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油画艺术的格调摘要: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学理论中,格调是作为写诗的根本要求而提出的。所谓“格”,指表现思想的格式,所谓“调”,则为诗句之间调,把格调看作诗歌创作的关键和论诗的标准。而在本论文中我论述的是油画艺术的格调,首先在理论上,从层面结构解释了格调:即格调是个人的艺术风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是渗透在作品中的意蕴和情调,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艺术个性的集中体现及它所具有的时代,民族和阶级属性,而后结合创作在实践上谈谈自己对格调的理解。关键词:格调;人格;美学品格关于格调我的理解是:它应集中反映出艺术作品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调,也是艺术家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操在作品中的总汇体现。格调高低首先取决于创作立意,清代张庚曾言:“盖画品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对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作格调的高低。中国历史上一直直分强调作者的思想品质对创作的直接影响,有“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之法。画品与人品、美与善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上是统一的。它亦是个人的艺术风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多指渗透在作品中的意蕴和情调。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艺术格调统一起来,才会产生优秀的作品。而俗与雅是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艺术创作是以审美方式反映生活、影响人心的。这样,作品的格调就不仅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取决于作者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并且它同风格一样,具有时代的、民族和阶级的属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队级在艺术格调的追求与批评上有着不尽相同的倾向和标准。格调是个人的艺术风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多指渗透在作品中的意蕴和情调。一件作品如果只是迎合市俗的一般嗜好,或是以奇巧炫人耳目,仅仅满足于某种官能刺激,这样的作品就会被贬斥为庸俗浅薄。如果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形式风格上不但为人民所乐于接受,并且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人的感情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这样的作品就会被社会誉为格调高雅纯正。因此,俗与雅也成为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法国19世纪中叶的农民画家现实主义巨子米勒,以他对农民的热爱,对土地的深情,创造了一系列再现法国农村田园生活的图画,如晚钟、拾穗者、倚锄的人都是在真实人生的图画中渗透了劳动的甘美,人生的辛酸。更令人感动的是,米勒抗争着持守了作为艺术家的真诚。面对家庭的责任,生活的贫困、苦难、疾病、来自文艺界的批评、误解、反对、攻击的舆论,甚至面对来自政治的压力。米勒,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民的艺术家的使命,义无反顾的保持着艺术家人格良知的操守,始终坚持着完全独立于远离市俗嗜好的真诚地创作。诚实的艺术家的作品总是比政治家的述语来得更深刻,储蓄、耐人寻味,他们像天上的星辰,一语不发;却在默默无语之间见证一个个或流血或和平的时代,你可以诠释他们,但他们会有自己的语言,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充满血腥的时代里,却产生了晚钟这样静溢安宁的超世佳作,而米勒的大多数作品也都像晚钟一样成为超越时代的传世之作。暮色笼罩着一望无际苍穹大地,多么庄严,何等肃静,不禁令人对造物主的伟大油然产生敬意。一队农家夫妇随着教学钟声的敲响,放下手中的农活,以感恩的心在傍晚的微风中悄然伫立,以敬虔的祈祷结束一天的劳作。他们虽然卑微,但不失尊严。以天上国民的身份企盼另一记恒和平的国度,而对天国的盼望也深藏在画家的心中。只有在这样的企盼中忍耐苦难,苦难才显得甘美,心灵才得平安,而这样的平安窘异于暴力与战争所带给人心的恐怖与疯狂。也正是这种内在的平安带来的恒忍力量,使得人们在动乱的社会中仍持有生存的勇气和智慧。毫无疑问晚钟这幅作品的灵感源自于圣经的启示,同时也取材于米勒对现实生活的体验。米勒称圣经为他的“画家之书”,并希望自己“能像伦伯朗那样,只不过从法国人的观点去解读圣经”。列夫托乐斯泰评价米勒的晚钟“透露了基督徒对上帝和邻人的恩爱之情。”表现了“人和上帝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团结和和睦。”罗曼罗兰则选举米勒为“法国艺术中独一无二的人”,“在19世纪的法国,米勒的品格是令人惊奇的,他似乎属于另一个时代,另一个民族和有着不同思想形式的人。”“画家就是从这种劳动的痛苦当中找到了人生的诗和美,这是米的思想和制作的最终目的。”我们不难从米勒的人生图画体察到农民的善良与品质的高贵,从中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真谛,诗意和艺术家心中淡淡的哀愁。由此可见,作品的格调不但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同时也要看如何表现和表现得如何。内容不健康的作品自然谈不上高格调,健康的内容如果少完美的表现形式,少内容与形的统一,艺术格调也会到严重的影响。格调又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橄术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个人的艺术风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是渗透在作品中的意蕴和情调。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艺术格调统一起来,才会产生优秀的作品。这使我不由得想到17世纪荷兰画派伟大的画家伦伯朗。他把豪无虚饰的生活真相以及不满和反抗的主题,引起自己的作品中,伦伯朗对普通人,流浪汉及至乞丐的深厚同情,对英雄人物的无限景,以及他把当时社会的人生作为悲剧而加以无情揭露的那种坚定不移的艺术主,张映射出他那独特的艺术风貌以及崇高的人格品质。正如美国艺术史学和艺术评论家多马斯克立文在他的艺术家列传中说:伦伯朗“为了保持艺术家纯洁的良心和争得画语言的自由,宁肯牺牲他早已得的声誉和相当可观的收入,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美国人对这一点有深切的体会,因为在我们这里,为保持普通的尊严而做出微不足道的牺牲,都被认为是愚蠢的行为。但是,伦伯朗为什么在他作品市场已消失,许多人对他侧目而视的时候,却更加勤奋地工作呢?这是因为他做人和做艺术家的能力,他要证实他确切值得为自己的艺术主张而活下去”。或许伟大源于苦难,苦难眷顾这位天才的艺术家,栩栩如生的人物象和细致入微的心理画是这位大师在绘画上取的卓越成就,他在这方面达到了难以的境界,是他又为世界艺术史写了辉煌的一章,他的作品是人类所创造的优秀的艺术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高格调的艺术作品也是创作者人格品质的反映。形式再新颖,风格再独特,如果情调不健康,也会直接削弱作品的艺术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格调较之风格有着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从创作角度看,他即是作者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最高体现;从欣赏角度看,它又是艺术批评的重要的标准之一。