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种田粗缩的发生及防治研究.doc_第1页
玉米制种田粗缩的发生及防治研究.doc_第2页
玉米制种田粗缩的发生及防治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制种田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张恒清刘春刚张茂珍(山东省高唐县植保站252800) 摘要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发生为害重,主要靠灰飞虱传毒,制种田投资大,成本高,在实际工作中经过观察记录,全面分析了该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确保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玉米制种田发病条件病原及发生规律防治措施STUDIES ON THE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MRDV IN BREEDING- FIELD MAIZEZhang Hengqing Liu Chungang Zhang Maozhen(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of Gaotang Country , Shangdong Province, 252800)Abstract MRDV is a kind of virus diseases. Once it happens, crops are greatly damaged.It is mainly spread by Delphacodes striatella. The investment and cost in breeding-field is high. Through systematic observation, we analysed the symptom, condition of MRDV.In order to ensur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 crossbreeding, we laid down feasible control measures.Key Words maize, breeding-field, occurrence condition, pa thogenicity and occurrence regulation, control measures 六、七十年代该病曾在我国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在我县为零星发生,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增加,近几年发生为害日趋严重,轻者病株在10左右,重者病株达50左右。因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50,个别地块甚至绝收。1995年、1996年该病在我县发生成灾,发病面积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发病重的地块病株80以上,造成绝产、翻播的面积近0.2万公顷,给套播制种田和错期播种田的花期相遇带来很大影响,大大降低了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发展。1发病症状该病病原为maize rough dwavf virus,简称MRDV,称玉米粗缩病毒,属病毒。粗缩病各期均可发生,病株严重矮化,为健株高的1/2至1/3。叶色深绿,宽短质硬。五叶期前发病的病株矮小,节间粗短,叶片小而浓绿,质地变脆,生长停滞,提早枯死。五叶期后感病表现为雄花不易抽出,果穗即使能抽出但穗小粒秕,重病株多提早枯死或无收,对所产种子的质量、产量影响极大。2病原及发生规律2.1病原粗缩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大麦、小麦、高梁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 2.2发生规律病毒的传毒媒介是灰飞虱(Delphacodes striatella)。该病不通过土壤及种子传毒,灰飞虱成虫和若虫在杂草丛、麦田、杂草根际越冬,夏秋感染玉米。春季带毒的灰飞虱把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然后再传到玉米上。玉米5叶期前易感病,10叶期抗性增强,玉米苗期至5叶期如与传毒昆虫迁飞高峰相遇易发病,玉米苗期是玉米粗缩病的敏感期。粗缩病毒在灰飞虱体内可增殖和越冬,但不能经卵传给下一代。灰飞虱在我县一年发生四代,传播粗缩病的是67月份发生的灰飞虱第二代成虫,灰飞虱二代虫源多少、带毒率是该病发生轻重的关键。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及其自交系,感病品种多,普遍不抗粗缩病。3发病条件该病的发生与毒源、制种田播种期、环境和气侯条件及灰飞虱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晚播春制田套种制种田发病重,麦后抢播的地块,玉米苗期,因和第二代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遇,传毒危害时间长,玉米面积小,造成集中危害,因此发病重。靠近道路沟渠、河堤、杂草丛生的制种田发病重,耕作粗放、苗子弱的地块发病重。精耕细作,麦后及时灭茬,及时喷药防治的地块发病轻或不发病。夏秋多雨,冬暖春寒及入夏气温偏低的年份有利于灰飞虱的发生和繁殖、毒源量大,套种、插花种植的制种田,粗缩病发生重。4制种田粗缩病的防治措施玉米制种田投资大、成本高,粗缩病为害重,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测报工作,全面作好粗缩病的防治工作。4.1加强监测和预报,监控灰飞虱的发生与危害,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指导大田防治。4.2筛选和推广抗耐病玉米杂交种制种自交系,控制和逐渐淘汰感病自交系。近几年观察,配制的鲁单50和丹玉13发病较轻,掖单2号、掖单12号等易感病。应加快加强抗病自交系及品种的选育。4.3提倡连片种植,避免因插花种植和少部分玉米制种田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盛发期相吻合,造成灰飞虱传毒。4.4药剂拌种,自交系用3911、呋喃丹等按种子量0.2拌种,拌种后堆闷68小时播种。4.5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缩短玉米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提高玉米抗病能力。4.6结合间定苗,拔除病株。及时灭茬,清除田间及周围的杂草,提倡化学除草,破坏灰飞虱的栖息场所,减少毒源。4.7结合虫情调查,组织制种户对制种玉米田及四周杂草进行喷药防治灰飞虱,尤其套种田更应防治,用久效磷、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12遍,消灭传毒媒介灰飞虱。4.8制种田感染粗缩病后,初期用病毒A或植病灵500倍液加黄腐酸盐300倍液和光合液肥混合喷施对感病植株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重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销毁,是减轻病害的有效措施。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