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doc_第1页
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doc_第2页
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doc_第3页
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doc_第4页
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所有深思过治理人类的艺术的人,都深信帝国的兴亡依赖于他们的青年人所接受的教育。亚里士多德我们生活在一个发杂、危险和迷人的世界上。科学曾经对危机的产生起过作用,人们希望它也能有助于生成处理这些危机的方法。但是大部分这些问题不能、也不会仅有科学家处理。我们需要我们能得到的一切帮助,这种帮助必定来自有科学素养的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无知正在变为导致自我堕落的最后的奢侈。Jeremy Bern-stein,物理学家和作家生成一个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社会,而在这个社会中,却很少有人了解和科学技术有关的事物,这无异于自取灭亡。萨根,物理学家和作家我相信绝对必然、绝对准确和终极真理这些想法都是空想虚构,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内都不应采纳。在我看来这种对思想的松绑是现代科学给与我们的最大幸事。这是因为相信独一无二的真理,相信自己是其拥有者,这些都是这个世界的万恶之源。玻恩,物理学家教育的实质就是客服狭隘性,也就是开阔人的眼界。你们一定要扩展见识,超越个人狭窄眼界的限制。W.Manger地质学家,阿肯色大学对于任何人,不关心科学就是睁着眼走向奴役。J.Bronowski,哲学家和科学家科学活动是当代世界的主要特征之一,或许它比任何其他特征更能把我们的时代与先前的世纪区分开来。为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报告我对用“上帝”这个词感到犹豫,但是通过对宇宙的研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宇宙的行为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宇宙已经把自己按照这样一种方式组织起来,以致有了自我意识。作为有意识的生物,人类是这个目的的一部分。戴维斯,物理学家世界面临的每一个危险都能追究到科学。拯救世界的每一种手段都将来自科学。阿西莫夫,科学家和作家我们需要看问题既直截了当又深刻的人。这种人是专家。但是我们也需要周边视觉,而专家一般不太善于提供这种周边视觉。托夫勒,作家和未来学家啊!耐心的星星,教给我你们的心境,你们每晚都攀上着古老的听空,不留空白,不留阴影,不留伤痕,也没有年龄的踪迹和对死亡的惊恐。爱默生,诗人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公元前6世纪数是形式和思想的尺子,数是上帝和魔鬼的事业。毕达哥拉斯不懂几何的人不得入内。柏拉图学园入口处的铭牌,公元前4世纪我们为自己定下了下述任务,即证明五大行星、太阳和月亮的全部表观不规则性都可以用匀速圆周运动表示出来,因为只有这种运动才与它们的神圣本性相称我们可以认为,完成这个任务是以哲学为基础的数学科学的终极目的。托勒密在科学史上,本轮-均轮方法由于其精巧、灵活、复杂程度和语言能力,直到相当晚近时期都没有可与之比肩的体系。就其发展得最完善的形式而言,这种复合圆圈系统是一项惊人的成就。库恩,科学史学家和哲学家太阳在宇宙正中坐在其宝座上。在这壮丽的神殿里,有谁能将这个发光体放在另一个更好的位置上以让它同时普照全宇宙?我们在这个安排中找到了这个世界美妙的和谐,以及运动与轨道大小之间不变和和谐关系,要不然这是找不到的。哥白尼一个人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太阳上或其他星球上,在他看来,他所处的位置似乎总是不动的中心,而所有其他的东西都在运动。Nicolas de Cusa,Brixen地方的主教,1450年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在空间滚动的球形奇境上。惠特曼,美国诗人难道我们不应该把在普通钟表工匠那里看到的技艺,归功于上帝这个大自然的创世主吗?因为钟表匠小心避免在钟表机构中放进任何多余的齿轮,或者是其功能可由另一齿轮稍微改变位置后更好地实现的那种齿轮。G.Rheticus,哥白尼思想的早期支持者稍微清醒点的人或具有一点点物理学知识的人都不会认为,因自身的重量和大量的物质而庞大笨重的地球会自转和环绕太阳运动。因为地球哪怕是最轻微的晃动,都会引起地动山摇。J.Bodin,16世纪的政治哲学家首先,宇宙所有物体当中最卓越的就是太阳,也许某个盲人会否认这一点。