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1高职二模语文试卷、答卷及答案.doc_第1页
杭州市2011高职二模语文试卷、答卷及答案.doc_第2页
杭州市2011高职二模语文试卷、答卷及答案.doc_第3页
杭州市2011高职二模语文试卷、答卷及答案.doc_第4页
杭州市2011高职二模语文试卷、答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七县(市、区)2011年高职二模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两部分,满分150分。2、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校名、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区内。3、所有试题均需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稿纸上作答均无效。4、请考生务必注意试题序号与答题序号一一对应。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 )A他一改往日咄咄逼人的作风,笨拙地说,我与你相比未免相形见绌了。B当日薄西山时,他在那片瘠薄的荒地里找到中药薄荷的薄叶。 C李大婶喘着粗气闯进门,端起茶杯喝了几口水,把钱包揣在怀里,一脚踹开门,又冲出屋外。D他性情平和,但却是一个讲原则的人:是非面前从不和稀泥,不随声附和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了”。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学习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鹜远,浅尝则止。 B这部影片节奏紧凑,扣人心弦,感情真炽,摧人泪下,获得了“最佳影片”的题名。C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消骨”,一次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掩埋。 D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力,使他的批判独抒己见,入木三分。3. 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后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甚至生活中都常用“杯具”来代替“悲剧”,形容人、事、物。后演变出“洗具”(喜剧)、“餐具”(惨剧)。下列加点的“杯具”所表示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3月15日,双喜电压力锅在长沙街头竖立起一个巨大的杯具模型,杯具的顶端写着“假冒伪劣是一个大杯具” B人生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更像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C有人戏谑地说人生就是“杯具”+“洗具”=“食具”(尸具),一个人如果经历了这些就死翘翘了。D湖南常德的一位老人在砸了桃源县县委书记家的玻璃后,在家中自尽,真是杯具啊!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中国首部大型电脑三维动画武侠动漫系列剧秦时明月由明日工作室 编制,于2007年春节期间在全国各地同步播映后,广受好评。该剧电影版预计于2012年夏季上映。 我 不想去,只是没工夫罢了。 山东鲁能队在主场迎战长沙金德队, 面对的是中超最弱的球队,鲁能俱乐部也没有提出“必杀令”,避免队员有过多的压力。A次序 独力 未尝 尽管 B秩序 独立 未尝 即使 C次序 独立 何尝 即使 D秩序 独力 何尝 尽管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转益多师”,今人求学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博学之,深思之,多方求证,不可师心自用。(闭塞眼睛捉麻雀)B他站在门口微笑着说:“老王啊,你这样连着几天白天黑夜连轴转,可千万别累垮了身子骨啊。” (通宵达旦)C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 D你小子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够好了,别贪得无厌,不知足啊!(这山望着那山高)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的一项是( )A. 语言的词汇及其含义是为全民所共同理解和共同承认,否则,社会交际就无法进行。B.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C. 去年,有十七八个医学院的学生曾到我们医院实习了半年。D. 北京一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而驰名中外。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实中,我对一些生活的真相,真的不明白,有时明白了也不敢面对。 , 。 ; , , 。于是,我便用自己的键盘,通过自己的书写来极力探寻、揭示一些真相。但也不能说穿 真相和快乐是不能并存的有时对一些真相识穿了 面对真相的生活是不快乐的真相比谎言更可怕 面对真相我们有时会说谎,会唯唯诺诺,顾左右而言他A B C D8. 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进行,一位歌手登台摹唱,唱错了乐谱中后面的几节。音乐评论家微笑着即兴点评,表达得体又不乏幽默的一项是 ( )A你总体唱得不错,只是后几节错了。 B你后几节唱错了,今后还要加强训练。C前几节唱得不错,可惜后几节你有所改编。D你前面唱得不错,如果后面也能保持就好了。9. 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一)夫妻(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 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 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A B C D10.对下面这首宋词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A第二联,写登楼远望所引发的幻觉,暗喻仕途多坎坷,但诗人如风雨中的芙蓉和薜荔一样临变不惊。B第三联,状写实景,岭上树荫蔽目,城下江流曲回,诗人借景抒发谪居荒蛮之地备感压抑的情怀。 C最后,诗人联想到几位好友难处境地,他们都遭受贬谪,各滞一方,难通音信,诗人只得遥寄相思。D全诗以写登楼所见的景象为主体,但寓情于景,对友人的惦念,对现实的不满和批评,皆在景语之中。第二部分 科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4题。太阳能卫星太阳能卫星的概念是美国科学家彼德格拉泽于1968年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能源部和航空航天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把利用太阳能与航天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随后,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研究工作停顿下来。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温室效应气体和气候变暖问题的忧虑,以及全世界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在太阳能利用及航天技术研究的长足进展,美国航空航天局投入巨资,在许多企业的大力配合下,重新启动这一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提供数兆瓦的电能。这种卫星配有太阳能吸收塔,其外形像一根长柱,四周装有太阳能收集器。现在人们正在研究一种不需要太空运载器,可以通过现有的火箭把太阳能吸收塔直接送入太空轨道的技术。解决太阳能的收集问题后,下一步工作是向地球传输太阳能。此项试验正在地球上进行。科学家们认为,收集到的太阳能可通过磁控管变成微波,经特种传输“通道”把太阳能直接传到地球表面。这项试验工作现在在印度洋岛屿留尼汪岛上进行。与此同时,美航空航天局也在研究把来自太空的太阳能转变为电力并输入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市的电力供应网。