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血液病房工作手册.doc_第1页
普通血液病房工作手册.doc_第2页
普通血液病房工作手册.doc_第3页
普通血液病房工作手册.doc_第4页
普通血液病房工作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普通血液病房工作常规一、 急性白血病1、 初诊患者检查常规:1、 全面病史、全面体检。2、 一般状态评分(Karnofkys评分法)。3、 身高(cm)、体重(kg)、体表面积(m2)。4、 ABO血型。5、 血液分析 。6、 WBC分类(中性粒,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7、 骨髓: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FAB分型) 染色体(细胞遗传学分型) 免疫学标志+DNA倍体分析(免疫学分型) 分类不明者(电镜POX、基因分型)8、 尿常规+八项。9、 大便常规+OB。10、 生化(11)。11、 纤维蛋白原。12、 凝血象。13、 DIC指标。14、 乙肝病毒检查(二对半)。15、 CMV-Ab。16、 HCV-Ab。17、 大便细菌、霉菌培养+药敏。18、 小便细菌、霉菌培养+药敏。 19、 咽拭子细菌、霉菌培养+药敏。20、 ECG、胸片、B超检查等。2、 化疗期间检查常规(化疗前-化疗后血象恢复前):1、 每日重点观察感染、出血以及心、肝、肺、脑、肾等合并症。2、 血液分析、WBC分类(每周2、5);BPC1.0109/L):灭滴灵 0.2 tidSMZco 2# bid制霉菌素 50万u tid4、 别嘌呤醇0.1 tid直到血白血病细胞消失。5、 止吐药:胃复安 10mg iv 小壶,化疗前半小时。非那根mgim (有出血者不用im。6、 计算每日出入量,保持尿量1000-2000ml/d,维持水、电解质平衡。7、 化疗前后数日,血象降至低点时,注意成分输血,防治严重贫血、出血,尤其是脑出血。8、 一旦发现任何感染征象,立即静脉点滴抗生素。9、 合并广泛出血、DIC、高白细胞白血病,用Aase、ID-HDAra-C、ID-HDMTX、HDCy的处理详见相关章节。4、 化疗方案的选择:1、 AML:、500mg/次):1、 毒性:肾功能衰竭:最重要的毒性。粘膜炎:常见。眼激惹综合征:少见。脑功能紊乱:常为一过性,如有反复IT史,更多件。2、 处理常规:、5GS500ml / iv gtt 6-0h 5% NaHCO 250ml / iv gtt 0-12h 、10% GS 1000ml / iv gtt 0-12h MTX / 、5% NaHCO3 250ml /iv gtt +13h-+15h 、10% GS 500ml / iv gtt +16-+24h 肝泰乐。、GNS 250ml / iv gtt +22-+24h 5% NaHCO3 125ml / 、甲酰四氢叶酸钙9mg iv 小壶+19h、+20h、+21h,以后6mg q3h 9次。、0.9% NS 500ml /嗽口咽下,+24h 甲酰四氢叶酸钙12mg / 连用日。3、 注意事项:除前述检查处理常规外,应注意:、 用药后第日静脉补液量为3000ml,维持每日尿量2000ml。、 尿常规项,化疗前至化疗后日,每日次。、 如出现粘膜炎,适当增加甲酰四氢叶酸钙肌注及嗽口9、 高白细胞白血病的处理:1、 并发症:、急慢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脑白细胞栓塞,脑出血。、白细胞溶解综合征、DIC、高血尿酸、高血钾、高学磷、低血钙。2、 处理:在常规化疗前做以下紧急处理:、别嘌呤醇0.3 tid 第日,以后0.1 tid 、羟基尿40mg/kg/次q12h 连用日 po。、尽早采用白细胞分离术,使白细胞降至50109/L或降低原来的1/3。