的开口向 ,对称轴为 ,顶点坐标为 ;当x 时,函数取最 值y 3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式化成的形式,并指出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1)(2)4画出下列函数的大概图象,并说出为何值时随增大而增大,为何值时,随增大而减小(1); (2) (3)yx22x3; (4)y16 xx2例2求把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经过下列平移变换后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2)向上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例3求把二次函数y2x24x1的图象关于下列直线对称后所得到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1)直线x1;(2)直线y1练习:1把函数y(x1)24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_2把函数y2(x3)23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_3把函数y2(x3)23的图象关于直线y2对称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_4把二次函数y2x2+4x1的函数图象向 平移 单位后,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解析式为y2x27;再向 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解析式为y2x21;再将其关于 对称后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2x25例4某种产品的成本是120元/件,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售价x(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件)之间关系如下表所示:x /元130150165y/件705035若日销售量y是销售价x的一次函数,那么,要使每天所获得最大的利润,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应定为多少元?此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是多少?图1x1x2Oyx第6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观察图1,可以看出,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的解集就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抛物线)位于x轴上方的点所对应的所有的x值因此,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先解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确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再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例1 解下列不等式:(1)x27x120; (2)x22x30;(3)x22x10; (4)x22x20例2 解下列不等式:(1)2x25x30; (2)3x2x40;(3)2x24x30; (4)9x26x10例3 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3)x3a0练习:1解下列不等式:(1)3x2x40; (2)x2x120;(3)x23x40; (4)168xx20 2解关于x的不等式x22x1a20(a为常数)例4 已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区间(1,3),你能分别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吗?如果能,你能说出你这样写的理由吗?(1)ax2bxc0的解集为_;(2)ax2bxc0的解集为_;(3)cx2bxa0的解集为_练习: 已知不等式ax2bxc0(a0)的解是求不等式bx2axc0的解例5 不等式3x2bx20的解为全体实数,求b的取值范围例6 解不等式(x2)(x1)2(x1)2(x2)0第7课时 函数综合应用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相交于点A(x1,y1),B(x2,y2)(1)求k的取值范围;(2)试用k表示| x1x2|;(3)若x12x225,求k的值和A,B两点的坐标练习:已知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x6的图象相交于点A(x1,y1),B(x2,y2),且2x1x26(1)求k的值;(2)求AOB的面积小结:(1)函数与方程;(2)待定系数法例2 在同一坐标系中,利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图象 (1)y;(2)y;(3)y练习:利用图象平移画出函数y2的草图小结:(1)平移变换规律;(2)函数y的草图ACBDP例3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上有一个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D移动一周后,回到A点设点A移动的路程为x,PAC的面积为y(1)求函数y的解析式;(2)画出函数y的图像;(3)求函数y的取值范围练习:5432某市空调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1)5km以内,票价2元;(2)5km以上,每增加5km,票价增加1元(所增加的里程,不足5km的按5km的按5km计算)已知两个相邻的公共汽车站间相距1km,如果沿途(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有21个汽车站,请根据题意,写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小结:分段函数的概念练习:1已知函数 则当x4时,y ;当x4时,y 2作出函数y|x2|(x1)的图象3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专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下面函数表示学生注意力随时间t(分钟)的变化规律(y越大,表明学生注意力越集中),y (1)讲课开始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能持续多少分钟? (2)讲课开始后5分钟与讲课开始后25分钟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3)一道数学难题,需要讲解24分钟,并且要求学生的注意力至少达到180,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授完这道题目?第8课时 分式方程与无理方程问题 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和乙做60个用到的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例1 解方程 1例2 解下列分式方程:(1)2; (2)x23x50练习:解下列分式方程:(1)1; (2)7小结: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例3解下列无理方程:(1)x1; (2); (3)练习:解下列无理方程:(1)1; (2)x1(3)2小结:解无理方程的步骤:习题:1解方程 2解方程 *3解方程 第9课时 三元一次和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例1 解下列三元一次方程组:(1) (2)练习:解方程组:(1) (2)例2解方程组例3解方程组 练习:解下列方程组:(1) (2)(3) (4)习题:1在等式yax2bxc中,当x1时y0;当x2时,y3;当x5时,y60求a、b、c的值2解方程组:第10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引例: 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四等分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例1在ABC中,D,E为边AB,AC上的点,DEBC,求证: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练习:1如图,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 B C D.2如图,求.3如图,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过D点作DE/BC交AC于E.已知AD:DB=2:3,则SADE:S四边形BCDE等于_4若一个梯形的中位线长为15,一条对角线把中位线分成两条线段.这两条线段的比是,则梯形的上、下底长分别是_.5如图,已知ABC周长为1,连结ABC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对角线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03个三角形周长为_EABDCO例2如图,ABO中,点C是B关于点A的对称点,点D是靠近点B的线段BO的一个三等分点,DC,AO交于点E求OE:OA例3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求证: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角平分线分对边成比例(等于该角的两边之比).