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安徽合肥2004 269 励学生大胆尝试 结果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因此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互动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关键要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 论指导下 恰当使用教学媒体 采用制作 CAI 课件 创设实验情景等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 所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课堂教学在改革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焕发出生机 活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杨先昌 化学教育学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5 2 刘知新 化学教学系统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3 莫雷 心理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 华南师大教育系 现代教育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5 张燕镜 新编教育学 首都师大出版社 1996 6 郭卓群 化学教学心理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88 化学教师主要教学行为化学教师主要教学行为 李现山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453002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指 导下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新的涵义 教师只有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行为 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 学会教是学生学会学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新课程理念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新课程 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而是一种教育情境的规定 一种课程发展的趋势 这种历 史性的变化将铸造一代新型的教师 在新课程理念下 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新的内容 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有价值的 有效的学习情 景 引导 启发学生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 组织 安排多种形式 多个层次的学生活动 调控 管理学生 的分组合作活动 对学生活动的时间 课堂纪律 学生的探究方向等进行管理 了解 参与学生的分组活 动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指点 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 分析学生的观点 掌 握学生的学习困难 发现学生的错误和闪光点 教师要组织学生的交流包括学习小组内和学生个人之间的 交流 引发不同观点的争论与讨论 教师要整理 精致学生的各种认识和探究结果 课堂上要使学生明确 学习的重点和学习目标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为使学生的探究和学习顺利进行 教师 应拓展必要的知识 例如 化学史知识 探究的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各方面进行评价和指 导 课后教师还要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观点进行记录和整理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下面以原电池教学为例来说明教学过程中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行为 首先 通过实验 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述铜 锌原电池的原理和结构 为了加深学生对原电池本质的 理解 从而概括其形成条件 演示变式实验 A Zn H2SO4 Fe B Zn H2SO4 C C Fe H2SO4 C D Zn CuSO4 Cu 然后 提出一系列问题 问题 1 上述实验有何现象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安徽合肥2004 270 问题 2 试根据各装置中出现的现象 分别写出两极发生的反应式 问题 3 为什么各装置中都有电流产生 标明电子流动的方向 问题 4 各装置中的电极起什么作用 作用与其活动性有何关系 问题 5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因是什么 组成原电池应具备那些条件 再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在有充分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原电池的基本属性和形成条件 最后师生 共同小结原电池产生的原因 原电池的属性和形成条件及其概念的建立过程 应用原理巩固知识 利用原电池原理 组建桔子 猕猴桃等水果电池 强化学生的印象 激发学生的 兴趣 理论上 每一个原电池的发生 都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对于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提出以下问题 供学生讨论 创造探究思考的氛围 问题 1 已知铜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 请写出有关方程式 2Cu O2 2H2O CO2 Cu2 OH 2CO3 问题 2 铜合金在溶液中生锈更快 原因是铜与杂质炭可构成一个原电池 请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 Cu Cu 2e Cu2 正极 C O2 4H 4e 2H2O 总反应 2Cu O2 4HCl 2CuCl2 2H2O 问题 3 