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溪古城历史简介前 言九溪是一座养在溇水河畔,令人神往的美丽古城,原隶湖广都使司,后隶岳州府。据隆庆岳州府志载:“九溪拥山面溪,笔峰峙其东,麻阜拱其西,溇水环其南,紫驼峰耸其北,东抵洞庭,西通巴蜀,岳郡之锁钥,诸夷之襟喉也”。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九溪蛮作乱,楚王桢率征南将军汤和,副将军周德兴讨平之,朝庭为巩固边防,防治少数民族闹事,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在九溪设卫建城,管辖添平(石门临澧一带)安福(桑植大庸一带)澧州(澧县安乡一带)麻寮(湖北鹤峰一带)四所,用屯田养兵的政策保一方平安,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九溪卫的史事即是一部展现地方兴衰成败的历史画卷,又是一处展现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心性纯朴、生养作息、风景秀丽的文明古城。时至旅游开发,方兴未艾、充分认识九溪卫古城的历史,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之造福于人民,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为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吸取专家领导的建议后,我们收集了大量历史史事,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对原版本作了较大的修改,编写了这一小册子,因水平有限、错漏之处难免,敬请指教为幸。 编者目录一、九溪卫署及管辖区域图二、九溪目前的基本情况及环境 三、九溪卫城历史悠久 1历史沿革 2卫所政史四、名胜古迹 星罗棋布 1、文昌阁 魁星点斗 8、七里桥 古道暮烟2、兴国寺 梅花鲜艳 9、仙侣洞 地下宫殿3、城隍庙 阎罗阴森 10、关门岩 日开夜关4、白衣庵 观音如来 11、紫驼名山 流霞岚气5、杨泗庙 将军屠龙 12、玉皇阁 玉皇大帝6、文庙 孔子七十二贤 13、铁炉滩 尉迟恭炼锏7、武庙 关公赤心忠胆 14、华王洞 华阳王逃驾15、阮公祠五、民族风情 丰富多彩1、杨泗会 2、城隍会 3、赛龙舟 4、文体活动六、历史名人录1、明代 2、清代 3、民国 4、红军时期 5、新中国七、饮食业及土特产品(一)九溪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 九溪整个地形呈弓箭形,东南西三面环水,北面靠山。属江垭镇的一个自然独立的行政村。总面积0.64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723户,总人口2184人,其中土家族1300人,经营桔园600余亩。周边环境:南有江垭老街、杜心武故居、陈能宽旧居、4A级景点龙王洞、大峡谷景点、4A级景点江垭温泉度假村;西临江垭水库;北靠国家森林公园;东有彩石公司关门岩电站相配。距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仅20公里。沿河2000余米的民俗街已开始实施规划,城内五条大街路面已全部硬化,公路紧连省道。