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旱作农业 调整种植结构-对全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调查和思考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我省农技人员创新的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我区通过近三年的推广实践检验了其卓越的抗旱增产特性,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种植业技术推广上的第二次革命,通过参与今年的推广工作,对全区旱作农业的发展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深感鼓舞和振奋。一、全区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抗旱增产特性和大面积推广的现实基础(一)发展现状我区2006年首次在草峰镇引进试验种植4.2亩,平均亩产630公斤,较半膜玉米增产21.5%,较露地玉米增产40.2%。2007年完成示范面积10115亩,平均亩产673.7公斤,较半膜覆盖玉米增产137.6公斤,增幅25.7%,较露地玉米增产250.7公斤,增幅59.6%。两年的试验示范证明,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革命性措施。2008年,全区开始大面积推广,共落实推广面积8.018万亩,占全区玉米播种面积的44%,分布在12个乡镇155个村753个社20535户农户,占乡镇总数的63%。虽然今夏严重干旱,但无论在平坦开阔的草峰塬,还是沟壑纵横的南部山区,漫山遍野齐刷刷的全膜玉米掀起层层绿浪,与半膜玉米和露地玉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植株高差在一尺左右,且全膜玉米茎干粗壮、叶片浓绿、棒子饱满,丰收在望,据预计产量不会低于去年,平均较半膜玉米增产预计在25%以上。(二)抗旱增产特性我区南北二塬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区,降水是供应作物水分的唯一来源,如何科学“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和途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半膜覆盖技术相比,在覆膜方式上由半膜覆盖变为全膜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在种植方式上由平铺穴播变为垄沟种植,通过双垄膜面集雨,使往常看来甚至“无效”的5毫米以下降雨全部及时通过垄沟播种孔汇流到作物根部,显著提高了降水利用率;在覆盖时间上由播种时覆膜变为秋覆膜和顶凌覆膜,既减少了冬季和春季土壤水分的蒸发,又可以留住播种前的降雨,最大程度地克服了春旱对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威胁,做到了秋雨春用,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工小环境,走出了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的旱作农业新路子,做到了“滴雨不漏”。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56月份是玉米出苗至拔节期,增温效应最大,有效积温的增加促进了玉米早熟,全区推广实验证明可提早成熟1520天,能有效地减轻南部阴湿山区早霜冻的危害,有利于北部塬区“阴山地”玉米增产,使一些原来不能成熟的中晚熟优质高产品种如富农1号、登海9号、沈单16号、酒试20等在北部塬区能够正常成熟,有效地挖掘了土地的增产潜力。全膜覆盖能增加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全膜覆盖由于增加了反射面积,增强了近地层空间的光量和光照强度,极大地增强了玉米的光合作用,特别是玉米中、下部叶片的光合强度显著增强,促进了玉米植株的发育生长,这对南部阴湿山区玉米增产十分有利。全膜覆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田间杂草,同时如能把“一膜两年用”技术推行开来,既能节省成本,也可减少除草的劳动投入。(三)大面积推广的现实基础1、我区地处大陆腹地,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常年降雨量少,多年平均降雨量476毫米左右,分布时空不均,春旱出现频次高,甚至冬、春、伏三季连旱,民间有“十年九旱”之说。降水的时间分布与农作物特别是以小麦为主的夏粮的生长期相错位,在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最干旱的时期,有限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在南北二塬无灌溉条件的广大农村,以小麦为主的夏粮产量多年低而不稳,极端干旱年份甚至绝收,种夏粮甚至赔本成为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2、我区多年平均气温9.6,无霜期138-182天,年均降雨量476毫米左右,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夏季平均气温16至24,且雨季主要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这对喜高温多雨的玉米后季生长十分有利。我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出路只能是压夏扩秋,扩秋的重点是玉米,在南北二塬,半膜覆盖玉米平均亩产都在400-500公斤左右,亩纯收入是种小麦的2-3倍,亩产秸秆3000公斤以上,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畜牧业发展的饲草短缺问题。加之当前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仍处于偏低水平,燃料乙醇等工业用玉米需求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全球玉米总产量不足,受需求拉动,玉米价格仍将继续上涨,这无疑对农民增收极为有利。3、我区农业增产的难点主要在南北二塬,南北二塬共有12个乡镇,占全区乡镇(开发区、工业园区)总数的63%;农业人口17.2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53.7%,耕地面积69.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2.1%,人均4.1亩。由于自然条件严酷,没有有效的灌溉条件,多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上世纪90年代,在南北二塬普遍推广了地膜半覆盖平铺玉米种植技术,通过地膜的保墒增温作用,使麻武、麻川等高寒阴湿山区群众吃上了金黄的玉米棒子,极度干旱的北部塬区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但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春旱威胁、增产幅度再提升难度大等问题困扰。4、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在我区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一次“白色革命”,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群众基础好。二、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是我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捷径在我区南北二塬,群众根据降水少、分布不均的特点,往往是小麦、玉米、糜谷、荞麦、豆类、油料、马铃薯等五谷杂粮,样样都种一些,以防止因干旱造成绝收。