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南对国土资源市志修改稿二的修改和意见3.doc_第1页
张兆南对国土资源市志修改稿二的修改和意见3.doc_第2页
张兆南对国土资源市志修改稿二的修改和意见3.doc_第3页
张兆南对国土资源市志修改稿二的修改和意见3.doc_第4页
张兆南对国土资源市志修改稿二的修改和意见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章 国土资源管理目 录第一节 地籍管理(一)土地资源调查1、土地详查、补调2、第二次土地调查3、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4、变更调查和土地统计(二)土地登记发证1、总登记(1)使用权土地总登记(2)学农基地(3)城区地籍调查 (4)建制镇地籍调查(5)土地所有权登记2、变更和设定初始登记第二节 土地规划与利用(一)总体规划(二)基本农田保护(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和征地拆迁(一)建设用地管理(二)征地拆迁 1、建设用地审批权限 2、报批程序的改革 3、土地征收价格 4、拆迁价格5、征地拆迁成果第四节 地产管理及土地收购储备(一)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二)地产市场管理(三)地价评估(四)土地收购储备第五节 矿产资源管理(一)矿政管理及矿业权市场(二)资源枯竭形势和对应措施(三)现有重点矿山情况(四)地质灾害防治(五)地质勘查与储量管理(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第六节 测绘行政管理(一)基础测绘(二)测绘市场监管(三)测量标志保护 第七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一)非农业用地清查(二)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宣传(三)对来信来访的处理(四)土地执法监察(五)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第八节 信息化建设(一)档案管理(二)门户网站和局域网络 第章 国土资源管理1987年1月6日,由原市征地拆迁办、农业区划办公室、土地管理办公室、农村建房办合并,成立冷水江市国土管理局,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财务股、土地规划股、城乡建设用地管理股。1988年1月25日成立冷水江市土地事务管理所,属国土局二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6个乡、镇、办相继由配备专职国土员到成立国土管理所。其中冷江、矿办、沙办国土管理所、布溪开发区国土分局(后改为国土管理所)隶属国土管理局领导。2006年,成立冷水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分局。2002年6月,市国土管理局与市地质矿产局合并,成立冷水江市国土资源局,为政府组成局。2004年11月,调整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干部管理体制,副科级以上(含非领导职务)干部由娄底市国土资源局管理为主,地方党委政府协助管理。2007年7月,对原13个乡、镇、办国土管理所收编,定编45个,隶属国土资源局垂直管理,分别更名为该乡、镇、街道办事处国土资源所。20多年来,冷水江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并驾齐驱,开拓前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共获得国家部级奖励4次,获得省厅(局)级奖励14次,娄底市(地区)级奖牌35块,冷水江市级奖牌65块。为坚守耕地红线,满足“工业立市”各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力保全市耕地动态平衡,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防治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势推进土地市场、矿业权市场、测绘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做出了突出贡献。第一节 地籍管理(一)土地资源调查1、土地详查、补调1982年至1985年开展全国土地第一次土地调查(简称详查),与全国试点县(市)同时进行。在航片上实地圈绘地类界线,转绘到分之一地形图上,人工网格法求算图斑面积,汇总全市土地总面积为438.59平方公里。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1993年根据规程开展土地详查补调,减少详查时的三级分类,统一到全国规程的二级分类,利用第一次详查成果图,实地圈绘二级分类界线;补充和完善详查成果。国土部门组织500人参与,完成了全市15个乡、镇级单位和213个村级单位的土地详查补调工作。据统计:调绘权属界线492条,撰写权属文书904份,其中县级界线8条,乡级界线48条,村级界线441条,资源调绘记录手簿204本;共调绘资源图斑32660个。调处县级边界中历史遗留的权属纠纷49起,乡、村级纠纷1200起。这次详查补调,是对1985年数据的重新确认和核定,准确地澄清了全市土地总面积及分类面积和家底,全市总面积437.89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40.7公顷,园地1456.55公顷,林地22211.62公顷,牧草地3848.99公顷,城镇村矿用地5480.94公顷,交通用地774.99公顷,水域(含水利设施)。