(二)九溪古城历史悠久 1历史沿革九溪是一座美丽多姿、山川秀丽的文明古城,它座落在湘西北,清清的溇水河畔,巍巍群山中的紫驼峰脚下,是湘西北著名的卫城所在地。据明隆庆岳州府志载“九溪在慈利西北九十里,以喝堡等八溪会索溪”故名(即淋溪、撒珠溪、输赢溪、倍子溪、人潮溪、南渡溪、柳杨溪、冷水溪、索溪九条溪汇合于此)。九溪古为“索口市”后因土家族、苗族聚居,宋设索口寨,立栅为城,依山傍水。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明太祖命派指挥吕成、韩忠在九溪设卫建城。陈宗瀛九溪卫志载:“卫城筑于宋索口寨遗基之上,城墙用石块砖头叠就周九里十三步,高丈八尺,门四皆有楼,(东“朝天门”,南“迎薰门”,西“镇边门”,北“拱极门”),北门外濠堑四百八十丈,东西南三门,以溇水为濠“。城似弓箭形。卫署设北门八宝街,主管卫辖区政治,其辖区甚宽,统麻寮、添平、安福、澧洲四所,北起湖北鹤峰,下至湖南安乡,纵长五百五十华里,即今湘鄂边区十县。卫城内还有游击衙门(今九溪完小地址)专管军事练武作战,现有校场坪、打靶坪等地名,存诚衙门(西街中)专管卫城内民事纠纷。九溪设卫之后,采取以土治土的羁縻政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肆镇压驱逐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朝廷为进一步巩固卫城,从湖北安陆调兵一协(相当现在一个旅)进驻九溪城。军中有四十八家官吏,见此地风光秀丽,交通方便,遂定居于斯。连同一户单身汉在内,共计四十八家半,其中有一人叫贺贵的小官,就是贺龙的祖先,他们夫妇住九溪南门右侧,殁后葬城北紫驼峰下(瓜凼),有碑可考,碑文曰:“创增修职郎贺公贵老大人之墓”。贺龙称九溪为第二故乡。解放前曾悄悄带几个随从人员于清明节前后来此扫墓祭祖。1934年春以贺龙为首的红三军在九溪马王庙建立了“湘鄂川黔边革命军事委员会”。 并有民谣一首:“民国甲戌(1934年)的三月七,苏维埃政权在建立,湘鄂川黔边根据地,马王庙圣殿显神威,革命军事的委员会,选出个主席名夏曦 ”。贺龙军长办公地点,设在九溪正东街关庙斜对面,墙上标语书为:“农民自己的军队!”七个字,落款为 :“红立政宣”四字。九溪是贺龙早期闹革命的红色根据地。2卫所政史九溪卫地因系关卡要塞,成就了它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军事:九溪卫拥兵5600余众,其养兵税田二十八万余亩,九溪兵训炼有素,相传,训炼时双腿绑沙包,解下后,飞奔时可捉住麻雀。据载:赴沿海平倭徐之役;播州平杨应龙之役,竹叶坪平土蛮之役;皆出于九溪卫委派将兵役之功焉。文化:设卫初期,因皆为大山区,少数民族居住多称为蛮人,语言简单,文化不甚发达,明成化七年,袁周,字季文,徐州武进士,由朝庭所派,任九溪卫署守备,在九溪设卫学。经数十年的努力,终于人才济济,登甲乙科者无数,以孔子孺子思想为育人之道,盛时各地赴九溪学府求学者不绝。九溪卫志载:“卫城内外有庙宇十余座,多创自明朝。其物阜财给,即可想见,而当时风尚民志,亦自有异于他邑。”可见九溪卫地,是风水宝地成就了诸庙的兴建。其基督教佛教都比较盛行,也突现了卫学开设的功劳。商业:设卫初期,商业不甚发达,因该为蛮地交流甚少,唯九溪不同,因人口聚集,到明中叶时,九溪卫是商铺林立,盛时夜担小卖叫声不绝,各种酒、油,食品作坊,到处可见,自产自销,以满足其消费,至到清末民国初商业中心才由九溪转到江垭。交通:陆路主要是以卫城西的桑植、龙山、来凤随后入川,人挑马驼,以换取食盐等,水路上至湖北鹤峰,下至以澧水、溇水沿石门、临澧、澧县、津市入洞庭出湘。