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是怎样来的? 作者: 刘仁庆 字体:大 中 小 什么是书?书是知识,书是阳光,书是历史,书是源泉,书是良药,书是营养品古往今来人们对书的比喻数不胜数。要给书一个严谨的解释,可以这样说:书是“书籍、期刊、画册、图片等出版物的总称”;“书是印上文字的装订成册的纸”;“书是有相当内容份量、非单页而以本状的形式出版的著作”;“书是知识的载体”;“书是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渠道”等等。不论怎样,书是记录在某种材料上的历史,它也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这是毋庸置疑的。 书的前身远古的时候,世界上没有文字,没有笔,没有纸,自然也没有书。我们的祖先采用堆小石头或者以绳打结的原始办法来记事。后来,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5千年,中华民族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是把文字刻画在乌龟壳和牛骨头上边,这就是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石碑和竹简上,于是就有了铭文、碑文和毛笔字。这样一来便有了中国最早的书甲骨书、青铜器书、石碑书和竹简书等等,也有人把它们称为是我国最原始的书。那时候,国外也有各种各样的“书”。如公元前3千年,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畔生长的一种名叫“帕努司”的纸莎草加工后制成纸草纸,用削尖的芦苇杆蘸了颜色在上面写字,然后把纸草纸打弯转成圆筒形叫做“一卷”,再把它们排列起来便成了纸草书。据说,英文中的卷(volume)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古印度人则有贝叶经书。贝叶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棕榈树的宽大树叶,印度僧人拿锥子扎眼做成经文。公元前2千年,古巴比伦人用小棒在半干的泥巴坯上面刻字,再把它放在火上烧干做成砖书,这种泥砖可以存放很久。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古希腊人参考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发明了22个字母和标点符号,刻写在泥砖上,从右到左书写。而古罗马人更有奇想,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26个拉丁字母,并使它成为后来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之一。他们在木板挖出浅槽,浇上石蜡,等蜡凝固后,用针划字,从左到右书写,再将写完字的蜡板一块块连起来就成了一本书。中东地区的帕加马人将小羊羔的皮剥下,用石灰水处理后做成了羊皮书。凡此种种,这些各式各样的“书”,它们都开启着各自民族的文化历程。但是,上述种种都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书,而只能视为书的前身。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书是有一定的界定的。书的要素从现代观点来看,真正的书,除了应具有丰厚的内容外,其物质基础应该是:一有文字(通用、辨识);二有载体(纸张或其他材料);三有册形(有幅面、有复页);四有社会性(批量、印刷、发行)。这4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在中国真正的书的出现,直到汉朝发明了造纸之后才有可能。不过,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古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手工抄写的。所以,在晋代还出现了“抄写人”这样的职业,以及像“洛阳纸贵”一类的典故。手抄本是一种中间过渡形式,它还不能被称为真正的书。到了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之后,书作为传承文明、文化的载体而逐渐地流行起来。直到宋代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从此我国各地印书就更加广泛、更加方便了。有了印刷术活字、石印、机印等,可以印出大量书籍,于是便扩展了书的应用的新天地。在我国书的形式分为“中式书”和“洋装书”。中式书又叫线装书,拿起一本中国线装书来,先不必看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悦目了。那眼睛看起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感知。这其中闪烁的智慧自不消说,单是这淡淡的书香就能涤荡人的心灵。古人读书必先焚香净手,足见对书的虔诚。中国的方块字的完整、艰深,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却也无形之中维护了文化的传承与国家的统一。中式的线装书每册都很轻,页码不超3位数,可以手执书卷,躺着看书也不觉累,充分照顾体力,贯穿“以人为本”之理念。洋装书是从国外引入,它是由羊皮书演变而来的。欧洲人开始用鹅毛管蘸墨水把字写在羊皮上,然后把一张张羊皮钉在方形的木板上,最后在书的前边再钉上一块同样大小的木板。据说,这就是精装书的起源。一般的洋装书,又厚又重,拿着很费力,必须端坐才好阅读。大约在1445年,德国人谷腾堡发明了印刷机,这样就加快了印刷速度,由此打开了书籍出版的新篇章。读书与藏书读书必须先学识字。人类之所以从蛮夷走向文明,文字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老而又美丽,同时又具有生命活力。