2、第二次土地调查2008年7月1日我市正式启动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委托湖南师范大学土地管理系专业人才,利用全国统一制做的卫片正形投影图实地圈绘地类界线,微机计算面积,并建立数据库。经调查,市境农村总面积425.3平方公里,6镇5乡2办为17.5平方公里。农村土地总面积为407.8平方公里,市区15.9平方公里。3、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2001年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经查市境坡度15度以上的坡耕地(含梯田)6.13045万亩,其中15-25度的坡耕地2.45972万亩,宜耕的2.4472万亩,不宜耕的150亩。大于或等于25度的3.44256万亩,应退耕还林还草的坡耕地3.36419万亩,对后备资源的调查:全市可开垦土地1.39806万亩,其中可开垦的荒地0.35821万亩。可开垦的末用地1.03885万亩,可复垦土地3.44567万亩,其中矿山采空区塌陷地2.63968万亩,工矿企业废弃压占地0.50929万亩,自然灾害损毁土地0.2967万亩。根据后备资源潜力调查,现有的耕地中不宜耕种的应还林还草的3.38859万亩,其中15-25度不宜耕地0.0150万亩,(10公顷),大于25度不宜耕地3.37359万亩,而或开垦为耕地的地类(以建设用地为主,末利用地极少),共计仅为3.313995万亩。全市应进行生态退耕的耕地面积比可开垦为耕地的面积多49.73公顷(合745.95亩)。表明我市耕地后备资源利用困难,潜力严重不足。4、变更调查和土地统计根据以上调查成果,逐年进行变更调查和统计。2009年农村调查中城镇、建制镇图斑面积1872.45公顷。其中商服地110.87公顷,工业仓储地329.16公顷,住宅用地363.28公顷,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330.39公顷,特殊用地4.4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91.3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161.80公顷,其它土地281.10公顷。(二)土地登记发证土地登记发证,是在国家、国家局颁布和下发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统一表格、程序步骤、操作方法下进行的。主要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颁发集体土地所有证给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暂由村委会代管);对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给拥有宅基地使用权者和乡镇企业者;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给拥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公路只登记不发证)。登记范围以宗地为单位,权属界线闭合的称为一宗地;1989年至1992年,宅基地按主房及附属杂房屋盖的垂直正投影面积、其他按有效权源圈绘红线图计算面积进行登记;2008年后,宅基地按房屋勒脚高1米的墙角对墙角之平面并于墙角上布界址点;其他均按1994城镇地籍调查的方法登记。标准为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分总登记和变更、设定初始登记,总登记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或某项性质的权属和在一定期限内的登记;变更登记在总登记后发生变更后的登记、设定初始登记是在总登记前后进行的登记。1、总登记(1)使用权土地总登记1988年12月15日,冷水江市人民政府制订城乡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暂行办法,1989年4月20日起,历时70天,在冷办集中片区开展土地使用登记发证试点工作。实发证280宗,不予登记6宗。其中15个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30宗地,占地1071.2亩,实发证达89.2%,准予登记面积747.2亩,占总面积的69.7%。1989年,成立182人参加的15个工作队,开展登记发证,市境内有房居民50600户,同年完成登记15530户,16144宗,发证660宗,1990年,15年乡、镇、办,195个村级单位,35175宗地,准登28548宗。(2)学校学农基地1991年进行了中、小学校学农基地使用权的土地登记发证。共颁发证书203本,其中国有土地使用证16本,集体土地使用证187本。登记总面积为133.848公顷。其中集体土地124.486公顷,国有土地9.3623公顷。(3)城区地籍调查1992年,国家局颁发城镇土地调查规程1994年4月份至1995年5月,历时13个月,完成城区地籍调查权属调查。城区9.6平方公里,13个居委会,分成53个街坊,调查宗地和填写调查表共3133宗(份,含宗地草图),确立界址点31770个和用钢尺丈量界址边31000多条。调处土地权属纠纷136起。 地籍勘丈。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RDMS数字测图系统进行操作。