用山区的桐木、梓油、五倍子、药材、木材等,换回布匹和日用品。沿路有百十家旅店,为此交流服务。繁华的商业也带来了丰富的多彩的文化交流,民间艺术层出不穷,其中,抬故事、花灯戏应运而生,仅唱腔曲调就有30多个,可见一斑。(三)名胜古迹 星罗棋布1、文昌阁 魁星点斗明万历年间,江防吏部天官兵曹陈世蕴以诗誉为“天设图画”的慈利九溪城曾有一文昌阁,亦名鼓楼,高耸于城中心十字街口为九溪名胜之一。此阁木质结构,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九溪设卫之时,于古楼之上作军事指挥之用,其内供奉文昌帝君神像,因文昌帝君为管理文章之神,意为祈求神灵庇佑九溪文人涌现,光耀九溪文运昌盛之意,故以文昌名之。阁以占地四十平方米的鼓楼石台为基,高约24米,气势轩昂,下有南北互通的拱形隧洞,洞额刻有“文昌阁”三字,拱洞左右两旁书有对联一幅:“文德武功详卫志,昌光紫气满溪城。”洞内暑日凉风习习,为避暑佳境,清道光十三年重修一次。阁分三层,下层正方形,四檐出水,中层六方形,六檐出水,上层八方形,八檐出水。每一檐饰有陶制金釉鳌鱼一头,头下尾上,口含铜铃铁马,风吹铃动,声彻全阁。夜阑人静,清风徐来,铃声悠扬,远近可闻,使人如置身仙境。阁内亦为三层,层层有木扶梯相通,可沿梯上下。每层各有精雕细刻之木栏杆相护,第一层南门北壁,窗开两侧,泥塑金身之文昌帝君神庄严肃穆,二层为南门,三面为窗,门檐下挂“山水锺灵”金匾一块,三层亦佳为南门,三面为窗门,檐下嵌有“魁星点斗”神像一座,他右手执朱笔,左手用力握拳,侧身曲臂,作急欲点中魁首之状。魁星为北斗第一星,相传为主持文运社神,于此供魁星神像,亦欲九溪文运昌盛之意。阁顶倒置陶瓷黄釉花缸,上叠三层,每层为两花钵相合,成圆球形,依次为红、绿、白三色,由下往上逐层缩小,中扦一枝带箭头的铁杆,使缸钵合为一体,既壮观、又避雷、箭头以下,系有铁链,拉向四方,使铁杆得以直插云霄,每当晨曦东升,夕阳西下,阁顶金光四射,飞霞流彩,蔚为奇观,此建筑恰似一古将帅头戴紫金冠履地,设计者可谓匠心独到。登此阁,凭栏远眺,视野辽阔,东有笔峰山矗立,西有佘家山横亘,南有层峦叠嶂积绿耸翠,如群龙潜伏,似众兽竞斗。阁前索水似带,溇江如练,江中百舸争流,渔歌互答,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使美景融为一体,有如写意画卷。依窗俯瞰,城中屋舍俨然,街道整齐,武庙、杨泗庙、白衣庵、鸣凤山、仙侣洞、出谷亭、兴国寺、文庙、城隍庙、玉皇阁、六阳楼等名胜古迹林立。城郊沃土,皆有桔柚,春则花香醉人,夏则群莺乱飞,秋则金桔斗艳,冬则琼枝闪银。登此阁者,莫不心旷神怡,乐而忘返。曾有文人即景赋诗曰:“浩浩烟波垠无际,点点白帆逐浪急,奇岩突石何峥嵘,风吹雨打仍屹立”。如今关门岩电站建成,面对宽广平湖似有岳阳楼观洞庭湖之感。1925年7月21日,贺龙任澧洲镇守使不久,回九溪为祖先扫墓完毕,登上文昌阁,极目远眺,感慨万千,舒心地笑了起来。1970年,海军6984工地动工修建,我村九溪完小驻有273施工部队,说此阁有碍交通,以施工车辆不能通行为由,将此阁拆毁。具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楼阁,毁于一旦。广大群众甚为痛心!2兴国寺 梅花苍劲兴国寺是座庞大的古庙建筑群,座落在九溪卫城北正街东侧(今慈利二中校址)。系唐尉迟恭督建,建筑精巧,宛如仙阁。寺分前、中、后三层。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木偶群,神姿仙态,栩栩如生。