太阳的全部实质就是最纯洁的光,没有比它更伟大的星星了;惟有它才是万物的创造者、保养者和供暖者;它是光的源泉,包含热量,带来成果;看上去极美丽,极清澈,极纯洁,是视觉之源,是所有颜色的涂画者,虽然其自身没有颜色;太阳因其运动而被称为诸行星之王,因其威力而被称为世界的心脏,因其美丽而被称为世界的眼睛,只有太阳才堪称至高无上的天主。开普勒,大概写于22岁时在思想史上也许找不到另外的例子,像顽固执拗地迷信圆那样,这个错误困扰了天文学两个千年。A.Koestler,20世纪作家和科学史家我曾测量过天空,而现在测量幽冥,灵魂飞向天国,肉体安息土中。开普勒自撰墓志铭科学方法:殚精竭虑,不抱任何清规戒律。布里奇曼,引自Relections of a Physics科学中常常发生下面这种情况。科学家说:“那的确是一个好论据,我错了。”然后,他们真地会改变想法,你不会再从他们那里听到旧观点。他们真是这样做的。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应该发生时都会发生的,这是因为科学家也是人,改变立场有时是痛苦的。但是,每天都有这种情况发生。我想不起在政治或宗教领域里最近一次发生这种情况的时间了。萨根,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没有实验的物理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实验是盲目的。正是实验家使理论家保持老老实实的态度。帕格尔斯,物理学家科学是相信专家无知的一种信念。费曼,物理学家全部科学不外是日常想法的提炼形成概念的科学途径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形成概念的途径的差别不是根本性的,而仅仅在于对概念和结论的更精确的定义,对实验资料更为精心和系统的选择,以及更为宏大的逻辑体系。爱因斯坦人类巨大的理性分歧并非沿着地理界线或种族界线发生,而是发生在了解并实践着实验方法的人们和那些对实验方法不了解也不实践的人们之间。萨顿,科学史家科学的目的不是打开通向永存的智慧之门,而是为永存的错误设立一个界限。布莱希特,剧作家,引自其剧作伽利略传科学能使宗教清除掉错误和迷信,而宗教能使科学清除掉偶像崇拜和虚假的绝对性。教皇约翰保罗二世,1988年物理概念是人类心智的自由创造,而不是由外部世界唯一决定的,不管看起来它多么像是那样。爱因斯坦神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一切事物揭示给我们;然而在时间进程中,人们通过探索发现了什么是更好的。但对于确凿无疑的真理,则还没有人知道它,也不会有人知道它;他不会知道神的真理,也不会知道我所说的一切事物的知识。即使偶然有一次他说出了终极真理,他自己也不会知道他所说的乃是终极真理,以为一切只是一张由猜测织成的网。色诺芬尼,希腊哲学家,公元前6世纪今天我们必须根据我们今天能认识的真理来生活,还得准备好在明天称它为谬误。W.James, 我们正在试图尽可能快地证明自己错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费曼科学由事实构成,就像一所房子由石头建成一样。但是,事实的堆积不是科学,正像一推石头不是房子。庞加莱(1854-1912)科学家和数学家当暮年使我们这一代凋零,你将仍是后人的友人,在他们的另一种忧伤中,对他们说:“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就是你们在这世上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济慈,引自希腊古瓮颂那些星球该多么巨大啊!而这个地球,这个类似剧院的地方,在这里进行着我们所有的宏伟构想、所有的航行和所有的战争,与那些星球相比,它是多么微不足道。对于那些国王和君主们,这是一件很值得思考和反省的事:他们牺牲众多臣民的生命,只是为了满足其野心以成为这个小地方中某个可怜角落的主人。惠更斯,物理学家,大约1690年人类也许还从来没有面对过比这更大的挑战,这是因为既然(哥白尼)承认(人类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第二个乐园,一个天真无邪的世界,诗与虔诚,理性的证据,宗教的、富有诗意的忠诚的确信还有哪一样不会化为烟尘呢?难怪人们接受不了这一切,难怪他们把自己摆在和这个学说完全对抗的位置上。歌德,19世纪德国诗人和剧作家如果在某种灾变中,所有科学知识都将被毁灭,只有一句话能传给后来的智能生物,那么,怎样的说法能以最少的语言包含最多的信息呢?我相信那就是原子假说(或原子事实,或者随便你叫它什么名字),即万物皆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一种小粒子,它们永不停息地四处运动,当它们分开一个小距离时就彼此相吸,而被挤到一堆时则相互排斥。在这一句话里有着关于这个世界的极大量的信息。费曼,物理学家如果改用公制,给美国工业带来的好处可归结为两个字:生存。海外一些国家已经拒绝某些美国英制标准的商品报关单。如果我们不觉醒,不开始按欧共体公制标准生产商品的话,我们的工业在欧共体将失去3.2亿人的市场美国工业要想身存下去,就必须改用公制。V.Antoine,美国度量标准协会执行理事你每喝一杯水,大概至少会摄入一个普通过亚里士多德的膀胱的原子。