首级四等控制网测量25.9km/9点、一级导线28.1 km/56点、二级导线26条35.466 km/153点、一级图根线32条20.72 km/180点、二级图根线26条35.466 km/153点、四等水准线路14.331 km、全解析界址点31770个、地物点48600个;机制81克/纸质载体宗地图3133幅、聚酯薄膜分幅地籍图241幅、控制网点图1幅、地籍分幅接合图1幅、界址点成果15册;1995年10月12、13日,经省、地局和市领导及有关专家验收合格。评定地籍调查的技术路线、工作程序正确,手续完备,测绘仪器,测绘方法和软件技术先进,资料齐全,各项抽查中误差都在1/2允许中误差以内,精度高,质量可靠,图件内容齐全,图面美观、整洁、注记规范,符合“规程”要求,成果优秀,综合得分96.93分,其成果于1996年11月获国家土地管理局一等奖。后根据调查成果,发放证书3100多本(4)建制镇地籍调查 1997年,完成岩口镇、渣渡镇、禾青镇三个建制的地籍调查,共完成3.6平方公里,30个街坊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任务。调查1600宗地,调处土地纠纷210起,形成1:500分幅地籍142幅,测量宗地图1600多幅。发证 本。(5)土地所有权登记自2004年5月开始,至2005年3月1日止,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利用土地详查补调中村级权属界线确认书为权源依据,绘制了246幅村宗地图,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246本,穿越其中的国家级公路、铁路、河流等国有土地,注明,含部分国有土地。2、变更和设定初始登记1991年完成总登记发证9864户,累计登记发证38412户。1991年12月12日,制订冷水江市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试行办法,正式开展农村居民宅基地的变更登记。完成农村宅基地变更登记7772宗,城镇土地登记1500宗,房改房发证28330本。土地变更登记172宗,为改制企业办理土地使用证430本,城区变更登记办证1550本,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840宗,发证6960本。至2011年累计颁发宅基土地使用证50801本。第二节 土地规划与利用(一)总体规划组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冷水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修编及冷水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第二轮修编。第一轮规划始于1993年,以1997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目标年,完成了首轮19972010年冷水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冷水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远期目标年。2008年10月结集。这两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经专家技术鉴定,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市政府审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发布。 (二)基本农田保护为守住我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这条红线,着力夯实基本农田保护基础性工作,积极推进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1987年,进一步完善、补充、修改、整理编汇成冷水江市农业区划“数据集”和“报告集”。 1994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土地后备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制定了全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市境内基本农田保护区252个,设立永久性保护标志牌295个,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受保面积10万亩。1995年6月,冷水江市人民政府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发布,至年底,划定了市境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同年,设立永久性钢筋水泥标志保护牌145块,受保面积104000亩。其中一级保护面积50400亩,二级保护面积35000亩,三级保护面积14000亩,市、乡两级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1996年上级要求市境耕地必保面积9.8万亩,全市15个乡级,195个村级单位亦相继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领导机制。按照1993年土地详查数,划保面积为107075.1亩。其中一级保护面积66060.6亩,二级保护区面积为41014.5亩。按照19962010年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到2010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控制面积103000亩,其中一级保护控制面积66300亩,水田二级甲类16400亩,二级乙类20300亩。