、 分离术后立即:5% GNS 1000ml /iv gtt CI 12h Ara-C 100mg / 0.9% NS 250ml / iv gtt 30分钟Cy 100mg / 用Cy前半小时:胃复安10mg iv 小壶。 速尿20mg iv 小壶。 非那根25mg im。、 头颅照射600cGy 1次。3、 注意事项:在WBC50109/L期间,注意:、 每日补液3000-4000ml,如血尿酸升高,补液量为3000ml/m2/d,含5% NaHCO 250-500ml。、 每日尿量在2000ml左右,如尿酸升高应增加。、 在白细胞未降低或静脉补液不足时,尽量不输浓缩红细胞或全血。、 检查:血液分析,白细胞分类,每日次。尿常规项,每日次。生化(),每周次。电解质,每次。DIC凝血象,化疗前次,以后有出血倾向者,视病情而定。10、 急性白血病感染的常见病原及处理:1、 常见病原:、细菌: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及其他肠道细菌,绿脓杆菌,克雷白氏肺炎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念珠菌、曲霉菌。、病毒:HSV、VZV、HBV、HCV、卡氏肺囊虫。2、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处理程序: 发热:T38.50C或380C 12h 有感染灶病原培养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有效 48-72h无效体温正常病灶消退14日停药 换高级抗生素加针对性抗生素 48-72h无效 持续感染加二性霉素B和或 庆大霉素3、 不同部位感染的常见病原及经验性处理:部位病原处理导管相关感染表皮葡萄球菌G-菌、霉菌万古霉素+针对G-菌抗生素食道炎霉菌、HSV制霉菌素、大蒜素、无环鸟苷严重坏死性牙龈炎口腔粘膜炎厌氧菌灭滴灵(或绿洁霉素)+广谱抗生素肛周感染G-菌、肠球菌肠道厌氧菌灭滴灵(或绿洁霉素)+广谱抗生素X线示弥漫性间质性浸润CMV、卡氏肺囊虫、真菌结核菌SMZco+红霉素+大蒜素抗生素性肠炎细菌毒素停用既往抗生素万古霉素+灭滴灵4、 常用的经验性抗生素:药物类别药物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羧苄青霉素、替卡西林氧哌嗪青霉素、AzlocillinHelocillin头孢类第一代头孢类先锋、先锋先锋第三代头孢类先锋必、头孢氨噻菌必治、复达欣碳青酶烯类泰宁耐酶青霉素新青霉素、Nafcillin其他SMZco、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经验性抗生素常用方案氨基糖甙类+其他第一代头孢类(或广谱青霉素)+ 第三代头孢类单用复达欣或泰宁11、 急性白血病全身多发性出血的处理:1、 急性白血病出血原因: 、血小板减少及功能异常。最常见。、血管壁因素,最常见于高白细胞性白血病。、DIC,最常见于M3、其次为M4、M5。 、凝血因子减少:原发纤溶:见于白血病本身使用DNR、RNA; 维生素K缺乏:常见于长期服用肠道抗生素消毒后。 Aase的使用:因子、。 VCR可使纤维蛋白原降低。 白血病本身的、因子降低。 、抗凝物质增多,肝素样抗凝物质。2、 检查常规:、血小板计数。 、纤维蛋白定量。 、凝血象。 、DIC指标。3、 不同情况出血的处理: 、DIC详见后。 、血小板计数降低:输浓缩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降低1%:输纤维蛋白原或新鲜冰冻血浆。 、PT延长,KPTT延长或正常,TT正常: Vit K1 1-5mg/d iv 连用2-3日。 无效: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冰冻血浆。 、KPTT延长,PT正常,TT正常:输新鲜血浆。 、原发性纤溶:Fb,PT.KPTT.TT,3P(-),乙醇胶试验(-): 抑肽酶8-12万 iv,以后1万/h 维持。 对羧基苄胺0.1-0.2 iv tid 或 6-EACA 10g iv 小壶,以后0.1g/kg iv q4h。 