练习:1如图,在ABC的边AB、AC上分别取D、E两点,使BD=CE,DE延长线交BC的延长线于F.求证:.2如图,BD、CE是ABC的中线,P、Q分别是BD、CE的中点,则PQ:BC_3如图,已知ABC中,AE:EB=1:3,BD:DC=2:1,AD与CE相交于F,则的值为_4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经过梯形对角线的交点O,且EF/AD(1)求证:OE=OF;(2)求的值;(3)求证:.例4在ABC中,D,E为边AB,AC上的点,求证:DEBC结论: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例5如图,梯形ABCD中,ABCD,M为AB的中点,分别连结AC、BD、MD、MC,且AC与MD交于E,DB与MC交于F,(1)求证:EFCD;(2)若AB2a,CDb,求EF. 第11课时 三角形例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AC为直角,ADBC于D.求证:(1)AB2BDBC,AC2CDCB; (2)AD2BDCD注:该题结论称为射影定理例2 在正方形ABCD中,已知E,F分别为BC,CD边的中点,求证:AEBF练习: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BC上一点,且ECBC,求证:AFE90.三角形的“四心”:重心,内心,垂心,外心例3求证: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且被该交点分成的两段长度之比为2:1.例4 若三角形的内心与重心为同一点,求证:该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概念:等边三角形四心合一,该点称为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例5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求其外接圆半径R和内切圆半径r例6已知等边三角形ABC和其内部一点P,设点P到三边AB,AC,BC的距离分别为,三角形ABC的高为,求证:思考:当点P在ABC外的其它位置时,还有可能得到其它的结论?提醒:面积法例7在ABC中,ABAC3,BC2,求(1)ABC的面积SABC及AC边上的高BE;(2)ABC的内切圆的半径r;(3)ABC的外接圆的半径R.练习:1若ABC的面积为S,且三边长分别为,则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是_;2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其中为斜边长),则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是_,外接圆半径是_;3在ABC中,G是重心,ABC的面积为1,则GBC的面积是_;第12课时 圆一、直线与圆相交时研究弦的相关问题1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其所对弧度数的一半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弧相等 推论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2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例1 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三个内角A:B:C3:2:7,求A,B的度数3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垂径定理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在RtOMA中,OA为圆的半径r,OM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MA为弦长AB的一半,根据勾股定理,有r2d2()2例2 如图,已知O的半径OB5,弦AB6,D是弧AB的中点,求弦BD的长度例2 已知圆的两条平行弦的长度为6和2,且这两条线的距离为3,求这个圆的半径练习1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四个内角A:B:C:D的可能取值是( ) A1:2:3:4 B2:3:4:5 C5:4:3:1 D5:4:2:32已知弓形弦长为4,弓形高为1,则弓形所在圆的半径为_3在半径等于4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的弦长为_ 4AB为O的直径,弦CDAB,E为垂足,若BE=6,AE=4,则CD等于_5如图,O的半径为17,弦AB30,AB所对的劣弧和优弧的中点分别为D,C,求弦AC和BD的长6如图,已知在RTACB,C90,AC5,BC12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交斜边于D,求AD7已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梯形,ABCD,AB8,CD6,O的半径等于5,求梯形ABCD的面积二、直线与圆相切1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时,直线和圆相离;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时,直线和圆相切,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时,直线和圆相交2切点与圆心的连线与圆的切线垂直,同时过切点且与圆的切线垂直的直线过圆心3相交弦定理:圆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积相等4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一条切线和一条割线,切线长是这一点到割线与圆的两个交点的线段的等比中项例3 如图,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AE1,EB5,DEB60,求CD的长练习1O的直径AB与弦AC的夹角为30,切线C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D,若O的半径为3,则CD的长为_2如图,在O中,E是弦AB延长线上的一点,已知OB10,OE12,OEB30,求AB三、圆与圆例4 设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3和2,O1O24,A,B为两圆的交点,试求两圆公共弦AB的长度例5 设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2和7,O1O213,求O1与O2的外公切线长练习1设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3和8,O1O213,求O1与O2的公切线长第13课时 分类讨论一、几何量的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不确定引起的分类讨论例1平面上A、B两点到直线k距离分别是2与2,则线段中点C到直线k的距离是 二、数学概念和公式引起的分类讨论有些数学性质、公式或定理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结论,或是结论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才成立,这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体现分类讨论思想。例2 化简: 练习:解方程|x+2|+|3x|=5三、参变量的不同取值引起的分类讨论例3判定下列关于x的方程的根的情况(其中a为常数),如果方程有实数根,写出方程的实数根(1) x2ax(a1)0; (2)x22xa0练习:1关于x的方程(m4)x2(2m1)xm0,当m为何值时,方程有实根?例4 解不等式(a1)xa21练习:2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x2ax10(a为实数).例5 如图(1)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顶点A的坐标为(0,2),一次函数yxt的图象l随t的不同取值变化时,位于l的右下方由l与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阴影部分)(1)当t取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民宿管家中级面试预测题与解析
- 2025年市场营销专员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井下多功能测振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脊柱解剖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用X射线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稀土发光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生麻生产合作协议书
-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2025年高阻隔性封装材料项目建议书
- 药肥登记管理办法
-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2025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研究报告
- 华为主数据管理办法
- 商混公司生产部管理制度
- 水果供应链协议
- 用别人资质中标合同范本
- 储备土地巡查管理办法
- 考古学复习资料与题库
- 铝粉代加工铝锭合同范本
- 餐前礼仪教学课件
- 临床试验病历书写规范与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