市、乡、村、组四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签订2157份。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实施,收取造地费30余万元。设立保护标志1050个。按照土地详查国际分幅地图利用现状图绘制市、乡两级基本农田保护区聚脂薄膜底图17份,描绘彩图51份,填写登记卡片10000余张,保护注册181本。1998年完成了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文本及其说明,制作图件116幅。2004年在耕地保护力度上,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确定了到2007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为11.6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必须在9万亩。重新制作了高标准保护标志牌52块,更新了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基本农田保护图,制国际分幅图27幅。分图12幅。2005到2010年间,先后多次依法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耕地保有量面积。2005年为市经济开发区和城市东扩就调整8次。同时,抓紧对全市耕地现状的调整,摸清了全市耕地位于采空区1339.8公顷,耕地抛荒达326.8公顷,其中采空区影响抛荒116.6公顷,自然灾毁抛荒42.3公顷的基本现状。(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市境山多地少,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建设占用耕地和耕地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1996年全市耕地面积为7786.99公顷,到2005年实有耕地面积为7751.97公顷,净减少34.12公顷,到2010年,全市耕地面积为7040.7公顷。1988年,根据我市人多地少的情况,查清了有待开发的土地资源10086.8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5%。其中荒坡地废弃地7217.6亩,占71.56%。农村废弃地965.9亩,占9.6%;工矿废弃地为1689亩,占16.74%,河滩地175亩,占1.7%;荒水面39.3亩,占0.4%。并规划分期分批开发,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7814.1公顷以内,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2576.62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402.36公顷以内。从1988年至2010年间,据统计,共开发整理土地21529.805亩,其中新增耕地6216.87亩,园林地2081亩,贯彻保障发展实施调整和异地补充耕地策略,异地补充开发耕地1183.35亩;总投入开发整理项目资金4657.885万元。2001年4月,成立了冷水江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对工矿废弃地,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我市作为全省率先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县市之一,严格执行政策、严格遵守法律,严格规范管理已成功实施多个中央、省级、娄底市级和本市级项目。2000年以来,共完成建设规模面积1112.4公顷,新增耕地262.16公顷。 土地复垦工作,始于2000年10月金竹山煤矿采空区土地整理复垦项目,该项目是我国第一批矿山采空土地管理复垦示范项目,建设规模为135.07公顷,新增耕地42.05公顷,国家总投资425.05万元。共分金竹、东风、石坑、槐花四个复垦小区,从2001年9月正式实施,至2002年9月完工,历时一年,2003年,经湖南省、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进行竣工验收合格。2005年到2010年,由国家、省、地、市计四次投资5933.84万元的锡矿山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顺利实施。(第一次300万元,第二次200万元,第三次2133.84万元,第四次3000万元)2011年5月国家计划投资30000万元的锡矿山采空区移民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锡矿山采空区的整顿,包括宝大兴塌陷危险区陶塘居委会的移民工程,国道治理,道路修复,引水工程,学校修理等,预期三年竣工,即2011年5月开工到2014年5月竣工。2000年至2010年,我市共立土地整理复垦项目14个(含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累计立项投资2967.7万元,建设规模面积941.93公顷,新增耕地79.78公顷,涉及6个乡镇,38个村(居委会)。