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结果,但由下述简单的观察就可以推出,即一杯水中的分子数比海水的杯数要多得多。R.Dawkins,动作学家,牛津大学于是,独立存在的全部自然是由两种东西构成的:一是物体,二是物体存在于其间、运动于其间的虚空。卢克莱修,罗马诗人,大约公元前50年考虑到这一切之后,在我看来,上帝开始造物时,很可能先造结实、沉重、坚硬、不可入而易于运动的粒子,其大小、形状和其他一些性质以及空间上的比例都恰好有助于达到他创造他们的目的。牛顿,1704年卢克莱修是真正的罗马英雄诗人;他的英雄是原子,不能摧毁的、不可入的、武装得很好的、此外别无其他特性的原子;一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是永恒的物质的顽固的表现形式;一个没有神的大自然,一群没有活动领域的神。卡尔马克思我不相信给了我们感觉、理性和智能的上帝却又想让我们不要用它们。伽利略看起来很奇怪,大多数人对运动的看法仍是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一部分,而这个体系是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并且至少在1400年前就已在实验上被证明是不对的了。I.B.Cohen,科学史家在圣经中,圣灵之教导我们怎样进天国,却没有说天体怎样运行。伽利略圣经和大自然同样来自上帝的旨意上帝在大自然的行为中显示了他自己,这和在圣经的神谕中所显示的同样令人赞叹。伽利略一粒沙与一块磨石下落得一样快。伽利略哦,亲爱的开普勒,我多么希望我们能在一起纵情大笑!帕多瓦这里有一位首席哲学教授,我一再急切地请求他用我的望远镜看看月亮和行星,他却固执地拒绝了。你要是在这里该多好啊!我们会对这种愚蠢透顶的行为怎样地大笑啊!而且听听这位比萨哲学教授在大公面前唠唠叨叨的逻辑论证吧,就好像这些新行星是用魔法咒语从天上召唤出来似的。伽利略致开普勒的一封信,批评帕多瓦哲学教师利布里,他甚至拒绝通过伽利略的望远镜观察新发现的木星的卫星。利布里在世时不愿意看我的这些天上的小东西;既然现在他已经到了天国,也许愿意看了。伽利略对利布里的进一步批评,利布里在望远镜事件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在以往1500多年里人类心智所面对和客服的所有智力困难中,我觉得最令人惊奇、影响范围最大的就是运动问题。H.Butterfield,历史学家,在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中谈及惯性定律时牛顿不仅是曾经有过的最伟大的天才,而且是最幸运的人,因为只有一个宇宙,因而在世界的历史中只有一个人能够成为其法则的诠释者。拉普拉斯,科学家(p72) 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我;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光滑的一块石子或比寻常更美丽的一片贝壳儿沾沾自喜,却对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海洋全然没有发现。牛顿(p72) 如果说我看的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牛顿 (p72) 当每个人都看到月亮不往下掉的时候,只有牛顿才看到月亮正在往下掉。瓦莱里,法国诗人和哲学家,18711945(p91) 什么使行星环绕太阳运行?在开普勒时代,一些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行星后面有天使在扑动他们的翅膀,推动行星沿轨道运动这个答案离真实情况并不算太远。唯一不同的是,天使坐在不同的方向上,并且他们的翅膀是向里推的。费曼,物理学家(p93) 在地球上摘朵花,你就移动了最远的星球!狄拉克,物理学家(p94)只有把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在矛盾和哲理含义揭示出来,人们才能认识到把万有引力用作宇宙学的基本概念所需要的巨大勇气或者说梦游者的自信。在思想史上一次最鲁莽、最彻底的普通化概括中,牛顿用相互连锁的吸引力填满宇宙的整个空间,这些力由物质的所有微粒发出,穿越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渊,作用到物质的所有微粒上。A.Koestler,作家和哲学家,引自梦游者(p94)我的猜疑是,宇宙不仅比我们所设想的更古怪,而且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古怪。霍尔丹,英国遗传学家,18921964(p100)正像眼睛是用来看颜色,耳朵是用来听声音一样,人的头脑是用来理解数量,而不是用来理解随便你喜欢的什么东西。所有数量是事物的首要特征,比其他范略比如颜色、声音和其他感官印象更重要。开普勒(p104)我正忙着研究太阳系运动的物理原因。我的目的是表明天空这部机器不是一种神性的、有生命的东西,而是一种钟表机制因为几乎一切多种多样的运动,都是由最简单的、磁性的和物质的力引起的,就像一架钟的一切运动都是由简单的重量产生的一样。