寺中有一“梅花殿”,殿内墙壁上塑有梅花数株,苍劲古老,枝桠横斜,花瓣全由贝壳镶嵌而成,神彩奕奕。历史来传说:“兴国寺的梅花,越看越鲜艳”。殿下有十多级石墩,沿级而上,蛙声哀鸣,令人称奇,至今未解。殿前有两口洪钟(一名宋钟,一名明钟),击之如春雷轰鸣,在三十里外的茅花界上,有一石碑,与洪钟遥遥相应,回音如锣声,人曰“铜锣碑”。路人见之无不惊讶。相传此钟为四川一能人所铸。铸钟人有言在先,以他回蜀走一天半后击钟。由于寺中头人试钟心切,等他去后不到四小时,就提前行动了。此时铸钟人还只走到茅花界茶庵,距九溪只有30里。他惋惜地说:“此钟只有此福了”。否则可能传到百里之外。此钟现挂于梅花殿前。寺后有多棵三人合抱的古樟与古柏,古柏枝繁叶茂,绿阴如盖、春夏之交。野鹤成群,实为奇观。树下有一偏房,大革命时期,贺龙曾在此运筹帷幄,解放前夕,地下党组织也曾在此举行过秘密会议。此殿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拨款修缮。3城隍庙 阎罗阴森城隍庙建在城西街北侧,坐北向南,砖瓦结构,大门上挂有“城隍庙”三字直匾一块。一进大门就见左右两边站立男女“无常”两个。高丈余,戴高帽,一手拿铁链,一手执“拿人牌”,上书“你来了,正要拿你”八个字。横梁上悬有大算盘一把,珠子有碗口大,算盘上端书有“不由人算”四字,左右檐柱下书有对联一幅,系清戊子科解元康吉人作。上联:“为善犹如点佛灯,虽小光明,确能照千秋万代”,下联是:“作恶好比放山火,纵大气焰,也不过五日三朝”。两旁神龛上都供有泥塑木雕的牛头、马面、小鬼、判官等,乍见森严可怕,内堂正殿供俸城隍老爷和城隍娘娘,都是凤冠霞帔,乌纱蟒袍,殿上挂有黑漆金字匾一块上书“昭然不爽”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善男信女在此焚香烧纸,香烟缭绕,庙前有一大戏台。4白衣庵 观音如来白衣庵座落在十字街,磨子巷,庙坐北向南,分前后两层,正殿供奉南海观音菩萨。她一手托瓷瓶,一手持柳枝,赤脚坐在莲台之上,意在将甘露水洒向人间,壁上粉一园图,绘盘龙一条,从云中穿出,如饮水状。5杨泗庙 将军屠龙杨泗庙建在南门东溇水边。前面一道屏墙,墙左右为东西两个山门,门内东供泥塑金身,千里眼,他一手遮在眉眼上作远望状,西边为顺风耳、右手举在耳旁作远听音状,正殿供奉杨泗将军神像,他右手举月斧,作斩蛟龙之势。据说,杨泗菩萨是玉皇大帝的外甥,为了保一方平安,不让洪水成灾,命他专管江河中故意兴风作浪的恶蛟毒龙。6文庙 孔子七十二贤文庙建在西正街北侧,分前、中、后三层,砖瓦结构,正殿中央供奉大圣至成先师孔夫子塑像,两旁为七字门联一幅:“上联:几点青山仁者寿;下联:数杆修竹圣人情。”7武庙 关公赤胆忠心武庙建在东正街旁,坐北向南,砖瓦结构。庙内两层,前为戏台,过一大院,上方为正殿,供关公塑像,头戴风帽丹凤眼,卧蚕眉,赤面赤须,龙袍玉带,脚踏粉底朝靴,内穿铠甲,端坐正中。左边为关兴捧印,右边为周苍拄青龙偃月大刀。观之正气凛然,梁上一大匾上书“道冠古今”四字。8七里桥 古道暮烟从五里堆到九溪东门外,相距七华里,故名:“七里桥”三字苍劲有力,相传为宋书法家黄庭坚所书。桥下终年清水盈盈,游鱼可数;桥右有一石台,名“钓鱼台”,贺龙曾在此钓鱼。那还是第二次反围剿时期,蒋介石派飞机轰炸,贺龙正驻军九溪,他在七里桥下安闲钓鱼,他的军队疏散于深山中,未损一兵一卒。9.仙侣洞 地下宫殿仙侣洞位于九溪城东约200米的溇水河北岸。相传有二位仙女曾在这里下棋。洞中有地下泉水长流,汨汨有声。还有怪石嶙峋,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洞约十多里。