从2000年至2010年,共计完成土地开发项目24个,开发建设规模129.14公顷,新增耕地110.64公顷,投资总额589.09万元, 1988-2010年冷水江市土整理开发统计见下表1 表1 19882010年冷水江市土地开发整理统计 单位:亩万元年 度开发整理规模新增耕地新增园林地异地开发投资总额199821510511019925122113011993750410340199468080600199522512510019966202903301997830530300199848048019993001002000216.505131.6720041003824720054489.2439100020071800447.6493.57802008689.8520095040631.5120020105372.12198.11430.885合 计21629.8056216.871183.354657.885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和征地拆迁(一)建设用地管理市境内用地管理,分为农用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农村居民建房用地管理。自1987年国土管理局成立起,境内城乡非农业建设用地均由土地使用者提出申请,经土地管理部门认真审查,核实是否供地、供多少地、供什么地,然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审查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有无立项批准书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用地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单独选址的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原则,用地规模是否合理,补充耕地措施是否可行,项目选址是否占压矿床以及地质灾害等情况 。国家规定有用地定额的项目按定额面积供地,无用地定额的按实际需要供地,决不多批。1997年起从国家土地管理局到县级国土管理部门内部实行建设项目用地预报审查制度,凡依照法律规定必须报经上级人民政府审批的划拨、出让和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乡(镇)村建设等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在正式报批之前,必须向上级土地管理部门预先报告,填写建设项目用地预报表。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及时组织现场踏勘,审查用地方案,指导下级土地管理部门准备好正式报批的相关工作。非农业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1998年,执行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严格遵守国家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调从中央到县、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逐年下达土地利用计划(含农用地转用、耕地保有量、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和建设用地总量。非农业建设需要占用耕地的,必须依法到省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针对多源头管地、批地现象,市政府先后发布文件,要求各项建设用地由市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他 ,统一管理。按照“五统一”的要求,杜绝乱批地、乱用土的问题,真正落实土地法规。任何国家建设项目,都要充分做好项目论证,对项目进行预审、选址等工作,坚持少用农用地,不用或少用耕地的原则,严格注意保持耕地动态总量平衡。坚持占用农用地多少,开发复垦多少。如本辖区内无法补充耕地,申请上级异地开发相等的耕地。同时,为保护耕地,还要不断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根据土地占用情况及时调规,对新征收的农村集体土地一律按土地等级给予经济补偿,对已征收且两年以上闲置未用的土地应予收回,重新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在农用地管理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即“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但农村居民建房使用的集体土地,亦实行计划指标控制管理。凡住宅用地农用地转用指标纳入年度计划管理。年度指标在年初分解到乡、镇、办事处,任何单位不得突破。要按照城市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占用耕地的不得超过130平方米,占用荒山荒地的不得超过210平方米,占用其它土地的不得超过180平方米; 实行一户一宅制度,居民原有宅基地退还给村、居委会,方可申请审批新的住宅用地;,不容许占用基本农田,本村本组居民只能在本村本组占用宅基地;城市居民、国家干部不得到农村建房。(二)征地拆迁1、建设用地审批权限自土地管理法实施起,取消县市级建设用地审批权限(宅基地除外);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低于国务院批准权限的土地,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村民宅基地,占用非基本农田耕地的,由娄底市人民政府批准;占用其他土地的,由市政府批准。