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doc_第1页
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doc_第2页
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doc_第3页
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doc_第4页
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本文由小腐女欣情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历史学研究新发现 ? 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引发了西方的文艺复兴, 早于西 方的文艺复兴几百年, 就不免有哄抬两宋历史地位 之嫌。如今在有关书籍中, 不时发现将宋代艳称为 传统社会的 理想状态 、 最佳境界 等提法。在我 看来, 这些只怕也属于过甚其词。 参 考 文 献 1吕祖谦 2郝经 皇朝文鉴 M 四部丛刊初编本 陵川集 M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邦炜 ( 1940? ), 男, 四川省江安县人,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 # 3陈寅恪先生文集: 第 2 卷 M 上海: 上 海古 籍出版 社, 1980 4朱瑞熙 5李弘祺 6刘子健 司, 1978 7宋 史 资料 萃 编 1970 靖 康 要 录 M 台 北: 文 海 出 版 社, 宋元时代的时文 J 历史研究, 1990( 3) 宋代的举人 A 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 C 两宋史研究 汇编 M 台 北: 联经 出版 事业公 台北: 中国文化大学 , 1988 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 胡昭曦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 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 学术界对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还存 在不同看法。或认为宋朝是 积贫积弱 王朝, 并非 盛世; 另则认为宋朝虽非盛世, 但其社会是继盛世而 又有所发展。或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在唐 朝; 另则认为是在宋朝。或认为宋朝政策因循保守, 无大作为; 另则认为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 下的转折时期, 其社会发展演变多多, 如水之澜。 宋朝社会发展高度如何? 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占有什么地位? 这是两个关乎正确认识宋朝历史、 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也是关乎正确认 识中国国情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问题。 首先, 来看宋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n 况及其高 度。宋朝在疆域、 国力、 开放性等方面是比不上汉、 唐的。但是, 宋朝社会在唐朝社会的基础上有明显 发展, 处于中国古代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 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而且从总体而言, 其发展程 度高于唐朝。概而言之: 社会生产方面 ?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唐代有 提高, 小麦、 棉花的种植面普遍推广, 经济作物和手 工业大多比唐代进步。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坊 制 的突破, 集镇兴起, 城市发展, 产生了世界第一 张纸币 交子 ( 比 欧洲第一 张纸币早 六百多年 ) 。 一些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 也比唐 代有明显发展。 科学技术方面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 在宋朝完成的, 即指南针、 火药、 活字印刷术。出现 了世界最早的一台天文钟和世界著 名的石刻天文 图、 地理图。数学家贾宪的 增乘开方法 、 秦九韶 的大衍求一术整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的解法, 比欧洲 同类算法分别早八百年和五百年。医学从此前的三 科分为九科, 出现了世界 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洗 冤录 &。针炙有了很大发展。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所收药物比 %唐本草 &新增四百七十六种。建筑学、 地学等也都达到新的水平。 精神文化方面 ? 完成了儒学复兴, 传统经学进 入了 宋学 的新阶段, 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促进 了儒、 佛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完成了古文 道、 运动。