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市朗格电子有限公司制订单位版本/版次制订日期修 订 说 明品保部A/02010/12/18首次发行.核 准审 核制 订 陈林文件类别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本/次页 次程序文件C01-2-19A/01/71.目的为了规范环境管理物质的控制措施保证有效有利地达到客户的要求。2.范围2.1适用于我司制造的产品所包含的材料及其它物品。2.2适用具体材料:塑胶原料、色粉等包装材料(包装袋、标签等)、生产中附属材料等。2.3适用具体环境管理物质参照“附件一”.3.职责:3.1 供应商:a. 供应商应与公司签署“有关环保产品中所含物质的保证书”及遵循“有关环保产品中所含物质的保证书”上之各项要求b. 供应商需对所提供之材料及其它物品作标示,若含有环境管理禁用物质时除标示外应提供其成分表、ICP DATA,有必要时(分解到原料部分属化学物质的材料)须提供MSDS等相关资料。3.2 采购单位:a. 供应商之选择及评鉴;b. 原材料之采购c. 要求“AVL”(合格供应商名录)内供应商签署“环保合约”;d. 供应商原材料、成品之评估及不使用环境管理物质中禁用物质之相关测试资料收集。3.3 业务部:a. 与客户签署“环保合约”b. 依客户要求将环境管理物质之产品及物料展开知会相关单位;c. 提供于客户的产品符合环境管理物质管制要求;3.4 品保部:a. 供应商原材料之评估及环境管理物质之测试申请与取样b. 依据“环境管理物质测定标准”相关规定执行检测c. 参与供应商之评鉴d. 资料(如图面、BOM)管理; 3.4.1 IQC(进料品管)单位:a. 确认供应商的资格及“有关环保产品中所含物质的保证书”的签署与相关资料的保存b. 确认供应商原材料之标示c. 确认管控原材料编号与供应商“环境管理物质管制”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文件类别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本/次页 次程序文件C01-2-19A/02/7d. 针对进料批取足够数量的样品及检测e. 根据测试室之环境管理物质测试报告记录与判定3.4.2 IPQC(制程品管)单位:a. 制程不良品之区隔,标示的稽核.b. 定期检测环境管理物质是否标准相符及报告不符合项目.3.4.3 FQC(OQC)单位a. 确认成品或其外包装上的标识b. 检验合格后,需将记录于各相关检验记录表中c. 依客户需求与要求,将相关资料或成品转业务交客户。3.4.4相关责任单位:有不合格品发生时,立即知会相关单位。3.5生产单位a. 领料时确认原材料标示与规定内容一致性;b. 确保每批原材料确实用在所发生产指令单上c. 制程原材料及半成品、LOT(批)管控d. 依相关要求作相关标示作业,以便识别及追溯3.6 仓库单位:a. 来料之接收、确认及送IQC检验处理b. 原材料入库处理及储位放置与标示区隔c. 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管控原材料d. 负责厂内含环境管理物质之原材料、成品进出管控.4.定义4.1本管制程序针对用语作以下定义。 4.1.1环境管理物质:在材料、设备等所含有的物质中,对地球和人体存在显著影响的物质。 4.1.2管理标准,对于上述的环境管制物质作以下三种级别管理a. 一级:被列于一级的物质规定用途的应立即禁止使用。b. 二级:被列于二级的物质及其规定用途在一规定使用期限后应予以禁止。超过规定的日期之后,该物质及规定用途将变成为“一级”不能在材料及零件中再使用。c. 三级:列于三级的物质及其规定用途目前虽然没有减量计划及期限,但对于在材料或零件中的环境管理物质必须作减量。4.1.3含有:是指有意在产品的设备或使用材料中添加、填充、混入或粘附上的物质或是在制程中无意混入或粘附于产品中的物质。文件类别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本/次页 次程序文件C01-2-19A/03/74.1.4不纯物:在天然材料中,其作为工业材料用途,在精制过程中技术上无法完全去除的物质,或者在合成的反应过程中,在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在为了改变材料的特性而使用称为“不纯物”的物质,为了与主要原料的物质加以区别,也以“含有”来做为处理。此外,在本管制程序中,在环境管制物质允许的浓度之下,当原料.色粉.及辅助材料中该作为不纯物混入或者粘附时,其浓度也不应超过该允许浓度。4.1.5禁止交货时期:禁止将材料和零件向客户交货的时期4.2. IQC:进料品质管制(Incoming Quality Control).4.3. IPQC:制程品质管制(Inspe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4.4. FQC:成品品质管制(Final Quality Control).4.5. OQC:出厂品质管制(Outgoing Quality Control).4.6. AVL:合格供应商名录(Approvaled Vendor List).5.内容5.1 供应商管理:5.1.1 供应商选择a.有能力持续提供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产品的供应商,才会列入AVL,有关供应商之评鉴依据“供应商评鉴表”进行评鉴,有关评鉴记录于“供应商评鉴表”中,若客户有特别要求及记录方式时依其方式记录。