自1998年起,征收农用地时,一同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报批手续,均由省政府审批。但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不办转用手续,以占用集体土地方式报批。村民建房用地:1998年前,非耕地由乡国土所审批报市国土局备案,之后,改由市国土局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占用非基本农田耕地的,由市国土(管理)资源局审核,报娄底市政府批准。2、报批程序和征地拆迁的改革1987年前,由当时的市征地拆迁办负责征地拆迁;以后由市国土管理(资源)局代市政府进行征地拆迁。1998年前,由建设单位负责被征地单位及个人的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和安置事项。之后,全由市政府包干。现行征地报批要件:冷水江市人民政府申请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报批单、建设用地预审报告书、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后四项称一书四方案)及耕地补充成果,环保、规划部门意见,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鉴定书,人均耕地证明,权属证明等;征地红线图,由过去的千分之一地形图上圈绘红线改为地形图上加测绘全解析界址点位和界址边长,利用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计算面积。文字为WORD、图件为FPD文档,均由网上先报娄底市政府初审后,再报省政府审核批准。现行征地拆迁程序:A、获得省政府的批准文件;B、在征(转)用地范围的中心点或行政机关驻地发布征(转)用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内容为:批准文件名称、文号,征地面积、范围、农业人口安置途径、征(转)用地和拆迁费用标准、 补偿登记地点、期限和证件、是否要求听证等。C、受理登记,丈量、清点征收土地和房屋面积及其他驸着物,并双方签字确认并签订协议;D、发放领取款项告知书;E、款项发放:不直接发放现金,由银行立户,领款人只需核对数据金额签字或盖章,领取准予银行发放存折的通知,到银行领取存折。村民建房,由建房户向国土资源所提出申请,并经所在村组三分之二以上户主签字同意,村(居)委会、乡(镇)政府签署意见,随后进行公示,如无不同反响,国土资源局实地察看、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发放建房批准书;如占用非基本农田耕地,还须报娄底市国土资源局,获取占用农用地审批单后,再由市政府发放批准书。3、现行土地征收和安置补偿费价格区39204元/亩、区34408元/亩、区29337元/亩、26334元/亩;修正系数:水田1、旱土0.6、经济林0.5、草地林地(不含经济林)0.4、园地0.6。冷水江市征地补偿区域(片)划分表区域范围描述(乡、镇、办事处)该区域为我市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线周边的余元、诚意、金湾、民主、同兴、毛易林场、清一、清塘、毛易、太平、振新、坪塘、黄场、杨坪、球溪、禾青、禾兴、黄泥、建新、桥头、老屋、郭家等村行政界限封闭范围内的中心城市建设区域。该区域主要位于中心城区的冷办、布办、禾青镇、毛易镇、潘桥乡和金竹山乡内。除区域范围内的潘桥乡、金竹山乡、禾青镇、毛易镇、同兴乡、中连乡和矿办等中心城市边缘区域。除区域范围内的潘桥乡、金竹山乡和铎山镇、岩口镇、三尖镇、渣渡镇的部分村。矿山乡和除区域范围内的渣渡镇。征收土地青苗补偿标准表单位:元/亩地类补偿标准备 注水田、水塘1700专业菜地按照邻近水田的1.5倍执行藕田、藕塘1700旱土1100经济林1500含砍伐费林地1000园地1200果园除外的其他园地。含砍伐费或移栽、场地招租和损耗等一切费用。苗圃幼苗期10000含移栽、场地租赁和损耗等一切费用。按每亩1000株计算,每缺少100株,核减1000元。多余不予补助。成长期12000含移栽、场地租赁和损耗等一切费用。按每亩600株计算,每缺少60株,核减1200元。多余不予补助。成型(熟)期15000含移栽、场地租赁和损耗等一切费用。按每亩200株计算,每缺少20株,核减1500元。多余不予补助。果园幼苗或衰老期20004000含移栽、场地租赁和损耗等一切费用。按每亩60株计算,每缺少6株,核减200400元,多余不予补助。挂职果期40008000含移栽、场地租赁和损耗等一切费用。按每亩60株计算,每缺少6株,核减400800元,多余不予补助。盛产期800012000含移栽、场地租赁和损耗等一切费用。按每亩60株计算,每缺少6株,核减8001200元。多余不予补助。4、现行拆迁价格(2012年3月1日起实施的价格)(1)房屋结构、装(修)饰补偿标准砖混结构, 1000元/平方米。其中:房屋主体补偿按650元/平方米计算;房屋装(修)饰补偿按350元/平方米计算;层高(以3米计,下同)每增减10厘米,房屋主体补偿增减1%;房屋主体补偿(按其补偿规定,下同)每缺少一项扣减1030元/平方米,其房屋装(修)饰补偿志每缺少一项扣减1030元/平方米。砖木结构,750元/平方米。其中:房屋主体补偿按480元/平方米计算;房屋装(修)饰补偿按270元/平方米计算;层高每增减10厘米,房屋主体补偿增减1%;房屋主体补偿每缺少一项扣减1030元/平方米,其房屋装(修)饰补偿每缺少一项扣减1030元/平方米。土木结构,500元/平方米。其中:房屋主体补偿按350元/平方米计算;房屋装(修)饰补偿按150元/平方米计算;层高每增减10厘米,房屋主体补偿增减1%;房屋主体补偿每缺少一项扣减1030元/平方米,其房屋装(修)饰补偿每缺少一项扣减1020元/平方米。