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 宋人占了六家。词达 到全盛。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史 学体裁多样, 兴起了方志学、 金石学; 著作丰富, 史家 辈出, 达到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顶峰。书院制度 的形成与发展。如书法、 雕塑、 石刻、 绘画等, 都达到 了新的水平。佛教、 道教亦有了新的发展。 制度文化方面 ? 以唐为鉴 , 较唐完密。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对官员的铨 选、 管理和 监察制 度, 防止武将、 文臣、 后妃、 外戚、 宗室、 宦官擅权专政 和在政治上对儒士较为宽舒等。 可以看出, 在汉、 唐的基础上, 宋朝社会无论物 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都有新的发展, 而且在 许多方面都是空前的、 跻于当时世界前茅的。可以 说, 宋朝社会 发展的高度总体 上超过了唐朝社 会。 邓广铭先生曾指出: 两宋时期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陈寅恪先生也曾指出: 华 夏民族 之 文化, 历数 千载 之 演进, 造极 于 赵宋 之 世。 其次, 再看宋朝的社会变革。通观历史, 宋朝社 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变革转折时期, 社 会各方面多有变化。比如: 101 河北学刊 ? 2006 5 进一步提出了 等贵贱 要求,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由 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思想文化方面 ? 古文运动的完成, 儒学的复兴, 理学的产生, 宋词的兴起, 方志学的形成, 金石学的 兴起, 话本的产生与发展, 佛教的中国化大众化, 等 等, 都是封建社会中划时代的变革和转折。 宋朝的这些社会变革和承上启下的转折, 规模 巨大, 内容全面, 丰富多彩, 波澜迭起, 大多始于中唐 以后, 完成于宋朝, 并且深远地影响于后世。蒙文通 曾指出: 秦以来二千多年的中国历史, 就巨大变化 来看, 可以唐前唐后分为两大段; 就其显著的段落来 看, 可以魏 晋、 中唐、 明为 四段 。 这 四个阶 段 晚 中, 又 以 唐前 唐 后之 变最 为 剧烈, 而且 也 更为 全 面。 因此, 同正确认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高度 一样, 也要正确认识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承上启下 的重要地位, 方能科学地了解历史真实, 把握历史发 展的轨迹和规律。 经济方面 ? 均田制彻底瓦解, 租佃制普遍发展。 租庸调 制度 废除, 继 两税法 发展 而 完善 为 二 税 。一些城镇的功能由军事要邑发展为工商业城 邑。由于商品经济的相对发展, 宋朝时期出现了纸 币 交子 , 又有 会子 、 关子 等, 对后世的币制 影响很大。一些方面或地区已具有产生资本主义萌 芽的社会条件。 社会结构方面 ? 统治基础由士族地主为主变化 为以大官僚、 大地主为主。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 因租佃制的发展而相对松弛。 政治制度方面 ? 由皇帝、 士族地主政治体制, 变 化为皇帝、 官僚、 地主政治体制。宰相事权的分化和 削弱。由府兵制变化为募兵制。地方行政区划沿唐 道 而设 路 , 并发展为一级行政机构。羁縻政策 有所发展。 农民起义方面 ? 北宋初年的王小波、 李顺起义 提出了 均贫富 主张; 南宋初年的钟相、 杨幺起义 !胡昭曦 ( 1933? ) , 男, 四川省自贡市人,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何忠礼 (浙江大学 历史系, 浙江 杭州 310028) ? 南宋 ( 1127? 1279年 )立国一百五十三年, 以往 人们对它的历史地位评价较低。一是认为南宋从立 国之日起, 就存 在着 从北宋 娘肚 子里 带来的 老毛 病 ? ? ? 积贫积弱。以积贫而言, 南宋赋税剥削苛重, 军费支出庞大, 财政困难重重, 滥发纸币又造成物价 飞涨, 生民重困; 以积弱而言, 在前期, 对金作战败多 胜少, 被迫签订了一个个屈辱的和议, 金朝灭亡后, 又一直受到蒙元军队的侵扰, 国土日削月朘, 最终逃 脱不了被攻灭的命运。二是认为南宋是一个耽于安 逸、 不思进取的腐败社会, 不足为后世效法。 几十年来, 随着对南宋史研究的深入, 史学界已 逐渐开始改变这种看法, 认识到南宋尽管存在着这 样那样的问题, 但仍然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朝 代, 也是一个贡献甚大的朝代, 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 远, 值得我们去重视它, 研究它。但是, 不可否认, 迄 今为止, 尚有不少人或仅仅根据南宋社会的一些表 面现象, 或囿于传统记载甚至小说家之言, 仍然轻视 南宋, 贬抑南宋至深, 即使一些承认南宋历史地位十 分重要的学者, 也总以为它毕竟是一个偏安政权, 比 之汉唐, 不可同日而语。 实际上, 这种评价缺乏对南宋国内外环境的总 体认识, 只是就南宋而论南宋, 缺乏对南宋国家的全 102 面了解, 尤其是忽视了南宋在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忽视了南宋在传承 中华文明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故带有一定的片面 性。 