已知镁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 请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 Al Al 4OH AlO 2 2H 2O 3e 正极 Mg 2H2O 2e H2 2OH 总反应 2Al 2NaOH 2H2O 2NaAlO2 3H2 问题 4 铅蓄电池的正极材料是 PbO2 负极材料是铅 电解质溶液是硫酸 其结构可表示为 Pb H2SO4 PbO2 试写出铅蓄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 Pb Pb SO42 PbSO 4 2e 正极 PbO2 PbO2 4H SO 4 2 2e 2PbSO4 H2O 总反应 Pb PbO2 2H2SO4 2PbSO4 2H2O 问题 5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 因而受到重视 以一氧化碳为负极燃料 空气和二氧 化碳为正极助燃气体 在 650 下工作 请写出反应的电极方程式 负极 CO 2CO 2CO32 4e 4CO2 正极 O2 O2 2CO2 4e 2CO32 总反应 2CO O2 2CO2 上述问题中 问题 1 是学生初中就了解的问题 作为复习 创造情景 为 问题 2 提供支持 问题 3 问题 4 问题 5 则是对教材的深化 由学生讨论得出 这样既增加学生化学知识储备 又锻炼学 生综合运用已知化学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由此可见化学课的主要教学行为有实验 讲述与引导 提问 组织讨论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情 景条件 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评价 对于实验 讲述与引导 提问 组织讨论 行为的具体讨论如下 1 试验演示行为试验演示行为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重要方面 化学课程标准 中单独 开设实验化学模块 加大试验教学力度 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因此化学教师要做好实验 试验教学是化学 教师教学中最有魅力的行为 熟练而规范的实验操作技术 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也是衡量化 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教师要亲自动手锻炼和提高试验技能 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 177 个演示 实验和 49 个 初中 11 个 高中 38 个 学生实验做到轻车熟路 万无一失 教师实验行为的要求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安徽合肥2004 271 一是操作要正确 规范 因为教师的实验在实验装置 操作程序 操作方法等方面均给学生作出示范 所以教师的实验必须规范 例如试管的握持方法 一定要 三指握 两指拳 握取部位靠上沿 天平 的使用一定要 先调零后称量 物品 砝码放纸上 二是操作要熟练 保证实验成功 如果失败一定要分析原因 加以解释并及时补上 例如氢气的爆鸣 实验 如果没有明显的声音 应该重做 成功的实验 能够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是实验现象明显 操作简单 一般演示不超过 3 5 分钟 四是整体试验和分解示范相结合 对于新实验和比较复杂的实验 一定要进行分解演示 便于学生的 学习 如在中和滴定实验中 滴定管的使用 和锥形瓶的振荡操作一定要分解给学生 并多次演示 通过 练习加强感性认识 2 讲述与引导行为讲述与引导行为 讲述 是教师呈现知识的一种行为 讲述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 强弱 直接影响学生对 新知识的吸收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讲述时 除了要口齿清楚 优美生动 诙 谐幽默 音调高低适中 语速快慢恰到好处外 还有以下要求 准确精炼 化学教学语言要准确 注重科学性 例如电解质的定义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的化合物 就叫电解质 其中的 或 不能改为 和 化合物 不能改为 物质 富于启发性 教师要用恰当的语言 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有利 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 把一个水分子放大到一个乒乓球大 那么乒乓球就有地球那样大 逻辑性强 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是教师思维和教学思路的反映 也是教师素质的表现 不能颠三倒四 让学生听了不知所以然 从实验现象的描述到物质本质属性的解释 都要用逻辑性很强的逻辑语言来表达 在讲述中对学生进行引导 引导应该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开而不达 引而不发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 括方法和思维 同时还包括价值与情感 1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 如当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解题时 教师告诉学生解题的关键和思路 而不是给学生解题 引导表现为一种激励 如当学生在实验时 应鼓励 学生大胆进行 给以技术上支持 唤起学生内在的动力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意志和胆量的提高 3 提问行为提问行为 课堂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对提问行为有以下要求 提问要适时 如讲盐类的水解时 首先回顾酸溶液 pH 小于 7 碱溶液的 pH 大于 7 那么氯化钠 醋 酸钠 氯化铵的溶液的 pH 会在什么范围呢 大多数学生回答都等于 7 也有说是小于 7 还有说是大于 7 少数学生说都有可能 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 提问要巧妙 如在镁 铝学习中 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 向三氯化铝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会有什 么现象 二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铝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对此 学生争论激烈 答案多样 然 后通过实验进行逐一验证 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问要清晰 