开普勒(p104)当有人告诉我们,他看到一个物体的颜色或者感到他的一条肢体疼痛,这完全等同于他说,他在那里看到或感觉到他完全无知的某种东西,或者说他不知道他所看到的或感觉到的是什么当它们颜色或疼痛或其他感觉印象被判断为超出于我们心灵之外的某些东西时,我们就完全不能形成关于它们的任何概念。笛卡儿(p104) 如果没有活的动物,我不相信香气或味道或声音除了是一些名称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它们除了在使用中之外的确不在别的地方存在;我非常倾向于相信热就属于这一类东西,并且如果有生命、有感觉的物体消亡了,热就只是一个简单的词,除此以外再不是别的什么了。伽利略(p105)宇宙像是一架极好的时钟一旦上好发条时钟走起来,一切就都按照制造它的工匠的最初设计进行,钟的运转不需要工匠或他雇佣的任何有智能的代理人的特别干预,而是依靠整部机器原来的总体机械装置履行其功能。玻意耳,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6271691(p105)人是具有意志的机器。玻意耳(p105)光、颜色、热和声音以及其他通常称为可感觉的属性并不是客体,而只是感觉中的幻象。因为火发热而说它本身是热的,并不比因为火引起疼痛而说它本身也在疼痛更正确。霍布斯,哲学家,15881679(p105)人是事先没有预见其努力目标的原因的产物;他的起源,他的成长,他的希望和恐惧,他的爱和信仰,都只不多是原子的偶然布局的产物上面所有这些,即使不是完全没有争议,也是相当肯定的,没有哪种否定它们的哲学能够站得住脚。罗素,哲学家和数学家,18721970(p107)人的生命短暂而脆弱;来得虽慢但必定要来得劫数无情地、不知不觉地降临到他和他的种族的身上。不分善恶,不顾破坏,万能的物质坚定不移地沿着自己的道路滚滚向前。罗素(p107)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麦当娜(p107)能量是环境问题中最困难的部分,而环境也是能量问题中最困难的部分。增长和支持经济繁荣的挑战的核心是,以支付得起的代价限制增加能量供给对环境的影响。J.Holdren,哈佛大学环境政策教授,科学、技术与公众政策主任(p115)要用差不多8光年厚的铅,才能挡住典型的原子核衰变中发射出的中微子的一半。这些中微子就像闪电似地穿透物质而过当你握起拳头时,立刻就有几千个微子飞过去了,因为整个宇宙充满了中微子还有一个倡议(只是说说好玩儿)是关于中微子炸弹的,它是爱好和平的人喜欢的武器。这种炸弹爆炸时发出一阵呜咽声,并使目标区域充满高能量的中微子这些中微子无害地穿过一切而去。帕格尔斯,The Cosmic Code(中译本:宇宙密码,郭竹第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p123)我曾多次出席一些被认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集会,这些人一直夸夸其谈地表示,他们难以相信科学家如此缺乏文化素养。有一两次我被惹火了,就问他们当中有多少人能够叙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回答是一片冷寂;也是否定的。然而,我问的问题实际上大致是“你们读过莎士比亚的书吗?”这个问题在科学领域内的翻版。斯诺,英国科学家与作家(p134)由于某种原因,宇宙所含的能量一度具有非常低的熵。自那以后熵不断增加。这就是通往未来的方式。这是一切不可逆性的起源,这是导致生长与哀落过程的原因,它使我们记得过去而不是未来,记得那些更接近宇宙历史中秩序比现在高的时刻的事件,它是我们无法记起无序度比现在高的时刻发生的事件的原因,我们将那个时刻称为未来。费曼,物理学家(p141)一个生命有机体以负熵为生。因此,一个生命有机体将自身保持在高度有序的水平(即熵很低的水平)上的方法实际上在于从环境中不断地吸取秩序。薛定谔,物理学家,引自What is Life?(中译本生命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p142)世界上最重要的计算是指数函数的计算。A.Bartlett,物理学家(p152)增长的算术式能源危急中被人们忘却了的基本原理。A.Bartlett(p152)不加约束的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对自然界提出的要求会使实现一个可持续存在的未来的任何努力付之东流。如果我们打算停止对环境的破坏,我们就必须接受对人口增长的限制联合国的结论是,世界人口最终可能要达到140亿但是,甚至在现在,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得不到足够的食物,10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严重营养不足我们必须使人口稳定下来。摘自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这是一份来自全世界71个国家共1700位第一流科学家签署的宣言,其中104个事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是在世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大多数。