俄罗斯航天机构下属的能源科技生产公司目前正在试验“阳光反射镜”。这种反射镜可以将阳光反射到地球上,以便延长农业耕作区的日照时间,也可为北部城市提供照明。1998年2月,该公司试图利用“进步”火箭在太空展开一面直径为82英尺的太阳能反射镜,但因金属箔制成的镜子未能张开而告失败。能源科技生产公司的高级顾问杰弗里曼弗说:“我们将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继续研究,同时还将开展其他商业的太空应用研究。”研究实验表明,微波和反射镜并不是把太阳能传输到地球表面的惟一手段。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贝基正在探索研制一条长达3.52万公里的太阳能传输“线路”的可能性。从本质上说,这条线路是地球与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太阳能卫星之间的连接“通道”。这条通道看上去就像一根柱子,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太空。贝基说,通道的管径为1/4英寸,由一种被称为“巴基管”的碳纤维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重量比钢轻得多,但其硬度超过钻石。这种纤维目前仅在实验室中进行小批量生产。科学家估计,实现这种纤维的规模生产尚需1015年。11.对美国航空航天局投入巨资研究太阳能卫星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近年来,能源在不断消耗,而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却在增大。B近年来,太阳能技术成熟及航天技术研究的长足进展。C利用太阳能可以缓解人们对全球温室效应气体的忧虑。D利用太阳能可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12.对太阳能卫星情况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提供数兆瓦的电能。B太阳能卫星外形像一根长柱,四周装有太阳能收集器。C有的太阳能卫星配有太阳能吸收塔,有的配有一个大直径的太阳能反射镜。D太阳能卫星将可以运用多种途径,将清洁能源送入地球。13.对太阳能传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成熟的有三种。B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成熟的有二种。C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正在试验中的有三种。D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设想的已有五种。1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利用微波、反射镜两种方法传输太阳能到地球表面外,科学家还将探索新的途径。B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输入地球上的电网的试验成功,会带给人们更多方便。C1998年2月没有展开的阳光反射镜的试验仍将继续进行。D随着碳纤维管规模生产的实现,3.52万公里的太阳能传输“线路”必然通畅。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未几,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也。”时皆服其量。李方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先是,卢多孙为相,其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后遂以为常。至是,蒙正奏曰:“臣忝甲科及第,释褐(脱下布衣。指刚出来做官)止授九品京官,况天下才能老于岩穴,不沾寸禄者多矣。今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恐罹阴谴。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自是宰相子只授九品京官,遂为定制。朝士有藏古镜者,自言能照二百里,欲献之蒙正以求知。蒙正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闻者叹服。尝灯夕设宴,蒙正侍,上语之曰:“五代之际,生灵凋丧,士庶皆罹剽掠,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矣。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赐,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蒙正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矣。”上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复位,同列多其直谅。15.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 阳:通“佯”,假装。B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 允:允许C臣忝甲科及第 忝:谦词,辱。辱没他人,自己有愧。D膺此宠命,恐罹阴谴 膺:承受。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不若毋知之为愈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D乃知理乱在人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7. 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吕蒙正“以正道自持”一项是( )不若毋知之为愈也。 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 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 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 乃知理乱在人 愿陛下视近以及远ABCD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蒙正任参知政事,初入朝堂时,有人说:“这小子也当参政吗?”他阳为不闻。别人要追问,他连忙制止。当时人都佩服他宽宏大量。B卢多孙作宰相时,他的儿子起家就授予员外郎的大官,并且成为常例。吕蒙正任宰相时反对这样做,请求只给他儿子授个九品京官就行了,表现了他无私的品格。C吕蒙正十分廉洁,有个朝廷官员家中有一面宝镜,据说能照二百里的范围,他要送给吕蒙正,请求提拔。吕蒙正说:“我的脸不过碟子大,要照二百里干什么?”不要他的镜子。D,吕蒙正敢于直言,一次皇上把现在社会繁盛与五代时生灵凋丧作对比,有得意神色。吕蒙正劝告皇上眼光要远大,不能只看眼前,还要看到长远。第四部分 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 20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商隐无题中,用“春蚕到死丝方尽, ”来表达忠贞的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安得广厦千万间, ”来表达兼济之爱。(2分)216月12日是世界献血日。下面是有关调查机构对某市2010年6月公民献血情况的调查统计。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不同的日期或时段里献血人数变化的情况,并为今年世界献血日拟定一条公益广告词。(5分)日期1日5日8日10日12日14日18日25日30日献血人数36人35人37人67人268人52人38人36人37人图表概括: (3分)公益广告词: (2分)22有这样一条手机短信:“不是所有的花都带刺,可玫瑰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树都挺拔,可白杨做到了;不是所有的傻瓜都将这短信看完,可你做到了。恭喜你!”请改动画线句的内容,使之成为一句祝福语。(3分) 第五部分 社科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 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与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乐论(荀子)与诗学(亚里士多德)的中西差异(一个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一个重视艺术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情绪的净化作用),也由此而来。