、输血小板后产生抗体,使输血小板后加重出血: CSA 3-6mg/kg/d iv or po。4、 DIC的处理:各型急性白血病均可并发DIC,尤以M3多见。 治疗:A、早期(高凝期):可无出血症状,PT,KPTT,RCT缩短,Fb升高。 小剂量肝素:25mg q12h H . 低右 500ml iv gtt 。 潘生丁 0.4 tid。 B、消耗性低凝期:有出血症状,PT,KPTT延长,Fb,3P(-)。 肝素:25mg q12h H . 低右 500ml iv gtt 。 潘生丁 0.4 tid。 如血小板2g/L。 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血浆。 C、继发纤溶期:出血更重,3P(+),TT延长,FDP0.1g/L。 处理同消耗性低凝期。 抗纤溶药:6-EACA 首剂10g iv gtt,以后1g/h CI。 对羧基苄胺 0.1-0.2 5% GS 250ml / iv gtt tid 0.25-0.5 bid-tid。12、 鞘注药物防治CNSL:1、 适应症:、 预防性:全部ALL患者及淋巴细胞性淋巴瘤,获CR后开始,1次/周,连用6周。以后没8周1次,共3年。鞘注药物:MTX 6mg/m2/次+DEX 5mg/次。全部AML患者获CR后均鞘注1次,如为CNSL高危患者,鞘注药物:Ara-C 30mg/m2,Dex 5mg/次,每6周1次共6次。、 治疗性:一旦发现为CNSL,用Ara-C+MTX+Dex鞘注(剂量同上)2次/周。CSF正常后改为每6周1次,直至全身化疗结束。2、 AML患者发生CNSL的危险积分计算:、 血WBC计数109/L为1分,超过此数几倍则危险因素为几。、 脾大为1分,无脾大为分。、 M4、M5为1分,M1-3、M6为0分。危险积分=-1.06+0.0163WBC计数(109/L)+1.9脾因素+1.2分型。危险积分0.91,属发生CNSL的高危型,应预防性鞘注化疗药。3、 操作过程:、 物品:碘伏,75%酒精,腰穿包,测压管,药物(MTX、Ara-C、Dex)、 患者侧卧,屈腰,暴露第3-4腰椎间隙,以此为中心常规消毒铺巾。、 准备药物:抽吸好MTX或Ara-C,并与Dex混匀。、 选第3-4腰椎间隙进针,测压。、 如CSF压力正常,留CSF各2ml于2个无菌青霉素小瓶内。、 缓慢注入溶解的药物,再缓慢抽出少许,如此反复以稀释药物,整个过程不得少于10分钟完毕。、 堵上针芯,拔针。局部碘伏消毒后用棉花及纱布压迫贴好,去枕平卧6h。4、 鞘注的注意事项:、 鞘注前,BPC50109/L者,暂不做鞘注。、 颅内压明显升高者,暂不做鞘注。、 估计颅内压升高者,先用20%甘露醇250ml iv gtt 30分钟后鞘注。、 切不可加大鞘注剂量。、 注药容量与留取的CSF的量大致相等,一般为4ml,如标本量多,注入的量也相应增加。、 如拔针芯CSF流出太快或测压明显升高,立即堵住针芯,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 iv gtt 30分钟后才能拔针。、 鞘注完毕后24小时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体征。5、 毒性反应及处理:、 急性毒性反应:鞘注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腰穿可直接引起珠网膜下血肿,或颅内压升高引起脑疝。 血小板50109/L或临床表现明显颅内压升高者,不做鞘注。 鞘注中发现CSF流速太快,立即堵针芯,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 急性化学性珠网膜炎: 常发生在鞘注后12小时内。表现为发热、背疼等颅内压升高及脑脊髓 膜炎的症状、体征。CSF粒细胞、蛋白升高。处理:Dex 10-20mg iv 小壶。 20%甘露醇250ml iv gtt 30分钟。、 亚急性毒性反应: 离鞘注后数天至数月发生。