这份宣言有“忧心科学家联合会”倡议编写,发表于1993年。(p152)在这两个十年(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每个10年中,石油的消耗量比此前历史上消耗的总和还要多。卡特总统,1977年(p154)假如你问生态学家:“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人口的指数增长。G.Nelson,美国前任参议员,1970年地球日的创始人(p154)通过分裂原子产生能量是一个馊主意。任何指望从转变这些原子得到能源的人都是痴人说梦。卢瑟福,原子核的发现者,1933年在对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讲话中作出了这个著名的错误预言。就在同一大厅里,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于1907年曾经断言原子是不可能被破坏的。纽约先驱论坛报于1933年9月12日刊登的文章标题为“科学家被告知,用原子做动力的世界史荒诞的卢瑟福勋爵嘲笑在实验室中驾驭能量的理论”(p173)不存在不存在!我怎么能看到那些小不点在我面前,就像我看到那把勺子那样清楚呢!卢瑟福,当他在餐桌上被问到是否相信原子核真的存在时(p175)场是空间自身(把它与其中可能存在的任何物质脱离开来考虑)的状态。场在空间和时间中都能逐点变化,这有点像温度和风速是空气的状态,它们在大气中会随着时间和地点发生变化在基本粒子的现代理论(叫做标准模型,是一个已经被实验很好地证实的理论)中,大自然的基本组成是几十种不同的场。温伯格,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的共同创立者(p178)现在,我们认为电场、磁场和引力场是和岩石与人群一样真实的存在。通常我们不会感觉到这些场,但是打开一台收音机就能证实,它们就在你的四周。G.Kane,粒子uwulixuejia,引自他的著作Supersymmetry(p190)这个观念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在巴黎用喷雾器喷洒一次香水会使同温层里一种看不见的气体受到破坏,从而在远隔半个地球之外的地方和未来的几代人中造成皮肤癌致死和物种灭绝。不论是传统的环境法还是传统的外交,都不能提供面对这种情况的指导原则。本尼迪克,蒙特利尔臭氧条约的美国首席谈判代表(p195)有生以来我第一次看到地平线是一条弯曲的线。它被一薄层暗蓝色的光我们的大气突显出来。显然这并不是在我一生中被告知多次的那种空气的海洋。我为它脆弱的外观感到害怕。U.Merbold,德国宇航员(p195)臭氧条约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条约,它提供了对每一个人的保护。M.Tolba,联合国环境项目负责人(p198)如果没有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几位富于好奇心的研究人员的勇气,世界认识到与CFC的迅速增加的应用有关的致命的潜在威胁就会太晚。罗兰和莫利纳那极其著名的假设从一开始就引发了一场非难与论战的暴风骤雨199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为他们洗清了冤屈,不过,值得提及的是1978年出版的有关这个问题的第一本通俗读物,书名叫The Ozone War (臭氧战争)。本尼迪克(p199)科学正在表明,我们这个行星比以前人们以为的更为脆弱。本尼迪克(p199)人们决不应犯这样的错误,低估消费者受到教育和激发后的力量消费者所读到的和在电视上所看到的,都劝告他们去购买某种不同的东西。这就向工业界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他们应该拿出代用品来,他们很快就这样做了。本尼迪克,谈到以CFC作雾化剂的喷雾器时(p199)我们有时会感到吃惊,这个从智力角度使我们着迷的东西(大气层种的臭氧枯竭)竟具有严重的后果。我知道其他许多人和我一样,觉得从事医学研究并且宣称“啊,我有了治愈某种可怕疾病的方法”是非常美妙的。但我们没有这样的好消息告诉人们。尽管如此,从智力角度看它仍然是难以置信地令人兴奋。它是如此的复杂和美妙。所罗门,大气臭氧科学家(p200)建造桥梁时,我们总是要把它建造得能承受比它可能遇到的强得多的压力。可是在谈到保护全球大气这个利害关系大得多的问题时,某些人得态度却似乎等同于要求论证一座桥必定会坍塌才可作为加固这座桥的正当理由。如果我们在筹划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时要犯错误的话,那么,就让我们因意识到对后代的责任而犯小心过头的错误吧。本尼迪克(p200)臭氧枯竭将是我们留给下世纪大部分时期的遗产。M.Kurtlo,美国航空航天局高层大气项目负责人,引自1990年的谈话(p201)我们正在同我们的气候玩俄罗斯轮盘赌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头发怒的猛兽,常常作出难以预料的反应,而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可能激怒这头猛兽。