一、 繁荣的社会经济 宋室南渡和女真贵族对华北、 中原地区人民的 野蛮统治, 造成了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 给南宋国家 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 产经验, 他们与当地百姓一起, 辛勤劳动, 极大地推 动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 农业生产技术在南宋时获得了显著进步。 一是农器种类繁多, 元代初年, 王祯在 %农书 &中所 记载的农具已达一百 ( 五种之多, 明清时期所使用 的农具在南宋时都已出现。主要农具在结构上也有 所改进, 尤其是唐代发明的曲辕犁, 到南宋时更加灵 活轻便, 适宜于在水田耕作。犁镵、 犁壁作了分工, 使犁起的熟土在上, 生土在下, 有利于作物生长。至 此, 中国传统时代的犁耕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一直沿 用至今。二是重视深耕细作, 施用追肥和 靠田 技 术, 以增加土壤肥 力, 推广复 种制和稻麦杂 粮套种 制, 首创了早晚稻的种植, 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 河北学刊 ? 2006 5 对中国明代珠算的发明有重要推动作用。 最后, 在医药学方面, 南宋医药分科更加完备, 几乎每科都有名医、 名著。如陈自明精通外科和妇 科, 所著 %妇人大全良方 &直到清代仍被妇科医生奉 为圭臬。外科医生李迅编成的 %集验背疽方 &, 深受 百姓欢迎。王执中的 %针灸资生经 &和闻人耆年的 %备急灸法 &两书, 反映了当时针灸学的最 高水平。 宋慈的 %洗冤集录 &是世界上第一部司法检验专著, 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医学的基础, 而且对后来的 世界法医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综上所述,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 也是一个贡献巨大的朝代, 对后世影响深远, 值得我 们去重视它, 研究它。 参 考 文 献 1池田静夫 社, 1940 2徐松 3曹松叶 4李约瑟 1990 宋会要辑稿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宋元明清书院概况 A 中 山大学语言 历史研 中国科学技术史 M 北京: 北京科学出 版社, 中国水利 地理史 研究 M 日本: 日 本生活 首先,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 即指南针、 火 药和印刷术, 在南宋获得了比北宋更大的进步。当 时, 指南针已从简单的水浮单针发展为比较复杂的罗 盘针; 南宋绍兴年间, 作为地方守臣的陈规, 在抗金战 争中发明了用长竹竿制枪筒以喷射火焰的 火枪 , 这 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管形火器, 此后, 南宋人又 发明了使用弹丸的 突火枪 ; 南宋文臣周必大用毕昇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刻印了自己的著作, 成为历史记载 中实际应用活字印刷的第一人。 其次, 在农业科技上, 南宋陈旉 所著 %农 书 &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有关南方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的农 学著作。该书首次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技术进行了研 究, 并在养蚕栽桑和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 卓越见解。 再者, 在数学领域里, 秦九韶和杨辉是南宋数学 家的杰出代表。秦九韶撰著 %数书九章 &, 发展了任 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 正负开方术 ) 和联立一次 同余式解法 ( 大衍求一术 ) , 其研究领先欧洲五百余 年。杭州人杨辉撰有十余种数学著作, 不仅记录了 古代大量的数学算题和算法, 还对许多问题进行了 深入研究。如他在著作中所列 纵横图 是世界上 对幻方的最早系统研究和记载, 他改革了乘除算法, 究所周刊: 第十集 C 1929年 12月至 1930年出版 !何忠礼 ( 1938? ) , 男, 浙江省绍兴市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宋史研究。 # M ore R ecognitions of the H istorical Position of the Song Dynasty H istory ( special topic for discussion) WANG Zeng- yu ZHU Ru i- x,i DENG X iao- nan, ZHANG Bang- w e,i HU Zhao- x , HE Zhong- li , i Abstract W ang Zeng - yu th inks that the Song s c iv ilizat io n w as advanced in the wo rld in the aspects o f : educat io n science technology, h istoriography, song lyric prose and poem s Zhu Ru i- x i g ives another , , , . recogn ition to the Song h istory from h is own experience of rese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