亚急性化学性珠网膜炎:大多数为无症状性CSF粒细胞、蛋白升高。处理:Dex 10mg iv 或IT。脑病或脊髓病变:多次鞘注后发生。主要表现为脑性或脊髓性运动失调, 如瘫痪、抽搐等。处理:根据病情轻重减少鞘注药量或次数或停止鞘注,大多数可恢复。 如仅为抽搐,不必停鞘注可自行恢复。、 晚期毒性: 鞘注后数月至数年发生。由于白质脑病、脑出血、或脑萎缩所致。 见于长期反复鞘注者。往往不可恢复。无特殊治疗。13、 急性白血病其他并发症处理:1、 绿色瘤: 局部照射 1000-2000cGy。 全身化疗。2、 睾丸白血病: 局部照射 1000-2500cGy。 全身大剂量化疗。、骨痛、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高钙血症的处理见多发性骨髓瘤。二、 多发性骨髓瘤1、 初诊检查常规:1、 初诊检查常规:1、 血液分析。2、 尿常规+八项。3、 尿本-周氏蛋白。4、 24小时尿轻链测定。5、 大便常规+OB。6、 生化(11)。7、 血清蛋白电泳。8、 血沉。9、 2微球蛋白。10、 电解质。11、 免疫球蛋白定量。12、 免疫球蛋白电泳。13、 骨髓细胞学检查,最好在疼痛处。14、 胸片。15、 颅骨、脊柱、骨盆正侧位片。16、 ECG。17、 乙肝病毒检查(二对半)。18、 HCV-Ab。19、 血液粘度测定。2、 诊断标准:1、 骨髓中浆细胞,特别是异型浆细胞占有核细胞10%以上。2、 血清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3、 骨骼X线检查可见多个圆形钻孔样损害。符合以上2条以上者,可诊断并作出免疫学分型及分期。3、 分型及特点: 根据免疫球蛋白电泳分为以下几类:分型特点IgG型最多件,占60%以上,预后较好。IgA型占20%左右,易见高钙血症。IgD型多见于60岁以下男性,易见淀粉样变,髓外浸润、肾衰、预后差IgE型很少见,骨骼侵犯少见。轻链型癌细胞生长快,易见溶骨改变、肾衰、淀粉样变、高钙、预后差。无分泌型骨骼损害多见,其他少见,易感染。4、 分期标准(Duvic & Salman,1975):期期期癌细胞数1.21012/m2血红蛋白10g/L8.5g/L血清钙12mg/L骨骼X线正常或孤立性骨髓瘤严重溶骨损害M蛋白IgG5000mg/LIgA7000mg/LIgA5000mg/L尿轻链成分12g/24h 期:符合上述全部条件。 期:符合第1条,其他界于期、期之间。 期:符合第1条,其他1条或1条以上。 各期均分为A、B两型:A型:肾功能正常,BUN30mg/dl,Cr30mg/dl,Cr2mg/dl 。 5、 患者体内骨髓瘤细胞总数计算方法:1、 仅用于IgG型骨髓瘤的骨髓瘤细胞总数:细胞数1012/M2=0.413+0.256骨损度数+0.01924小时尿中M蛋白克数-0.059血红蛋白克数+0.065血钙毫克数+0.050血中M蛋白克数。2、 用于各种类型的骨髓瘤细胞总数:细胞数1012/M2=0.601+0.283骨损度数+0.03124小时尿中M蛋白克数-0.058血红蛋白克数+0.051血钙毫克数+0.028血中M蛋白克数。3、 骨损度数的估计:度为骨质疏松,度为溶骨损害,度为广泛骨损与骨折。6、 化疗期间检查常规:1、 血液分析。WBC分类:每周2、5。2、 尿常规+八项。每周1、4。3、 大便常规+OB。每周1。4、 生化(11)+电解质。每周1。5、 ECG,每疗程化疗前后各1次。6、 免疫球蛋白定量。7、 24小时尿轻链测定,尿本-周氏蛋白阳性者每疗程结束后1次。8、 X光片显示出病灶者,隔1疗程结束后1次。9、 血液粘度测定显示血液粘度升高者,每疗程结束后1次。10、 骨髓细胞学检查,每疗程结束后第15日1次。7、 化疗:1、 化疗计划: M2方案连用4疗程 有效(CR、PR) 无效 M2 未CR, VAD 未CR, M蛋白平台期疾病进展 M蛋白平台期疾病进展 CR, HDM+ABMT+INFM蛋白平台期 INF 300万u H qod 2、 化疗方案:、M2方案:(每35日为1疗程) CCNU mg po d1 马法兰 10mg po d2-d8。 