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是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柏拉图)或心灵净化(亚里士多德)。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都表现出这一点。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和补充者。2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儒家的“出世”和道家的“入世”互相补充协调。B儒家关注世俗人生,道家侧重对自然的抽象玄思。C庄子部分思想来自孔子并补充儒家而与儒家一致。D儒道之外的名家法家等也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影响。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儒家艺术和审美观念的是( ) (3分)A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 B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C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 D重视情、理结合,重视以理节情的平衡。25根据文意,先秦孔学对中华文化有哪些贡献?(4分) 26根据文意,儒道是如何“互补”的?请从世界观和审美兴趣两个方面简要概括。(4分) 第六部分 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731题。感悟春天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便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27. 读第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3分) 28. 第段画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什么?(3分) 29. 第段中那位封建时代的女子和那位现代美国哲人难能桑塔耶那面对同样的春天,心态却明显不同。请选取文中的一个字概括他们各自的心态并说明理由。(4分) 30. 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所以作者认为春天是四季中最短暂却是最珍贵的季节。B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所以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对春天情有独钟,比如说李白、杜牧、韩愈、李贺等,都用他们华丽的诗篇讴歌春天,赞美生活。C只要有一颗善于倾听的心,你就能听到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等来歌唱春天的声音,所以,我们更要学会欣赏春天,珍惜春光。D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所以,我们要品味春色,沐浴春风,更好地感受生活,感悟人生。E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31. 按照第段画线句子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3分)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 第七部分 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朝阳已变成落日;一转身,村头的那座拱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乡村已变成钢筋混凝土森林;一转身,满头青丝已变成白发;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一转身,一转身,能否再转回来?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杭州市七县(市、区)2011年高职二模语文试题卷答卷板块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两部分,满分150分。2、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校名、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区内。3、所有试题均需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稿纸上作答均无效。4、请考生务必注意试题序号与答题序号一一对应。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第二部分 科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题号11121314答案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题号15161718答案第四部分 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19 (3分)20 (1分) (1分)21图表概括(3分) 公益广告词(2分) 22 (3分)第五部分 社科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23( )(3分) 24( )(3分)25根据文意,先秦孔学对中华文化有哪些贡献?(4分) 26根据文意,儒道是如何“互补”的?请从世界观和审美兴趣两个方面简要概括。(4分) 第六部分 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731题。27读第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3分) 28第段画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什么?(3分) 29请选取文中的一个字概括他们各自的心态并说明理由。(4分) 30( )( )(6分)31. 按照第段画线句子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3分)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 杭州市七县(市、区)2011年高职二模语文试题卷答案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 DA DCABCCA第二部分 科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题号11121314答案DBCD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题号15161718答案BDDD第四部分 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19皇帝居住的地方,士庶都赶赴聚集到这里,所以这样繁华兴盛。(3分)20蜡炬成灰泪始干。(1分)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1分)21图表概况:6月12日是世界献血日。6月上旬,每天献血人数保持在36人左右。随着“献血日”的临近,献血人数逐渐增加。12日这天,人数高达268人之多。之后,又逐渐下降。下旬献血人数又趋平缓。(评分标准:“献血日”日期;“献血日”人数剧增;“献血日”前后人数平稳。从以上三方面陈述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总分3分)参考广告词: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捐一份热血,献一份爱心/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我健康,我献血,我自豪!/爱我中华,捐我热血(评分标准:基本符合即可,总分2分)22参考祝福语:不是所有的人都成功,可你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幸福,可你做到了。(评分标准:格式正确,表达对他人的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