那一个个方正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我国的文字自古以来由少变多,发展到清代时有了康熙字典,收录有4万多个字。书写又有了许多种字体:如柳公权的字,遒健娟美;如欧阳询的字,浑厚劲挺;如褚遂良的字,笔法秀丽;如颜真卿的字,端庄有序。随后印刷筛选出了楷体,乃至日后演变成的宋体、仿宋体则更常见了。所以没有训诂的基础知识,便识不了古字、看不懂古书。孔子晚年读易(经),韦编三绝,用韧皮串连竹片,翻来翻去,至使韧皮断了多次,由此可知孔子的刻苦。西方的书也是一样,不精通德文、法文而从第二手的英文著作中得来的有关欧洲大陆的思想、观念、哲理等,那不是完全可靠的。书籍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有很多种,比如善本(凡内容较好、刻印较精、流传较少,并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书)、珍本(古籍中凡刻印较早、流传较少、文物价值高的书)、孤本(国内收藏仅此一书,或各家藏目不见著录者)、抄本(凡用手写录下的古籍)、校本(对古籍中的某些差异字句、注释进行匡正的书)、批本(凡有名家批改的书)、批校本(将批本和校本合在一起的书)等。藏书是一种功德行为,善哉,闲哉,礼哉。书的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将会出现许多奇妙的书。这些书的式样非常之多,有传统模式的,有胶卷模式的,有电脑模式的,无论如何,不管是什么模式的,它的功能都是一样的:便于阅读,利于久藏。具体地说,就有所谓微缩书、立体书、视听书、电子书等等。如果把书变成电脑那样方便,除了阅读之外,还能听音乐、聊天儿、玩游戏、查资料,想怎么样办就能怎么样,该多好啊!手机又是“未来书”开辟的另一个新窗口,通话、联网,还可加入了图形、音频、动画等技术。它建立起人机之间相互关联的信息,就如同人大脑的工作方式一样。在生动有趣的书的王国里,未来书究竟会是怎么样的?未来书能把书里的歌唱出来吗?未来书里能有很多的知识,有问必答吗?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文章代码:100626)百科知识2010年3月B版什么是书?书是知识,是阳光,是历史,是源泉,是良药,是营养品古往今来人们对书的比喻数不胜数。要给书一个严谨的解释,可以这样说:书是“书籍、期刊、画册、图片等出版物的总称”;“书是印上文字的装订成册的纸”;“书是有相当内容份量、非单页而以本状的形式出版的著作”;“书是知识的载体”;“书是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渠道”等等。不论怎样,书是记录在某种材料上的历史,它也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这是毋庸置疑的。 远古的时候,世界上没有文字,没有笔,没有纸,自然也没有书。我们的祖先采用堆小石头或者以绳打结的原始办法来记事。后来,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5千年,中华民族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是把文字刻画在乌龟壳和牛骨头上边,这就是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石碑和竹简上,于是就有了铭文、碑文和毛笔字。这样一来便有了中国最早的书甲骨书、青铜器书、石碑书和竹简书等等,也有人把它们称为是我国最原始的书。那时候,国外也有各种各样的“书”。如公元前3千年,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畔生长的一种名叫“帕努司”的纸莎草加工后制成纸草纸,用削尖的芦苇杆蘸了颜色在上面写字,然后把纸草纸打弯转成圆筒形叫做“一卷”,再把它们排列起来便成了纸草书。据说,英文中的卷(volume)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古印度人则有贝叶经书。贝叶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棕榈树的宽大树叶,印度僧人拿锥子扎眼做成经文。公元前2千年,古巴比伦人用小棒在半干的泥巴坯上面刻字,再把它放在火上烧干做成砖书,这种泥砖可以存放很久。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古希腊人参考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发明了22个字母和标点符号,刻写在泥砖上,从右到左书写。而古罗马人更有奇想,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26个拉丁字母,并使它成为后来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之一。他们在木板挖出浅槽,浇上石蜡,等蜡凝固后,用针划字,从左到右书写,再将写完字的蜡板一块块连起来就成了一本书。中东地区的帕加马人将小羊羔的皮剥下,用石灰水处理后做成了羊皮书。凡此种种,这些各式各样的“书”,它们都开启着各自民族的文化历程。但是,上述种种都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书,而只能视为书的前身。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书是有一定的界定的。从现代观点来看,真正的书,除了应具有丰厚的内容外,其物质基础应该是:一有文字(通用、辨识);二有载体(纸张或其他材料);三有册形(有幅面、有复页);四有社会性(批量、印刷、发行)。这4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在中国真正的书的出现,直到汉朝发明了造纸之后才有可能。不过,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古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手工抄写的。