Cy 400mg iv gtt d3.d6。 Pred 60mg po d2-d8。 VCR 2mg iv 小壶 d21。 、VAD方案:(每21日为1疗程) VCR 0.4mg CI d1-d4。 Aclr 9mg CI 24h d1-d4。 Dex 40mg po d1-d4,d9-d12,d17-d20。 、HDM方案: 马法兰 140mg/m2 iv gtt 1h 。8、 疗效判定标准: CR:血、尿中无M蛋白,骨髓浆细胞12mg/dl时:光辉霉素15-25ug/kg iv。、光辉霉素无效者:降钙素肌注或静注。、上述无效者,腹透或血透。4、 高尿酸血症:、别嘌呤醇0.2 tid 。、碳酸氢钠3g/d po。、进水3000ml/m2/d。、保持每日尿量2500ml左右,尿量不足用速尿或醋氮酰胺qn。5、 中-重度贫血:输少白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5000u bid H。三、 恶性淋巴瘤1、 检查常规:1、 病史尤应注意有无不明原因的发热,体重下降,盗汗。2、 体检尤应注意全身各淋巴结区、肝、脾、骨、神经系统等。3、 血常规+BPC,WBC分类,网织红细胞计数。4、 血沉。5、 尿常规+8项。6、 大便常规+潜血。7、 生化(11)。8、 病毒学检查:HBsAg,HCV-Ab,CMV-Ab。9、 血清蛋白电泳。10、 免疫球蛋白定量。11、 Coombs试验。12、 血细胞免疫标志分析(T、B细胞亚群)。13、 淋巴结活检:10%福尔马林固定:病理检查。 新鲜标本:免疫学标志分析、电镜、染色体核型分析。 必要时,淋巴结外病变活检病理检查。14、 骨髓细胞学检查,如有较多瘤细胞浸润,送免疫学标志+DNA倍体分析。15、 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16、 钡餐检查。17、 双足淋巴管造影。18、 腹部、盆腔、腹后膜、胸腔CT扫描。必要时,开腹探查。19、 腰穿,脑脊液甩片查瘤细胞。20、 其他有关病变做相应检查,如有胸水等、骨痛部位等。2、 恶性淋巴瘤影象检查病变判断标准:1、 淋巴结受累:直径1.5cm。2、 脾累及:脾明显触及。如触及不明显,需放射检查显示脾大或脾有缺损区。3、 肝累及:两种显像方法检查发现肝多发性缺损。4、 巨大病变:病变最大直径10cm。如纵隔肿块。T5-6胸椎水平等直径应大于或等于胸内径的1/3T5-6胸椎水平。3、 恶性淋巴瘤的分期(Ann Arbor,1971): 期:病变累及1个淋巴结区()或1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E)。 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的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或横膈同侧1个淋巴结外 器官或部位局限性病变伴1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受累(E)。 期:病变累及横膈两侧的淋巴结区(),或同时伴脾受累(S),或同时伴 1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局限性病变(C),或伴前两者(ES)。 期: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的弥散性或播散性病变,伴或不伴淋巴结 累及,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在每期后附上A、B。 A:无症状 B:有症状:盗汗、不明原因发热(T380C),就诊前6个月体重不明原因 降低10%。4、 恶性淋巴瘤的分类:1、 何杰金氏病(HL):Rey, 1966: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耗竭型。