首先 要清楚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 避免模棱两可 其次 提问时 教师应充满激情 声音洪亮 让所有学生听到 例如讲化学平衡时 课后有这样的问题情景 我们牙齿表面时有一层 Ca5 PO4 3OH 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5 PO4 3OH 5Ca2 3PO 4 3 OH 针对以上情景提出以下 问题 问题 1 进食后 细菌和酶作用与食物产生有机酸 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 其原因是什么 问题 2 已知 Ca5 PO4 3F 的溶解度比 Ca5 PO4 3OH 更小 质地更坚固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当牙 膏中配有氟化物是能够防止龋齿的原因 问题 3 根据平衡原理 请你提出一种其他的防止龋齿的方法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概念 更加清晰 同时增加了生活常识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提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 成绩 而且能减少学生的纪律问题 还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同时通过学生的反馈能够帮助教师提出高水 平的问题 例如氨气的喷泉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2002 年高考题就针对该实验进行设计 对于反应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安徽合肥2004 272 的实质涉及多个知识点 因此可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思考 讨论 回答 问题 1 喷泉试验的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问题 2 挤压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 3 对于多大的溶解度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 问题 4 喷泉实验中不用水而用其它溶液可以吗 问题 5 Cl2 CO2 SO2 能作喷泉实验吗 如果能还需什么试剂 问题 6 还能用其它装置吗 问题 7 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如何计算 学生通过讨论 思考 计算加深了对喷泉实验实质的理解 4 组织讨论行为组织讨论行为 组织讨论既是管理行为又是授课行为 讨论法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讨论 在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讨论题供教师教学中使用 当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 进行适当的处理 例 如镁和铝的教学讨论如下 师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镁 铝的性质 做了有关的实验 现在请大家思考有哪些反应是镁 铝都能发生 的 有哪些反应是镁 铝单独发生的 师 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讨论 要求分析反应条件并概括出某些结论 生 1 镁 铝都能与氧气反应 铝的反应条件要高些 说明镁的活泼性比铝强 生 2 与氧化物的反应也属于镁 铝共同的性质反应 课本已经作为的 4 条性质明确列出 生 3 结论不合理 因为铝与二氧化碳不反应 师 你根据什么说它不反应呢 生 3 根据课本上第一条性质 铝不如镁活泼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必须加高温 要夺取二氧化碳 中的氧就更困难了 生 4 我同意铝与二氧化碳不反应的观点 但镁比铝更活泼 应该更能与氧化铁反应 已知铝能与氧 化铁发生铝热反应 所以二者的性质应该是一致的 师 同学们的观点都很有道理 但是 必须弄清楚氧化物是一大类物质 如果从 某些 两字考察 与氧化物的反应就是镁 铝的共性 但把 某些 理解为 某个 氧化物就不正确了 这恰好说明镁 铝 的原子结构不同 反应的活泼性不同 另外 生成物的稳定性不同 故能与金属镁反应的氧化物 有可能 不与金属铝反应 在课堂上组织讨论 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参与意识 改变由教师独揽讲授或个人自 学的单向输入知识所带来的弊端 重视知识的生成性 学生在讨论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讨论中提高 自己的能力 通过讨论师 生 生 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 讨论能活跃课堂气氛 发扬教学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图形变换与坐标变化(第1课时)课件+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新解读《GB 30863-2014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部防护 激光防护镜》
-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数据融合的视角(数字教材版)课件 第7-12章-态度的测量-市场调查报告撰写
- 老年人秋季预防课件
- 《大学物理基础》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九章 实地研究
- 老年人用药护理课件
- 老年人文护理课件
- 大模型和数据要素赋能一某著名企业办解决方案
- 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练:水陆交通的变迁 专项练习(解析版)
- 2025年三亚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审计管理岗面试题及答案
- 全力以赴战高考乘风破浪正当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
- 交通运输工程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大纲
- 2025-2026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 雨棚改造施工管理办法
- 检验科尿常规讲解
- 书法毛笔一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题卷(标准含答案)
- 放疗皮肤反应分级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