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基础).doc_第1页
声光(基础).doc_第2页
声光(基础).doc_第3页
声光(基础).doc_第4页
声光(基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轮复习 声光专题训练第二轮复习 声光专题训练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 听诊器 A 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 响度增大 B 能改变心跳的频率 使音调变调 C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 使声音好听些 D 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俗话说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震耳欲聋 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3 下列现象中 利用回声的是 A 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B 雷雨天时 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C 打鼓时 我们能听到鼓声 D 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4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 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 这是因为 A 声音有反射现象B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快 C 声音有折射现象 D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慢 5 关于声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 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6 魔术师表演 会跳舞的火焰 节目时 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 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 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 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 A 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 鼓面振动发声 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 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7 在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 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 噪声的产生 B 噪声的传播 C 噪声的接收 D 以上三种均是 8 在下列选项中 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A 电池和萤火虫 B 电影屏幕和烛焰 C 萤火虫和烛焰 D 萤火虫和月亮 9 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A 水中的筷子变弯 光的直线传播 B 日食的形成 镜面反射 C 黑板反光 光的折射 D 上课时 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 漫反射 10 在雨后的夜晚走路时 为防止脚踩到水塘而溅污衣裤 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 地上发亮处是水塘 背着月光走 地上暗处是水塘 B 迎着月光走 地上暗处是水塘 背着月光走 地上发亮处是水塘 C 迎着或背着月光走 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塘 D 迎着或背着月光走 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塘 11 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 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阴下的地面上有许多光斑 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A 树叶的形状 B 各种形状 C 圆形的 D 树枝形状 12 宾馆的自动感应门 洗手间里的感应水龙头及学校的防盗感应装置等这些遥感技术利用的是 A 红外线 B 红光 C 紫光 D 紫外线 13 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 可以通过遥控器来实现 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 次声波 B 超声波 C 紫外线 D 红外线 14 戴蓝色眼镜看白纸 白纸变成蓝色 这是因为 A 白纸反射来的光通过眼镜 被眼镜染上了蓝色 B 白纸只能反射蓝色光 C 眼镜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蓝色 D 眼镜只能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蓝色 15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 其中蕴含着不少的物理知识 对下列 几种现象的解释 不正确的是 A 湖光映彩霞 光的反射现象 B 潭清疑水浅 光的折射现象 2 C 风吹草低见牛羊 光的直线传播 D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光的漫反射现象 16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40 角射到界面上时 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已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 85 折射角为 A 15 B 35 C 45 D 60 17 站在河边看清澈的水中的鱼和山的倒影 实际所看到的是 A 鱼的实像和山的实像 B 鱼的虚像和山的虚像 C 鱼的实像和山的虚像 D 鱼的虚像和山的实像 18 在下列事例中 哪种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是 A 小孔成像 B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 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 D 筷子插入水中一半 看上去筷子变弯曲了 19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1 小孔成像 2 平面镜成像 3 水中的鱼 4 电影银幕上的像 5 汽车观后镜的像 其中 A 属于实像的是 1 2 3 B 属于虚像的是 2 5 C 由于折射射造成的像的是 3 5 D 由于反射造成的像的是 2 3 4 20 如下图所示 某同学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21 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 40 角射向地面 利用平面镜可使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 此时平面镜与水 平面的夹角可能是 A 70 或 20 B 40 或 20 C 50 或 70 D 20 或 50 22 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 形孔 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 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 A 形 它是太阳的实像 B 形 它是太阳的实像 C 形 它是太阳的虚像 D 形 它是太阳的虚像 2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 108米 秒 B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C 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 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4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 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盏射灯 池内无水时 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 的 S 点 如图 现往池内注水 水面上升到 a 位置时 光照射在池壁上的 P 点 如果水面上升到 b 位置 时 光照射到池壁的 Q 点 则 A P 点在 S 点的上方 Q 点在 S 点的上方 B P 点在 S 点的上方 Q 点在 S 点的下方 C P 点在 S 点的下方 Q 点和 S 点重合 D Q 点在 S 点的下方 P 点和 S 点重合 25 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 蒙上半透明纸 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 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 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像与物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 B 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 物体离得越远 像就越小 D 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 纸与小孔距离越大 像也越大 2626 汶川地震发生后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 若用一镜头焦距为 mm的 相机在高空拍照 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大于 mm 恰为 mm 小于 mm D 略大于 mm 27 关于放大镜 幻灯机 照相机的使用 有下列说法 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3 A 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 B 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 C 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和 2 倍焦距之间 D 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照相机镜头的 2 倍焦距以外 28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29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 其光路如图 2 所示 则正确的是 A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 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 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 