摩岩“仙侣洞”三字,大有尺余,笔画工整。洞中摩岩题刻甚多,年款有明隆庆二年,万历四年、清乾隆二十七年,明工部尚书周叙等咏仙侣洞诗二首,其一云:“挂壁虬龙路可援, 石扉斜处恍通轩,不须鄂处招黄鹤,自有本湖唤白猿。三楚古来多福地,九溪应即是仙源。欲得渔父沧浪处,几度问山山不言”。其二云:“崖傍溪城东忽东,层云绝壁采虚空,乾坤老关新秋月,草木悠悠暮雨风。坐石烟花空有迹,入炉丹药意何功,分明一枕黄粱梦,移向山溪指顾中”。洞前原设“出谷亭”,洞上有鸣凤山,有寺曰“夕阳”,其实洞上的鸣凤山庙,就是当时溇江书院。戊子科解元,康吉人在此执教。当时溇江西岸数十里外来院求学青少年接踵而至,弦歌不辍,康故后,掌教者为李湘山(清进士)、庹尊素(邑廪生)和陈先洲(邑痒生)。民国成立,书院迁至西街九溪游击衙门内,改为九溪高等学校。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关门岩 天然关卡仙侣洞下游有一岩门,名为“关门岩”,立于溇江右岸栈道之中,形成天然关卡,据传日开夜合,历代为兵家必守之处,贺龙、周逸群等共产党人,从上海经洪湖回湘西,就是从此经过“夜闯关门岩”,震惊了据守江垭之敌。11紫驼名山 流霞岚气位于城北山之巅,据传,谓“紫驼”二字乃形容金盘托鱼,金筷用餐,奢华至极。紫驼名山是喻有取之不尽的宝藏,生活富有之意。在历史文学史上,唯唐代以前,皇朝上官达人,文学士之常用语。通常皇上还用以赏赐有功之臣。紫驼名山是何朝代,皇上因名人而赏赐之名,有待考证。可见九溪后山修建其神庙其用意不言而喻。有山神庙,建于基上,全由石头叠成。每当夕阳西下,晚霞反照,紫气升腾,甚为壮观,清人朱正元诗曰:“向夕阳光淡,晚霞着影长,深林喧鸟雀,敧经下牛羊,岚气空含赤,溪光晚送香,一钩初挂月,炯炯上山阳”。12玉皇阁 玉皇大帝玉皇阁建在西正门外,北山脚下悬崖壁上,临溇水,坐北向南,正对隔岸的“六阳楼”。阁分上下两层,上层供奉木雕玉皇大帝神像,后人面对此阁渊源兴衰大为感概。题诗一首,曰:“飞阁临流不计年,寒墙半圯薜萝悬,山僧不识何处去,空余禅院杨柳烟”。其大门对联曰:“西河沿流九溪水,北山峙对六阳楼”。13铁炉滩 尉迟恭炼锏铁炉滩在九溪城西十多里的溇水右侧,滩急水猛,相传是唐朝尉迟恭为了铸锏而设的铁炉,因没有铁料,便捉来一只铁羊放在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却不见铁羊发热,反而从炉中飞走落入峪中,喊了几声,便不见踪影。当地人便将此峪名为“羊喊峪”,尉迟恭是个火性人,锏铸不成,便一脚踢倒铁炉,炉渣滑入江中,至今使行船放排不便,船工、排工都骂尉迟恭干了一件坏事,虽然是个传说,但滩中却有炉渣。14华王洞 华阳王逃驾华王洞,在今逃驾峪村,离九溪西10华里,隐没在溇江的一个河套处。森林茂密,飞瀑直下,幽静怪僻,怪石嶙峋,山湾尽头有一石洞,常年云雾掩盖,真是“幽邃似桃源”。据澧洲志载:“为华阳王避难逃驾之处”。华阳王为明崇祯皇帝之弟,名叫朱敬一,原为蜀王,后迁澧洲。明灭,华阳王由九溪指挥官李元亮掩护隐藏此处,清廷下旨,迫李元亮将华阳王送京,在解往武昌途中而死,葬鹦鹉洲。总之九溪卫城内外名胜古迹甚多,除上述之处,还有山川社稷庙、火神庙、马王庙、奎圣庙、万寿宫、宫王庙、接官亭、五童庙、王爷庙等,星罗棋布不胜枚举。15阮公祠 阮将军,浙江仪徵人,讳玉堂、字号琢、系康熙辛卯年武举,乙未年进士,因蛮人作乱,为保一方平安,朝廷于乾隆元年,派往九溪任九溪游击等职,因统帅军队平蛮有功。死后军民特修祠堂以示其功德,设九溪卫城西正街北侧,现有碑可考。(四)民情风俗 丰富多彩1杨泗会农历正月十六日,为九溪城杨泗会期,是日晨,将杨泗神像,从南门庙中抬出,巡街驱瘟。