b.供应商经本公司评鉴合格的原材料,其配方不得作任何的修改,若需修改,需重新送样承认;c. 环保合约:凡提供含环境管理物质之产品、物料之供应商须同本公司签署有关环保产品中所含物质的保证书,保证遵守和负法律责任.5.1.2 环保之AVL供应商制程管制:a.生产埸所: 生产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产品的埸所,必需独立、固定, 不得从事含有其它禁用物质之产品生产.b.生产设施: 生产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产品的设施,不得用于生产含有 其它禁用物质之产品,原材料切换时应清洗机台并设定标准的操作标准.c.环境卫生:一些易产生金属粉尘的作业,须远离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区域并作好防护工作.5.l.3 供应商标示和区分a. 供应商对送至本公司产品均应加以标示区分(环境管理物质标示).b. 每箱/包产品必须贴绿色圆点(约5cm),以标示其为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产品。文件类别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本/次页 次程序文件C01-2-19A/04/75.1.4 供应商出货需求:a.供应商每批出货均应附有效期之“成份分析表、ICPDATA(必要时须附MSDS)”以便本公司跟踪其禁用物质之发展趋势.b.当供应商提供之原材料有变更时,须提供变更后之成份分析表、ICPDATA(必要时须附MSDS)”相关资料.5.2 进料管控5.2.1符合环境物质管理标准之判定:符合环境物质管理标准之判定遵循“客户环境管理物质含量要求”的标准5.2.2环境保护协议合约:须确认供应商有签署过有关环保产品中所含物质的保证书,否则判退对供应商所交货之产品的品质一律依公司“检验与测试状况管理作业程序”进行验证,不合格者一律拒收;5.2.3 AVL管制:须确认供应商在GP&RoHS之AVL上才予以进料检验;5.2.4供应商产品标示:供应商之产品均须贴有绿色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卷标(约5CM)至最小包装,且标签上标示须与其每批提供有效期之”成份分析表”中内容一致,否则,判定拒收.5.2.5当供应商之交货品需与所提供之“成份分析表、ICPDATA(必要时须附MSDS)”相符且需在有效期内(自资料检验日起算一年以内),才予以进料检验;IQC亦需对供应商之供料进行必要之抽检(须追踪时),必要时得要求供应商提供环境管理物质不使用证明书或证明文件.5.2.6当供应商供料变更时,此时供应商需重新提供“成份分析表、ICPDATA(必要时须附MSDS)等测试报告”才予以进料检验.5.2.7 相关品质与环境记录均需保存(当客户或法律有要求时依其要求期限),以备追查.5.2.8 检验后状态标示:物料检验后需作状态标示,有关标示依“产品监别与追溯管理作业程序”。5.3 物料出入库管制:5.3.1仓库储位规划:仓储应分类型作出标示并隔离(不符合部份)5.3.2物料摆放:符合与不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物料必须分开摆放并作相应识别标示5.3.3物料进出库管制:遵循 “先进先出”原则管制a.针对供应商所交之供料,仓管先确认供应商是否符合,方可收料.b.将供应商之测试报告随进货单一起交IQC执行检验,c.检验合格后,仓管应将交货数量及相关记录保存 以便掌控及追溯5.3.4发料管制:文件类别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本/次页 次程序文件C01-2-19A/05/7a.于发放前,仓管应将所发原材料记录并标示.b.生产领料时,应先确认原材料是否有列管,若有列管应加以标示;5.3.5 紧急物料上线管制:如有紧急原材料需上线使用时须先与客户联络,依其指示使用.5.4 制程管制:5.4.1 生产地点:生产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产品的工作场所必须被隔离,不能生产另一种含有不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产品;若需使用时依5.4.3处理。 5.4.2 物料摆放及使用: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物料摆放场所必须标示并区隔,不得摆放含有不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产品之物料.5.4.3 生产设施:a.生产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产品的设施,不得用于生产其它含有不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产品.b.