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doc_第1页
莱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doc_第2页
莱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doc_第3页
莱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doc_第4页
莱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台市莱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莱山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十一五”以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用心把握“三个着力点”、切实担负“三种责任”、建设富裕文明和谐莱山的总体思路,大力弘扬“拼搏、奉献、争先、协作”的莱山精神,解放思想加压奋进,凝心聚力赶超发展,经济在重大挑战面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在和谐稳定中实现全面进步,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城区形象明显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计划实施顺利,大部分指标已提前一年完成。一、现实基础(一)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十一五”以来,我区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发展速度稳中加快,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按照新的区划调整,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5.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0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8.4%;人均生产总值由3.2万元增加到7.7万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9.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由3.5亿元增加到12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27.9%,增幅连续多年列全市县市区首位;两税收入由5.4亿元增加到17.1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2%。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累计下降22.2%。“十一五”期间在全市科学发展考核中一直列前3位。(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区坚持“一产突出特色,二产提高质量,三产膨胀总量”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2.5:59:38.5调整为1.8:51.2:47。第一产业稳步发展。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7亿元,年均增长2.6%。第二产业提升发展。增加值由2005年的38.5亿元增加到76.8亿元,年均递增15%。工业经济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在重点骨干企业拉动、新兴产业培植和科技创新推动下,实现规模膨胀、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0.6亿元增加到62亿元,年均递增16%;工业利税由8.3亿元增加到20亿元,年均递增19.2%;工业利润由5.7亿元增加到13亿元,年均递增17.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46.8亿元增加到116亿元,年均递增1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口径)由2005年的64家增加到105家。企业争先创优实现新突破,“四个领先”、“四个突破”凸显骨干企业集群竞争新优势:台海玛努尔核电管道生产能力全国民营企业领先,绿叶制药生物医药产学研能力全国同行业领先,东方海洋企业规模、技术和产品全国同行业领先,顿汉布什全封闭螺杆压缩机和制冷离心机生产技术国际领先,杰瑞石油海上油田服务领域全国第一,宝源净化在空气净化设备制造领域全国第一,金晖铜业在高速铁路接触线制造领域全国第一,蓝德空调满液式地温热源空调生产技术全国第一。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企业实力、施工能力明显增强。增加值由2005年的7.9亿元增加到14.8亿元,年均递增11.6%。第三产业膨胀发展。增加值由2005年的25.2亿元增加到70.5亿元,年均递增22.8%。大力实施“重点带动、梯次发展”战略,以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培育带动重点区域开发,以重点区域开发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膨胀,以商贸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带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实现了服务业全面开花、全线突破。目前,全区规模较大酒店19家,星级酒店密度居省内首位;佳世客、银座商城等大型商业设施投入运营;建成特色街区9个、城市综合体8个,金融保险机构36家,中介服务机构13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围子山省级旅游自然保护区加快建设,总长229公里的南部山区旅游消防通道已建成;烟台最大的保税物流东方海洋保税物流中心运营良好;软件园A区被确定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形成金融、商贸、物流、科技、旅游、娱乐等多种现代业态并存的体系。(三)现代滨海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坚持“街、城、区”三位一体、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工作要求,推动城市建设由一般性城市建设向打造最适宜人居城区转变,由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向产业地产开发转变,由以多层建筑为主向以高层建筑为主转变,由常规性绿化向生态式景观式绿化转变,烟台东部现代化新城迅速崛起。迎春大街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圆满完成拆迁面积20万平方米,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引进布局高端商务、金融保险、商贸科技等项目36个,总投资170多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560万平方米,其中拆迁安置房已经交付使用;佳世客、银座商城、华美达广场大酒店等12个项目已经建成运营;新天地都市广场、暖山国际城暨国际信息产业园等24个项目加快推进,人流物流密集、高楼大厦林立、现代服务业业态聚集的烟台东部中央商务区基本建成。中心城区建设全面铺开。按照“整合、提高、新建、完善”的原则,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凤凰湖-逛荡河流域综合开发有序推进,逛荡河绿带公园启动建设,中心城区重要的高端城市景观带和产业密集带已成雏型。中心城区中已完成旧村改造7个,天合城、海天四季花城、府前花园、上海滩花园2号等一大批中高档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其他区片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各发展要素整合、融合力度不断加大,各种基础设施加快向南延伸,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南部生态旅游已经拉开大发展框架,沟通辖区南北的莱院路已开工建设,青建-明日之城综合体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总长33公里的11条中心城区主干道,4条竣工通车,新增道路里程95公里。日供水能力从3.6万吨增加到6.6万吨,年供电量从4.9221亿千瓦时增加到8.5962亿千瓦时,集中供热面积新增250万平方米。数字化城市基础工作顺利完成,完成亮化工程60多栋,美化绿化净化工程61项。2010年,全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8.3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72%。