所以,在晋代还出现了“抄写人”这样的职业,以及像“洛阳纸贵”一类的典故。手抄本是一种中间过渡形式,它还不能被称为真正的书。到了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之后,书作为传承文明、文化的载体而逐渐地流行起来。直到宋代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从此我国各地印书就更加广泛、更加方便了。有了印刷术活字、石印、机印等,可以印出大量书籍,于是便扩展了书的应用的新天地。在我国书的形式分为“中式书”和“洋装书”。中式书又叫线装书,拿起一本中国线装书来,先不必看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悦目了。那眼睛看起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感知。这其中闪烁的智慧自不消说,单是这淡淡的书香就能涤荡人的心灵。古人读书必先焚香净手,足见对书的虔诚。中国的方块字的完整、艰深,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却也无形之中维护了文化的传承与国家的统一。中式的线装书每册都很轻,页码不超3位数,可以手执书卷,躺着看书也不觉累,充分照顾体力,贯穿“以人为本”之理念。洋装书是从国外引入,它是由羊皮书演变而来的。欧洲人开始用鹅毛管蘸墨水把字写在羊皮上,然后把一张张羊皮钉在方形的木板上,最后在书的前边再钉上一块同样大小的木板。据说,这就是精装书的起源。一般的洋装书,又厚又重,拿着很费力,必须端坐才好阅读。大约在1445年,德国人谷腾堡发明了印刷机,这样就加快了印刷速度,由此打开了书籍出版的新篇章。读书必须先学识字。人类之所以从蛮夷走向文明,文字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老而又美丽,同时又具有生命活力。那一个个方正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我国的文字自古以来由少变多,发展到清代时有了康熙字典,收录有4万多个字。书写又有了许多种字体:如柳公权的字,遒健娟美;如欧阳询的字,浑厚劲挺;如褚遂良的字,笔法秀丽;如颜真卿的字,端庄有序。随后印刷筛选出了楷体,乃至日后演变成的宋体、仿宋体则更常见了。所以没有训诂的基础知识,便识不了古字、看不懂古书。孔子晚年读易(经),韦编三绝,用韧皮串连竹片,翻来翻去,至使韧皮断了多次,由此可知孔子的刻苦。西方的书也是一样,不精通德文、法文而从第二手的英文著作中得来的有关欧洲大陆的思想、观念、哲理等,那不是完全可靠的。书籍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有很多种,比如善本(凡内容较好、刻印较精、流传较少,并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书)、珍本(古籍中凡刻印较早、流传较少、文物价值高的书)、孤本(国内收藏仅此一书,或各家藏目不见著录者)、抄本(凡用手写录下的古籍)、校本(对古籍中的某些差异字句、注释进行匡正的书)、批本(凡有名家批改的书)、批校本(将批本和校本合在一起的书)等。藏书是一种功德行为,善哉,闲哉,礼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将会出现许多奇妙的书。这些书的式样非常之多,有传统模式的,有胶卷模式的,有电脑模式的,无论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选聘事业编制医疗技术人员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湖南株洲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42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我们的苦衷300字(8篇)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 2025年南平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5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检测流程模板
- 2025贵州三穗县第七批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1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贵阳贵安事业单位引进人才77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后勤基建处前期采购办公室管理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文档管理标准化流程文件分类与存储方案
- 火焰引燃家具和组件的燃烧性能测试装置校准规范-
- 2025至2030年中国局部UV油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公积金补贴协议书
- 2025年中国眼视光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 科研机构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
- 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MLCC粉末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无人机吊装作业安全管理
- 试用期转正考核表(设计部)
- 2025年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经综396真题试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