棚屋结构,150元/平方米。其中层高每增减10厘米,房屋主体补偿增减1;(2)其他地上附着物及零星青苗补偿标准()项目类别名称或规格单位补偿金额(元)说明晒坪砼水泥坪平方米20厚度不低于8厘米水泥坪平方米12厚度不少于5厘米,贴地砖每平方米增加5元三合土坪平方米8厚度不少于6厘米道路土路平方米6宽度不低于2米砂卵石、炉碴、碎石道路平方米12表面平整压实砼道路平方米30厚度按10厘米计算,每增减1厘米增减10挡土墙护坡片石干砌体立方米100片石浆砌体立方米150砖砌体立方米220围墙24眠墙平方米60已包括基础,贴瓷片、砖墙增加 5元/平方米24斗墙平方米50同上18墙平方米40同上土筑、土砖墙平方米20同上电杆线拆迁水泥电杆根2807米以上,包括杆上设施水泥电杆根2307米以下,包括杆上设施室外照明线米10双线,室外补偿室外动力线米20室外补偿架电杆线埋栽电杆线根300包括土地补偿、青苗补偿费等。占用水田的增加200元,占用其他耕地的增加100元拉线柱柱300同上室外生活水管米5-10塑料软管按5元/米补偿排水涵管暗砼池管米20直径200毫米以上,每增加100毫米增加20元/米;室内不予补偿PVC管米10铸铁管米20直径100毫米以上,每增加10毫米增加5元/米;室内不予补偿井(包括抽水设备、设施拆装)砖石或水泥预制机井米300直径120厘米以下土井米50直径80120厘米摇井口800钻探井米400直径80厘米以上,深度3 米以上水泥抹面平方米6室外倒制件报废钢砼立方米480素砼立方米300棺木副200搬运费阴涵米15洗衣台块100洗脸瓷盆个50瓦窑个1000-2000废弃不补偿石灰窑个1000-2000废弃不补偿沼气池个4000每栋房屋限补一个煤气表个3000含开户、安装费红薯窑个200鸡鸭圈、灶个50土方立方米8材料转运车150简易工棚平方米2030迁坟土坟冢1500墓碑按200元/块补偿砖石坟2400砖砼坟3000()零星花木类项目规格单位补偿金额(元)说明桂花树小株2高不足1.5米中株40高1.5米3米大株200300高3.5米以上,胸径在10厘米以上松柏小株2高不足1.5米中株40高1.5米3米大株100高3米以上杜仲、雪松小株5高不足1.5米中株50高1.5米3米大株100200高3.5米以上,胸径在10厘米以上茶叶小蔸2成片按面积计算中蔸8大蔸12油茶小株2中株20大株50芭蕉蔸5美人蕉蔸2月季花株3菊花株2兰草株0.3银杏、广玉兰小株5中株40大株200高3.5米以上,胸径在10厘米以上铁树小株5中株50大株100其他花木小株2大株5山胡椒树小株2大株10其他乔木小株2中株8大株12楠竹根2()零星果树类项目规格单位补偿金额(元)备注桔树开始结果或老龄树株81、盛产期果树是指高度在3.5米以上,胸径在10厘米以上,冠径在3.5米以上。2、一般挂果期果树是指高度在2.5米以上,胸径在5厘米以上,冠径在2.5米以上。3、未挂果的果木只补移栽费2元/株。4、0.5米以下幼苗不予补偿。一般果树株100盛产期果树株150梨树开始结果或老龄树株8一般果树株80盛产期果树株120桃树开始结果或老龄树株8一般果树株80盛产期果树株120枣树开始结果或老龄树株8一般果树株60盛产期果树株100杨梅树开始结果株40一般果树株300盛产期果树株800葡萄树开始结果或老龄树株5一般果树株20盛产期果树株100棕树小棕株1中棕株15大棕株30漆树开始刮漆株3050其他果树开始结果或老龄树株8一般果树株4060盛产期果树株60100()其他设施补偿标准名称单位补偿金额(元)说 明组合灶台组10001、包含材料及拆、装费用在内。2、能移动的不予补偿。3、组合灶台内有热水灶的,增加500元/组。钢筋水塔立方米200座便器个100嵌入式壁柜个35浴缸个300电话机移装台2001、价格有调整的,按调整的价格执行。2、包含材料及拆、装费在内。宽带移装户200有线电视移装户200煤、电热水器移装台150窗式空调移装台200分体式空调移装台300柜式空调移装台400卫星电视接收器移装个200太阳能热水器移装台300不锈钢水塔台200 5、征地拆迁成果1994年,布禾公路改造征地拆迁。全长9.7公里,沿途涉及到2个乡、镇、6个村、13个组、征用土地270亩,拆迁民房148户,拆迁主杂房189栋,保坎2084.96立方米,迁坟459冢,征地拆迁仅用半年就完成任务;1998年,株六复线征用土地24.06公顷,在市境内15.266公里,完成移民162户,面积13000多平方米,协助铁路部门调处纠纷86起;2003年至2004年大唐华银金竹山电厂扩建工程项目征地123公顷,拆迁民房298栋,学校2所,山塘20口,水井135口,附属设施52处,乡、村道路11.8公里,过坟950家;2004年浪石滩水电站完成28.05公顷的征地任务;2005年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涉及到毛易镇、金竹山乡、沙塘湾办事处等12村、居委会占地面积814.8367公顷;城市东扩、行政中心东迁,涉及毛易镇、同兴乡、冷水江办事处等9个村、居委会占地面积达320.72公顷。上述两大工程项目,占地面积1135.5567公顷。近三年内,重点抓好各重点工程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娄新高速冷江段10.3公里,征地拆迁78.6333公顷,矿区采空区沉陷治理二期工程,征地拆迁20.9734公顷,沪昆高速铁路72.79公顷,华新水泥、平安大道、群丰路等12个重点工程的征地拆迁任务,共完成了征地334.9963公顷,拆迁房屋481栋,迁坟1444冢,均已全部补偿到位。其中娄新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被评为娄底市一等奖。