沿街各户放鞭炮、焚香、烧纸祭以三牲,有的向神像抛银元或铜元,以示报酬神恩。人们抬着杨泗神急速旋转,锣鼓喧天,俗称“车杨泗”。前夕,巫师向杨泗问卦,占卜当年雨水、年成、瘟疫等情况。次日下午,杨泗回殿后,巫师即在神前,宣告问卜结果,其时远近群众,层层围听,拥塞庙门,此俗解放后方废。2、城隍会 农历五月廿七日,为九溪城隍会期。相传这天是城隍菩萨生日,群众把城隍菩萨和城隍娘娘的木雕金贴的神像从庙里抬了出来游街,扮有“故事”十多台,锣鼓喧天,场面热闹,故又称“故事会”。所扮“故事”有“西湖借伞”、“王允献貂”、“单骑救主”、“三妖出洞”、“水满金山”、“天官赐福”等,每台角色限三人,两个童男并立台面,一个童女跨立其上(童男柱杖或背长剑,童女立于杖端或剑端,观众乍见莫不惊异。实则台中竖铁杆,杆上绑篓,女坐篓中,外加彩饰衣裙,故难察辨)。其后为大型彩龙船一只,并扮有“故事”。四人抬一架,中横一轴,轴端串枋,联成秋架四个,各坐角色一人,前进时,角色随架转动,此上彼下,谓之“玩秋架”。随后又有“龙灯”四门各一条,东门青龙,南门火龙,西门白龙,北门黑龙,中央黄龙,接着是“狮子灯”、“虾子灯”、“蚌壳灯”以及扮演的牛头马面、判官小鬼等阴森可怕,观者无不心惊胆战。3、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主要习俗是以赛龙舟、吃粽子为主的民间活动,其内容主要是:水中设夺标台,上挂有猪首一个,标旗一面,包子、麦粑粑若干。有竞赛者夺得标旗为胜,可得猪首,以示鼓励。这天九溪、江垭、教场各有龙舟几条轮流竞赛,胜者有奖。每条龙舟上各坐三十人(左边十五人,右边十五人)手持挠片,在锣鼓声中破浪前进,谁先划到终点,夺得标旗,谁就获胜。鞭炮声、呐喊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场面特别热闹。4、民间文体活动(1)下三棋 (7)渔鼓筒(2)打飞棒 (8)薅草鼓(3)九字鞭 (9)莲花闹(4)土地戏 (10)做道场(5)三棒鼓 (11)打镏子(打围鼓)(6)花鼓灯 (12)打搏(五)历史人物录1、明代周叙,字子厚,九溪人,明朝官职朝廷工部尚书。成化时,有为千户九溪卫者,子孙遂世为卫人。叙生有异秉,猿臂善射,博学工诗文,著石溪集、洛阳花木记、唐诗类编及钦恤录等,被朝廷诰封资政大夫,病故后葬在象市虎头山。墓地原有石人石兽,现已荡然无存。李应祥,九溪人,武学生也,文武兼备,为官有政声,平播州杨应龙有功焉,著有平播传。官职明贵州总兵、四川总兵赠左都督,世袭千户。唐仁,字少微,九溪卫庠生。1558年,是明朝反侵略战争中的猛将勇士,在浙江王江泾大败倭寇,明史称“王江泾之战”为东南战功第一。抗倭结束后,被封为镇国将军。李师靖,九溪人,官职贵州总兵,朝廷诰封龙虎将军。原九溪卫城内三王街,有西李总兵坊,为李师靖立。(牌坊已毁)李师沅,九溪人,官职沅州游击守备,朝廷诰封定远将军。李元亮,九溪人,官职贵州清浪卫守备,朝廷诰封昭勇将军。2、清代杨仁醇,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被皇清封为昭武将军。安长太,字永吉,九溪人,武进士,原湘军将领。清末时期官职永州镇台(总兵),朝廷赐有封号:骠骑大将军,曾参加过林则徐倡导的禁烟运动,也奉朝廷之命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同治元年病故。享年73岁,葬九溪古城官北山之阳,碑石存。