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机台中途切换物料或如果用含有不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的机台生产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的产品,则必须先用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物料生产并清洗机台,OK后方可生产.5.4.4 在制的同一订单及不同工令/批量的管控:对于有环保与无环保的设施,生产线按所发工令指示作业。5.4.5 标示与区分:a.产品在制状态应当被清楚的标示出来.b.生产现场的在制品应当遵循”先进先出”(先领先用)原则管制;c.制程中应作区隔并标示.5.4.6 包装:成品包装时,依公司或客户之相关规定执行标示。5.5 成品入库/出货管制:5.5.1 遵循相关程序文件的要求;5.5.2 每日成品入库时,生产单位须填写各相关记录表,随成品一起交品管检验。5.5.3 所有之检验记录依规定保存,以备追查.5.5.4 成品检验后需作状态标示.5.5.5 每批成品出货时,若客户有要求时需附相关测试报告资料予客户,以便追踪。5.6 鉴别与追溯性:5.6.1 鉴别:依“产品鉴别与追溯管理作业程序”以监别a. 必要时在产品外包上贴绿点(约5CM)表示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一般为标示者代表,超过含量者外箱贴上黄点(约5CM)表示含有不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符合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之产品和含有不符合环境管理文件类别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本/次页 次程序文件C01-2-19A/06/7物质标准之产品不能混淆在一起.b.外包标示若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则依客户要求标示。5.6.2 追溯:当发生异常需追溯时,依”产品鉴别与追溯管理作业程序“追溯。5.7 不合格品管制5.7.1不合格品之处理方式采层别、标示、隔离、记录、分析、处置、改善。a. 进料检验若超过标准时,于该批产品贴上拒收卷标或区隔,并通知供应商及相关单位,若急料须特采使用时由相关单位开立特采申请单申请特采,申请时需经客户同意方得特采使用(向环境负责人报告)。.制程料送测或成品出货时,若有超过规定时,则将该批之原料、在制品、成品区隔标示,并将该批原料、在制品、成品重新送客户或指定检测单位测试,若仍超出规定时区隔标示予以处理,若急料须特采使用时由相关单位开立特采申请单申请特采,申请时需经客户同意方得特采使用或出货。 5.8 相关法规与标准5.8.1环境管理物质标准依客户及法规要求来制定5.8.2 镉铅之含量系指整各产品的镉铅含量,镉含量系按“EN 1122”,铅含量则以“EPA 3050B”方法进行测试。5.8.3 若客户有特别要求时依客户要求之标准执行及判定。5.9 环境管理物质不使用证明书之运用5.9.1首先样品承认阶段各供应商应付“环境有关物质不使用证明书” 5.9.2于产品进入量产之正常交货时供应商应每月付“环境有关物质不使用证明书”5.10相关记录应按规定保存管理,依“品质记录管理作业程序”处理。6.参考文件6.1 采购管理作业程序6.2 供应商管理作业程序6.3 产品鉴别与追溯管理作业程序6.4 制程管理作业程序6.5 检验与测试状态管理作业程序6.6 不合格品管理作业程序6.7矫正与预防措施管理作业程序6.8包装搬运与交货管理作业程序6.9品质记录管理作业程序7.应用窗体7.1环境管理物质名称一览表(附件一)文件类别环境管理物质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本/次页 次程序文件C01-2-19A/07/77.2自主检查日报表/制程检验日报表8.环境管理物质的管制标准。8.1相关环境管理物质名称8.2环境管理物质的主要对象和禁止供货时期.8.3世界各国和地区就物质使用实施的法律法规参照外来文件SONY“SS-00259”第四版中附加文檔。1/2(附件一)环境管理物质名称一览表(SS-00259第四版)有毒物质项目所在物质铅含量允许程度01.铅与其铅化合物(Pb)Lead and compounds塑料类/电镀层/涂料/墨水90ppm合金类钢材3,500ppm铝合金4,000ppm铜合金40,000ppm焊钖1,000ppm02.镉与其镉化合物(Cd)Cadmium and compounds塑料、涂料、墨水、包材5ppm金属类物料100ppm03.汞与其汞化合物(Hg)Mercury and compounds所有物质禁止使用04.六价铬与其化合物(Cr+6)Chromium(Hexavalent)and compounds所有物质禁止使用05.聚溴联苯/溴联苯醚(PBBs)Polybrominated biphenyls有机类物质禁止使用06.溴联苯醚(PBDEs)Polybrominated biphenyl ethers有机类物质禁止使用07.多氯联苯(PCBs)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有机类物质禁止使用08.多氯奈(PCN)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有机类物质禁止使用09.聚氯三联苯(PCT)Polychlorinated terphenyls有机类物质禁止使用10.氯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