(四)区域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围绕聚集“知名高校、著名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人物”的“四个聚集”目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先后制定出台了专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意见、重点骨干企业奖励办法、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氛围。科技创新平台更加完善。创业大厦投入使用,拥有孵化场地3.7万平方米,近150个孵化单元,累计孵化科技企业62家,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省级软件园区烟台软件园(A区)落户创业大厦,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入驻软件企业26家,其中通过“双软认定”的软件企业7家,华东电子成为国内最全面的港航企业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挂靠联合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批企业研发机构组建并不断发展壮大。到2010年,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52研究所等2家国家级科研院所落户我区;已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行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企业技术中心12家。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5年来全区累计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56项,科技成果鉴定48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7项;申请专利1254件,其中发明专利605件,占专利申请量的48%;纳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占全市的21%。(五)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坚持“莱山以外都是外、三次产业一齐上、内资外资一齐上、项目增资上市一齐上”的工作思路,在央企、国内外500强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引进上取得新突破。世界500强企业佳世客、国家级科研院所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落户我区。5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83个;实际到账外资5.7亿美元,年均递增14.8%。国内经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5年累计引进内资项目163个,实际利用内资182.3亿元。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增资扩股,东方海洋、杰瑞石油国内A股成功上市,融资19.58亿元;东方海洋、绿叶制药实现再融资,募集资金8.91亿元。在招商引资有力推动下,重点项目建设质量档次进一步提升,单体规模由1.41亿元增加到7.98亿元,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累计达到38个,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89亿元,年均递增21%。积极克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外贸进出口总额46.9亿美元,年均递增15.3%。其中,外贸出口31.6亿美元,年均递增17.1%;外贸进口15.3亿美元,年均递增12.1%。(六)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始终把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社会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的倾斜力度。“十一五”期间民生投入4.4亿元,年均递增47.1%,占新增财政收入的51.8%。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强化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涌现省市文明单位63家。坚持传播主流价值、丰富群众文化、培育城市精神、提升市民素质的基本原则,深入开展“读好书、唱好歌、讲礼仪、做文明人”活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有效提升。设立了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力度。区街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实现每个街区有文化站、85%村居有文化大院,超过70%的村居有农家书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5年累计投资1.3亿元,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12.4万平方米。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日益完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三年入学率达到99%,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入学率达到95%。卫生事业健康发展。5年完成7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以及26处村居卫生室省级规范化改造,居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8元,参合率达到100%。社会保障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标准由2005年的每人每年800元增加到2000元,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260元增加到36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15元,年均递增14.9%;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0元,年均递增14.4%。同时,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土地保护、外事侨务、法制建设、民兵预备役、档案管理等其他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七)和谐莱山建设全面推进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子、新举措,在构建和谐莱山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健全群众工作常态工作机制。2007年,在全市率先召开群众工作会议,创造性提出了“每年召开一次群众工作会议,每次会议确定一个主题、出台一批措施、解决一批新问题”的“四个一”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困有所救等“民生六有”工程;围绕基础设施、群众生活等方面,每年办好一批为民实事,让群众年年看到变化、年年得到实惠。和人民群众联系渠道进一步畅通。全面推行“三公开一对话”制度,健全包村联企制度,开通莱山政务、阳光政务等宣传直通车,全方位、多角度健全干群、政企联系制度;制定下发村居财务委托代理、印章管理等10项制度,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矛盾化解、联防联调、领导接访、企业稳定等机制和制度,构建全区维稳工作保障机制;研究出台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星级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了村级组织管理制度。为民服务措施进一步健全。建立了以“群众工作委员会为龙头、便民服务大厅为纽带、便民代理服务室为基础”的三级群众工作领导协调体系,为群众办事提供“一个大厅集中受理、一条龙归口办理、一体化协调处理、一揽子统筹解决”服务;出台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创业活动,有力推动群众工作深入发展。