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思教育70期圆综合补充练习1、(2013年紫荆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A=30,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连结DE,过点B作BP平行于DE,交O于点P,连结CP、OP,OP交AC于点G(1)BD=DC吗?说明理由;(2)求BOP的度数;(3)求证:CP是O的切线; 解:(1)BD=DC理由如下:连接AD,AB是直径,ADB=90,ADBC,AB=AC,BD=DC;2、(2013文园3模)如图1,O是ABC的外接圆,AB是直径,ODAC,且CBD=BAC,OD交O于点E(1)求证:BD是O的切线;(2)若点E为线段OD的中点,证明:以O、A、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1) 证明:AB是O的直径,BCA=90,ABC+BAC=90,又CBD=BAC,ABC+CBD=90,ABD=90,OBBD,BD为O的切线;(2)证明:连CE、OC,BE,如图,OE=ED,OBD=90,BE=OE=ED,OB=BE=OE,OBE为等边三角形,BOE=60,又ACOD,OAC=60,又OA=OC,AC=OA=OE,ACOE且AC=OE,四边形OACE是平行四边形,而OA=OE,四边形OACE是菱形;3、(2012文园二模)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O是CD边的中点,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圆,交BC边于点E过E作EHAB,垂足为H已知O与AB边相切,切点为F(1)求证:OEAB; (1) 证明: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B=C,OE=OC,OEC=C,B=OEC,OEAB(2)证明:连接OFO与AB切于点F,OFAB,EHAB,OFEH,又OEAB,四边形OEHF为平行四边形,EH=OF,4、(2013香洲一模)如图,ABC内接于O,BAC=60,BC,AB边上的高AE,CF相交于点H试证明: (1)FAH=CAO;(2)四边形AHDO是菱形 10(2) 过点O作OMAC于M,AC=2AM,CFAB,BAC=60,AC=2AF,AF=AM,在AFH与AMO中,FAH=CAO,AF=AM,AFH=AMO,AFHAMO,AH=OA,OA=OD,AH平行且等于OD四边形AHDO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OA=OD,平行四边形AHDO是菱形(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5(2013文园一模2012苏州)如图,已知半径为2的O与直线l相切于点A,点P是直径AB左侧半圆上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C,PC与O交于点D,连接PA、PB,设PC的长为x(2x4)(1)当x= 时,求弦PA、PB的长度;(2)当x为何值时,PDCD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考点:切线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过O作OEPD,垂足为E,PD是O的弦,OEPD,PE=ED,又CEO=ECA=OAC=90,四边形OACE为矩形,CE=OA=2,又PC=x,PE=ED=PC-CE=x-2,PD=2(x-2),CD=PC-PD=x-2(x-2)=x-2x+4=4-x,PDCD=2(x-2)(4-x)=-2x2+12x-16=-2(x-3)2+2,2x4,当x=3时,PDCD的值最大,最大值是2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及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6(2014实验二模)(9分)如图,点D是O的直径CA延长线上一点,点B在O上,且DBA=BCD(1)根据你的判断:BD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2)若点E是劣弧BC上一点,AE与BC相交于点F,且BEF的面积为10,AFC的面积为20,试求BFA的度数考点: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连结BO,则可得BAO=ABO,由AC为直径结合已知DBA=BCD,可得DBO=90可证得结论;(2)可证得BFEAFC,可得出,可求得AFB为45解:(1)BD是O的切线,理由如下:连结BO,如图BO=AOBAO=ABOAC为直径BAO+ACB=90DBA=BCDDBA+ABO=90即DBO=90OBDBBD是O的切线(2)由圆周角定理可知BEF=ACF,EBF=CAFBFEAFC,AFB=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切线的判定方法及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的应用,其中第二问是难点,解决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相似找到AF和BF之间的关系,结合三角函数求得7(2014年实验一模)(9分)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AC的角平分线AD交BC边于D(1)以AB边上一点O为圆心,AD为弦作O(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1)中的O的半径为2,O与AB边的另一个交点为E,BD=2,求线段BD、BE与劣弧DE所围成的图形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和)考点:圆的综合题;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判定;扇形面积的计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菁优网版权所有解答:解:(1)作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O,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如图1,O即为所求作(2)直线BC与O相切证明:连接OD,如图2OA=OD,OAD=ODAAD平分CAB,BAD=CADODA=CADODACODB=ACBACB=90,ODB=90,即ODBC直线BC与O相切(3)连接OD,如图3,则ODBC(已证),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所求图形的面积在RtODB中,OD=2,BD=2,tanDOB=DOB=60S扇形ODE=SODB=ODDB=22=2,S阴影=SODB=S扇形ODE=2线段BD、BE与劣弧DE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切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扇形的面积公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有操作、有计算、有证明,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一道好题8(2015文园一模)(2014河北)图1和图2中,优弧所在O的半径为2,AB=2点P为优弧上一点(点P不与A,B重合),将图形沿BP折叠,得到点A的对称点A(1)点O到弦AB的距离是1,当BP经过点O时,ABA=60;(2)当BA与O相切时,如图2,求折痕的长:(3)若线段BA与优弧只有一个公共点B,设ABP=确定的取值范围考点:圆的综合题;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切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点O到AB的距离;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轴对称性就可求出ABA(2)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BA=90,从而得到ABA=120,就可求出ABP,进而求出OBP=30过点O作OGBP,垂足为G,容易求出OG、BG的长,根据垂径定理就可求出折痕的长(3)根据点A的位置不同,分点A在O内和O