格调的时代,民族和阶级属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在艺术格调的追求与批评上有着不尽相同的倾向和标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传统。这种特点主要还是不在方法方面,而主要表现在民族的历史,生活和感情上;传统离不开民族历史,生活,感情这些要素。因此格调同风格一样,是具有时代的、民族的和阶级的属性。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艺术家创作花鸟,山水画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的前提下,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哲学、政治、宗教、伦理观念的影响下,从生活中摄取素材,然后在头脑中加工,创造融进作者的主观感情和他对生活的理解,评价,从而创造出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山水画强调意境,讲究神似。其实就强调在画中表现作者的思想气质。石鲁说,画山水“要把它当作人来画”,又说,“山水画就是人物画,如果只把山水画成山水,你就不见了,对象也就只是那个样子,山水画要画得有气魄呢?人的气魄,它预感着,表演着,或象征着人的精神。”无论花鸟或山水,画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着自己,倪云林的山水是那样萧蔬淡泊,郑板桥的石竹是那样隽永高远,无不表现他们自己的审美理想,具备的美学品格。所谓“风格即人”也是这个道理。同样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的意大利绘画史中,卡拉瓦乔的艺术以高度的表现力,深刻的真实性和人道主义精神吸引着我们。这位艺术家历程是复杂的,充满了苦难和失望。他生活的年代,意大利困难重重,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内忧外患,国办大为削弱,同时,天主教的反动努力加强,他们拒绝用现实主义方法表现大自然和人类的艺术,样式主义取代了气气勃勃的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艺术。而在15世纪末17世纪初与样式主义艺术和学院派艺术相对立的是现实主义艺术。卡拉瓦乔吸收了北部意大利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从中接受了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朴素和真挚的思想,卡拉瓦乔,“是第一位描绘民众所体验它生活的画,他不对其他人指述地狱:他的图象是分享于其中的现实的图象,他是一个异端的画家:他的作品由于其主题内容而被教会拒绝或批判,他的异端在于将宗教主题转化为普通悲剧。”1 约翰伯杰.卡拉瓦桥,或一个庇护所M.剑桥,1982,12:6769.卡拉瓦乔死去的圣母,也许显示了“完全的真实,他对于普通世界的情感,目光和行为的需求,呈现与携取都尽可能地远离了艺术那娇饰的世界。” 2 SJ.弗里德伯格,1600年左右:意大利绘画中的一场风格革命M剑桥,1983,6668.进而使他创造出如此富有思想与革新精神作品。艺术家以自己真挚的感情再现生活的图画,通过形、色、线的组合描绘外部世界人生,让自己的情感通过再现形象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这种情感的表现以其自然、纯朴、真挚而感人并唤起人生的体察,去发掘出生活的真与美,这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所共有的特质。间而言之,不同国度,民族,时代的生活,产生了不同国度,民族,时代的艺术特点,体现了格调的时代,民族和阶级属性。总结无论格调的形式如何体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在创造格调,格调又反过来创造某个群体。所以说:格调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调,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操在作品中的总汇体现。而俗与雅也是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件作品如果只是迎合市俗的一般嗜好,或是以奇巧炫人耳目,仅仅满足于某种官能刺激,这样的作品就会被贬斥为庸俗浅薄;如果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形式风格上不但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并且能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人的感情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这样的作品就会被社会誉为格调高雅纯正。艺术创作是以审美方式反映生活、影响人心的,这样,作品的格调就不但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取决于作者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就是说作品的格调高低既要看表现了什么,同时也要看如何表现和表现得如何。内容不健康的作品自然谈不上高格调,健康的内容如果缺少完美的表现形式,缺少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格调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艺术格调统一起来,才会产生优秀的作品。形式再新颖,风格再独特,如果情调不健康,也会直接削弱作品的艺术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格调较之风格有着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从创作角度看,它是作者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最高体现;从欣赏角度看,它是艺术批评的重要的标准之一。同时它还具有时代的、民族的和阶级的属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在艺术格调的追求与批评上有着不尽相同的倾向和标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在风格多样化的基础上,强调作品的社会功能,提倡作品的格调的不断提高,使文艺作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参考文献:1W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外文出版社,1999,144-382.2罗通秀、钱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Module2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03
- 老年人压疮护理课件
- 老年人医学课件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
-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 CN120197082A 食盐碘含量检测数据的置信分选方法及系统
- 2019年7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老师培训藏品知识讲解课件
- 法律合规网络知识竞赛试题汇总
- 声纳培训教材课件
- 车辆维修项目投标方案
- 女生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
- 2022年成都隆科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物业公司水电费收费表
- 商场撤场申请书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基础有机化学:第2章 饱和烃
- 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20篇)
- 台州方言百余年来的语音变化阮咏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