我区群众工作成功经验受到上级充分肯定,得到群众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全市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回顾“十一五”以来的发展,我区在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许多值得总结和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主要有:一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思路,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莱山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把民生优先放在更显著位置,“十一五”期间是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最多的时期。三是始终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的战略,积极实施“四个重点、四个带动”战略,迎春大街改造和中心城区建设、商贸服务业、骨干工业企业、群众工作等四个重点工作,有力带动了现代滨海新城区建设以及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四是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和谐发展主题,狠抓“五个统筹”工作,强化“三个特殊”、“三个特别”的理念,紧紧把握政法、信访、安全生产三条主线,认真处理发展、改革、稳定三个方面的关系,“十一五”期间是建区以来稳定形势最好的时期。“十一五”期间,尽管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速度上北快南慢、产业上北高南低现象突出。二是工业主导产业聚集优势不够明显,龙头骨干企业规模实力、拉动能力还不够强;工业经济发展空间受限、发展后劲不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商贸业拉动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文化、医疗、教育、娱乐等方面在设施档次和容纳总量上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有待更好解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二、发展环境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存在着严峻挑战。(一)国际环境。世界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日韩和欧美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后危机时代各国对市场和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经济复苏将是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全球将进入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国把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突破口,把生物产业、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等重要领域作为新的突破口,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二)国内环境。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经济政策在调整中趋向稳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趋势不会改变,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趋势不会改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社会和环境更加协调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绿色低碳将是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科技和创新、人才和体制改革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三)区域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加快升级、服务业经济膨胀发展、新型城市化建设全面推进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从区位优势看,按照烟台市“东拓、西延、南展”发展战略,我区处在烟台市中心城区东、西两翼拓展延伸核心地带,是烟台市六区融合的重要节点区域。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烟海高速公路、莱院路、轸大路以及中心城区主干道路网将陆续建成,我区行政、科技、文化、教育枢纽作用日益突出,作为烟台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将进一步加强。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建区以来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一定的经济规模。重点工业骨干企业集群拉动作用将持续增强,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初见成效,三大产业后发优势日益增强。特别是我区被列为烟台市新的中央商务区、山东省生物产业基地、海洋高技术基地核心区和核电装备制造园区,以及烟台总部经济基地落户我区和开发建设,将为我区促进政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全面升级提供强劲动力。从发展要素看,“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区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高速增长,投资拉动作用进一步突出;随着服务业日益繁荣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将稳步提高;世界金融危机倒逼机制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快速成长,对外开放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投资、消费、出口的强势拉动将会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重而道远。一是区域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提质增效能力、城市承载能力等和周边先进地区比尚有较大差距,区域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产膨胀总量、二产提高质量、一产突出特色”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三是城市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人流物流聚集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受国家政策和辖区发展空间影响,供应将持续趋紧,压力继续加大。四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繁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缩小社会阶层差距等问题将会给我们提出新任务、新挑战。第二章思路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发展思路“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膨胀发展服务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现代滨海新区建设为工作着力点,强化开放保障、科技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生态保障,努力实现各项事业和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全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二、发展目标(一)经济综合实力加快提升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80亿元,五年平均递增18(可比价)。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亿元、149亿元和228亿元,五年平均递增0.2、12和2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五年平均递增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0亿元,五年平均递增24以上。