2、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国际分类,1982:、 低度恶性:小淋巴细胞型(SLL)。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FSCL)。滤泡性小裂、大细胞混合型(FH)。、 中度恶性:滤泡性大裂细胞为主型(FLL)。弥漫性小裂细胞为主型(DSCL)。弥漫性小裂细胞、大细胞混合型(DML)。弥漫性大细胞混合型(DLL)。、 高度恶性:大细胞,免疫母细胞型(IBL)。淋巴母细胞型(LBL)。小无裂细胞型(Burkitt型)(SNC)。、 杂类:军样肉芽肿。组织细胞型。髓外浆细胞瘤。不能分类。混合型。5、 何杰金氏病的治疗:1、 治疗方法的选择:分期治疗方法A、A无巨大病变横膈上横膈下AAA、A伴巨大病变B、B、AB、斗蓬式+腹主动脉旁+脾区照射倒Y式照射EVA3全淋巴结照射ABVD3扩大照射EVA3ABVD3全淋巴结照射EVA3MOPP/ ABVD6巨大病变局部照射(2000cGy)EVA6 2、 挽救治疗:复发状态治疗方法仅用放疗复发者一线化疗CR1年复发者一线化疗CR1年复发者MOPP/ABVD/EVA交替原化疗方案+ABMTABMT 3、 HL的化疗方案:、 MOPP:氮芥 6mg/m2 iv d1,d8。 VCR 1.4mg/m2 iv d1,d8。(最大剂量2mg/次)。 甲基苄肼 100mg/m2 po d1-d14。 Pred 40mg/m2 po d1-d14。 每4周1疗程。、 ABVD:Adr 25mg/m2 iv d1,d15。 博莱霉素 10mg/m2 iv d1,d15。 Vinblastine 6mg/m2 iv d1,d15。 氨烯眯胺 375mg/m2 iv d1,d15。 每4周1疗程。、 EVA: VP16 100mg/m2 iv d1-d3。 Adr 50mg/m2 iv d1。 Vinblastine 6mg/m2 iv d1。 每4周1疗程。6、 NHL的治疗:1、 治疗方法的选择:分型治疗方法低度恶性:、期、期 60岁或一般状况差中度恶性:A、A无巨大病变B、B、或巨大病变高度恶性:免疫母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性低度恶性:CHOP-B3+病变部位照射(4000cGy)CAP-BOP+INF*观察等待中度恶性:CAP-BOP+病变照射(4000cGy)MACOP-B3高度恶性:MACOP-B3同ALL治疗。 2、 化疗方案:、 CHOP-B:每22日为1疗程。Bleo 5mg/m2 iv d15。Adr 50mg/m2 iv d1。VCR 1.4mg/m2 iv d1。Cy 750mg/m2 iv d1。Pred 100mg po d1-d5。、 CAP-BOP:每22日为1疗程。Cy 650mg/m2 iv d1。Adr 50mg/m2 iv d1。甲基苄肼 100mg/m2 po d1-d7。Bleo 10mg/m2 iv d15。VCR 1.4mg/m2 iv d15。Pred 100mg po d15-d21。、 MACOP-B:123456789101112MTXXXXAdrXXXxXxCyXxXXXXVCRxXxXxXBleoXXXPredxxx MTX 400mg/m2 iv d1 。 Adr 50 mg/m2 iv d1 。 Cy 350 mg/m2 iv d1 。 VCR 1.4 mg/m2 iv d1 。 Bleo 10 mg/m2 iv d1 。 Pred 75mg po d1- SMZco 2# Bid 第15日后逐渐减量。 酮康唑 0.2 Bid 。 叶酸 15mg q6h6d ,用MTX后24小时开始。7、 疗效标准: CR:可见的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 PR:病灶的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其他病灶无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