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困境导致国内现代舞无人喝彩 “2006舞在上海”国际舞蹈盛会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与很多文化节.doc_第1页
六大困境导致国内现代舞无人喝彩 “2006舞在上海”国际舞蹈盛会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与很多文化节.doc_第2页
六大困境导致国内现代舞无人喝彩 “2006舞在上海”国际舞蹈盛会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与很多文化节.doc_第3页
六大困境导致国内现代舞无人喝彩 “2006舞在上海”国际舞蹈盛会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与很多文化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大困境导致国内现代舞无人喝彩3月10日至3月19日,“2006舞在上海”国际舞蹈盛会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与很多文化节庆不同的是,这个力推现代舞的盛会完全依靠民间力量,不仅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赞助商,而且作为总监的著名舞蹈家金星还为此倒贴进300万元,这无疑折射出现代舞在民间生存的尴尬困境。 困之一:墙内开花墙外香 提起舞蹈,很多人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天鹅湖”,或者杨丽萍的婀娜身影,但要想到现代舞,那可要颇费一番思忖。近年来,中国的芭蕾舞发展势头迅猛,不仅中芭、上芭的青年演员屡屡在国际芭蕾舞比赛中夺魁,而且欧美一流芭蕾舞团中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中国的民族舞、古典舞早已名声在外,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即将走出国门,黄豆豆也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当着十亿观众跳起了醉鼓。相对于前三者的红火而言,国内的现代舞演出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倒不是无人喝彩,而是观众没有得到喝彩的机会。 上海歌剧院舞剧团团长徐森忠告诉记者,在上海每年数千台的演出中,现代舞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一,更何况其中很多都是诸如歌舞晚会的拼盘形式,真正属于现代舞的演出屈指可数。而在全国范围内,真正的专业现代舞团只有四家: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北京现代舞团、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和金星舞蹈团。因此,把上海歌剧院舞剧团打造成“上海现代舞团”,一直是徐森忠的梦想。他们为此先后邀请了应萼定、胡嘉禄、金星、颜安等舞蹈家及编舞来打造现代舞作品,虽在卡尔米拉布拉那等作品上屡有突破,但依然走不出“市场定律”的泥沼。同样在梦想中不能自拔的还有金星,去年她的新作上海探戈在艺海剧院演出时票房平平,而在巴黎居然能在3500人的剧场里连演十场,并且场场爆满,如此场面在国内只有某些经典芭蕾舞剧演出时才能见到。 困之二:优秀剧目场次少 作为风靡世界的舞蹈形式,现代舞在国外很多国家的上座率堪比古典芭蕾,但在国内能接受这种表演形式的观众还为数不多,仅有的几台演出票房也频遭滑铁卢。金星认为,上海观众的素质相对较高,也懂得选择演出:“上海有1600万人,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喜欢艺术也就有上百万人,但演出市场上却没有足够多的优秀剧目可选。他们要想看到一台优秀的现代舞很难,而舞蹈家要想搞一台现代舞演出更难。” 由于演出场次极少,观众几乎只有通过影像制品这唯一的途径来观赏现代舞,或是读着阿尔文艾利、莫里斯贝嘉、劳拉迪恩这样的名字望梅止渴。因此,前两年火鸟、生命之舞等现代舞来到上海,至今仍被观众奉为经典。其实,与动辄需要豪华舞美的大型舞剧相比,现代舞演出的成本可算低廉(当然也有像“云门”那样不惜重金打造舞美的团体):一般的现代舞团体都只有10到20人,表演时舞台上可能只有两到三人,甚至是一人独舞,不需要过多的舞美与道具,几束灯光、几条绸缎、几把椅子便能营造出一个四度空间的概念,而编导和演员又能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多变的音乐表达一种纯粹而复杂的思维状态,这恰与时下热演申城的小剧场话剧不谋而合。两者的差别在于:小剧场话剧被认为是小资生活状态的鲜活象征,而现代舞却被视为颠覆传统艺术的洪水猛兽。 困之三:观众唯“天鹅”是尊 由于欣赏习惯不同,上海观众更愿意接受芭蕾舞这样的“经典艺术”,所以每年都会有各类芭蕾舞团来上海演出天鹅湖、吉赛尔,但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者,有些甚至是临时拼凑出的一支“皇家芭蕾舞团”,然而不懂行的观众依然乐此不疲。金星对于这种市场畸形繁荣的现象极为困惑:“每年上海都有各种各样的芭蕾舞团来表演天鹅湖,但其中很多都是俄罗斯三流的团体,他们居然还能在上海赚到钱。