(二)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注重量的扩张向既重视量的扩张更重视质的提升转变。到2015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以及4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2%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三)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从传统产业向产业的高端和高端产业转变,努力实现三次产业之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产业低端和高端之间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更加协调。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7:39.3:60。(四)新型城市化进一步加快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全力推进现代滨海新区向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力争沟莱线以北区域基本实现城市化,沟莱线以南大部分完成城市化改造,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城市人口达到40万人以上。(五)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科技兴区、科技强区的原则,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知识产权保护纲要,发挥科技资源聚集优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烟台创新型城市重要示范区为目标,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5%,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3%以上;全区年申请专利达到450件以上,实施专利200件以上。(六)改革开放更加全面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层次和水平,努力拓展发展空间。到2015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64亿美元,其中出口44亿美元,年均增长10%;实际使用外资五年累4.3亿美元;利用国内资金五年累计400亿元。(七)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到2015年,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每年新增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实现全民享有社会保障。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2以内。三、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把握和稳妥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以系统的观点来统筹和指导工作,协调好三者之间推进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相结合,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局部发展和整体发展相结合。坚持转型发展的原则。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坚持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把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引导和扶持产学研良性互动发展。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智力优势,深入实施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系,促进新技术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人才和体制支撑。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营造改革发展全民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大型央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内外500强为抓手,围绕重点产业,突出招大引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加强与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向我区转移;支持区内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区域化、全球化竞争能力。第三章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建立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正确把握国家省市政策导向和服务业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和利用禀赋资源优势,以服务业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为支撑,突破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科技信息业和现代物流业,带动全区服务业全线突破、全面开花、全面提升。到201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8亿元,年均递增24%。(一)突破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建设以品牌骨干商业企业为龙头、以特色街和专业市场为补充、以社区商业为配套的功能齐全、结构完整的新型商贸体系,打造烟台东部商贸中心。支持佳世客购物中心、康诺盛世医药城、银座商城等企业快速膨胀规模,加快万象城、新天地、明码头、五洲国际商品博览城、迪斯尼文化产业园、乐天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打造品牌骨干商业企业集群。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积极培育特色街和专业市场,发挥雨岱山海鲜美食街、胶东海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万象城商业步行街3条特色街成功运营示范效应,加快建设戛纳风情商业街、黄金珠宝街、新天地滨河购物休闲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商贸服务业发展重要载体。大力推进社区商贸业、家庭服务业发展,引导培育晟福源、万光诚润、小红帽等社区服务型企业壮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社区覆盖面。到2015年,现代商贸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二)加快发展旅游会展业。加快烟台渔人码头、青建-明日之城、世界葡萄葡萄酒文化博览园等10大旅游项目建设,同时繁荣发展会展经济,打造烟台旅游会展新兴区。旅游业,以“丰富省级旅游度假区内涵,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整合“山、海、岛、泉、河”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烟台渔人码头组团、大南山组团、黄海游乐城组团、凤凰湖逛荡河组团、解甲庄组团、莱山组团和院格庄组团等七大旅游组团,形成以滨海度假、都市休闲、山地体验和葡萄酒温泉为特色的四大旅游板块,实现旅游品牌、城市形象、产业规模、发展水平、整体环境和竞争实力全面提升。到2015年,全区各类星级酒店30家以上,其中,五星级以上酒店8家以上,年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会展业,发挥烟台国际博览中心、烟台市体育公园等设施优势,加强与专业会展组织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经贸洽谈会、大型订货会等商业性展会,繁荣会展经济。充分整合广告、演艺、设备租赁等会展服务公司资源,不断完善会展服务功能,延伸会展产业链条。(三)创新发展金融保险业。以迎春大街为重要载体,完善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积极引导和培育建设金融、证券保险、会计律师等专业特色楼宇,不断创新银企结合工作方式和方法,构建高效、健康、安全、主体多元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烟台东部金融商务区。