我市是典型的“工业立市”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突出,每年的用地指标极度偏紧,国土资源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从1988年-2010年,全市批准建设用地面积1035.2691公顷,占用农用地面积332.9174公顷,占用耕地面积472.0532公顷,划拨用地287宗。农村居民个人建房用地14738宗,占用土地面积191.594公顷,乡、镇、村集体企业事业单位用地27.2645公顷。冷水江市历年用地审批情况一览(1988-2010)年度批准项目用地面积(公顷)农用地转用面积(公顷)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公顷)划拔国家建设用地(宗数)农民个人建房(宗数)乡镇集体占用土地(亩)农民建房用地(亩)198819.53339.166742933057.135198923.068.033346133.35119.535199069.50079.1973328573.055.575199172.68745.2727.333839084.8576.05199273.333320.8526.66662054728.3106.665199367.8822425228.3749.1419945.97632129858.1119956.813342736.653.235199639.74671848412.294.38197747.734726653127.335199825.227736795155.02519997.86674131.4320002.2003221008196.5620011.824710820159.9200214.231.41479670130.65200315.331878865.238153.66200417.082211.8571.91560544.1105117.982005123.779654580.3389.31200666.85432.974759.9312980115.27156.195200768.056348.27456.0016139407.575183.32008200.172676.3706183.3076610464.7475203.97200927.713125.757326.1216131216311365237.12201098.730983.751890.781338291.89161.655第四节 地产管理及土地收购储备(一)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1991年,冷水江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技术规程。同年在岩口镇金星村进行为期40天的试点,其经验得到省、地肯定。宅基地有偿使用的范围,除登记面积外,还包括前后左右空坪、晒坪、天井等。有偿使用标准(每平方米年费额):在宅基地总面积中,用地内占用水田、菜地的0.15元/平方米,占用旱土的0.1元/平方米,原有宅基地、空坪地、荒山地0.05元/平方米,占用纯石山的0.02元/平方米,超过用地标准部分,按其地类计费价递增10%计收 ;自营性的生产经营性用地,处于临街面和交通要道两旁的每平方米加收1元,处于其他地段的加收0.5元;经营出租的按条标准的2倍加收,经营出租时间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收费,不足五个月的按半年收费;临时棚点每平方米加收2元,出租临时棚点每平方米加收4元;非农业户居民使用集体土地出租的,在上述标准上加收50%,其自用地的收费标准与村民相同;未办理登记手续的加倍收费;违法占地面积加倍收费,但不承认其合法性,仍要依法查处;五保户、革命烈士家属、革命残废军人(不含成年子女)免收;特殊困难户和残疾人适当减收或缓交;因某种原因,一时交不出费的,本人申请,经村宅基地有偿使用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可以“以工抵费”。1992年圆满完成15个乡、镇、办,175个村,45724户的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工作任务。全市农村宅基地实占面积692.7万平方米,户均151.5平方米,人均34.6平方米。宅基地面积中,标内面积603.2万平方米,户均131.9平方米,人均30.3平方米,超标面积89.5万平方米,户均19.6平方米,人均4.5平方米。应收使用费688887元。除去早交减收和政策定免交金额外,实收使用费575879元,占应收费的96.3%。1992年全市有195户自动调出老宅基地,面积为12249平方米;有4349户自愿退出多占的宅基地和空隙地,面积为141257平方米。并进行了全面调整,统一安排,已安排他人建房20324平方米;作承包自留地47841平方米;复耕面积64119平方米。宅基地有偿使用费“取之于户,用之于村”,主要由村委会征收,用于村内的公益事业建设。以村为单位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收费台账,并给缴纳人颁发宅基地有偿使用证。该经验曾在1991的中国土地杂志上刊载,作者署名为李向东、谢炎林、唐孝琢。(二)地产市场管理1998年4月,冷水江市地产市场管理办公室成立。 1993年8月28日,敲响了我市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第一槌,在市委接待处一楼会议室,对位于新城路地段的5宗地进行公开拍卖,总面积为2533平方米,成交额达68万元,最低单价265元/,最高单位为424元/。1994年,有偿使用权出让共29宗,面积为3370平方米,收取土地有偿出让金97万元。1997-1998元,两年着重清理整顿原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非法转让、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