W.Broecker,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Newberry教授、哥伦比亚的LamontDohert地球观象台的一位知名古气候学家(p202)人类对地球的改变时巨大的而且在不断增加。1312的陆地已被人的活动所改变;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了近30%;被人类固定在大气中的氮要比被地球上所有天然的固氮源结合的还要多;所有能够取得的地表活水的一半以上已为人类所用;地球上大约14的鸟类已经灭绝。按照这些及其他标准,很显然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由人类主宰的行星上。P.Vitousek,H.Mooney,J.Lubchenko,J.Melillo,引自“Human damination of Earths ecosystems”,in the Jour-nal Science,25 July 1997(p202)在地球天气的重要性和公众对其感兴趣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条不该有的鸿沟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全球变暖到底是将继续平稳地增强,还是有可能跨越某个非线性过程的临界阈值。我们正处于在我们拥有的唯一的行星上进行的一场大型的不受控制的试验的中间阶段。引自Science杂志总编D.Kennedy所写的社论,Science杂志系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办。(p206)保险业首当其冲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它可以使这个行业破产。F.Nutter,美国再保险行业协会主席没有任何现有的补救性的反应(比如京都协议)能够为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它们只不过是朝着减慢变化的步伐、改善和适应的方向努力,而不是彻底治疗。因此,到2050年,气候变化问题将更严重得多,到2100年甚至越发严重。罗兰,化学家,由于在同温层臭氧枯竭问题上的科学工作荣获诺贝尔奖(p207)在我看来,气候变化时我们当前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甚至比恐怖主义的威胁更严重持续变暖的一个结果是,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将来会面临饥饿、干旱、洪水以及像疟疾这种使人变虚弱的疾病的危险推迟几十年、甚至只是推迟几年采取行动不是一个严肃认真的选择。David A.King,英国政府的科学顾问(p207)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有可能是给美国人设下的最大的骗局吗?听起来的确像是那么回事。J.Inhofe(p207)从本质上说,全球气候变化并不是一个有关经济理论或政治讲坛的问题,也不是有关党派利益集团压力的问题。这是关乎上帝创造的天地万物的未来和人类大家庭的问题。这是关乎既保护“人类环境”又保护自然环境的问题。这是关乎人类作为天地万物的管理员以及对我天地万物的未来和人类大家庭的问题。这是关乎既保护“人类环境”又保护自然环境的问题。美国天主教会主教团,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呼吁:对话、慎重和着眼于共同利益(p208)你相信全球变暖吗?这是一个宗教式的问题实际上,如果你所听到的什么东西被声称是得到“所有科学家”的支持,你就不必对这个争论有任何进一步的了解。你只要回到以前把它当做宗教信仰那样对待就行了说到科学,隐藏在危言耸听的舆论后面的设想是,科学是权威之源,这种权威性随着持赞同意见的科学家人数的增多而加强。不过怀疑态度对于科学是不可少的,舆论则是不相干的。危言耸听的人预言有更多的热带风暴,预言海平面的灾难性的上升、南北极熔化、甚至进入另一个冰期,这些都没有在科学上得到支持。这导致这样一种状况,这些东西的鼓吹者们希望我们在没有任何惊慌的根据时感到恐惧。对这种恐惧的回应是,他们想要我们做他们想做的事情。R.Lindzen,麻省理工学院气球、大气和行星科学教授(p209)在我们看来,气候变化的挑战现在是如此严峻,它要求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承诺,这实际上是没有先例的。世界上的政治领导人是否胜任这项工作尚有待观察。在这个问题上的领导能力要求的不只是实用主义或摆摆姿势。它要求勇敢、果断和机智的品质,这些品质在和平时期是很难得的。英国国会下院环境监察委员会2005年的报告“气候变化的国际挑战”(p210)常识只不过是一个人年满十八岁之前心中成见的淀积。爱因斯坦(p220)为了惩罚我对权威的蔑视,命运使我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