但这种种植结构是一种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方式,形不成规模,加之以小麦为主的夏粮产量低而不稳甚至个别年份绝收,很难稳定地解决吃饭问题,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此,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出路只能是压夏扩秋,尽可能地扩大以玉米为主的高产耐旱秋粮作物的种植面积,但由于南凉北旱,玉米种植仍然面临春旱威胁、增产幅度再提升难度大等问题困扰。如何扩秋,群众最看重产量、最看重效益,不是号召和命令可以解决的。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正好实现了“南凉增温、北旱集雨保墒”,创造了一个作物生长的“小环境”,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单产,把旱作农业技术发展到了比较理想的境界,亩均产值是种小麦的3倍以上,极大的激发了群众的扩秋积极性。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潜力还在进一步发掘之中,我区农技人员正在试验全膜玉米套种春萝卜、春白菜、西葫芦、无架菜豆、南瓜等技术,平均亩产值较单纯种玉米增加600多元,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如能进一步试验成熟大面积推广,将成为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破解种粮增收难题的一条捷径,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据统计,2007年我区南北二塬12个乡镇,夏粮播种面积27.4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6.2万亩;秋粮播种40.9万亩,其中半膜玉米播种面积14.3万亩,夏秋比例为43.7:56.3,小麦、玉米比例为66.3:33.7。2008年小麦播种面积24.2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3.6万亩,其中全膜玉米播种面积8.018万亩,小麦、玉米比例为64:36,可以看出扩大玉米种植的潜力还很大。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扩秋力度,通过五年左右调整,到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8万亩,全部实现全膜覆盖,达到人均1亩全膜玉米,配合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四个一”(人均1头牛、1亩草、1亩果菜、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将对实现2012年农民收入五年翻番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对今后我区推广旱作技术的建议1、搞好推广规划。在今年的推广工作中,个别乡镇个别村片面强调沿路集中连片,追求公路沿线多少米示范带,导致把一些陡地、薄地圈入其中,把一些茬口不对的地圈入其中,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增加了推广工作难度。在一些山塬区乡镇最肥沃的土地往往在窝、洼、梁上,那里才是群众最愿意投资下力气种玉米的地块,今后要深入群众,吃透情况,掌握耕地状况和群众意愿,切实搞好推广种植规划,把有限的政府投资用在刀刃上,把推广工作办成成效良好、群众满意、示范作用突出的民心工程。2、发展互助合作。全膜覆盖的抗旱增产特性,群众已明确认识,积极性很高,但大面积种植很多农户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来,外出务工经商成为群众增收的另一条直接渠道,在少数民族乡镇就更加突出,农村的全劳力户仅为一半左右,而全膜覆盖70%的工作量在覆膜阶段,成败的关键在顶凌覆膜的质量,由于目前尚未研制出适合单家独户使用的起垄覆膜机,起垄覆膜主要靠人力畜力。顶凌覆膜最少需要个劳力(其中1个男劳力),开春最佳覆膜时间仅半个月左右。因此,要加强对无劳力的户引导组织,发挥亲友互助、机关干部帮扶的推动作用,重点是组织开展邻里合作,互帮互助,确保顶凌覆膜的顺利开展。、加强技术培训。个别群众种植技术还比较粗放,急需进一步培训。今年由于覆膜时间紧、技术培训不到位等因素,个别农户、地块技术粗放。如全膜平铺、全膜当半膜铺、两幅膜之间不掺叠留空隙、不打渗水孔、垄沟被土填满、垄高不够、大小垄颠倒、土带土过少、点种时间过早、株距过密、种子品质退化等技术问题,没有发挥出全膜覆盖的最大抗旱增产效果。今秋要继续通过办班讲课、播放光碟、办板报、搞观摩、印发资料、开展田间现场讲解对比示范等形式开展宣传培训,把乡镇干部、村社干部、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全部培养成技术骨干,力争每个种植户至少有1人接受1次以上较为正规的技术培训、有1人熟练掌握推广技术,明春覆膜时确保每个社有1至2名技术骨干在田间地头现场巡回指导,逐地块检查验收,确保覆膜质量,同时农技部门要加强对良种选择、农时把握、点种、田间管理等全程技术指导,确保推广效果。4,抓好农资储备。应及早准确掌握良种、地膜、化肥、农机具的需求量,及早动手,做好储备,尤其是良种和化肥的供应十分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发挥种子和供销部门的主渠道作用,保证良种和化肥的及时、便利、足额供应,同时要加大农村集贸市场打假力度,严防假农资坑农害农。5、加强田间管理。今年由于是第一年大面积推广,群众没有秋季整理地块的心理准备,多数群众开春解冻后才耕翻地块,施肥覆膜,错过了最佳覆膜时间,导致了土壤墒情流失。今秋应加强对群众的组织引导,秋收后及时整理地块,耕翻磨平,施入底肥,开春土壤昼消夜冻时,只要稍加打磨即可顶凌覆膜。今年一些地块草患严重,杂草发生的主要种类有灰菜、狗尾草、荏汗、刺儿菜、冰草等,膜下杂草发生面积在5060%,地膜被杂草撑起或刺破,降低了地膜的纳水、保墒、增温、除草效应,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避火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消防装备介绍
- 梓潼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子商务师专业技能认证考试模拟题库及解析
- 骨科膝关节试题与答案
- 桥梁架设培训课件
- 2025年智慧零售店员招聘面试题集
- 2025年游戏开发者面试预测题及设计思路解析
- 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方案
- 2025年建筑行业住建部遴选建筑师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顺西秀区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2026秋“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催乳相关培训知识课件
- 2025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 会计档案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员工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福建漳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中药调剂师试卷及答案
- PE管道铺设质量检测方案
- 破局向新 持续向上-2025年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报告-智联招聘北大国发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