到2015年,引进市级银行保险机构10家以上,形成15家以上市区银行机构、35家以上市区保险及证券机构齐头并进、发展共赢的良好格局,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四)积极推进科技信息业。充分发挥好省级服务外包基地、烟台软件园A区和烟台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等品牌和设施优势,加快推进国际信息产业园、金帝科大厦等项目建设,广泛吸引IT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进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华东电子、艾森科技、杰瑞网络等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烟台科技信息产业高地。认真研究借势借智新途径和新方式,借助高校院所聚集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院校经济。到2015年,科技文教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五)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以建设烟台现代物流基地为目标,积极促进东方海洋保税物流中心扩规模、增效益,增强拉动力;加快推进烟台北方城综合批发市场暨烟台国际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前期形象,推动物流企业和商贸企业落地,同时加快平安物流、齐畅物流等项目建设;围绕快速发展的商贸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一批仓储基地、配送中心、商贸中心等机构,增强区域物流配送、批零贸易能力,形成物流规模优势。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实现增加值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二、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实施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战略为引领,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等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业、食品加工业等3大传统产业。同时,紧紧抓住“升转关”等环节工作,加快服装加工、电子组装、木材加工等行业产能淘汰和技术改造步伐,逐步引导企业走资源节约型、生产集约型的路子。到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年均递增12.8%。(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核心企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挥产学研结合紧密的优势,加快新药研发和投放市场步伐,构建各种新特药错位发展、共同提高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到2015年,实现产业增加值22亿元,年均增长18%。绿叶制药,抓好希明婷产业化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保持在人用药品领域的行业龙头地位。绿叶动保,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新型异性转移因子等项目产业化进程,在畜禽和宠物用药行业争得一席之地。绿云药物,继续专注于植物用药领域,做好新一代杀菌、叶面营养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2、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以核电设备为主导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和以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设备、空调制造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到2015年,实现产业增加值25亿元,年均增长30%。围绕核电产业园建设和新产品开发,重点抓好台海玛努尔核电二期项目,打造第三代核电设备制造龙头企业;扶持宝源净化、顿汉布什等企业争取核电装备生产资质认证,提高核电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发挥明达电力、奥星电器等企业优势,带动一批高亮度LED等新能源制造项目发展。以杰瑞石油为重点,加快研发生产固井压裂、岩屑回注等先进产品,打造海上石油服务第一品牌。促进顿汉布什、蓝德空调、欧森纳制冷设备等企业加快研发中心建设,继续提升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占领国际国内空调制造业高端市场,打造空调制造业企业集群。3、海洋生物产业。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推动海洋精细化工发展,开发生产功能性、保健性的绿色环保产品,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围绕海洋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实现海洋生物育种产业化。到2015年,实现产业增加值8亿元,年均增长20%。抓好东方海洋胶原蛋白扩产项目,形成胶原蛋白及活性肽系列产品,促进海洋精细化工产品及其衍生品占领高端市场。加快布鲁拜尔血球藻等项目建设,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泰华海洋功能性食品项目建设,促进海洋鲜贝汁等海洋功能性食品早日投放市场。搞好海参、海带、名优鱼类良种培育,加快建设东方海洋国家海带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项目,进一步巩固东方海洋名优海产品育种研发的行业龙头地位。4、新材料产业。加快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以驻区高校为依托,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求在新型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谋求新突破。以台海玛努尔烟台市核能设备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发挥企业在铸造、锻造等方面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推动超级双相钢、高镍基合金等新型合金材料加快产业化,在做大做强核电设备制造的基础上,积极向军工、航天、耐用消费品领域发展。鼓励支持金晖铜业不断创新,促进年产能达到万吨以上,客运专线、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等各类合金接触线全国市场占有率领先。(二)优化提升传统产业1、机械制造业。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相结合,膨胀发展建筑机械、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通用装备制造业,加快分析仪器和自动化仪表行业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仪器仪表生产体系。到2015年,实现产业增加值35亿元,年均增长15%。促进威巴克、海山机械、星普工业、安国特紧固件等企业不断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对东润仪表、东方分析仪、东方电子玉麟电气等企业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研发中心建设,研发生产新型海洋监测设备以及光伏发电、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等专用新产品。2、电子信息业。依托烟台软件园A区,整合各类技术平台和技术资源,促进电子硬软件业快速膨胀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渗透,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硬件和软件结合;积极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到2015年,实现产业增加值20亿元,年均增长16%。祥隆美格,突破嵌入式多媒体电子产品、智能家居产品等关键技术,加快高智能信息家电产品基地建设。东渡电子、青湖电子,鼓励支持其开发适应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需求的芯片、系统设备等新产品,打造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链。