外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点A在O内时,线段BA与优弧都只有一个公共点B,的范围是030;当点A在O的外部时,从BA与O相切开始,以后线段BA与优弧都只有一个公共点B,的范围是60120从而得到:线段BA与优弧只有一个公共点B时,的取值范围是030或60120解答:解:(1)过点O作OHAB,垂足为H,连接OB,如图1所示OHAB,AB=2,AH=BH=OB=2,OH=1点O到AB的距离为1当BP经过点O时,如图1所示OH=1,OB=2,OHAB,sinOBH=OBH=30由折叠可得:ABP=ABP=30ABA=60故答案为:1、60(2)过点O作OGBP,垂足为G,如图2所示BA与O相切,OBABOBA=90OBH=30,ABA=120ABP=ABP=60OBP=30OG=OB=1BG=OGBP,BG=PG=BP=2折痕的长为2(3)若线段BA与优弧只有一个公共点B,当点A在O的内部时,此时的范围是030当点A在O的外部时,此时的范围是60120综上所述:线段BA与优弧只有一个公共点B时,的取值范围是030或60120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的定义、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翻折问题等知识,考查了用临界值法求的取值范围,有一定的综合性第(3)题中的范围可能考虑不够全面,需要注意9(2015紫荆一模)(2012兰州)如图,RtABC中,ABC=90,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BC2=2CDOE;(3)若tanC=,DE=2,求AD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直角三角形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分析:(1)连接OD,BD,求出ADB=BDC=90,推出DE=BE=CE,推出EDB=EBD,OBD=ODB,推出EDO=EBO=90即可;(2)BD=x,CD=2x,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出(x)2+(2x)2=16,求出x,求出BD,根据tanABD=tanC求出AD=BD,代入求出即可;(3)根据tanC=设BD=x,CD=2x,DE=2,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BD的长,再根据两角互补的性质得出ABD=C,故可得出tanABD=tanC,即tanABD=,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DE与O相切,理由如下:连接OD,BD,AB是直径,ADB=BDC=90,E是BC的中点,DE=BE=CE(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EDB=EBD,OD=OB,OBD=ODB,OBD+DBE=ODB+EDB,即EDO=EBO=90,ODDE,OD是半径,DE与O相切(2)证明:E是BC的中点,O点是AB的中点,OE是ABC的中位线,AC=2OE,ACB=BCD,RtABCRtBDC,=,即BC2=CDAC,BC2=2CDOE;(3)tanC=,可设BD=x,CD=2x,DE=2,在RtBCD中,BC=2DE=4,BD2+CD2=BC2(x)2+(2x)2=16,解得:x=(负值舍去)BD=x=,ABD+DBC=90,C+DBC=90,ABD=C,tanABD=tanC,tanABD=,AD=BD=答:AD的长是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切线的判定等知识点,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证切线的方法,方程思想的运用10(2015实验一模)(2011广安)如图所示,P是O外一点,PA是O的切线,A是切点,B是O 上一点,且PA=PB,连接AO、BO、AB,并延长BO与切线PA相交于点Q(1)求证:PB是O的切线;(2)求证:AQPQ=OQBQ;(3)设AOQ=,若,OQ=15,求AB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连接OP,与AB交于点C欲证明PB是O的切线,只需证明OBP=90即可;(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证明QAOQBP,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即AQPQ=OQBQ;(3)在RtOAQ中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余弦值的定义解得QB=27,利用(1)的结论求得PQ=45,即PA=36,又由勾股定理知OP=12;然后由切线的性质求AB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P,与AB交于点CPA=PB,OA=OB,OP=OP,OAPOBP(SSS),OBP=OAP,PA是O的切线,A是切点,OAP=90,OBP=90,即PB是O的切线;(2)证明:Q=Q,OAQ=QBP=90,QAOQBP,=,即AQPQ=OQBQ;(3)连OP并交AB于点C,在RtOAQ中,OQ=15,cos=,OA=12,AQ=9,QB=27;=,PQ=45,即PA=36,OP=12;APO=APO,PAO=PCA=90PACPOA,=,PAOA=OPAC,即3612=12AC,AC=,故A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图形中的线段的求法,可以通过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切线的有关知识及勾股定理求解11(十中月考改编版)(2015大连模拟)如图,RtABC中,C=90,D在AB上,BE平分ABC交AC于点E,以BD为直径的圆经过点E,交BC于点F(1)求证:AC为O的切线;(2)若AB=10,BC=6,求BF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垂直经过半径外端直线是圆的切线,连接OE,只要得出EOEC即可得出;(2)由勾股定理求得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AOEABC,从而求得AE:OE:OA=AC:BC:AB=4:3:5,设AE=4x,则OE=3x,OA=5x,由OE=OD=3x,求得AD=OAOD=2x,进而求得AD=2x=,BD=10=,连接DF,根据DFAC,求得=,即可求得BF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E,BE平分ABC交AC于点E,ABE=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武汉某央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1人 (第一批)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湖南湘潭消防招聘消防执勤车驾驶员、战斗员7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活动课件
- 鄂州宣传活动策划方案设计
- 2026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市分行校园招聘205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再攀峰峦 共创辉煌
- 药剂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 月饼与中秋庆典
- 动脉钙化分子机制-洞察及研究
- GB/T 33881-2017罐车用铝合金板、带材
- GB/T 2951.2-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
- 安全生产知识题库(2000道)
- 完形填空完整版教学设计
- ICU患者的人文关怀课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教案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DB33∕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 第十四章 环合反应天津大学
- 有机化学汪小兰 知识点总结 315化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