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_第1页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_第2页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_第3页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9 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程标准】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以及和北宋、南宋之间的和战关系; 2.理清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3.理解澶渊之盟、宋金和议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运用史料、历史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让学生感悟历史; 3.辩证分析澶渊之盟以及宋金和议的历史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作出的贡献。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教材分析】 重点:契丹的兴起、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岳飞抗金 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与宋金和议【教学设计】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讲的是哪两个朝代?(隋唐)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讲的是宋元时期,单元的主题揭示了这一时期的两大特征:经济中心由中原地区移到了南方;涉及了好几个民族政权,如果把历史比喻成一场电影,隋唐时期的主角是汉族,而这一时期的主角则包含了众多民族。 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时期有哪些民族政权?他们的关系是怎样呢?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推进新课:1、 第一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1、 辽、宋、西夏的建立(学生自主预习完成表格)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隋唐时期,逐步强大起来。汉化在契丹族的壮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与汉人的接触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汉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由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南扩,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注释3,幽云十六州指,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做了后晋皇帝,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从此,辽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这里讲到一个后唐政权,那么后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原来,唐朝安史之乱平定后,使地方上掌握兵权的将领(“藩镇”节度使)割据混战起来。结果导致唐朝灭亡(907年),藩镇纷纷称帝,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它们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这里面还有一个“儿皇帝”的故事。后唐将领石敬瑭和后唐皇帝李从珂矛盾尖锐,李从珂攻打石敬瑭所在的晋阳,而石敬瑭打不过,于是他的谋士给他出了一条计谋。谋士帮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信给耶律德光,表示愿意拜比他小11岁的契丹国主做父亲,并且答应在打退唐军之后,把幽云十六州土地献给契丹。幽云十六州的被割让,为以后宋辽之间的战争埋下了伏笔,那么,北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赵匡胤是后周大将,当时的周恭帝柴宗训年幼。他通过陈桥驿兵变当上皇帝,这时他精心策划的一场兵变。当时传闻契丹攻打后周北方,宰相范质派赵匡胤出兵御敌,当行至陈桥驿这个地方时,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赵匡胤回到开封时,胁迫周恭帝退位,赵匡胤就当上了皇帝,建立北宋,他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即位以后,有一天他宴请跟他建功立业的大将石守信等人,说:我当上皇帝,全依靠你们,可如今,我却寝食难安。石守信等人便问原因。宋太祖说:“假如有一天,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也把黄袍穿在你们身上,那时也由不得你们。”石守信等人惶恐跪下,忙问怎么办?宋太祖叫他们交出兵权,回家享乐。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便称病请辞,告老还乡了。宋太祖解除了大将兵权,并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北宋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但没统一全国。)2、澶渊之盟宋朝建立后,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统一中原地区,宋朝先后两次对辽作战,都失败了。宋攻辽失败后,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却大举攻宋。宋真宗时,辽又南下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宋真宗御驾亲征,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请大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以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促进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而且还彼此进行贸易。3、宋夏和议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虽然经常取得胜利,但因士卒死伤很重,财政困难,人心厌战。双方损失都很大,于是,元昊于1004年与宋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2、 第二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1.女真的兴起 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其祖先是黑水靺鞨。11世纪中期,完颜部势力强大起来,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女真族长期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到完颜阿骨打时,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战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定都会宁,是为金太祖。2.金灭辽和北宋那时候,辽和宋的统治都很腐败,人民不断起义。1125年灭辽。灭辽以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于是大举进攻北宋。宋徽宗惊慌失措,连忙把帝位传给儿子宋钦宗,第二年改年号为靖康。1127年4月,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妃、宗室、大臣等三千人,北宋灭亡。这就是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后,北宋皇帝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建立后,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岳飞率领的军队成为抗金力量中重要的一支。下面我们来看详细内容。3.岳飞抗金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没有依靠任何人的无端提拔和赏识,全靠个人的不懈努力。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岳家军不仅作战勇敢,而且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便是这支军队的真实写照。南宋初年,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郾城大战后,金军对岳家军闻风丧胆,在当时的金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可就在这时,害怕抗金力量壮大的宋高宗和秦桧,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岳飞难过之极,慨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在极度悲愤之余,他咏出了那首充满浩然民族正气和强烈爱国激情的不朽名篇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立志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凌云壮志,反映了作者无比悲愤和大志难伸的思想感情。 4.宋金议和 岳飞等人被解除兵权,秦桧还以所谓“谋反”等“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如今判伪真”。对正义,对忠贞,历史是公正的;对邪恶,对奸佞,人民是无情的。岳飞和秦桧身后的经历正说明了这一点。岳飞被解除兵权,投入监狱后,宋高宗和秦桧加紧了投降活动。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由于该和议是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签订的,因而历史上称之为“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的达成,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对峙,就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后来,金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就把都城迁到燕京,并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