我跟这些演出商说,如果要做天鹅湖别都往一块儿挤啊,英国10年前就有一个男子版的天鹅湖,你们为什么不引进啊?其实他们主要是为了保险起见,做传统剧目天鹅湖是稳赚的。现在很多演出商搞演出就是为了赚钱,而国外有很多文化演出都是不赚钱的。如果要什么都赚钱,那剧目的质量肯定好不了,这与上海的艺术形象很不符合。” 困之四:演员缺乏表现力 具有表现力的舞蹈必须有两大要素:一是编导,二是演员。在技术层面上,国内优秀的舞蹈演员不输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舞团,而且他们的基本功和舞蹈天赋也常令外国编导啧啧称赞,但国内演员在舞台表现力上却与西方演员有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甚至直接影响到一部舞剧甚至一个舞团的整体水准。 “中国舞蹈鼻祖”吴晓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从日本学成回国后曾大力推广现代舞,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停顿下来,直到20多年前才重见天日。在全国范围来说,上海的现代舞起源相对较早,20多年前便曾推出过一台本地编导的作品,虽然略显稚嫩,但也算是将现代舞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20年多来,国内不少青年芭蕾舞演员作品在国际比赛中夺魁,而国内舞蹈比赛也常常涌现出云南映象、霸王别姬等广受热捧的原创作品,但在现代舞领域的创新却是乏善可陈。现代舞专业的发展还远不如芭蕾舞、民族舞,这一方面与现代舞的起步较晚有关,但也与舞蹈创作的相对止步不前脱不了干系。 困之五:从业者渐行渐远 金星既是广东现代舞班的首批学员,也是北京现代舞团的创立者,同时还曾与上海歌剧院舞蹈团合作如果要评述中国现代舞近20年的发展,她应该是最权威的发言人:“现在从事现代舞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当年我在广东现代舞班学习的时候有20个同学,现在留在国内搞舞蹈的只剩下我一个了,其他的都出国了其实在国外搞舞蹈的也就那么两三个人,大多数都是结婚、生孩子,已经和舞蹈圈脱离很远了。” 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现代舞编导王玫则认为:“现代舞正在中国逐渐打开局面,观众都开始对现代舞有所了解,而薄弱的编导能力使中国的现代舞停留在模仿的层面,缺少真正的自我创造,或是跳开艺术单独谈论技术,这一点也是不足取的。”她认为现代舞其实就是中国舞,把现代舞看作外国舞蹈的概念是不正确的,无论采用什么语汇,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最终都要反映现代人的生活,用现代人的身体说话。 困之六:30岁即告“落幕” 中国的现代舞无法跳出固定的模式,还与思维上的局限有关。现代舞不是芭蕾舞,并不需要整齐划一的队型和高矮一致的演员,但年轻演员始终无法从“开绷直圆”和“轻高快稳”的舞蹈“天条”中挣脱出来。很多年以来,30岁已成为中国舞蹈演员的“大限”,许多演员都在这个年龄阶段失去了舞台,转而隐退幕后;相反,在国外,30岁的舞者却正值“黄金时期”。如果没有伤病缠身,那么48岁的杨丽萍、39岁的金星、36岁的山羽中和29岁的谭元元依然将保持在巅峰状态。 “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对内地现代舞发展直言其弊:“舞蹈不是要几个人一起举手抬足,不是十几个演员排成一长溜,也不需要每个人都高矮胖瘦一个样。关键开始要看技巧和资历,我现在的这批演员起码可以跳到五六十岁,要看有怎样的作品能适合他们。”他认为现代舞与观众并不遥远,因为它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只不过貌似深奥而被视为票房“毒药”。 前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曹诚渊则认为,舞蹈概念的混淆使观众无法看清中国现代舞的轮廓,从而使现代舞与传统舞蹈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他认为中国舞蹈演员还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他们拥有优秀的技术和身体,却不注重对舞蹈本体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形态的关注,也缺乏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因此舞蹈时没有真切感。 现代舞相关知识 现代舞在灵感与理论这两个方面回到了自然的动作与节奏上,并提出了为后来的现代舞奠定基础的动作原理。从理论上说,现代舞的基础是力度;从技术上说,动作被看作是舞蹈的本质,身体则被看作是工具。 依莎朵拉邓肯 美国女舞蹈家,被称为“现代舞之母”。她认为古典芭蕾的训练会造成人体畸形发展,主张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对古典芭蕾矫揉造作和因袭程式的表演风格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莫里斯贝嘉 迄今为止仍健在的最伟大的芭蕾编舞大师,以其卓尔不群的编舞风格而成为与巴兰钦齐名的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