华东电子、艾森科技,加快发展港航管理信息(MIS)系统、电子光纤秤等行业领域应用软硬件产品开发,逐步打造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龙头企业。3、食品加工业。依托烟台“中国食品名城”,利用生物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产业效率,推进食品工业向规模化、系列化、保健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5亿元,年均增长15%。东方海洋、汉和食品等企业,重点发展水产品冷冻和深加工等,开发系列绿色有机食品。婴儿乐食品、中宠食品重点发展面向高端市场的婴幼儿和宠物食品。鼓励福祖食品等企业发展畜禽加工,开发面向城乡市场的放心肉系列产品;鼓励鲁顺食品等重点发展蔬菜水果、坚果加工及衍生产品。(三)加快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改造步伐根据分类指导、因企制宜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形式,对服装加工、木材加工、电子组装、皮革塑料、建筑材料等粗放式、低附加值行业,按照“转移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壮大发展一批”的思路进行改造。对能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的部分劳动密集型、粗加工型企业,引导和鼓励其到区外发展;制定并实施相关措施,淘汰一批改造无望的落后产能。加快部分企业更新生产设备、提高工艺水平、提高技术标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加快改造提升步伐。对部分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按照“传统产业高端化、传统产品品牌化”的思路,鼓励和引导其通过嫁接改造、兼并重组等形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推进发展现代农业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一)大力发展都市农业1、现代种植业。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增加投入;加强基本粮田保护,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设施蔬菜、大樱桃、莱山蜜桃为重点,建设绿色无公害有机果蔬生产基地,着力扶持壮大院格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解甲庄绿茶产业、航天育种丹参基地三个新兴产业。推进农业机械化,农机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到72%,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2、现代畜牧业。对莱山、解甲庄、院格庄现有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配套建设沼气池、发酵床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发展“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农业。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源头管理,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指导生产实行记录制;强化品牌意识,打造5个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加强种养殖基地、食品超市监测,做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二)切实搞好林业和海洋生态渔业1、林业。以建设“生态城市、绿色莱山”为目标,不断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积极稳妥的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专业消防队伍和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2、海洋生态渔业。坚持生态优先、高效外向的原则,推进我区渔业向远海、深海发展。离岸2000米以外海域,适度建设人工渔礁群,重点发展休闲渔业。同时,做好逛荡河口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第四章新型城市化建设按照“市区一体、共兴共荣”的大城市、大市区要求,把城市化推进与产业发展、民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社会事业互为依托、共同推进,促使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打造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宜游现代滨海新城区。一、优化提升城市发展格局和质量(一)坚持“街城区”三位一体,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按照迎春大街、观海路、轸大路、港城东大街和逛荡河产业观光带、凤凰山山体绿化带、滨海黄金海岸带“四轴三带”布局,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和产业地产,做到开发一个项目、完善一片区域功能、改变一片区域面貌、带动一批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各区片建设,力争3年内完成中心城区的35个城中村改造任务,510年完成全区城市化改造任务。(二)坚持“四个转变”,提升城市建设档次。由一般性城市建设向打造最适宜人居城区转变。力争每年完成旧村改造和房地产施工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确保改造一片、靓丽一片、繁荣一片;由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向产业地产开发转变。积极引进各类城市综合体,大力发展产业地产,加快建设万象城、暖山国际城、明码头城市生活中心等项目,引进一批先进业态,带动一批产业发展;由以多层建筑为主向以高层建筑为主转变。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大力开发建设特色鲜明、设计精美、品位一流的高层建筑,力争5年内全区高层建筑达到1000栋以上,形成高楼大厦林立、现代气息浓郁的新城区;由常规性绿化向生态式景观式绿化转变。加快建设大面积、多层次、生态化景观项目,努力打造花园式魅力城区。(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迎春大街南延战略,以莱院路、烟乳线为发展轴,通过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推动城市空间向南延伸;加快占地2500亩的烟台总部经济基地建设,拉动山海路以西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打造全市高端产业聚集高地;加快绕城高速以北区域工业项目“退城进园”步伐,加大各种要素倾斜力度,不断提升园区载体功能,促进经济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抓好核电、油田设备、空调设备、生物医药、海洋生物等特色产业园建设。推进莱山、解甲庄、院格庄街道驻地开发建设,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适应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规范化社区,在街道驻地以外合理规划建设3-4个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民加快向街道驻地和新型农村社区转移,加速南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做好产业结合文章,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失地农民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中心城区道路建设,加快推进轸大路、金滩东路、凤凰南路、凤凰北路等道路建设,争取中心城区路网早日全面建成。突出抓好莱院路、烟海高速连接线、烟乳线改造以及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和南部地区的交通联系。到2015年,全区新增道路21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47.8公里。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大容量、低能耗、环保型的公交车,提高公交车辆档次,不断改善乘车环境。