安宏鸾,九溪人,清末科第,文官进士,官职江西赣州观音阁府指挥官,朝廷封“大夫第”,并赐予龙凤碗,奉朝廷命在瑞州、赣州等地协助曾国藩湘军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安府百米远处,原九溪分司衙门旁竖立有石碑一面上书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同治年间,江西九江发乱,部分江西籍人逃难落籍九溪,后组建江西籍人在九溪发展文化产业。九溪古城抬故事文化,经济后盾创建者。病故后,葬赵家岗王家坪。3、民国陈宗瀛,字仙洲,号羡邹,清贡生,九溪人;陈一生醉心教育,曾在溇江书院讲学多年。民国成立后,废书院,设学校,溇江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校务由陈主持。陈博学能文,平日搜集九溪卫史实,遍考明清典籍,参酌康熙九溪卫志深入桑植、大庸、鹤峰、石门、澧县、五峰等地,实地考察,充实了九溪卫志。1951年被聘为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1955年阴历九月十六日病故。享年80岁,葬于九溪太平山。 李树芳、李炳寰,九溪人,系清末民初维新运动创始之先躯。安佰一,字吉志,又名:安宝恕,九溪人,抗过日。青少年时期在常德读书,和林伯渠是同桌又是打的老庚。在日本留过学。孙中山辛亥革命时期,参加了“同盟会”会员,给孙中山当过警卫员,并与杜心五、刘孟顾在广州刺杀过袁世凯失败。中华民国成立后,湖南省长程潜推荐安佰一在浏阳、华容、南县、澧县等地任过县长。李善后,字仲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空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KTD-092-生命科学试剂-MCE
- 2-Difluoromethylpentadecanoyl-CoA-2-Difluoromethylpentadeca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AZD-9272-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新解读《GB-T 30269.806-2018信息技术 传感器网络 第806部分:测试:传感节点标识符编码和解析》
- 电焊工培训班知识课件
- 保定市中考声乐考试题及答案
- 河源考试题及答案
- 电热管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电源厂培训知识课件
- 2024年溧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定向招聘笔试真题
- 执行力责任心培训课件
- 2025年营养师考试冲刺押题试卷:营养师实操技能考核与解析
- 水厂设施现代化改造方案
- 2025秋季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课件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设计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附新课标解读】
- J-STD-020D[1].1中文版
- 相亲相爱 简谱
- 考考你的反应能力(说出字体颜色)(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