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小强的眼睛正常 无须配戴眼镜 30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 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 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 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 如右图所示 在这一现象中 光线的反射角是 A 1 B 2 C 3 D 4 32 下列叙述中的 影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立竿见 影 B 毕业合 影 C 湖光倒 影 D 形 影 不离 33 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 错误的是 34 如图 2 的四幅图中 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是 35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先后把蜡烛放在 a b c d 四点 如图 4 所示 并分别将光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 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a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 b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 蜡烛放在 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 c 点成的像大 36 放映幻灯时 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 F 字母 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A B C D 37 如图 所示 OA 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 若 OA 与水面夹角 60 关于入射角 折射角 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 4 图 2 4 A 60 60 B 60 60 C 30 30 D 30 30 38 今年 5 月 23 日 蓬莱阁附近海域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 海市蜃楼 奇观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光沿直线传播 B 景物经水面成像 C 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漫反射 D 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折射 39 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而虚像不可以 B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 C 实像一定是倒立的 而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D 实像一定是缩小的 而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40 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光屏没有画出 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 置时 通过移动光屏 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 将蜡烛移到刻度为 30cm 处 则 A 移动光屏 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 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 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 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1 某班同学拍毕业照时 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 拍出来的照片 A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 B 不会出现苍蝇 但有一个大黑点 C 不会出现苍蝇 但比正常情况下暗 D 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 42 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 可在距离凸透镜 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凸透 镜的主光轴上距离透镜 30cm 处 则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4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当烛焰 凸透镜 光屏处于如图 所示的位置时 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 制成 A 照相机 B 幻灯机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44 如图所示 在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 为 f 由此可以判断像距 v 和物距 u 所在的范围是 A v f B f v 2f C u 2f D f u 2f 45 右下图是一块玻璃三棱镜 光线 PQ 经过左 右两个面两次折 射后 折射光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6 下列现象中 属于凸透镜成像的是 A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 B 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 潜水员在水下看到水面上方的景物 D 利用望远镜观察远出的物体很清晰 47 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 40cm 处 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30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清晰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A 10cm f 15cm B 15cm f 20cm C 20cm f 30cm D 30cm f 40cm 二 填空题填空题 1 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 产生的 琴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 2 钓鱼时大声喧哗会把鱼吓走 这说明 3 在元旦文艺汇演上 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4 光在 沿直线传播 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 经三棱镜分解后形成一条七色光 带 依次是红 橙 黄 绿 蓝 紫 这种现象称为 不能在分解的光叫单色光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 5 光在 中的传播最快 每秒达 米 光年是指 因此它 4030201050607080 cm 5 一个时间单位 填 是 或 不是 6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 叫 用它可传递信息 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7 春游时 同学们看到 水中的鱼 岸边的树在湖中的倒影 空中飞翔的小鸟 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 在他们看到的景物中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的是 以上填序号 8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 光的反射定律是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 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 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 分为 反射和镜面反射 9 站在清澈的小溪边看到溪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要 填 深 或 浅 而水中的鱼看到溪边的 人要比实际 填 高 或 矮 10 一位小学生戴着红领巾 上身穿白衬衫 下身穿蓝裤子 脚穿黑球鞋鞋在教室里做作业 一位老师 通过蓝色玻璃窗户在观察他 则这位老师会看到这位小学生戴着 领巾 上身穿 衬衫 下身 穿 裤子 脚穿 皮鞋 11 如右下图所示 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 那么图中界面是 法线是 反射光线是 入射角是 折射角是 入射角和折射角填字母 12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 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 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 信号进行处理 上来显示液面高度 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如图所示 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 S1 移到 S2 表示液面高度 填 上升 下降 或 不变 三 作图与实验 1 1 图是发光点 S 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 请画出点 S及其像 S 2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3 所示 S 为发光点 MN 为平面镜 请画出由 S 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点的光线 4 一束光线射向一块玻璃砖 并穿过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 5 如图是光源 S 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 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 并完成光路图 6 如图 太阳光与地面成 45 角斜射过来 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 求作 反射光线 平面镜的位置 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 6 2 根据左下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 小红同学在做 探究平镜成像 的实验时 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 再取两段 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 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 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