加快公交线路向新开发区域、新建社区和农村社区延伸,加快公交系统人性化建设;适时调整公交线路和站点,在有条件的公交停靠站设置候车亭,在区主要道路逐步设置盲人触摸式站牌、中英文标识站牌。到2015年,新增公交线路3条,公交线路由256公里提高到308公里,形成基本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网络。供电。继续完善全区供电网络,重点抓好林牟线110千伏高压线中心城区部分下地工程、110千伏三滩站输变电工程和10千伏配电线路新建、改造工程,确保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安全。到2015年,全区年供电量达到13.298亿千瓦时。供热供气。整合全区供热资源,将分散小锅炉房逐步全部拆除。加快虎山供热站建设,尽快投入正式运营,供热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促进清泉热电满负荷运行,供热面积达到250万平方米。到2015年,全区供热面积达到750万平方米,普及率达到70%。加强供气行业管理,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燃气供气市场。加快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完善城市气网,完成管道液化气用户转用天然气工作,大力发展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用气;加快南部重点街道管网供气工程建设。到2015年,城区管道燃气普及率达70%以上。给排水。继续实施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城市供水管网覆盖全部建成区;整合城市供水资源,完成向南部重点街道供水工程,完成南部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到2015年,城市综合供水能力由10万立方/日,增加到15万立方/日。加快雨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建成区内主要干道和各区域内的主次干道,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做好中长期规划,促进排水系统逐步向南部扩张,不断改善区内水体质量。到2015年,城区雨污分流达到95%以上。城市绿化亮化。抓紧做好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重点搞好双河东路、凤凰东路、凤凰南路、金滩东路等城市道路绿化、亮化工程;同时抓好逛荡河绿带公园、虎山公园、炮山公园、辛安河湿地公园等重点城市景观,以及鹿鸣小区、黄海娱乐城等城市空闲地绿化、亮化工程。到2015年,全区每年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共绿地21.97平方米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43.4%以上。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福利等社会服务资源向城乡基层和社区延伸,建立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层次完整的区域现代教育体系、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切实做到城市建设与社会事业同步推进,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要逐步健全完善城市管理和经营机制,使城市管理步入程序化、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要持续抓好城乡环境整治,努力提升街区和农村社区环境整体形象;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大人财物力投入,加强对保洁公司、物业公司的监督考核,确保环卫工作高质量运行;坚决彻底拆除已有违章建筑,确保不再出现新的违章建筑。到2015年,城市主次道路机械化冲洗率、清扫率均达到60%;全区114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全部纳入全区一体化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10%,密闭运输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完成对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扩建、改造,改建和新建公厕全部达到二类标准以上。第五章民生和社会建设统筹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逐步完善符合区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一、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完整、特色鲜明的区域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等资源,缩小校际、城乡差距,逐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卫生和生活条件。推进标准化学校和新开发区域配套中小学建设,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操场改造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莱山中学、院格庄中学、孙家滩小学、曹家庄小学校舍改扩建以及内部设施配套。合理调整中小学规划布局,综合运用建设寄宿制学校和校车公交化等措施,多种途径解决学生上学半径过大带来的安全问题。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基本建立起以区实验幼儿园为龙头,街道、社区幼儿园为骨干,村居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系。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继续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到2015年,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99%以上,适龄儿童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8.5%。(二)突破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预防为主、统筹城乡的原则,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卫生监督长效机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普及防病和环境卫生知识。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网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到2015年,全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4.5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2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7%以上;完成2处以上三级大型综合医院,完善区级医院功能。(三)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充分利用我区资源优势和区位特色,大力发展学院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与旅游整合力度,努力构建以海滨度假、都市休闲、生态观光和温泉疗养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发展体系。加快烟台五彩文化广场、烟台渔人码头等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和运营,带动我区文化产业膨胀发展。不断健全区街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区级建设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两馆一院一场”(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文化广场),街区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村居全部建成文体大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举办消夏文化展演等特色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重点抓好网络文化和娱乐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规范和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